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病毒论文-程楠,林德贵,夏咸柱

拯救病毒论文-程楠,林德贵,夏咸柱

导读:本文包含了拯救病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脂质体转染,病毒拯救,病毒鉴定

拯救病毒论文文献综述

程楠,林德贵,夏咸柱[1](2019)在《重组细小病毒rFPV的拯救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Lip 3000与质粒pFPV按7.5μL:3.5μg比例转染F81细胞。转染后72h收毒,经叁次反复冻融按5%同步接毒。第2代后rFPV接毒量降至1%同步接毒,连续传代培养病毒至15代,进行重组病毒rFPV的鉴定。结果表明:重组细小病毒rFPV感染F81细胞后出现拉网、脱落等细小病毒样病变。从基因到蛋白水平鉴定结果表明,本实验获得稳定传代、带有遗传标记的重组细小病毒rFPV。且无论是rFPV还是亲代病毒,在67 kD左右VP2目的蛋白处均出现目的条带,表明重组病毒rFPV拯救成功。(本文来源于《第19次全国犬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6)

刘拂晓,孙成友,李岭,王志亮[2](2019)在《表达羊口疮病毒B2L蛋白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拯救》一文中研究指出羊口疮(传染性脓疱)和小反刍兽疫的病原体分别为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如果通过反向遗传技术进行基因修饰,PPRV可成为表达外源蛋白的有效载体。ORFV含有1个具有高免疫原性的B2L蛋白。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含B2L基因开放阅读框的重组PPRV cDNA clone,然后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拯救了一株表达B2L蛋白的重组PPRV。试验表明,该重组病毒的生长动力学类似其母源病毒;Western blot和质谱分析表明,该重组PPRV可在细胞内表达B2L蛋白。该研究为羊口疮和小反刍兽疫二联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检疫》期刊2019年10期)

袁万哲,戚妍,王建昌,张若曦,李睿文[3](2019)在《携带外源基因的重组脑心肌炎病毒构建及病毒拯救》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脑心肌炎病毒(EMCV)能引发猪脑炎、心肌炎和母猪繁殖障碍,并能通过猪器官移植感染人,严重危害养猪健康与公共卫生安全。我国学者自2005年相继分离到了以BJC3为代表的多株病毒,证实了EMCV在我国已经广泛存在。目前关于我国EMCV分离株的基因组研究尚不完善,因此,本研究以我国分离株为研究对象,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构建其全长感染性cDNA克隆,旨在为EMCV的基础研究提供帮助。材料与方法EMCV BD2毒株和PCV2 HB-MC1毒株本实验室分离保存。采用点突变法去除质粒pWSK29上多(本文来源于《第叁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9)

何雷,张杭,王海蓉,王怡涤,程亚豪[4](2019)在《表达禽腺病毒Fiber 2蛋白的新城疫病毒的拯救及生物学特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禽腺病毒(FowlAdenovirus,FAd V)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FADV-4引起的心包积液肝炎综合征对养禽业危害显着。Fiber 2蛋白被证明为是针对FADV-4的有效的免疫保护抗原。本研究通过拯救出表达禽腺病毒Fiber2蛋白的新城疫病毒,构建表达禽腺病毒Fiber 2蛋白的新城疫病毒的双价疫苗。【方法】本研究通过反向遗传学的方法,将表达禽腺病毒Fiber2蛋白的新城疫病毒全骨架质粒转染至BHK-21细胞中,拯救出表达禽腺病毒Fiber2蛋白的新城疫病毒,对病毒进(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7)

