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多播技术论文-张一博

无线多播技术论文-张一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无线多播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SCMA,无线多播,BER,中断概率

无线多播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一博[1](2019)在《基于稀疏码多址接入的无线多播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设备接入数量和数据流量将会呈现爆炸式增长,有限的频谱资源很难满足快速增长的移动业务需求。在大规模连接场景中,在线直播和视频会议等业务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如果以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OMA)和无线单播来传输,系统资源会被大量占用,势必加剧频谱资源短缺的问题。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是一种新型的码域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不仅能提升接入的用户数量,还带来了扩频增益和编码增益。无线多播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使得基站可用同一时频资源为多个用户发送同样的数据,进而提高链路利用率。研究基于SCMA的无线多播系统可以充分利用两者的优势,既可以提升空口效率,又可以节省频谱资源。本文从性能分析、系统设计以及资源分配等方面,研究基于SCMA的无线多播技术,主要内容概括如下:(1)对SCMA多播系统的性能进行理论分析与验证。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址接入技术,SCMA网络中多播系统的性能尚未得到充分的分析和探索。我们推导了SCMA多播系统中用户平均中断概率的闭合表达式,并从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两个角度验证了SCMA多播系统相比传统OMA多播系统在性能上的增益。针对SCMA码域多址的特性,研究SCMA多播系统的误比特率(Bit Error Ratio,BER)性能。首先分析了SCMA单播系统的BER上边界,在此上边界基础上结合无线多播的系统特性,推导了SCMA多播系统BER上边界的一个闭合表达式。由于该表达式的复杂性,很难看出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因此,我们推导了当多播组内用户数趋于无穷时系统BER上边界的一个渐进表达式,进而得到了发送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多播组内用户数对系统BER的影响。(2)研究了基于SCMA的分层多播系统,用以改善传统多播系统总速率受限于组内信道增益最差用户的问题。我们将分层信源编码引入到SCMA多播系统中,并根据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us Information,CSI)的可用性提出了两种发送方案。第一种方案需要每个用户反馈CSI给基站,虽然产生大量的反馈开销,但是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所有用户都有最基本的服务。第二种方案则不需要每个用户的CSI,无法保证所有用户的基本服务质量。由于前者是动态的发送方案,我们为其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次优资源分配算法。对于后者的静态发送方案,我们为其提出了一种最优的资源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两种分层多播发送方案的中断性能和系统总速率都优于传统多播,所提的资源分配算法可以有效提升系统性能。(3)研究了基于SCMA的协作多播系统,利用协作分集增益来提升通信可靠性。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SCMA的中继协作多播系统模型,基于所提模型,首先通过数学理论推导了用户平均中断概率的精确表达式。其次,分析了高SNR场景下中断概率的渐进表达式,并根据该表达式利用理论分析以及数值策略求解了最优功率分配因子和中继位置。最后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表达式的正确性,以及所提优化方案的有效性。相比直接多播系统,SCMA协作多播可以有效地降低用户的平均中断概率,尤其是在高SNR场景,所提的中继设计方案可以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在中断概率需求的约束下,协作多播相比直接多播有更高的可达速率和更低的传输时延。(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2)

谢飞[2](2014)在《无线网络终端协作多播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终端协作多播技术,因其能有效改善广播多播吞吐量的瓶颈问题而成为新的研究方向。针对当前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流行,对传统广播多播的缺点做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协作通信与协作多播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协作多播技术的研究现状,从中继节点的协作方式、协作策略与协作中继选择、多阶段协作多播叁方面展开阐述,概括出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吞吐量与降低系统功耗两方面。最后,对协作多播提出了展望,说明了协作多播走向商用还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无线电通信技术》期刊2014年04期)

罗素[3](2014)在《可伸缩视频在无线网络中的多播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无线局域网技术作为Last Mile技术,并在其上进行多媒体业务的承载具有确定的业务需求。而在传统IEEE802.11无线接入层上承载多媒体业务,并高效利用有限带宽提供较高的业务质量,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以及技术改进。在无线网络中的视频多播技术中,可伸缩视频编码,混合FEC/ARQ可靠多播机制,联合信源信道编码多播机制与视频多播资源分配算法是主要的关键技术。现有无线终端技术的发展使得无线终端种类不断增加,大幅增加了网络中的视频终端异构性;同时因为无线移动终端将在基站覆盖范围内随意停留以及移动,每个终端的信道状态各不相同,造成多播网络中具有传输信道状态差异性。而可伸缩视频编码在异构网络中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无线信道与传统有线信道相比,具有信道带宽低,信道传输损耗大,以及信道稳定性低等特点。且基于IEEE802.11协议的多播机制是不可靠的协议,因此为了更加高质量地承载多媒体数据业务流,无线多播网络的可靠性问题需要被着重考虑。另外,在组建并管理多播网络时,针对网络中的多个无线视频终端的终端设备异构性以及信道状态异构性,服务器需要利用有限的带宽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分配。综上所述,本文针对无线多播网络中可伸缩视频传输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叁方面:首先,本文对无线多播网络中可伸缩视频传输可靠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四种无线控制算法进行性能分析以及通过仿真实验进行性能对比。并基于仿真结果进行对本文提出的无线多播网络中可伸缩视频传输机制进行设计。其次,基于分层混合FEC/ARQ可靠多播机制,利用合作博弈论中的非对称纳什谈判解创新性地提出了无线多播中带宽资源分配算法,实现无线可伸缩视频多播系统的良好性能以及在所有多播视频接收者间保持了资源分配公平性,并通过算法复杂度分析证明该算法的实用价值。最后,结合用户体验QoE评判模型,创新地提出了基于联合信源信道编码的可伸缩视频无线多播资源分配最优化模型。该最优化模型的计算复杂度与多播网络中用户数无关,适用于大型的多播网络。基于视频用户体验QoE指数设计了多播系统效益的映射函数,在有限的带宽资源下,利用动态规划算法计算最优的可伸缩视频信源编码策略与信道保护力度。并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系统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1-03)

