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梅山东省招远市第一中学265400
一、区域地理教学策略反思
地理学科中,陈述性知识较多,记忆量较大。如果机械记忆,学生会感到枯燥、厌烦。为此我常采取一些记忆策略。
例如《南方地区》一节有需记住“5个经济特区”和“8个沿海开放城市”。我告知简单地理事物的记忆策略,并提供具体内容的记忆方法作为参考:
1、5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
方法:“深海门头+海南”
2、8个沿海开放城市: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
分三组记:(归类策略)
(1)南通、上海、宁波(意译:向南通往海上看到的是“宁静”的波浪。)(描述策略)
(2)温州、福州、广州(温州富而广)
(3)湛江、北海(看图记忆:雷州半岛左右各一)(表象策略)
在教育心理学上,这种策略属于“组织策略”。组织策略是把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方法。
二、统考成绩分析与思考
纵观上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成绩结果,针对两个不同层次班级进行分析。
第一层次的3个班级平均成绩最高78.95分,最低分76.64分,属正常现象;及格率最高94.5%,最低85.5%,有一定差异;优秀率最高60%,最低43%,也有一定差异。
第二层次有8个班。班级平均分最高64.25分,最低49.48分,有差异;及格率最高65%,最低34%,差异明显;优秀率最高26.9%,最低4.6%,差异明显。
在校内各班成绩比较可知,对科任老师来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质量显得也非常重要,尤其第二层次班级。当然任课教师也发挥很大作用。在这里强调的是我们针对这些头疼的班级,不能放任,只有对课堂管理深入思考,下功夫打造良好学习氛围。对第一层班,重点提升优秀率,消灭不及格现象,条件允许,对个别学生应该实施个别教学。
在县内4所学校中,各项指标排名中等,这说明我们需要反思、改进的方面还很多。以下便是我们备课组针对上学期共同教学实践的体会,进行总结,以便指导自身改进,提高教学效果。
1、迎合学生求知欲,关注生活地理。因大环境学习压力的影响,生源的限制,多数学生缺乏远大抱负和主动学习的能力。教师仅仅注重如何传授知识点和识记知识点,在普通班是绝对行不通的。必须关注学生内心的兴奋点,巧妙营造情境,乐意带着问题去学习,或许这样才是真正的学习。
2、满足学生游戏心态,加强多种阅读地图活动。地理学科的特别之处就是通过读图、析图,建立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解决地理问题。所以培养应用地图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提供多种方式,如上讲台读图,自画空白草图填充等,建议在班里和家里卧室贴张地图。
3、作业布置要适当、适量,批改要及时,面批更好。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不要数量,要质量。因此,不能机械依赖作业册,应针对重点,有取舍练习,且注重作业多样化,如画图、填图、上网查资料、写小文章、制作小报等。作业批改及时,一来信息反馈快,效果好;二来为学生树立榜样,做事不拖沓,发挥身教胜于言教作用。
4、注重与学生情感沟通。记住学生首先是人,是有丰富感情的。积极的情感是学生的动力。亲其师,信其道。
三、课堂互动教学的反思
有一次下午在B202班上课,我全身心投入,非常兴奋,也非常开心,总体来说,课堂气氛很热烈,当然也维持纪律两次。课堂上中心话题是“非洲的气候和河流”,我主要采用了启发式谈话法,唤起初中“世界气候类型”的知识,迁移到这节课中,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达到以旧带新的目的,或者说,找准了学生增长知识的生长点了。我们很好地做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课堂片断:读图比较“尼罗河”和“刚果河”,哪条河水量多,同学们立刻分成两大派,且随机自由陈述选择的理由:
答案选“尼罗河”学生认为:它是世界上最长河流;
答案选“刚果河”学生认为:支流多,在赤道附近,图上画的河流线条更粗一些,降水多……
我笑着观望着他(她)们争论着,后来我说:
“一般来说,河流的水来自哪里”
“小溪”……
“小溪水来自哪”
“地下水”……
“地下水来自哪”
“大气降水”……
此时大家笑了……
最后,我问“再给大家一次机会,哪条河的水量丰富?”
学生齐声回答:“刚果河!”(因为大家从图上非常清楚知道“刚果河位于热带雨林区,降水十分丰富。”
从这段互动中,学生深刻明白了水量与气候的密切关联,进一步深化对“气候与河流的关系”的理解。
2、“互动效果较好”旁证:下课后,陈凯华同学上讲台问我,“老师你罚彭乐天站了?”我笑道:“没有,因为上课时,他太兴奋了。”其实还有三位靠墙的同学最后也是站着听课的,后来他们也笑了,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站起来了。我了解他们的当时心情,因争论激烈,他们所处的偏僻位置不利发言而采取的行动。下课后,陈鑫摸着脑袋对旁边的同学说,“我本打算要睡觉,怎么也睡不着,太有意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