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处理器PS的一种配置方法的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袁林中[1](2021)在《滚转飞行器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设计及解旋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滚转飞行器主要是围绕课题项目旋转制导弹药进行研究的。旋转制导弹药的姿态参数测量一直是旋转制导的研究重点,它是评定旋转制导综合性能和提高制导精度的重要依据。面对旋转制导弹药及其内部零部件小型化、制导精密化的高要求,突破惯性测量系统小型化和精密化的技术瓶颈成为关键。目前,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惯性测量系统中的小体积陀螺仪关键器件处于国产量程小、精度较低、高端进口受阻的状态,而采用国产陀螺仪进行自旋飞行器的转速测量,还存在转速测量量程不够、测量参数误差大等问题,影响制导精度。因此,设计一种具有解旋功能的隔离装置来降低自旋对IMU惯性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对于提高飞行姿态等相关参数的测量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可隔离弹体自旋轴、用于安装惯性测量系统的旋转隔离装置,使弹药弹体旋转时IMU惯性测量系统跟随飞行器绕旋转轴线同步反转,以消除IMU惯性测量系统绕弹体轴线的对地旋转(称为解旋)。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根据设计要求,对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进行了稳态设计和动态设计,确定了执行元件等主要元件的选型,建立了机电系统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控制系统校正器。2、采用了设计的模糊PID控制器和数学模型,通过模块化设计思路搭建了无刷电机模块、PWM逻辑输出模块,电压逆变器模块、速度控制模块等关键子模块,通过Simulink仿真模型验证了机电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态性能,表明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强、动态特性良好。3、基于上述理论分析和空间受限等设计要求,设计了旋转隔离装置机械模块和机电控制系统,机电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硬件设计中包括主控制板硬件电路设计、电源电路设计、驱动电路设计、电流采样电路、编码器接口电路等硬件电路模块,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中断子程序和模糊PID子程序等软件模块。4、为研究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的解旋性能,设计了试验平台的机械部分和控制系统。经试验参数调试,在空载和负载两种情况下进行解旋性能试验研究,采集了转速稳态阶段和变速阶段的数据,试验表明:机电系统的转速控制精度和系统响应速度均符合旋转隔离装置设计要求,解旋效果好。
李晓杉[2](2021)在《基于多斜积分的高精度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地球物理观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高性能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的需求日益增加。数据采集系统是前兆观测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前兆观测的数据质量。目前前兆数据采集器所采用的A/D转换模块多是Σ-Δ型A/D转换器,因而数据采集器的性能受限于A/D转换芯片的性能。高性能A/D转换芯片的供应容易受限,超过24位的A/D转换器在市面上十分稀缺,而且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限制了地震观测仪器的大规模使用与推广。因此,另辟蹊径研究适宜于地震前兆观测的高性能数据采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斜积分A/D转换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案。针对前兆观测低采样率、高分辨率的特点,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引入积分A/D转换技术,为地震观测数据采集器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较新的技术探索方式。设计了高稳定度电压基准源与高分辨率时间间隔测量电路,提高了积分的稳定性和转换的分辨率。本文主要就多斜积分A/D转换技术及其在地震前兆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做出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提出基于多斜积分A/D转换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案。在双斜积分A/D转换技术的基础上,对多斜积分技术展开研究,提高转换分辨率。给出多斜积分A/D转换的硬件与软件方案。高稳定电压基准研究。以LTZ1000电压基准芯片为核心设计电压基准源,以获得高稳定性的电压基准,为积分电路提供可靠的基准电压。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基准源的时间稳定性达到1.9ppm/h。同时,该模块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余精密测量领域。精密时间间隔测量技术研究。为了提高积分时间间隔的测量分辨率,对时间数字转换技术进行研究,完成相关硬件、软件设计,并进行测试与分析。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平均测量100次时,对于1ms以下的时间间隔测量标准差小于450ps、对于100ms以下的时间间隔测量标准差小于53ps。地震数据降噪算法研究。将小波算法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结合,提出一种改进的地震数据降噪算法,降低数据噪声,提高测量质量,并给出了算法的软件实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非平稳信号,改进算法降噪处理效果优于单一的小波降噪算法和经验模态分解降噪算法。对以上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讨论,提出硬件、软件部分的具体方案。设计仿真实验、测试、数值实验对方案的效果进行验证。对各模块进行功能、参数测试,对相关算法进行数值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电压基准源稳定性及时间间隔测量分辨率满足预期,设计方案满足测量需求,改进算法的降噪效果优于单一的小波算法、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
