半承载论文-李小明,阳凯君,廖桂松,陈文彬

半承载论文-李小明,阳凯君,廖桂松,陈文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半承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空气悬架,半承载式车架,全承载式车架,有限元分析

半承载论文文献综述

李小明,阳凯君,廖桂松,陈文彬[1](2016)在《后空气悬架半承载式与全承载式车架有限元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CATIA软件,对12 m客车取安装后空气悬架处半承载式与全承载式车架等长度建模,进行有限元对比分析后空气悬架处两种车架在多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变形情况及优缺点。(本文来源于《客车技术与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胡霞东[2](2016)在《半承载式客车扣合连接与梯形梁扣合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半承载式客车多用于8~9 m的市场需求,本文对半承载式客车的扣合连接方式与梯形梁扣合连接方式进行比较,为半承载式客车扣合方式的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本文来源于《客车技术与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徐军,刁国虎,袁葭杰[3](2016)在《9m客车的半承载与全承载车身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YBL6905H型客车的半承载与全承载车身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结合垂直载荷、单轮悬空、急转弯和紧急制动等常见的典型工况,对比这两种结构的特性,找出其在强度、刚度、重量方面的差异性,增强对这两种结构的了解,为9 m客车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客车技术与研究》期刊2016年01期)

王涛,潘淑华,李赫[4](2015)在《空气悬架半承载式客车整车建模方法研究及焊缝疲劳强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空气悬架半承载式客车整车为研究对象,基于空气弹簧台架试验,结合AMESim软件准确地模拟出空气弹簧刚度特性。综合考虑焊缝、接触关系、衬套刚度等因素,应用有限元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建立了空气悬架客车整车模型,各工况应力计算结果与整车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运用Femfat疲劳分析模块,考虑焊接缺口系数、Haigh diagram、S/N曲线、板厚等因素,对客车车架焊接结构进行疲劳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该客车车架焊接结构满足疲劳强度要求。(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Volume3)》期刊2015-10-27)

丁虹恺[5](2015)在《某款半承载式校车的结构安全性分析与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校车车体骨架结构静力学强度不足、刚度偏低以及上部车身结构强度不达标等结构安全性问题,根据我国《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的要求,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校车车体骨架的静力学特性、振动特性和碰撞安全性,研究基于静力学特性和碰撞安全性的校车车体骨架结构优化方法。首先,以某款半承载式中型校车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校车车体骨架的基础静力学强度、刚度和自由模态振型之间关系,设计了由上部车身骨架和底盘车架构成的校车车体骨架叁维实体模型,建立了基于Hypermesh的校车车体骨架的壳网格单元有限元模型。为了验证有限元模型,设计了基于机械电测技术的校车实车静力学强度实验系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校车车体骨架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利用Hyperwork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对称垂直载荷和反对称垂直载荷下校车车体骨架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以及满载匀速直线行驶工况、满载单轮越障工况等五种典型工况下的校车车体骨架结构的静力学强度。接着,研究了基于校车碰撞安全性的LS-DYNA显式非线性有限元算法的原理,分别设计了模拟校车上部结构强度试验和顶部结构强度试验的有限元仿真分析流程,分析了在侧翻碰撞和顶部压溃的条件下校车上部结构强度和顶部结构强度,并依据《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对其碰撞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然后,针对其静力学强度不足,整车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值较低,以及上部结构强度不符合法规要求的问题,根据数学规划方法的优化原理,研究了基于半承载式校车车体骨架静力学特性和碰撞安全性的结构拓扑优化和尺寸优化设计方法,先以车架刚度最大化为优化目标函数进行基于Optistruct的纵梁间区域拓扑优化设计,得到最佳的横梁分布位置和上部车身的优化拓扑结构,再以Mises应力极值230MPa为约束,进行梁截面的尺寸优化设计。最后,对比分析了优化后半承载式校车车体骨架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以及在满载匀速直线行驶工况和满载单轮越障工况下的静力学强度,并进一步分析了侧翻碰撞过程中优化后校车车体骨架的上部结构强度。(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5-03-09)

