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经济地位论文-付聪,邢雅馨,蔡赵娜,王美芳

家庭经济地位论文-付聪,邢雅馨,蔡赵娜,王美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家庭经济地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学业成绩,主观幸福感,自主支持和控制

家庭经济地位论文文献综述

付聪,邢雅馨,蔡赵娜,王美芳[1](2019)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学业成绩和主观幸福感:母亲自主支持和控制的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SES)是影响青少年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重要环境因素。家庭投资模型认为,高SES家庭在子女成长过程中能投入更多的人力、经济或社会资本,有助于孩子获得较好的身心发展;相反,低SES家庭无法对子女的身心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从而阻碍其积极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考察SES影响青少年发展的研究大多关注青少年的消极适应(如问题行为),少数对青少年积极适应能力进行考察的研究也往往仅关注单一指标(如学业成绩)。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认为,学业成绩和主观幸福感是青少年积极心理功能的两个核心指标,青少年的积极发展不仅是指学业上的成功,还包括幸福感的提升。此外,根据家庭压力模型,SES不仅能直接影响青少年发展,还可能通过父母教养行为间接影响青少年积极心理功能的发展。具体来说,低SES(如,经济困难)会降低父母的养育质量,使父母更多地使用控制型教养,缺乏对青少年自主性需要的支持,最终阻碍青少年的积极发展。基于此,本研究以760名(其中男生421名)初中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综合考察SES与青少年学业成绩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母亲自主支持和控制的中介作用。在控制青少年性别后,结果发现:SES正向预测青少年学业成绩和主观幸福感;母亲自主支持、控制在SES与青少年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母亲自主支持在SES与青少年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母亲控制在两者间的中介效应不显着。本研究揭示了SES对青少年学业成绩和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提示我国政策制定者及实践工作者必须重视SES在青少年发展中的作用,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收入分配差距、改善贫困家庭的收入情况。此外,干预项目也可以通过提升母亲自主支持、减少母亲控制来改善低SES对青少年发展的消极影响。(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李静雅,生笑笑,张秀慧,王美芳[2](2019)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执行功能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是家庭经济资源(如家庭收入)、社会资源(如教育水平)的整合,对儿童认知发展尤其是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发展有着深远影响。SES与多种家庭特征(如父母教养行为和压力生活事件)密切相关,根据家庭压力模型(the family stress model),在SES较低的家庭中,父母容易因经济、社会压力而产生消极情绪,并且更频繁地采取心理攻击等较为严厉的管教行为来约束子女。众多研究表明,心理攻击等父母严厉管教行为亦是导致儿童EF发展较差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低SES不仅会直接威胁儿童EF发展,还有可能通过影响父母严厉管教间接导致儿童EF发展较差。然而,并非所有研究都发现SES变异会导致儿童EF发展差异,可能存在某些因素(如父母情感温暖)能够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研究以山东省710名8-12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连续叁年(3个时间点,每两次测量间隔一年)的追踪研究设计,考察了T1时SES对T3时儿童EF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父亲和母亲心理攻击的初始水平和发展变化潜在的中介作用,以及T1时父母情感温暖潜在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T1时SES能够直接预测T3时儿童EF;中介分析发现,仅父亲心理攻击初始水平在T1时SES和T3时儿童EF间的中介效应边缘显着,父亲心理攻击发展变化和母亲心理攻击初始水平、发展变化的中介效应均不显着;进一步对中介模型后半段路径和直接路径进行调节作用检验发现,T2时父亲情感温暖能够调节T1时SES对T3时儿童EF的直接路径,对儿童EF发展有保护作用,母亲情感温暖的调节作用不显着。研究结果揭示SES是影响儿童EF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不仅会对儿童EF产生直接影响,还可能通过作用于其他家庭特征(如父母心理攻击)威胁EF发展,但是父母情感温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低SES对儿童EF发展的消极影响,这为开展针对低SES的干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石瑞琪,刘莉,邢晓沛[3](2019)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会能力的关系: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现阶段,人们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上存在差异已成为一个客观现实,它给儿童发展带来的影响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但一直以来研究者比较重视对低社会经济地位或贫困家庭儿童的发展问题的研究,却忽视了中产阶层家庭甚至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的儿童所可能面临的发展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发展,研究者有必要考察家庭SES中较小的变异是否也会使得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出现差异性以及这种差异出现的内在机制。基于此,本研究以北京市199名3-5岁学前儿童及其父母为被试,采用为期两年(3个时间点)的追踪研究设计考察了T1时的家庭SES对T3时儿童的内化、外化问题行为和社会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T2时间点的执行功能在其中可能起到的中介或间接效应。结果发现,在对性别变量进行控制后,T1时家庭SES仅能直接预测T3时儿童社会能力,而对内化和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均不显着;进一步中介分析发现,T2时儿童执行功能中的元认知指数和灵活性指数均能够中介T1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T3时儿童社会能力的影响;T1时家庭SES能通过T2时儿童元认知指数显着预测T3时儿童内化问题行为,通过T2时儿童灵活性指数显着预测T3时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研究结果揭示即使在SES水平相对中等或较高的家庭中,SES较小的变异也会使得儿童的社会适应发展出现个体差异且这一差异在学前期已有所体现。