宫庆德[3](2021)在《Flyback型开关电源数字化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市面常用的一类光伏晶硅板输出在30VDC左右,此类电源并不能直接应用于所有电子设备。若电子设备的使用电压为其它伏值时,需要对该电源进行电能变换。本文采用反激变换器(Flyback)实现30VDC-5VDC的电能变换,供光伏系统相关设备直接使用。对于闭环控制的开关电源系统而言,一般的线性控制策略对参数变化非常敏感,使得系统易振荡、稳态精度低且动态性能弱,很难满足系统的性能要求。在此背景下,高精度的非线性数字控制策略逐渐应用到直流-直流(DC-DC)变换器的控制中。本文围绕Flyback变换器进行研究,构建了基于自适应模糊-DPID非线性控制策略,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Flyback变换器电路拓扑的工作原理,采用状态空间平均法建立了该变换器在连续及断续工作模式下的交流小信号模型。(2)分析了PID控制策略,利用Matlab-sisotool工具箱,通过改变控制器零极点的方式得到了频域性能指标最优时的控制器传递函数;对PID进行了离散化处理,采用零极点匹配映射法与后向差分法相结合的一种方式反向推出控制器结构,完成了参数整定。(3)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下,分别对功率级反激电路,控制级的DPID、数字脉冲宽度调制器(DPWM)以及模数转换器(ADC)模块进行了建模和调试;详细介绍了在Matlab-FIS软件环境下基于查找表方式的模糊(Fuzzy)算法设计过程以及所做的相应工作,包括偏差变化率模块、模糊子集、模糊推理规则查找表等的设计过程;利用Matlab的模糊规则观测器观测了模糊算法的设计效果,实现了预期设计要求。(4)针对DPID算法与自适应模糊算法单独使用时的不足,本文给出了基于查找表方式的自适应Fuzzy-DPID控制策略,并进行了具体的设计说明与数值仿真。根据控制系统的内部运行机制,完成了自适应Fuzzy-DPID控制系统的层次化设计,可实现在状态机时序控制下控制器各子模块的有序配合运行;由频率特性分析及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的系统综合仿真来看,各项指标均已达到了设计要求;最后选取设计所需的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ADC芯片及其它电路器件,完成了电源硬件系统设计。
唐树林[4](2020)在《高分辨率计时器测试分析软件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分辨率计时器作为一种专用的测试仪器,主要应用于高精度的时间间隔测量,在卫星上的星地对时、激光时间传递、高频激光测距、核物理试验等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内外对计时器的测试分析,指标的衡量评估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测试工具。本论文根据所研究的高分辨率计时器硬件系统,对计时器软件的功能需求进行分析,由此对事件计时器的测试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本课题中对事件计时器的测试分析主要基于时间数字转换法和时间模拟转换法两个设计原理的计时器硬件平台,采用微处理器STM32F407进行程序设计,完成了与计时器硬件系统的通信和PC端应用程序的数据通信,本课题的重点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微处理器STM32F407中完成了μC/OSII操作系统的移植,进行了数据通信程序设计,实现了对计时器硬件系统的控制,并且基于USB通讯模块的设计,实现与PC端应用程序的数据通信,将测量数据上传供用户进行观察分析。2、在PC端进行计时器应用程序设计,根据功能需求设计了应用程序的界面和外观,调用USB动态链接库实现通信,运用Labwindows/CVI中的多线程技术实现数据的接收、数据处理和波形绘制的任务。3、对事件计时器工作时的外界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针对温度影响的延时误差进行了测试分析,提出了温度校准方案,经过具体实施对测量数据进行了误差校正。4、从单次计时精度、积分非线性、时刻稳定度等方面来对高分辨率计时器的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对评估频率稳定度的阿伦方差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对事件计时器时刻稳定度的评估软件,并将测量数据结果保存到本地,实现应用程序的数据持久化。本课题完成了底层微处理器的程序设计和PC端应用软件的测试分析功能,并经过测试,PC端的应用软件实现了对计时器的工作控制,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界面上波形的绘制,并对测量数据进行了误差校正和分析评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易晟[5](2020)在《FPGA在线演化自修复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技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和科技的逐渐进步,在太空、深海等环境下工作的电子信息系统也具有了更多功能。但是在这类极端环境下,系统难免会遇到各种各类的故障与错误,如何去排除并且修复这些故障一直是系统上比较棘手的问题。传统的修复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太浪费资源,另一方面效果不能满足要求,所以需要一种高效可行的自修复方法来应用于极端条件的电子信息系统。演化硬件作为一个正在发展的技术在处理故障修复这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使用微处理器加可编程逻辑区的搭配让系统能够保证功能的同时也可以有很强的可靠性。在可编程逻辑区使用动态部分重配置技术(DPR)使得演化的效率更高,能耗也更小,本文研究在DPR技术的基础上使用遗传算法修复可编程逻辑硬件故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硬件在结构上与生物组织的相似性,通过研究生物系统内的自修复方法,进而对硬件的自修复进行了类比,提出了硬件组织层面上的自修复方法,并且通过DPR技术对可编程逻辑资源的修复进行了可行性的分析,提出硬件自修复的方法。其次,采用Zynq-7000系列的So C作为系统的实验验证平台,设计开发了自修复演化硬件系统。作为自修复设计不可缺少的部分,对系统内的可编程逻辑区的静态资源、动态资源进行分配,并且对配置文件的配置方法进行了选择,同时对储存模块进行了配置,详细阐述了故障注入模块和修复演化运算模块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对于极端条件可能存在的辐射造成的部分故障能够进行自修复。最后,是通过实验的验证部分。先用仿真验证了自修复系统的可行性;之后通过板级实验验证了自修复演化硬件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移植性。通过数据分析证明了本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完成预期要求的功能。
