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紫外降解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氧氟沙星,紫外,降解,动力学
紫外降解论文文献综述
解画粤,苗馨月,王立宁,范晶晶,薛洪海[1](2019)在《实际水体中氧氟沙星的紫外降解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紫外光照条件下氧氟沙星(OFL)在水库原水、净水厂和污水厂出水中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紫外光照条件下,在多种实际水体中,OFL均能发生降解。并且,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与超纯水相比,在净水厂出水中OFL降解最快,在污水厂出水中OFL降解最慢。(本文来源于《化工设计通讯》期刊2019年03期)
卢海青,胡冯垞,陈川,蔡艳,毛艳玲[2](2018)在《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紫外降解效果及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苹果汁中展青霉素(PAT)经紫外照射后的降解效果,本试验以添加PAT标准品的市售苹果汁为研究对象,考察紫外照射强度、PAT初始浓度、液层厚度、温度对苹果汁PAT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其降解曲线和降解方程进行拟合,同时对比分析紫外处理前后苹果汁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紫外照射处理可有效降低苹果汁中PAT含量,且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紫外照射强度越大、PAT初始浓度越低、液层厚度越小,苹果中PAT降解速率越快,即温度对PAT降解速率的影响较小。建立紫外照射强度、PAT初始浓度、液层厚度3种影响因素的光解速率常数,回归方程(y=-0.143-0.087x_1+0.014x_2+0.011x_3)模型拟合度R~2=0.988,回归方程显着。此外,紫外照射处理对苹果汁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影响不大。本研究结果为紫外降解苹果汁中PAT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楚璇[3](2017)在《苹果汁中棒曲霉素紫外降解及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苹果汁是世界各国居民消费的主要果汁之一,中国是浓缩苹果汁生产和出口第一大国,而棒曲霉素(Patulin,PAT)超标是制约中国浓缩苹果汁出口的主要原因之一。PAT主要是由扩展青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致癌、致畸、神经毒性和遗传毒性,被IARC组织认定为III类致癌物。PAT在苹果汁中污染率很高,不但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而且给加工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研究去除或降解苹果汁中PAT的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学者探究的热点。本研究利用紫外辐照技术来脱除苹果汁中污染的PAT。探讨了影响苹果汁中PAT紫外降解效果的因素,并优化了紫外脱毒工艺,研究紫外辐照对苹果汁品质的影响,并通过细胞毒理学试验评价脱毒后苹果汁的食用安全性。主要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苹果汁中PAT紫外降解效果的因素有紫外波长、苹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辐照时间、辐照强度、PAT初始浓度、果汁深度、是否搅拌。结果表明:254 nm辐照波长能高效降解PAT。苹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减少和PAT初始浓度的增加都会导致PAT降解率先增加后减少,辐照时间延长和辐照强度的增加都能有效提高PAT降解率,然而果汁深度的增加会导致PAT降解率减少,搅拌使其降解率略有增加。2)室温条件下,PAT降解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顺序为辐照强度>辐照时间>PAT初始浓度。利用响应面法确定其最佳脱毒条件,在254 nm紫外光下进行辐照处理,辐照强度5.00 mW/cm2,辐照时间17.5 min,苹果汁中PAT含量从241.51±2.52μg/L降至9.80±0.52μg/L,降解率为95.93%。辐照后苹果汁中残留的PAT低于世界各国对苹果汁中PAT的限量要求50μg/L。3)紫外辐照对苹果汁密度、浊度、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度、还原糖含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但提高了苹果汁的透光率及色值,UV辐照15 min后,透光率从95.4±0.4%(未处理)显着增加至96.2±0.5%(P<0.05),色值从36.7±0.7%(未处理)显着增加至42.4±0.2%(P<0.05)。辐照后的苹果汁维生素C含量降低,从14.53±0.23mg/100mL(未处理)显着减少至13.00±0.14 mg/100m L(P<0.05),损失率达到13.46±1.52%,在可接受范围内。4)通过HepG2细胞毒理学试验对UV辐照脱毒后的苹果汁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苹果汁中的PAT经紫外辐照处理后细胞毒性明显降低。经紫外辐照15 min后,HepG2细胞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4)