在这些家庭中,SES对儿童的直接效应更多体现在积极发展结果而非消极发展结果上,但通过执行功能均可以间接预测学前儿童后期的积极和消极发展结果,且具体的间接路径会因发展结果的不同而存在特异性。研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关注中高社会阶层家庭的必要性,对内在影响机制差异性的揭示也有助于相关干预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任丽欣,胡碧颖[4](2019)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入学准备发展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简称SES)与儿童的早期发展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高SES家庭由于拥有更多的政治、社会和经济资源,生活其中的儿童通常比低SES家庭中的儿童在早期发展中占有优势。如何缩小贫富家庭中儿童之间的发展鸿沟成为国内外学者日益关注的话题,然而,国内鲜有研究深入考察家庭SES对儿童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追踪研究设计,旨在考察家庭SES对儿童入学准备发展的长期影响。此外,本研究还探究了家庭SES对儿童入学准备影响的两个可能机制:家长的教养行为及家长的教育参与。来自广东省的588个家庭参与了本研究,通过为期一年的追踪,综合采用一对一测评和家长问卷的方式对儿童的数学、理解性语言、阅读及社会性-情绪发展进行了叁次追踪测量(叁次测量分别为:儿童幼儿园中班下、大班上、大班下)。家长通过问卷汇报了家庭SES的相关指标以及自身的教养行为和对儿童的教育参与水平。结果发现,家庭SES与儿童四个领域的初始发展水平之间均具有正向关系,并且家庭SES较高的儿童在理解性语言和阅读两个领域的发展速度也更快。中介分析发现,家长的教养行为在家庭SES与儿童理解性语言和社会性-情绪两个领域的初始水平之间起到了一定的中介作用,但是,家长的教养行为并未在家庭SES和儿童入学准备的发展速度之间起到任何中介作用,家长的教育参与也没有起到任何预期的中介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家庭SES对儿童入学准备发展的水平及发展速度之间均具有重要影响,贫富幼儿之间的发展鸿沟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出现,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家长教养行为的中介作用表明,早期干预可以通过提升家长自身的教养行为来缩小儿童入学准备的发展鸿沟。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考察家庭SES影响幼儿发展的其他中介机制,为早期干预提供更完善的参考。(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黄佳佳,余玮,黄云,邹燕,赵高明[5](2019)在《父母教育卷入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心理素质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中介调节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心理素质和中学生家庭客观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Status,SES)在父母教育卷入与社交焦虑间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我国贵州和四川2所中学初一至高叁的597名中学生(Mage=15.92,SD=1.86,男生256人(42.9%),女生341人(57.1%)。使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和亲子互动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其进行家庭SES评估和社交焦虑考察。结果发现:(1)父母教育卷入与心理素质及家庭SES呈显着正相关,与社交焦虑呈显着负相关;心理素质与家庭SES呈显着正相关,与社交焦虑呈显着负相关;社交焦虑与家庭SES呈显着负相关;(2)心理素质能够在父母教育卷入与社交焦虑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59,95%CI:-0.338,-0.179);(3)家庭SES在父母教育卷入与社交焦虑间的直接关系中起调节作用(调节效应值为-0.092,95%CI:-0.174,-0.010)。通过研究结果显示,中学生的社交焦虑不仅与其自身的心理素质相关,还受其父母教育卷入的影响。同时本研究还发现,在那些高家庭SES的中学生中,父母教育卷入对其社交焦虑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但对于那些家庭SES处于低水平的中学生,父母教育卷入的增加并不能有效降低其社交焦虑。最后基于本研究结果,提出对于那些家庭SES处于低水平的中学生来说,当在短期内无法改变其家庭条件时,可以通过增加其父母教育卷入,从而改善其父母教育卷入的质量,以此降低其社交焦虑水平。(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贺子昕,王迎娣,战祥平,王珺,王鹏[6](2019)在《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生涯规划水平的影响:生涯适应力和职业使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大学生就业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就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大学生生涯规划水平也受到内部和外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国内外对于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生涯规划水平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Lent的社会认知职业理论,探讨大学生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如何通过生涯适应力和职业使命感对生涯规划水平产生影响,力图解释大学生产生职业兴趣并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全过程。本研究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职业使命感量表和生涯规划水平量表对多所高校的390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22.0和Mplus7.0作为统计工具。经检验,本研究不存在明显的共同方法偏差,并且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指数是:CFI=0.94,TLI=0.92,RMSEA=0.07,SRMR=0.04,x~2/df=23.69。除了x~2/df的值因样本容量较大而略大以外,其他的数据对模型的拟合良好。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生涯适应力、职业使命感和生涯规划水平两两呈显着正相关。(2)生涯适应力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涯规划水平之间起中介作用。(3)职业使命感在生涯适应力和生涯规划水平之间起中介效应作用。(4)生涯适应力和职业使命感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涯规划水平之间存在链式中介作用。