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方案的优选研究

关于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方案的优选研究

(武汉市政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24)

摘要: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地基基础的处理是最重要的施工,地基基础的处理技术会对整体建筑基础工程的外观甚至造价等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地基基础处理的失误会导致整体建筑工程的结构不合理,所以在进行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时,要把握好技术与方法的应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本文就对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方案的优选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方案

前言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步骤就是地基基础的处理,它既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第一道程序,同时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性环节,因而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处理工作至关重要。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结构复杂,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因而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勘探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于施工地基的地质结构的分析和调查才能够确保工程质量。

1地基基础

在地基与高层建筑之间的实际连接体主要是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地基基础主要将建筑物的竖向直接传给地基,而从实际的平面来说,竖向的结构体系将主要荷载于一个点上,或者是分布成线形。但是,作为相应的支撑基础其主要提供的是一种具有分布式的承载能力。

一旦相应的地基承载力不够的时候,这时就可以逐渐判定为一个软弱基地,这时就要相应的采用软弱基地的实际处理。此处的软弱基地主要是说淤泥质土、杂填土以及冲填土等。而在相应的建筑基地的实际范围内拥有高压缩性的土壤时,就要依照实际的软土结构进行考虑。在进行实际的侦查时,就要相应的查明其软土层的组成、均匀性以及实际分布情况等,依据相应的地层处理来提供实际参数。实际的填充土要相应的了解其实际排水条件。而杂填土要进行实际查明时就要将历史给予查明。

2高层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

目前而言,施工过程中比较常用的地基处理方式有很多种,如强夯法、振冲法、换填垫层法、石灰桩法、水泥土的搅拌方法、土挤密桩法、柱锤冲矿桩的方法以及高压喷射的注浆法等。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应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加以使用。

2.1强夯法的使用方法

该种方式只是单纯的适用于砂土、碎石土、湿陷性的黄土以及低饱和度的粘性土与粉土等地基。相应的强夯置换的方式主要有饱和度的粉土以及相应的粘土等地基土所进行的控制性工程。而在进行实际设计之前要逐步通过现场的处理与适用效果。强夯置换方式与强夯法主要是相应的提高土的实际强度,从而减少相应的压缩性,不仅消除了土的湿陷性,同时也相应的改善了土的实际抗振性(如图1)。

图1强夯法的操作方法

2.2振冲法的使用方法

该种方式主要分为不加填料与加填料两种方式。而通常情况下的加填料均被称为振冲的碎石方式。其主要适用于粉土、砂土、杂填土以及素填土等多种基地。而对那些不排水的处理抗剪程度是不小于20kPa的黄土地基与粘性土的饱和等,要在实际施工中在现场进行试验的应用。而不加填料的相应振冲密度通常适用于实际粘性土含量在不能小于10%的粗砂与中砂的地基中。此时振冲的碎石桩可以充分提高相应地基的承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地基的沉降量等,同时还可以适应于土坡的实际抗滑性以及相应的抗剪性强度。

2.3换填垫层法的使用方法

该种方式通常适用于软土的地基与一些不均匀的地基实际处理。相应作用于高层地基的实际承载力,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相应的沉降量,并不断加速了其软弱土层的实际排水结构,积极消除了相应膨胀土的胀缩以及冻胀等现象的发生。

2.4实例分析

施工项目:某高层建筑地基施工。

地质条件:某高层建筑位于某市西郊的山区,施工地点最初是一个采石场。采石场的已采空,形成了大大小小的采石坑。采石坑回填后软硬不均,承载力标准值得100kPa。

施工方式: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碴土桩和孔内深层强夯淤泥置换法。成孔直径为1400mm,平均成桩直径为2600mm,处理深度为5mm。

总结:强夯法可以有效提高土的实际强度,从而减少相应的压缩性,不仅消除了土的湿陷性,同时也相应的改善了土的实际抗振性。

3地基施工相关技术研究

3.1相关的施工性方案

在相应的地基施工之前,要逐渐制定出比较符合的施工情况来充分保证高层建筑物地基施工的有效进行。这对相应的施工设计人员就不断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不仅要具有较好的专业知识,还要与相应的理论相结合,同时也要相应的结合实际能力,必须充分保证实际施工项目的真实设计,同时也要具备相应的结合能力,同时也要充分重视基础性的设计工作,并综合考虑到有关地基的实际基础所带来的影响性因素。并且,也要根据实际处理规范与处理要求,进行经验的总结与分析,并对地基的实际处理中所存在的多种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针对性的方案处理与设计,要真正的做到有的放矢与因地制宜。

3.2先进的地基处理方式

科学发展中的第一生产力就是科技,在中国科技的第一生产力是永远不能被忽视的,其要得到相应的利用与重视,要做到真正的物尽其用。在积极的采用先进的地基技术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实际的施工质量与实际生产率,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和相关建筑的未来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相应的地基处理人员还要做好相应的技术应用,来积极保证实际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和相对的安全性。

3.3注意事项

值得说明的是,当使用用软弱土层作为持力层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应选择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采取避免施工时对淤泥产生扰动的措施;(2)冲填土、建筑垃圾等工业废料,当材料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可作为持力层;(3)有机质含量较多的生活垃圾和对基础有侵蚀性的工业废料,未经处理不宜作为持力层;(4)局部软弱土层以及暗塘、暗沟等,可采用换土、基础梁、桩基等方法处理。

4有关软土层持力的相关规定

(1)相应的泥土质与淤泥可以相应利用已经覆盖好的持力层,当上面的土层比较浅薄的时候,就要采用可以避免淤泥土质与淤泥的相应扰动的实际措施。

(2)建筑型垃圾以及填充土与一些性能比较稳定的相关工业材料,其实际密度与均匀性比较好的,就可以被利用当做持力层。

(3)对相应的有机物质的实际含量对基础有侵害性以及一些有侵蚀性的工业材料以及杂土,在没有经过实际处理的时候是不能用作持力土的。对一些软弱的土层来说就可以充分的利用换土、基层梁以及桩基和其他种类的方式所进行的处理。而在积极的采用地基的处理方式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水文条件以及现场的施工状况等相关地基要求。

5结语

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地基处理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施工地点的自然地理条件、人文地理条件、设计方案、施工材料、施工要求等因素,经过综合对比后选择合适的地基施工方案,提高地基的施工质量,延长高层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颜永红.地基基础与桩基础土建施工的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4)

[2]蒋玉敏,钱德玲,张泽涵,戴启权,钱礼平.框架-核心筒结构与地基基础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4(02)

[3]林平,戴洪佳.坡地建筑物地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J].居业,2015(24)

标签:;  ;  ;  

关于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方案的优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