叶矗[6](2020)在《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研发》文中认为在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通信技术带来了日益多样化的沟通方式,正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通信质量和需求。支持更多用户及更广泛的多媒体业务已然成为通信技术面临的重大挑战,如何高效设计和应用软硬平台来实现先进的通信技术以达到用户的需求是工程研发首要解决的问题。首先,论文分析了将形式化语言描述方法与软硬协同设计联合进行工程研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结合软硬平台实现通信过程的基本思路,重点研究了软硬协同系统的有限状态机建模方法和规范说明与描述语言(Spec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 Language,SDL)的通信机制,提出了基于“事件触发”和“有限状态机”的软硬协同设计方法。其次,为了实现高实时性、低复杂度和低功耗等综合指标,通过研究软件和硬件相互转化的特点,论文构建了软硬共用的有限状态机模型,同时分析了SDL系统的通信机制,并结合通信系统中模块与模块的互联关系和处理顺序,完成了软核SDL模块通信架构和硬核SDL模块通信架构的一体化设计和实现。软硬模块沟通对系统至关重要,通过研究软硬协同的系统架构,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共享存储方式的软硬互通架构来准确实现软硬模块的信号交互。为了衡量模块间通信的成本,论文提出了软硬件通信代价的概念,表明不同的软硬交互方式对通信传输时延的影响。最后,论文完成了对通信软硬协同架构在硬件平台上的测试,主要包括软核SDL模块架构,硬核SDL模块通信和软硬互通架构。测试结果验证了通信软硬协同架构的正确性,表明软件或硬件模块间可以通过相同的SDL机制进行相互调度通信,软硬模块可以通过中断的方式进行信号共享交互。同时,论文对不同软硬交互方式下的通信代价进行测试,得出了软硬协同架构通信代价的一般计算公式,对软硬协同系统优化奠定了基础。在实际工程研发过程中,每个模块可以任意在软件或硬件中实现,通过分析模块的复杂度和时长,统一规划软硬模块的分布和交互方式以达到最佳性能。
李谦平[7](2020)在《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设计》文中指出软件无线电技术采用软件编程来实现无线收发系统的各项功能。连续波雷达通过发射连续波信号,利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时差、频差来获取目标速度、距离等信息。论文研究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设计,通过合理系统构架和软件设计,利用该系统完成对连续波雷达的信号产生、发射、接收、中频实时数字信号处理、测距、测速等模拟和应用。论文首先研究了软件无线电的技术体系,从软件无线电的系统结构入手,研究了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相关的网络技术、射频架构、处理器架构、软件开发环境。在此基础上对软件无线电连续波雷达系统的结构和参数进行分析和建模。分析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系统的信号发射模型,选择系统的工作方式和信号参数。其次,对软件无线电连续波雷达系统进行计算和仿真。计算部分完成对调频连续波雷达的研究计算,包含其工作原理的研究,以及距离、分辨率等参数的计算。在此基础上完成系统整体功能的模拟,包括对发射波信号和目标回波进行模拟,及雷达信号处理算法模拟仿真。然后,基于集成射频收发芯片AD9361和ZYNQ,设计软件无线电连续波雷达系统硬件部分。包括AD9361的数据接口和控制接口,与天线连接的发射和接收部分,以及时钟和供电相关电路完成硬件系统设计。ZYNQ硬件部分包括DDR3、SPI flash、SD卡等存储相关模块,和串口相关的UART、JTAG等电路。并且已经完成的硬件系统上,实现雷达系统的软件部分,完成整个连续波雷达系统的设计。软件部分包括ZYNQ软件设计和驱动程序开发,ZYNQ软件设计具体分为HDL程序设计和Linux系统移植,驱动程序开发分为libiio基本模块和AD9361 IIO数据传输。最后,对软件无线电连续波雷达系统进行调试与验证测试。测试连续波雷达系统的收发通道和信号处理模块,进行连续波雷达测距实验,验证软件无线电连续波雷达系统的性能。论文主要成果包括软件无线电技术、连续波雷达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电子系统设计技术、嵌入式技术等的综合应用。
张一波[8](2020)在《换热站智能终端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集中供热行业蓬勃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北方城市主要的供暖方式。但供热行业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快速地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换热站作为集中供热的核心部分,承担着热源与热用户的热量交换,换热站控制器的优劣直接影响这个供暖系统的供暖效果和热用户的体验。因此如何实现换热站的自动调节和节能控制并保证供暖系统的高效率,低成本和高可靠性运行成为供热系统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小区换热站控制器改造为背景,设计了一款可全面监控小区供热管网运行工况并且能够根据供热管网运行状况,对管网中水泵或阀门等器件进行控制的换热站智能终端。采用嵌入式系统设计主控制器、分控制器、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和摄像模块,采用组态软件设计人机界面,将主控制器与人机界面集成在一起,实现包括人机交互、参数设定、数据存储、策略控制、数据显示及查询功能。