综上所述,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不仅可以通过生涯适应力影响生涯规划水平,还可以通过生涯适应力和职业使命感两条路径间接影响生涯规划水平。(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林楠,张文,肖兴学,邹燕,黄云[7](2019)在《大学生家庭客观经济地位、主观社会地位与长期择偶标准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择偶是新兴成年人(18-29岁)的一个重要课题,个体对配偶的选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将来的婚姻状况,其中,择偶标准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择偶行为,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以及和谐发展。方法:本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考察大学生家庭客观经济地位、主观社会地位和长期择偶标准叁者间的关系。以整群抽样的方式选取了贵阳市某大学的568名大一新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277人(48.8%),女生291人(51.2%),平均年龄19.55岁(SD=1.10),进行了历时一个半学期的叁次追踪测试(T1、T2、T3)。同时,由于大学生家庭客观经济地位作为一个稳定变量,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因此只在T1进行了测试,而主观社会地位与长期择偶标准则进行了3次追踪,每次测试均间隔6个月。结果:大一新生的家庭客观经济地位对长期择偶标准的直接预测作用不显着,但可以通过主观社会地位这一中介变量来影响长期择偶标准(家庭客观经济地位→T1主观社会地位→T2长期择偶标准、家庭客观经济地位→T2主观社会地位→T3长期择偶标准),其中介效应量为0.03,95%置信区间为[0.02,0.05],并且长期择偶标准对主观社会地位的预测作用不显着。结论:主观社会地位与长期择偶标准间的共变关系具有时序性,家庭客观经济地位作为一个外在的环境变量需要通过个体的内化后才会对其长期择偶标准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任屹,黄四林[8](2019)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流动儿童的学业成就:教育期望、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研究表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对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有重要影响,但家庭SES发挥作用的具体机制及作用条件还有待深入探讨。本研究试图探究流动儿童的教育期望在两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主观SES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对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382名10-14岁流动儿童进行调查。采用家长报告的家庭SES(包括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儿童报告的教育期望和主观SES,以及学校提供的期末考试(语文和数学)成绩等多群体报告的数据。结果显示:(1)在控制了性别和年龄后,家庭SES对流动儿童的数学成绩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但对语文成绩的影响不显着;(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青少年的教育期望在家庭SES与数学成绩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3)青少年的主观SES调节了"家庭SES→教育期望→数学成绩"的前半段,即当流动儿童主观SES较高时,家庭SES对教育期望的正向预测作用不显着;当主观SES较低时,家庭SES可以显着地正向预测儿童的教育期望。这些结果说明家庭SES对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存在学科特异性。家庭SES通过孩子的教育期望作用于他们的数学成绩,并且主观SES降低了低家庭SES对流动儿童的负面影响。(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张文,林楠,肖兴学,黄佳佳,邹燕[9](2019)在《小学生心理素质在父母教育卷入与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家庭投资理论和家庭压力模型,探究父母教育卷入对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作用机制,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和心理素质在其间所起的作用。本研究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全国叁个省选取了3所小学4至6年级的459名小学生(Mage=10.77,SD=1.11),男生246人(53.60%),女生213人(46.40%)。使用父母教育卷入问卷、儿童长处和困难问卷(父母版)、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以及家庭SES问卷对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教育卷入、心理素质、家庭SES叁者彼此存在显着正相关,同时它们均与问题行为呈显着负相关;(2)心理素质在父母教育卷入与问题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家庭SES在父母教育卷入与问题行为的直接关系间起调节作用(调节效应值为-0.13,95%CI:[-0.22,-0.03])。本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教育卷入是小学生问题行为的重要保护性因素,且该作用还可以通过心理素质来实现;此外,相对于高家庭SES而言,低家庭SES父母由于教育质量和教育方式较差,导致其教育卷入对问题行为的直接抑制作用不再显着。本研究结果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家长具有重要启示:首先无论家庭经济环境如何,父母都应尽力增加对孩子的教育卷入,这对于塑造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减少问题行为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其次,针对低SES家庭的家长,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开展一些家庭教育的培训,以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养育知识和改善教养方式,进而提升其教养信心以减少孩子问题行为的产生。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揭示父母教育卷入对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而且对探讨教育精准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具有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张凤,蒋莹,黄四林[10](2019)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学业成绩:父母学业卷入、主观社会流动信念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诸多研究发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对儿童的学业成绩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即高家庭SES儿童的学业成绩显着高于低家庭SES儿童。