应凯[4](2013)在《无线异构网络下的广播多播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多媒体服务出现,无线移动通信对带宽、功率等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使用广播多播这种点对多点的共享传输模式能够很好地节省无线资源,因此广播多播业务开始被纳入到标准化工作中,如第叁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Thi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中定义的多媒体广播多播服务(MBMS,Multimedia Broadcast or Multicast Service)。另一方面,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进,也造就了多种无线网络接入技术并存的局面。被大家所熟悉的异构网络分类包括:局域覆盖网络,广域覆盖网络和车载通信网络。不同的网络接入技术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它们之间相互竞争,共生共存,不断地推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因此,未来无线通信系统将由多种不同的无线通信网络相互交迭覆盖而成,同时这些异构网络之间的交互与融合也将得到充分利用。本文将广播多播技术与无线异构网络进行结合,重点研究了无线异构网络下广播多播服务解决方案和资源管理。在无线异构网络下提供广播多播服务的解决方案研究中,本文基于3GPP现有网络构架,提出了一种在异构网络中支持MBMS服务的方法。该方法的创新点在于:在MBMS的核心功能实体与异构接入网之间建立了直接的交互接口,并对现有网络及相关内容进行了改进和强化,从而解决了MBMS的异构网接入问题。本文首先将广播多播服务中心(BM-SC,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Centre)确定为管理异构网络下的MBMS服务的锚点,并对MBMS用户上下文和MBMS承载上下文内容进行更新;同时对接入网中的重要功能实体进行改进和强化,并且在非3GPP接入网和BM-SC之间直接建立用户面和控制面的交互接口;最后分别对由3GPP接入网切换至非3GPP接入网以及从非3GPP接入网切换回3GPP接入网的流程进行了设计和定义。在无线异构网络下的广播多播资源管理研究中,本文考虑了单个多播组的总功率消耗优化问题。多播组中用户对接入技术及小区的选择与小区对承载方式的选择决定了其总功率消耗值。本文采用0-1线性规划对该问题进行建模,通过对其拉格朗日对偶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算法,从而达到功率节省的目的。同时,基于该算法,设计了一种实际的无线异构网络下的广播多播资源管理系统及其方法,通过不同接入技术下的各个基站间资源的合理管理和分配,来实现多播资源消耗的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多播组的功耗。在蜂窝-车载异构网络下提供广播多播服务的解决方案研究中,本文将蜂窝网和车载网进行结合,通过两者的协作,并且利用广播多播的特性,提出了一种MBMS在该混合网络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两阶段传输:在第一阶段,基站通过3GPP接入网以比较高的速率或者比较低的功率来向车载用户发送MBMS数据,这样可能只有部分车载用户能在这一阶段成功接收数据;在第二阶段,成功接收了第一阶段数据的车载用户同时将相同的数据拷贝通过车载网以同一信道来转发给其余车载用户,其宏分集增益可以使得车载用户能够以比较高的概率来接收到对应MBMS服务。具体地,本文对MBMS现有协议和IEEE 802.11p进行改进和结合,从而确保两阶段传输的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降低基站传输功率和提高基站传输速率。广播多播技术和无线异构网络融合与交互技术是未来通信领域的两大重点。两大技术的结合更是存在很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实际系统中,通常会有不同的设计要求,因此无线异构网络下的广播多播服务实现还会产生其他的解决方案。此外,随着资源优化的目标及需求不同,其资源管理问题也会得到不同的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3-01-01)

[5](2011)在《无线数据的迭加编码多播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UW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一种能实现有效和可靠数据通信的途径,在接受机信道质量不同的州,这种途径可以应用到无线通信系统,这将有力改善终端使用者的数据接受质量,同(本文来源于《电脑与电信》期刊2011年10期)

[6](2005)在《从点对点到广播:高通公司多播技术带来无线宽带传输的革命》一文中研究指出手机电视将成为3G时代的主要无线应用,这个观点正在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承认。现在,消费者已经能够通过中国联通"世界风"手机来订制、观看部分电视频道的节目和其他多媒体影音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国数据通信》期刊2005年02期)

无线多播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终端协作多播技术,因其能有效改善广播多播吞吐量的瓶颈问题而成为新的研究方向。针对当前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的流行,对传统广播多播的缺点做了简要分析,介绍了协作通信与协作多播的基本原理,重点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协作多播技术的研究现状,从中继节点的协作方式、协作策略与协作中继选择、多阶段协作多播叁方面展开阐述,概括出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提高吞吐量与降低系统功耗两方面。最后,对协作多播提出了展望,说明了协作多播走向商用还需解决的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无线多播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一博.基于稀疏码多址接入的无线多播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2].谢飞.无线网络终端协作多播技术研究[J].无线电通信技术.2014

[3].罗素.可伸缩视频在无线网络中的多播技术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

[4].应凯.无线异构网络下的广播多播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

[5]..无线数据的迭加编码多播技术[J].电脑与电信.2011

[6]..从点对点到广播:高通公司多播技术带来无线宽带传输的革命[J].中国数据通信.2005

标签:;  ;  ;  ;  

无线多播技术论文-张一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