分控制器实现与主控制器和下层采集板通信和配置以及对供热管网的控制。输入输出模块包括数字接口扩展板和模拟接口扩展板,每种扩展板均包括输入和输出,通过RS485总线与主控器通信。通信模块采用以太网和RS-485通信模块实现数据传输。软件设计方面使用功能模块化思维实现主控模块,分控模块,输入输出模块,通信模块以及控制算法的程序设计,并使用组态软件对人机交互界面进行设计。换热站智能终端控制算法采用模糊算法实现对传统PID算法的优化,并使用MATALAB软件中SIMULINK仿真验证优化后的算法相比传统算法的优越性。仿真结果表明系统采用的模糊自整定PID算法对温度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本文所设计的换热器智能终端基于嵌入式系统实现了对供热机组的智能控制,相对市场上现有产品对控制终端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增加了远程通信传输及摄像拍照功能,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实现换热站终端的各种功能。本换热站智能终端已投入小区换热站正常使用,该系统经过一个供热季的试运行,经历升温、恒温、调整、降温整个周期,目前运行情况良好,满足换热站实际供热和节能需求。
孙一鸣[9](2020)在《基于Xilinx Zynq平台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神经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卷积神经网络正逐渐成为图像处理领域的首选算法,但卷积神经网络庞大的计算量使得其难以在各类移动应用场景中大规模推广使用。因此,利用适用于并行计算的FPGA来实现卷积神经网络已成为热点。但FPGA虽适合设计并行计算,却并不适合设计通用处理器可轻易实现的各类业务逻辑,因此很多应用采取的方案是同时使用FPGA和微处理器进行设计,这种设计的缺点是增加了开发成本,且不利于提升系统性能。为解决这一问题,Xilinx公司率先推出了Zynq系列平台,该平台是行业内首个将FPGA和微处理器集成进一个芯片中的平台,可轻松解决传统的双芯片设计带来的通信成本高、开发成本高等问题,适合需要进行高性能计算的移动应用场景。本研究基于Xilinx Zynq平台,设计了一种易于拓展的卷积神经网络计算模型。本文首先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和Xilinx Zynq平台,并对卷积神经网络在FPGA上实现硬件加速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本研究中基于Xilinx Zynq平台设计的卷积神经网络计算模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针对计算模型的拓展给出了若干优化设计。最后,本文对本研究设计的计算模型进行了实验并对其可拓展性进行了分析,实验和分析表明本计算模型具有较好的计算性能,且具有良好的拓展性。本研究的计算模型设计了一个乘加器计算阵列来实现高性能并行计算,该阵列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逐层加速。此外,还设计了流计算层模块,将若干会影响计算阵列效率的输入通道数和输出通道数较少的层固化到FPGA中对输入数据进行流式计算。流计算层模块不需要对权重数据以及计算的中间数据在外部内存上进行缓存,因此不会产生与外部内存的数据传输,有利于提高计算模型整体的计算效率和部署的灵活性。在Xilinx Zynq 7020平台上,16位定点数的计算模型在100MHz运行频率下实现了11.23帧每秒的检测速度,计算性能达到了30.37 GOP/s。对比通用处理器i5-8250U,该计算模型的计算性能是通用处理器的4.88倍,能耗比是其33.29倍。对比同类型的其他研究,本计算模型同样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本计算模型在多个方面均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支持动态地获取和配置网络结构,能够在运行时调整计算模型中的网络结构,且可以实现同时对多个网络进行加速计算。
夏雪[10](2020)在《用于沼气干发酵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沼气干发酵作为一种有别于湿发酵的有机废弃物处理技术,凭借发酵过程功耗低、用水量少、尾料处理简单等优点,被许多学者所关注,并已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温度作为影响发酵过程的关键性因素,其控制仍然存在技术性难点有待解决。本文主要从沼气干发酵装置优化设计、发酵温度控制算法设计和沼气干发酵温度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针对沼气干发酵中固体有机废弃物含量较高、混合难度大的特点,分析了现有装置的搅拌器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将螺杆螺带式搅拌器应用于干发酵,并使用FLUENT软件对搅拌器在发酵罐内的混合特性进行仿真实验。针对发酵温度控制提出夹套加热系统和保温装置设计,并针对温度检测存在的问题设计了新型多点温度检测装置。(2)建立发酵加热系统热量传递方程,推导出加热系统的传递函数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参数辨识。针对夹套加热装置热惯性大的问题,提出了温度补偿算法,将温度控制分为温度补偿算法控制和智能算法控制两个阶段。智能算法利用模糊算法和RBF神经网络算法优化PID控制器,通过仿真对两种控制效果进行对比,RBF神经网络PID算法更优,最大超调量为0.55℃,上升时间和稳定时间分别为548秒和957秒。(3)进行沼气干发酵温度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下位机为以STM32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电路,上位机采用LABVIEW软件设计图形化显示界面。根据温度检测装置需求设计了采用Zig Bee无线传输和电池供电的多路温度检测模块电路。实验证明,该控制系统提高了发酵温度的控制效率。
二、微处理器PS的一种配置方法的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处理器PS的一种配置方法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滚转飞行器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设计及解旋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制导炮弹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旋转弹制导技术及隔离控制系统相关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旋转隔离装置设计要求分析及机电系统设计 |