然而,对于家庭SES影响儿童学业成绩的内在机制及其条件仍然不明确。因此,本研究试图揭示父母学业卷入在这二者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父母主观社会流动信念的调节作用。具体地,父母学业卷入是指父母参与儿童学业相关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其学业发展的各项行为。主观社会流动信念反映了个体对于客观社会流动的主观感知,表明个体通过自身努力从而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信念。本研究采用多数据来源法对安徽省、河北省共5所小学的815名4-6年级儿童进行调查。采用家长报告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包括父母双方受教育程度、职业,及家庭月收入)以及主观社会流动信念,儿童报告的父母学业卷入程度,以及学校提供的学期考试(语文和数学)成绩。结果显示:(1)家庭SES与父母学业卷入呈正相关,且家庭SES与父母学业卷入分别与儿童的语文、数学成绩呈显着正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父母学业卷入在家庭SES与儿童语文、数学成绩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3)父母主观社会流动信念主要对前半段路径(家庭SES与父母学业卷入的关系)具有显着调节作用。具体而言,在高水平父母主观社会流动信念下,家庭SES与父母学业卷入的关联不显着;而在低水平父母主观社会流动信念下,家庭SES与父母学业卷入的正向关联显着。结论:家庭SES通过父母学业卷入作用于语文、数学成绩,且该中介作用仅在低水平父母主观社会流动信念的条件下存在,父母主观社会流动信念对低SES的儿童具有保护性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家庭经济地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是家庭经济资源(如家庭收入)、社会资源(如教育水平)的整合,对儿童认知发展尤其是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发展有着深远影响。SES与多种家庭特征(如父母教养行为和压力生活事件)密切相关,根据家庭压力模型(the family stress model),在SES较低的家庭中,父母容易因经济、社会压力而产生消极情绪,并且更频繁地采取心理攻击等较为严厉的管教行为来约束子女。众多研究表明,心理攻击等父母严厉管教行为亦是导致儿童EF发展较差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因此,低SES不仅会直接威胁儿童EF发展,还有可能通过影响父母严厉管教间接导致儿童EF发展较差。然而,并非所有研究都发现SES变异会导致儿童EF发展差异,可能存在某些因素(如父母情感温暖)能够调节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此,本研究以山东省710名8-12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连续叁年(3个时间点,每两次测量间隔一年)的追踪研究设计,考察了T1时SES对T3时儿童EF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父亲和母亲心理攻击的初始水平和发展变化潜在的中介作用,以及T1时父母情感温暖潜在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T1时SES能够直接预测T3时儿童EF;中介分析发现,仅父亲心理攻击初始水平在T1时SES和T3时儿童EF间的中介效应边缘显着,父亲心理攻击发展变化和母亲心理攻击初始水平、发展变化的中介效应均不显着;进一步对中介模型后半段路径和直接路径进行调节作用检验发现,T2时父亲情感温暖能够调节T1时SES对T3时儿童EF的直接路径,对儿童EF发展有保护作用,母亲情感温暖的调节作用不显着。研究结果揭示SES是影响儿童EF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不仅会对儿童EF产生直接影响,还可能通过作用于其他家庭特征(如父母心理攻击)威胁EF发展,但是父母情感温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低SES对儿童EF发展的消极影响,这为开展针对低SES的干预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家庭经济地位论文参考文献

[1].付聪,邢雅馨,蔡赵娜,王美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学业成绩和主观幸福感:母亲自主支持和控制的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李静雅,生笑笑,张秀慧,王美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执行功能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3].石瑞琪,刘莉,邢晓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和社会能力的关系: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4].任丽欣,胡碧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入学准备发展之间的关系[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5].黄佳佳,余玮,黄云,邹燕,赵高明.父母教育卷入与社交焦虑的关系:心理素质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中介调节作用分析[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6].贺子昕,王迎娣,战祥平,王珺,王鹏.大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生涯规划水平的影响:生涯适应力和职业使命感的链式中介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7].林楠,张文,肖兴学,邹燕,黄云.大学生家庭客观经济地位、主观社会地位与长期择偶标准的关系:一项交叉滞后研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8].任屹,黄四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流动儿童的学业成就:教育期望、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的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9].张文,林楠,肖兴学,黄佳佳,邹燕.小学生心理素质在父母教育卷入与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效应[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10].张凤,蒋莹,黄四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儿童学业成绩:父母学业卷入、主观社会流动信念的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标签:;  ;  ;  ;  

家庭经济地位论文-付聪,邢雅馨,蔡赵娜,王美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