左智敏,康洪涛,吴红霞,祖少坡,田进[5](2019)在《嵌合猫杯状病毒F9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病毒拯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构建猫杯状病毒(FCV)弱毒株F9的感染性克隆,本研究利经PCR分段扩增了FCV各基因片段,并拼接出FCV F9全基因组序列。经测序显示,其1823位多出一个碱基造成该序列存在移码突变,经替换为pOK-2280 (已构建出的FCV强毒株的感染性克隆)相应序列并对差异氨基酸逐个突变,最终获得嵌合FCV F9全基因组的重组质粒pOK-F9H。将线性化的pOK-F9H体外转录,获得的加帽RNA转染F81细胞,得到了拯救病毒rFCV F9。经过对拯救病毒与亲本病毒的蚀斑形成能力、CPE形成能力和多步生长曲线分析,结果显示rFCV F9与亲本株在复制能力和体外生长能力方面基本一致,表明构建了嵌合FCV F9株的感染性克隆并拯救出重组病毒。本研究构建的嵌合FCV F9株感染性克隆可以为FCV的基因功能研究以及新型FCV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刘丹[6](2019)在《E种肠道病毒HY12毒株的标签病毒拯救及5'-UTR对病毒复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牛肠道病毒(Bovine enteroviruses,BEV)是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中的成员,是引起牛临床上以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为主要特征传染病的病原体。尽管BEV致病性通常较低,感染后引起动物出现温和的临床症状,但是易与其他病原体发生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常常导致牛群出现较高的死亡率,严重危害养牛业的健康发展。BEV感染为国内新发疫病,目前有关该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控等众多问题仍不清楚,缺乏研究。2012年本实验室从国内某地牛群暴发的临床上以咳嗽、呼吸困难、严重腹泻为主要特征、发病率和致死率分别高达50%的疫病中分离鉴定出国内首株E种肠道病毒HY12。对HY12病毒的研究发现,该病毒5'-UTR二级结构与其他肠道病毒明显不同,且病毒的TCID50可达108-9/0.1m L,进而为该病毒作为活载体递送与表达外源抗原提供了潜在可能性。因此,为了探究HY12病毒基因组的外源序列潜在插入位点,以便为HY12表达外源抗原重组病毒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法与基础。本研究利用分子生物学、反向遗传学、病毒学和突变PCR等技术与方法,通过构建HY12病毒基因组的感染性c DNA克隆并对病毒进行拯救与鉴定,成功筛选、确定出适合表达外源序列的HY12病毒插入位点。同时,本研究应用反向遗传技术和突变PCR等技术方法,确定出影响HY12病毒复制的5'-UTR关键核苷酸。上述结果不仅为研究BEV的复制和致病机理打下理论基础,而且为研发基于人工突变弱化HY12病毒,进而以HY12为新型活载体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具体研究与结果如下:一、HY12-VP2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及抗原表位分析本研究以原核表达系统表达GST-VP2融合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了3株抗HY12-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 Ab),依次命名为3H4、1C2和1E10。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发现,3株单克隆抗体均可与亲本HY12-VP2蛋白产生良好的免疫反应。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实验证实,3H4和1E10可与HY12感染的MDBK细胞呈阳性反应。此外,本研究以3H4和1E10为检测抗体,确定出HY12-VP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在病毒感染2 h后,就可在细胞质中检测到VP2蛋白的表达,且表达在感染后16 h时仍然可检测到。对3株单抗的抗原表位鉴定显示,它们所针对的VP2表位不同,分别为152FQEAFWLEDG161(3H4),168LIYPHQ173(1C2)和46DATSVD51(1E10)。通过与3株单抗针对的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并对差异氨基酸进行表达,结果发现168LIYPHQ173在所有BEV毒株中完全保守;46DATSVD51在所有E种肠道病毒毒株中和部分F种肠道病毒毒株中高度保守;152FQEAFWLEDG161仅在E种肠道病毒毒株中保守。本研究成功制备的3株抗HY12-VP2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后续重组VP2蛋白抗原的检测、HY12-VP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BEV的鉴别诊断奠定基础。二、HA/Flag标签引入HY12病毒结构蛋白重组病毒的拯救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本研究利用突变PCR方法及反向遗传学技术成功将HA/Flag标签引入到HY12结构蛋白8个位点,构建出16个全长c DNA克隆,并成功拯救出3株重组标签病毒,分别命名为r HY12-VP4-N-HA、r HY12-VP4-N-Flag和r HY12-VP1-127HA。