2.1 旋转隔离装置设计要求分析 |
2.2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稳态设计 |
2.2.1 负载分析 |
2.2.2 执行元件匹配设计 |
2.3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执行元件选型设计 |
2.3.1 直流无刷电机的基本结构 |
2.3.2 直流无刷电机工作原理及旋转磁场的产生 |
2.4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动态设计 |
2.4.1 机电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2.4.2 机电系统稳定性分析和校正器设计 |
2.4.3 机电系统直流无刷电机的运行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 |
3.1 控制系统及PID调节技术 |
3.1.1 控制系统选择 |
3.1.2 PID调节技术及作用 |
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2.1 模糊控制算法 |
3.2.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3.3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3.3.1 MATLAB/Simulink特点 |
3.3.2 旋转隔离装置直流无刷电机模块 |
3.3.3 PWM逻辑输出模块 |
3.3.4 电压逆变器模块 |
3.3.5 速度控制模块 |
3.3.6 机电系统仿真结果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设计 |
4.1 旋转隔离装置机械设计 |
4.1.1 动力输出及硬件电路控制模块 |
4.1.2 惯导系统信息采集模块 |
4.2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3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3.1 硬件电路主控制器设计 |
4.3.2 电源电路设计 |
4.3.3 驱动电路设计 |
4.3.4 电流采样电路设计 |
4.3.5 编码器接口电路设计 |
4.3.6 串口通信电路设计 |
4.4 旋转隔离装置机电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4.1 主程序设计 |
4.4.2 中断子程序设计 |
4.4.3 PWM调制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试验研究和分析 |
5.1 试验平台机电系统设计 |
5.1.1 试验平台机械设计 |
5.1.2 试验平台机电系统总体架构设计及软硬件系统设计 |
5.2 试验装配系统 |
5.3 旋转隔离装置动态性能试验调试 |
5.4 空载试验解旋性能分析 |
5.5 负载试验解旋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多斜积分的高精度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积分型A/D转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精密时间间隔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4 地震信号降噪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总体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 |
2.1 数据采集总体方案 |
2.2 积分型A/D转换技术 |
2.2.1 A/D转换技术 |
2.2.2 积分型A/D转换技术 |
2.2.3 多斜积分技术 |
2.3 精密时间间隔测量技术 |
2.3.1 直接计数法 |
2.3.2 内插法 |
2.3.3 游标法 |
2.3.4 延迟线法 |
2.4 地震数据降噪算法 |
2.4.1 傅里叶变换降噪算法 |
2.4.2 短时傅里叶变换降噪算法 |
2.4.3 小波阈值算法 |
2.4.4 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
2.4.5 改进算法研究 |
2.5 技术路线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准源及数据采集硬件方案研究 |
3.1 硬件整体方案 |
3.2 基准源模块 |
3.3 基准电压放大电路 |
3.4 滤波模块 |
3.5 积分模块 |
3.6 时间间隔测量模块 |
3.7 数字隔离电路 |
3.8 微处理器 |
3.9 电源模块 |
3.9.1 电源类型 |
3.9.2 供电电流分析 |
3.9.3 电源电路设计 |
3.10 存储模块 |
3.11 PCB设计 |
3.11.1 层叠设计 |
3.11.2 PCB布局 |
3.11.3 PCB布线 |
3.11.4 规则检查与生产 |
3.11.5 焊接与测试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采集软件方案研究 |
4.1 嵌入式软件研究 |
4.1.1 嵌入式软件总体方案 |
4.1.2 积分控制程序 |
4.1.3 时间间隔测量程序 |
4.1.4 数据存储程序 |
4.2 数据降噪软件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5.1 仿真实验分析 |
5.1.1 基准电压放大电路仿真 |
5.1.2 滤波电路仿真 |
5.1.3 积分电路仿真 |
5.2 电源测试 |
5.2.1 电源电压测试 |
5.2.2 纹波测试 |
5.3 电压基准源测试 |
5.4 时间间隔测量测试 |
5.4.1 SPI通信测试 |
5.4.2 测量范围 2 |
5.4.3 测量范围 1 |
5.4.4 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平均算法 |
5.5 数据处理算法实验与结果分析 |
5.5.1 降噪效果对比实验 |
5.5.2 实际地震信号降噪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分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Flyback型开关电源数字化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开关电源概述 |
1.2 数字控制的意义 |
1.3 开关电源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 设计指标及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开关电源系统功率级建模 |
