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波
(射洪县人民医院四川射洪629200)
【摘要】目的:分析于重症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应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临床价值。方法: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30例行上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展开对比实验。予以对照组传统针刺异感法,实验组则采取超声引导法。对比二者麻醉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完成时长、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其持续时长等各项临床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P<0.05)。结论:于重症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应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可有效缩短麻醉时长和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延长神经阻滞持续时长。
【关键词】锁骨;臂丛神经阻滞;老年;上肢骨折;麻醉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9-0179-02
老年上肢骨折麻醉术中行臂丛神经阻滞不仅要求适量局部麻醉药浓度,还要准确神经定位[1]。以往临床中多采取神经刺激或解剖学辅助定位,然此二种模式不仅具有较高的神经损伤率,且其阻滞失败率较高。针对此,本文将以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30例行上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就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在其中的临床价值展开简要实验对比分析,详情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根据乱数表法择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30例行上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行对比实验。实验组14例患者中,9例为男性患者,另5例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67~86岁,平均年龄(72.87±2.39)岁。对照组16例,其中,10例为男性,6例为女性;年龄68~85岁,平均年龄(71.90±1.77)岁。二者一般资料经比较无显著差别(P>0.05)。
1.2临床麻醉方案
经核对本组实验者所有信息无误后将其送入手术室,建立静脉通路,行常规吸氧,予以20ml罗哌卡因(0.5%)行局麻,后均以锁骨上入路行臂丛神经阻滞。
对照组:取其仰卧位,保持其头部偏往对侧约30°,经常规消毒铺巾后以其锁骨中点上1~1.5cm处入路。在穿刺针和患者皮肤保持一定角度的基础上将其刺入,刺入深度约为1~2cm,经触及患者肋骨后可开始寻找其臂丛神经,如其上肢出现异感且经回抽无气无血后,即可开始注药。
实验组:探头位于患者锁骨上凹处并使其长轴与其锁骨保持平行,经找寻到患者锁骨下动脉后确定其锁骨上神经,其主要表现为影响深浅不一团簇状。在此基础上,经外侧进针达其神经组织周围,确定回抽无血无气后注入2ml生理盐水,经确认针尖具体位置后方可予以注药。在此过程中应始终检测针头位置,以减少机体神经束损伤。
1.3指标观察
对比二者临床麻醉结果,主要包括其麻醉完成时长、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其持续时长。在此基础上对比二者麻醉优良率。其中,以术中无明显疼痛、无需任何辅助药物为优,以术中伴明显疼痛但在忍受范围内,且需小剂量舒芬太尼和咪唑安定为良,以术中伴强烈疼痛且不可忍受,需行其他麻醉方式为差。手术优良率为优率和良率之和。
1.4统计途径
所有数据均经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以(x-±s)表示麻醉完成时长、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其持续时长等各项麻醉临床指标并用t检验;以例数(n),百分比(%)表示麻醉优良率并以χ2进行检验。P<0.05即为差异具统计价值。
2.实验结果
2.1二者麻醉后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实验组麻醉完成时长、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和其持续时长等各项临床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组间各项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P<0.05。详情见表。
2.2二者麻醉优良率对比
实验组14例患者中8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6例患者麻醉效果为良,总体优良率达100.0%;对照组16患者中7例患者麻醉效果为优,5例为良,4例为差,总体优良率为75.0%(差异有P<0.05)。
3.实验小结
针对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术中应尽可能采取循环干扰小、舒适度良好、最大化保留患者意识的麻醉手段,由此,区域性阻滞麻醉为临床主要发展方向[2-3]。本次研究主要探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在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的应用价值。本组研究中,经采取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术后,实验组患者麻醉完成时长、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前者麻醉持续时长显著高于后者(差异均有P<0.05),表明,此次麻醉方式有效性。超声引导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术不仅可有效减少对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且其费用较低,故而可于临床中大范围推广。相较传统阻滞方式而言,经超声引导阻滞可提高手术定位准确率,进而可有效规避因盲刺造成的神经血管损伤概率,同时可减少气胸等不良事件。与此同时,基于机体臂丛神经纤维相对更为密集且经锁骨入路其更易定位等优势,可明显降低术中麻醉时长,进而提高手术效率。此外,本次实验中发现,经行局麻前予以患者适当生理盐水以确定针尖位置,可进一步提高手术安全性。实验后,实验组患者其临床优良率达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
综合以上可得,于重症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应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可有效缩短麻醉时长和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延长神经阻滞持续时长,进而优化手术效果,提高麻醉优良率。
【参考文献】
[1]刘春鸣,彭佼,白静等.超声引导与常规臂丛神经阻滞用于肥胖患者上肢手术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06):1004-1005.
[2]麦亚强,温金鸿.超声引导与传统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对肥胖患者上肢手术比较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1):13-15.
[3]陈加强,沈隽.超声引导下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在肥胖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