通过IPMA实验对其进行鉴定,结果显示r HY12-VP1-127HA病毒感染细胞后可与抗HY12-VP2 m Ab(3H4)和抗HA m Ab产生强阳性反应,而r HY12-VP4-N-HA和r HY12-VP4-N-Flag病毒感染细胞后与抗HA m Ab或抗Flag m Ab产生弱阳性反应。利用Western blot、免疫电镜、蚀斑实验和血清中和试验对r HY12-VP1-127HA标签病毒进行进一步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显示该标签病毒成功表达HA蛋白,且病毒粒子直径、蚀斑大小及中和活性与r HY12亲本病毒相似。另外,共聚焦实验显示HA标签引入到VP1蛋白氨基酸127/128并没有明显影响标签病毒的复制周期。核酸序列测序分析显示,HA标签在重组标签病毒感染MDBK细胞中可稳定遗传15代之后。通过ICR乳鼠感染实验证实:重组标签病毒与r HY12亲本病毒感染均可引起小鼠脑、肺、肝和肠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重组标签病毒与亲本病毒均可诱导小鼠产生抗HY12抗体,且标签病毒可诱导产生抗HA标签的抗体。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病毒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新型病毒活载体疫苗的开发奠定基础。叁、HA标签引入HY12病毒非结构蛋重组病毒的拯救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为了进一步探究非结构蛋白是否可以引入外源基因的可能性,本研究利用上述分子生物学方法成功将HA标签引入到HY12非结构蛋白2A、2B和3A的6个位点,构建出6个全长c DNA克隆。然而,仅成功拯救出3株重组标签病毒,分别命名为r HY12-3A-2-HA、r HY12-3A-3-HA和r HY12-3A-9-HA。通过IPMA、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HA标签可在3株重组标签病毒中正确表达,且可与r HY12亲本病毒相区别。通过免疫电镜、病毒一步生长曲线、蚀斑实验及核酸序列分析显示,拯救的3株重组标签病毒与亲本病毒相比,具有相似的病毒粒子直径、蚀斑大小和生长特性。此外,HA标签在3株标签病毒感染MDBK细胞中可稳定遗传15代之后。利用拯救的3株重组标签病毒与亲本病毒分别感染3周龄ICR小鼠。结果显示,3株重组标签病毒与亲本病毒均可诱导小鼠产生抗HY12抗体,且3株标签病毒可诱导产生抗HA标签抗体。这些结果表明,BEV的非结构蛋白3A也可以作为表达外源基因的新靶点,为进一步研究病毒的复制机制、蛋白互作及载体疫苗的开发创造了新的技术平台。四、5'-UTR对HY12病毒复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突变PCR方法和反向遗传技术,通过突变5'-UTR的关键核苷酸,成功构建了38个5'-UTR突变体全长感染性c DNA克隆。通过将感染性克隆转染到BHK-21,发现同时突变5'-UTR 528/529位GG不能拯救出活病毒,表明这两个核苷酸位点对病毒复制起关键作用。对拯救出的38株5'-UTR突变体病毒与r HY12亲本病毒感染BHK-21细胞进行TCID50的测定,结果显示,5'-UTR的562位C突变为T影响病毒在BHK-21细胞上的复制。Western blot分析及蚀斑形态学观察进一步证实5'-UTR的562位C的突变显着性影响了病毒的复制。这些结果为今后深入揭示BEV的复制及致病机理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王明月[7](2019)在《狂犬病病毒糖蛋白83和367位点突变株的拯救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急性传染病,临床发病后死亡率几乎达到100%。通过实验室先前的研究发现,狂犬病毒糖蛋白(G)的第83、367位氨基酸对细胞适应性及致病力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狂犬病毒SAD株为母本质粒,运用重迭延伸PCR和点突变试剂盒构建K83R-rSAD、P367S-rSAD和K83R-P367S-rSAD叁个重组病毒全长质粒。成功拯救出包括SAD亲本株及以上叁个重组病毒,将重组病毒在细胞上连续传代5代,测定F6代病毒的多步生长曲线,在第72 h和第96 h时病毒滴度达到最高,K83R-rSAD为10~(8.5)FFU、P367S-rSAD为10~(7.5)FFU、K83R-P367S-rSAD为10~(8.5)FFU、SAD为10~(7.0)FFU,结果表明狂犬病毒糖蛋白第83位氨基酸突变后,狂犬病毒的滴度显着升高。对重组病毒G基因测序结果表明K83R、P367S在连续五代内稳定遗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G83突变后,G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将上述四株病毒以脑部注射的方式接种于昆明白乳鼠,乳鼠全部死亡。分离鼠脑病毒后,以肌肉注射的方式免疫C57BL/6小鼠,小鼠发病并有死亡现象。免疫SAD亲本毒的小鼠全部死亡,免疫重组病毒K83R-rSAD、P367S-rSAD和K83R-P367S-rSAD后小鼠的存活率分别为72%、42.6%和63.6%,结果表明狂犬病毒G83和G367突变后能够降低对C57BL/6小鼠的致病性。综上所述狂犬病毒糖蛋白83和367位氨基酸的改变能够降低对小鼠的致病性,同时第83位氨基酸改变后狂犬病毒糖蛋白表达量升高。本研究成功拯救出致病力更弱的重组狂犬病病毒,为今后研制狂犬病毒弱毒疫苗了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1)