2.1 工作模式分析 |
2.2 功率级电路的参数设计 |
2.3 CCM模式下功率级建模 |
2.4 DCM模式下功率级建模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开关电源系统的关键模块分析与设计 |
3.1 Flyback数字电源结构图 |
3.2 稳压反馈环路分析 |
3.3 调制模式的选择 |
3.4 ADC模块的设计 |
3.5 数字控制器的设计 |
3.5.1 PID控制原理及其离散化分析 |
3.5.2 DPID参数整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PID的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
4.1 数字电源系统的Simulink仿真 |
4.2 系统频域特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自适应Fuzzy-DPID控制算法的设计与实现 |
5.1 自适应PID控制 |
5.2 模糊控制的设计与实现过程 |
5.2.1 隶属函数与偏差变化率模块 |
5.2.2 模糊子集的设计 |
5.2.3 模糊规则查找表的设计 |
5.3 Matlab软件环境下模糊算法的设计效果 |
5.4 自适应Fuzzy-DPID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源硬件系统的设计 |
6.1 微处理器选取 |
6.2 硬件电路的核心模块 |
6.3 系统原理图与版图 |
6.4 控制器的Quartus与 Model Sim联合仿真 |
6.4.1 增量式DPID算法的仿真 |
6.4.2 自适应Fuzzy-DPID控制器的仿真 |
6.5 数字化实现过程中所考虑的关键问题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高分辨率计时器测试分析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高分辨率计时器整体设计方案 |
2.1 计时器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 |
2.2 硬件整体框架介绍 |
2.2.1 TDC计时器平台总体框架 |
2.2.2 TAC计时器平台总体框架 |
2.3 软件总体设计介绍 |
2.3.1 需求分析 |
2.3.2 底层软件设计架构 |
2.3.3 PC端应用程序开发环境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ARM的嵌入式软件设计 |
3.1 μC/OS_II操作系统以及移植 |
3.1.1 μC/OS_II的任务管理和调度 |
3.1.2 μC/OS_II操作系统的移植 |
3.2 通信协议程序设计 |
3.2.1 TDC计时器通信程序设计 |
3.2.2 TAC计时器通信程序设计 |
3.3 USB通讯模块设计 |
3.3.1 USB协议简介 |
3.3.2 USB OTG驱动库移植 |
3.4 ARM控制程序设计 |
3.4.1 TDC计时器底层ARM控制程序设计 |
3.4.2 TAC计时器底层ARM控制程序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事件计时器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 |
4.1 应用程序界面设计 |
4.1.1 USB通信功能 |
4.1.2 用户界面设计与实现 |
4.1.3 波形绘制缩放功能设计 |
4.2 应用程序设计架构 |
4.3 数据接收与处理程序设计 |
4.3.1 TDC计时器平台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4.3.2 TAC计时器平台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分辨率计时器功能算法设计 |
5.1 单次计时精度 |
5.2 测量数据校正设计 |
5.2.1 TDC计时器测量数据校正 |
5.2.2 TAC计时器测量数据校正 |
5.3 积分非线性误差评估 |
5.4 稳定度算法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测试与功能验证 |
6.1 测试环境 |
6.2 人机交互操作和数据波形绘制功能测试 |
6.3 数据校准方案测试 |
6.4 常用功能算法测试 |
6.4.1 单次计时精度测试 |
6.4.2 积分非线性误差测试 |
6.4.3 计时稳定度算法测试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课题结论 |
7.2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与项目研究 |
(5)FPGA在线演化自修复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演化硬件和动态部分重构技术的研究概况 |
1.2.2 硬件修复技术的研究概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硬件自修复理论研究 |
2.1 故障成因与分析 |
2.1.1 空间辐射因素研究 |
2.1.2 其余故障类型探究 |
2.1.3 常规容错方法研究 |
2.2 改进演化算法研究 |
2.2.1 遗传演化算法基本原理 |
2.2.2 遗传演化算法存在的问题 |
2.2.3 适用于自修复系统的算法改进 |
2.3 在线自修复演化原理 |
2.3.1 生物自修复基本理论 |
2.3.2 FPGA结构及其动态局部重配置 |
2.3.3 在线自修复基本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在线自修复演化硬件系统方案设计 |
3.1 总体方案设计 |
3.2 系统平台的构建 |
3.2.1 自修复系统的开发流程 |
3.2.2 自修复系统的演化工作流程 |
3.3 可编程逻辑区设计 |
3.3.1 PL与可重配置区设计 |
3.3.2 动态部分可重构的配置方法 |
3.4 通讯与储存模块设计 |
3.4.1 PS与PL通讯和中央互联 |
3.4.2 SD卡与DDR部分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修复内核与功能设计 |
4.1 故障注入方法研究 |
4.1.1 软故障注入方法研究 |
4.1.2 硬故障注入方法研究 |
4.2 自修复内核设计 |
4.2.1 编码方案 |
4.2.2 适应度计算与种群选择 |
4.2.3 算法IP核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
5.1 仿真验证与分析 |
5.2 系统性能验证与分析 |
5.2.1 系统实验平台验证 |