吴志兆[6](2014)在《半承载/全承载客车混线生产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半承载/全承载客车结构工艺特点,结合本公司成功经验,解决半承载/全承载客车混线生产影响生产组织及效率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客车技术与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韦于刚[7](2014)在《半承载式客车车身结构侧翻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产业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校园车事故的频频发生,人们对校园车的安全性的关注度日益加大,校园安全事故不仅造成了严重的伤亡现象也对社会、家庭带来了严重的伤害。这主要是由于校园车车身结构的安全性不足,导致其发生侧翻碰撞时车身结构发生严重变形,使得乘员受到挤压、碰撞,乘员的生命受到了侵害。校园车是由客车改造而来的,我国和国外都对客车的研制过程中提出了满足其侧翻安全性的要求。因此,基于有限元理论,利用先进的有限元法对客车车身结构侧翻碰撞研究,根据ECE R66法规要求对车身结构被动安全性进行评价和分析。通过对客车侧翻碰撞结果进行分析评价,验证车身结构是否符合相关的准则,并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这样可以使得产品开发周期得到大大的缩短,同时也降低了开发成本。本文以某款半承载式车身结构的校园车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进行侧翻碰撞安全性进行研究和探索。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由于客车车身结构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直接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该车车身建立模型是很困难的,因此本文采用将叁维模型直接导入的方法。在厂家提供的二维图纸的基础上,利用CATIA软件建立客车车身骨架结构的几何模型,然后再利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车身的模态分析,验证价模型建立的可靠性和评价该车身结构的动态影响。(2)根据ECE R66法规的要求对该客车车身结构进行侧翻碰撞仿真试验,并根据该法规规定建立该客车车身结构的乘员生存空间和模拟侧翻的平台。通过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发现该车车身结构侧翻碰撞时发生的大变形且侵入到了乘员的生存空间,危害了乘员的生命安全。(3)根据该车身结构侧翻碰撞试验分析发现的薄弱部位进行优化设计,提出改进的方案并加以验证。通过验证,发现该车车身经过结构的优化改进后,车身结构的安全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乘员生存空间没有被侵入,满足的ECE R66法规的要求。最终,为该款校园车的顺利生产提供了很好的实际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1)

白鹭[8](2013)在《客运企业小件快运向物流转型金旅10米一层半承载更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的道路客运线路上,纵横密集的营运车辆,使得小件快运成为一条快速切入物流的重要途径,传统道路客运企业正在国家规范引导下向现代物流转型。作为客运行业的重要参与者,客车制造商在提供高质量客车产品的同时也必须思考如何提高客户的运营效益,并将其融入车辆的开发设计中。近期,金旅新推出的10米一层半客车,巧妙运用后轮上方的(本文来源于《运输经理世界》期刊2013年09期)

李波,沈光烈,黄昶春,韦志林[9](2013)在《基于HyperMesh的半承载式客车车身结构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HyperMesh软件建立某半承载式客车车身有限元模型,计算车身结构在弯曲和扭转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分析结构的强度和刚度,并提出改进方案,为原车身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制造业自动化》期刊2013年12期)

侯晨磊[10](2013)在《半承载式车身客车制造工艺的研究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客车主要采用半承载式车身结构,其生产基本采用传统的"扣装模式",存在着部分客车使用多年后,焊接点发生或多或少锈蚀现象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文章介绍一种创新的生产模式,即将全承载式车身生产工艺应用到半承载式车身生产制造上。该生产模式不仅可促进整车防腐、优化客车强度、提高客车安全,且增强了客车售后维修的便捷性。(本文来源于《机电技术》期刊2013年01期)

半承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半承载式客车多用于8~9 m的市场需求,本文对半承载式客车的扣合连接方式与梯形梁扣合连接方式进行比较,为半承载式客车扣合方式的设计提供思路和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半承载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明,阳凯君,廖桂松,陈文彬.后空气悬架半承载式与全承载式车架有限元对比分析[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6

[2].胡霞东.半承载式客车扣合连接与梯形梁扣合的比较[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6

[3].徐军,刁国虎,袁葭杰.9m客车的半承载与全承载车身结构的有限元分析[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6

[4].王涛,潘淑华,李赫.空气悬架半承载式客车整车建模方法研究及焊缝疲劳强度分析[C].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Volume3).2015

[5].丁虹恺.某款半承载式校车的结构安全性分析与优化设计[D].华南理工大学.2015

[6].吴志兆.半承载/全承载客车混线生产工艺[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4

[7].韦于刚.半承载式客车车身结构侧翻有限元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4

[8].白鹭.客运企业小件快运向物流转型金旅10米一层半承载更多[J].运输经理世界.2013

[9].李波,沈光烈,黄昶春,韦志林.基于HyperMesh的半承载式客车车身结构有限元分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3

[10].侯晨磊.半承载式车身客车制造工艺的研究与创新[J].机电技术.2013

标签:;  ;  ;  ;  

半承载论文-李小明,阳凯君,廖桂松,陈文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