龚青[8](2019)在《利用琥珀正交系统拯救口蹄疫病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动物疫病。疫苗免疫是口蹄疫防控的主要措施。然而,常规疫苗常出现疫苗保护率不高、弱毒苗毒力返祖等现象而造成口蹄疫疾病的爆发。因此深入研究口蹄疫病毒的致病机制并制备保护率更佳、免疫效果更稳定的疫苗对口蹄疫的防控至关重要。本研究借助正交系统在体外拯救口蹄疫病毒。首先构建pCMV-EGFP-Tyr40-TAG突变体琥珀抑制真核表达质粒和正交氨酰tRNA合成酶/tRNA真核表达质粒,并共转染BHK-21细胞,通过G418和嘌呤霉素筛选、Western-blot鉴定,获得稳定表达正交氨酰tRNA合成酶/tRNA的细胞系,并鉴定该细胞系的稳定性。构建口蹄疫野生型质粒,分别构建表达VP1、VP2、VP3和3D蛋白的野生型质粒,并在不同位点引入TAG终止密码子获得VP1、VP2、VP3和3D蛋白的突变质粒,将野生型质粒和突变质粒分别转染稳定表达正交氨酰tRNA合成酶/tRNA细胞系中,Western-blot鉴定,筛选出能够在稳定表达正交氨酰tRNA合成酶/tRNA细胞系中表达目的蛋白的突变质粒,确定在口蹄疫病毒基因组上的TAG终止密码子的引入位点。根据突变位点筛选结果,利用点突变技术在口蹄疫病毒基因组上引入琥珀终止密码子(TAG),获得口蹄疫突变质粒。将口蹄疫野生型质粒和突变质粒体外转录获得对应的mRNA,分别转染细胞40-48h后收样,细胞样品反复冻融叁次进行传代培养。通过细胞病变情况、RT-PCR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拯救出口蹄疫野生型病毒,为进一步利用正交系统拯救口蹄疫TAG突变病毒奠定了基础。本课题中所构建的口蹄疫突变病毒颗粒具有可控性,在引入特异正交系统的稳定表达细胞系中,能够包装出完整的口蹄疫病毒,而在正常哺乳动物细胞及动物体内无法增殖,该突变病毒的成功拯救为口蹄疫致病机制的研究及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平台。该平台适用于所有可反向遗传操作的病毒。(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黄荣,冯亚岚,冷生玲,袁磊,唐丽萍[9](2019)在《乙脑/寨卡嵌合病毒感染性克隆构建及病毒拯救》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乙脑/寨卡嵌合病毒感染性克隆并拯救嵌合病毒。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寨卡病毒prM/E基因克隆到乙脑病毒疫苗株SA-14-14-2感染性克隆的KasI和BglⅡ位点,构建乙脑/寨卡嵌合病毒感染性克隆,体外转录嵌合病毒RNA,再将RNA电转染BHK21细胞拯救病毒,并用免疫荧光技术、测序和噬斑试验进行鉴定,通过动物试验初步鉴定嵌合病毒的神经毒力。结果感染性克隆质粒可被相应限制性内切酶切下与理论值相吻合的核酸片段(1.1、0.7、0.4bp);拯救的病毒可在BHK21细胞形成噬斑,能被寨卡病毒抗血清识别;测序表明嵌合病毒含有寨卡病毒的prM/E基因。用嵌合病毒攻击小鼠,显示具有神经毒力,接种后14d小鼠全部死亡。结论成功拯救乙脑/寨卡嵌合病毒。该嵌合病毒对小鼠有较强的神经毒力,为寨卡病毒疫苗研发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文兆海,毛丽萍,胡远,程瑶,周海莹[10](2018)在《犬瘟热病毒N基因重组狂犬病病毒的拯救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犬瘟热病毒N基因重组狂犬病病毒的拯救及鉴定,为后期犬瘟热-狂犬病二联口服弱毒活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采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纯化后的重组质粒(pcDNA-N-G-EGFP-CDVN-PM-L)与辅助性表达质粒(pcDNAN、pcDNA-G、pcDNA-P、pcDNA-L)共转染BSR细胞,通过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进行检测并鉴定。结果显示,对盲传至第6代、第9代病毒液进行RT-PCR检测,均出现与预期相符的目的片段(狂犬病病毒N基因片段大小为1 315bp,犬瘟热病毒CDV-N基因片段大小为1 653bp)。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试验组均可观察到大量绿色荧光表达。RT-PCR结果与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结果相吻合,表明犬瘟热病毒N基因重组狂犬病病毒拯救成功。(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拯救病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羊口疮(传染性脓疱)和小反刍兽疫的病原体分别为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和小反刍兽疫病毒(peste des petits ruminants virus,PPRV)。如果通过反向遗传技术进行基因修饰,PPRV可成为表达外源蛋白的有效载体。ORFV含有1个具有高免疫原性的B2L蛋白。本研究首先构建了含B2L基因开放阅读框的重组PPRV cDNA clone,然后通过反向遗传技术,拯救了一株表达B2L蛋白的重组PPRV。试验表明,该重组病毒的生长动力学类似其母源病毒;Western blot和质谱分析表明,该重组PPRV可在细胞内表达B2L蛋白。该研究为羊口疮和小反刍兽疫二联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拯救病毒论文参考文献