5.2.2 系统实验的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与发展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难点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相关理论技术分析 |
2.1 通信系统基本概述 |
2.1.1 通信系统基本组成 |
2.1.2 通信系统实现途径 |
2.2 规范说明和描述语言 |
2.2.1 SDL的基本概念 |
2.2.2 SDL的系统结构 |
2.2.3 SDL的通信机制 |
2.3 软硬件协同设计 |
2.3.1 基本思想 |
2.3.2 状态机 |
2.3.3 软硬协同架构 |
2.3.4 软硬件通信代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方案设计 |
3.1 系统需求和整体方案设计 |
3.2 软核SDL模块通信架构设计 |
3.2.1 处理系统特点 |
3.2.2 软件整体框架 |
3.2.3 信号 |
3.2.4 功能模块 |
3.2.5 软SDL核 |
3.3 硬核SDL模块通信架构设计 |
3.3.1 处理逻辑特点 |
3.3.2 硬件整体架构 |
3.3.3 时钟电路 |
3.3.4 信号 |
3.3.5 信号接口电路 |
3.3.6 功能模块 |
3.3.7 硬SDL核电路 |
3.4 软硬互通架构 |
3.4.1 整体框架 |
3.4.2 软件配置 |
3.4.3 硬件逻辑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实现与测试 |
4.1 系统平台概述 |
4.2 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实现 |
4.2.1 软硬互通架构实现 |
4.2.2 软核SDL模块通信架构实现 |
4.2.3 硬核SDL模块通信架构实现 |
4.3 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测试 |
4.3.1 系统测试方案 |
4.3.2 硬件平台测试 |
4.3.3 软核SDL模块通信架构测试 |
4.3.4 硬核SDL模块通信架构测试 |
4.3.5 软硬互通架构测试 |
4.3.6 软硬件通信代价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件无线电技术研究现状 |
1.2.2 软件无线电雷达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第二章 软件无线电技术与雷达技术研究 |
2.1 软件无线电系统详述 |
2.2 网络技术与软件无线电 |
2.3 软件无线电的射频架构 |
2.4 软件无线电的处理器架构 |
2.5 软件无线电的软件开发环境 |
2.6 连续波雷达技术研究 |
2.6.1 连续波雷达特点研究 |
2.6.2 多普勒雷达 |
2.7 调频连续波雷达 |
2.7.1 FMCW雷达测量原理 |
2.7.2 最大距离和距离分辨率 |
2.7.3 线性调频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仿真及方案设计 |
3.1 FMCW雷达仿真 |
3.1.1 模拟部分 |
3.1.2 回波接收和雷达信号处理 |
3.1.3 结果显示与分析 |
3.2 系统方案设计 |
3.2.1 软件无线电雷达信号链 |
3.2.2 方案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硬件选型 |
4.1 系统硬件总体方案 |
4.2 射频收发器件AD9361模块 |
4.2.1 AD9361数据接口和控制接口 |
4.2.2 AD9361模块原理图 |
4.2.3 天线端输入输出电路 |
4.2.4 AD9361与ZYNQ连接电路 |
4.2.5 供电和时钟电路 |
4.3 ZYNQ电路模块 |
4.3.1 存储模块 |
4.3.2 串口相关模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软件设计 |
5.1 软件设计的结构划分 |
5.2 ZYNQ软件开发 |
5.2.1 HDL程序设计 |
5.2.2 Linux系统移植 |
5.3 驱动程序部分 |
5.3.1 libiio基本模块 |
5.3.2 AD9361 ⅡO数据传输 |
5.4 连续波雷达应用软件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软件功能测试 |
6.1.1 软件测试平台 |
6.1.2 Linux系统测试 |
6.1.3 AD9361软件模块验证 |
6.2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系统测试 |
6.2.1 发射和接收通路测试 |
6.3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系统验证 |
6.3.1 系统验证场景 |
6.3.2 目标探测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换热站智能终端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目前发展现状 |
1.2.1 国外发展现状 |
1.2.2 国内发展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换热站智能终端总体设计方案 |
2.1 换热站简介 |
2.1.1 换热站结构 |
2.1.2 换热站工作原理 |
2.1.3 换热站供热调节方式 |
2.2 换热站智能终端设计 |
2.2.1 换热站智能终端功能 |
2.2.2 换热站智能终端设计思路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换热站智能终端整体结构 |
3.2 主控模块 |
3.2.1 主控处理器 |
3.2.2 电源模块电路 |
3.2.3 复位电路 |
3.2.4 外扩RAM电路 |
3.2.5 TF卡存储电路 |
3.2.6 铁电存储电路 |
3.2.7 程序接口电路 |
3.2.8 以太网接口电路 |
3.2.9 485通信接口电路 |
3.3 分控模块 |
3.4 输入输出模块 |
3.4.1 模拟输入 |
3.4.2 模拟输出 |
3.4.3 数字输入 |
3.4.4 数字输出 |
3.5 摄像模块 |
3.6 人机交互模块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开发工具选择 |
4.2 系统总体软件设计 |
4.3 主控模块程序设计 |
4.4 分控模块程序设计 |
4.5 输入输出模块程序设计 |
4.6 摄像模块程序设计 |
4.7 通信程序设计 |
4.7.1 RS485/Modbus通信 |
4.7.2 以太网/Modbus通信 |
4.8 人机界面设计 |
4.8.1 变量规划分址 |
4.8.2 界面配置 |
第五章 模糊自整定PID算法设计及仿真 |
5.1 换热站传统温度控制算法 |
5.2 模糊自整定PID算法原理 |
5.3 算法仿真 |
5.4 算法实现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基于Xilinx Zynq平台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卷积神经网络发展现状 |
1.2.2 基于FPGA的卷积神经网络研究的发展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安排 |
第二章 卷积神经网络与Xilinx Zynq平台介绍 |
2.1 卷积神经网络基本介绍 |
2.1.1 人工神经网络 |
2.1.2 卷积神经网络 |
2.2 Xilinx Zynq平台介绍 |
2.2.1 处理系统端 |
2.2.2 可编程逻辑端 |
2.2.3 处理系统端与可编程逻辑端的通信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卷积神经网络的硬件加速设计 |
3.1 卷积层的硬件加速设计 |
3.2 批标准化的硬件加速设计 |
3.3 其他硬件加速相关设计 |
3.3.1 乒乓缓存机制 |
3.3.2 流水线机制 |
3.3.3 背压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Zynq平台的卷积神经网络计算模型设计 |
4.1 计算模型总体架构 |
4.2 卷积神经网络计算模块设计 |
4.2.1 卷积神经网络计算模块总体设计 |
4.2.2 计算阵列区的设计 |
4.2.3 后处理区的设计 |
4.2.4 流计算区的设计 |
4.3 PL端其他模块的设计 |
4.3.1 DDR内存通信模块的设计 |
4.3.2 调试接口设计 |
4.3.3 处理系统端与可编程逻辑端的通信设计 |
4.4 PS端设计 |
4.5 性能优化设计 |
4.5.1 输入位宽与输出位宽不等的FIFO缓存设计 |
4.5.2 单路输入多路输出的乒乓缓存设计 |
4.5.3 基于单个块内存的乒乓缓存设计 |
4.5.4 支持流水线机制的背压机制 |
4.5.5 后处理区的多路优化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计算模型验证与分析 |
5.1 Yolov2-tiny网络结构分析 |
5.2 正确性验证 |
5.2.1 验证方法设计 |
5.2.2 实验数据及分析 |
5.3 计算性能验证 |
5.3.1 验证方法设计 |
5.3.2 实验数据及分析 |
5.4 可拓展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10)用于沼气干发酵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沼气干发酵技术研究现状 |
1.2.2 沼气干发酵温度控制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沼气干发酵温度控制系统结构设计 |
2.1 沼气干发酵原理及工艺研究 |
2.2 发酵罐搅拌器设计及性能分析 |
2.2.1 搅拌器设计要求 |
2.2.2 搅拌器设计 |
2.2.3 搅拌器作用下的混合特性仿真 |
2.3 发酵加热保温设计 |
2.3.1 发酵夹套加热系统设计 |
2.3.2 发酵保温装置设计 |
2.4 多点温度检测设计 |
2.5 发酵罐整体结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沼气干发酵温度控制算法研究 |
3.1 沼气干发酵温度控制系统介绍 |
3.2 沼气干发酵加热系统模型研究 |
3.2.1 传递函数模型推导 |
3.2.2 传递函数模型参数辨识 |
3.3 温度补偿算法研究 |
3.4 基于模糊控制的PID算法设计 |
3.4.1 模糊控制的基本理论 |
3.4.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5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PID算法设计 |
3.5.1 神经网络控制算法理论 |
3.5.2 RBF神经网络PID控制器设计 |
3.6 仿真结果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沼气干发酵温度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
4.1 温度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
4.2 温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2.1 基于STM32 的运算模块 |
4.2.2 多路温度采集模块 |
4.2.3 光耦隔离继电器模块 |
4.3 温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3.1 下位机控制程序设计 |
4.3.2 上位机显示界面开发 |
4.3.3 上位机与下位机串口通信 |
4.4 温度控制系统总体实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主要工作与创新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微处理器PS的一种配置方法的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滚转飞行器旋转隔离装置机电系统设计及解旋性能研究[D]. 袁林中. 华东交通大学, 2021(01)
- [2]基于多斜积分的高精度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D]. 李晓杉.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1(01)
- [3]Flyback型开关电源数字化设计与实现[D]. 宫庆德.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8)
- [4]高分辨率计时器测试分析软件设计[D]. 唐树林.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FPGA在线演化自修复方法研究[D]. 易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通信软硬件协同系统研发[D]. 叶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7]基于软件无线电的连续波雷达实验平台设计[D]. 李谦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8]换热站智能终端的研究与开发[D]. 张一波. 太原科技大学, 2020(03)
- [9]基于Xilinx Zynq平台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研究[D]. 孙一鸣.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10]用于沼气干发酵的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及其实验研究[D]. 夏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