[1].程楠,林德贵,夏咸柱.重组细小病毒rFPV的拯救与鉴定[C].第19次全国犬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2].刘拂晓,孙成友,李岭,王志亮.表达羊口疮病毒B2L蛋白重组小反刍兽疫病毒的拯救[J].中国动物检疫.2019

[3].袁万哲,戚妍,王建昌,张若曦,李睿文.携带外源基因的重组脑心肌炎病毒构建及病毒拯救[C].第叁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何雷,张杭,王海蓉,王怡涤,程亚豪.表达禽腺病毒Fiber2蛋白的新城疫病毒的拯救及生物学特性检测[C].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二十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次学术研讨会、中国兽医病理学家第四次研讨会论文集.2019

[5].左智敏,康洪涛,吴红霞,祖少坡,田进.嵌合猫杯状病毒F9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及病毒拯救[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9

[6].刘丹.E种肠道病毒HY12毒株的标签病毒拯救及5'-UTR对病毒复制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9

[7].王明月.狂犬病病毒糖蛋白83和367位点突变株的拯救与鉴定[D].内蒙古大学.2019

[8].龚青.利用琥珀正交系统拯救口蹄疫病毒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9].黄荣,冯亚岚,冷生玲,袁磊,唐丽萍.乙脑/寨卡嵌合病毒感染性克隆构建及病毒拯救[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9

[10].文兆海,毛丽萍,胡远,程瑶,周海莹.犬瘟热病毒N基因重组狂犬病病毒的拯救与鉴定[J].中国兽医学报.2018

标签:;  ;  ;  

拯救病毒论文-程楠,林德贵,夏咸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