余以刚,马涵若,侯芮,唐语谦,肖性龙[4](2016)在《臭氧和紫外降解面粉中的DON及对面粉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降低面粉DON含量,用臭氧及紫外线处理受污染的面粉,研究处理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对比处理前后面粉的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白度值并通过MTT法评价降解产物安全性。研究表明,在臭氧浓度45.00 mg/L,水分含量为16.00%的条件下处理DON污染面粉60 min,初始DON含量为2.35、2.84、4.09和4.95 mg/kg的面粉DON降解率分别为46.59%、40.71%、38.96%和35.40%;在紫外照射强度1200μW/cm2,水分含量12.00%的条件下处理DON污染面粉60 min,相同初始含量的DON降解率为39.89%、40.32%、36.68%和30.32%。两种处理后面粉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白度等理化指标均无显着变化(p>0.05)。MTT实验表明:DON对LO2有很强的细胞毒性,给药48h后细胞活性降低62.02%,相同DON浓度的紫外降解产物使细胞活性降低17.50%,臭氧降解产物则使细胞活性仅下降2%(p>0.05)。本研究使用的方法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面粉中DON含量,对面粉品质无显着影响,两种方法的降解产物对LO2细胞毒性均显着下降(p<0.01)。(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6年09期)
于延俊,田富箱[5](2016)在《水中isoproturon的紫外降解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trazine法测定了紫外反应装置的光强,通过H_2O_2法测定了装置的有效光程值。进而通过这些光强和光程,建立了低压紫外条件下水中常见的苯脲类除草剂—isoproturon的拟一级降解动力学模型。基于此,文章考察了不同紫外强度和不同pH下isoproturon的紫外降解特性。Isoproturon的紫外降解反应的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随着紫外强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进而求算得isoproturon的量子产率为0.00405 mol/einstein。溶液的p H在5~9范围内变化时,isoproturon的紫外降解效率不会受到显着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紫外光强时可实现isoproturon这种新兴污染物的有效降解,而改变溶液的p H则无明显的提高效果。(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科学》期刊2016年02期)
迟惠中[6](2015)在《真空紫外降解卤代有机物效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针对一般水厂消毒之后可能产生的卤代消毒副产物的问题,考察了真空紫外体系处理这类污染物的效果。以2-氯酚为研究的目标化合物,重点考察了可以影响其在真空紫外体系下降解速率的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动力学的分析;随后对2-氯酚在真空紫外体系下降解的机理做了探索,并建立了简单的动力学模型,开发了在真空紫外体系下185nm波长紫外光入射强度的一种新的测定方法;最后分别考察了一氯乙酸以及其他卤代酚类在真空紫外体系下的降解效果,并以一氯酚为例,考察了它们在实际水体中的降解情况。实验表明,2-氯酚在真空紫外体系下的降解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加快,水体背景成分除腐植酸对2-氯酚的降解速率有明显的抑制之外,其他背景成分对2-氯酚在真空紫外体系下的降解影响不大,p H对2-氯酚的降解影响不大,表明真空紫外体系对酸碱有着一定的缓冲能力。同时2-氯酚在真空紫外体系下的降解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利用Arrenius公式计算出的2-氯酚在真空紫外体系下的降解的表观活化能为Ea=(17.18±1.61)KJ·mol-1。继续对真空紫外体系下2-氯酚的降解的机理进行简单的探索,实验表明,体系内羟基自由基的降解贡献远远超过还原性的活性物种,同时溶解氧的存在也使得真空体外体系下污染物的矿化过程大大加快。实验进一步通过竞争动力学确定了羟基自由基和2-氯酚的反应速率常数,从而求出此体系下的羟基自由基的产生速率,实验进一步测定了真空紫外光的入射强度为I0=(1.68±0.03)×10-7Einstein·s-1。真空紫外体系对于卤代酚的降解规律如下:就卤素取代位置而言:对位最快,临间位较慢;就卤素取代数目而言:卤素取代数目越多,降解速度越慢;就卤素元素而言:氯酚快于溴酚快于碘酚。同时卤乙酸在真空紫外体系下的降解也十分显着。在不同的实际水体里,卤代酚类亦能够有很好的降解效果,水中的物质对真空紫外体系去除有机物的效率有着明显的影响。真空紫外体系就成本而言,虽然要比紫外过氧化氢的成本要高,但是仍在标准线以下,由于其在应用过程中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学药剂,所以其在饮用水终端上的应用是很有前景的。另外,改变反应器的设计可能可以使得真空紫外体系可以发挥更大的潜能,使其成本进一步降低。(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5-06-01)
崔觉剑,徐梦甜,赵建明,汤利亚[7](2014)在《含次氯酸钠废水紫外降解处理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处理含次氯酸钠废水的新方法,采用紫外灯光催化降解废水中次氯酸钠。结果表明,采用23.30 W的紫外灯降解速率明显高于10.34 W的紫外灯,紫外灯的辐射距离有一个较佳值,废水初始Cl-含量、p H和反应器操作压力对降解速率和影响基本可以忽略。该新方法具有成本低、流程简单、环境友好、处理效率高等优点。(本文来源于《化工生产与技术》期刊2014年06期)
林永东[8](2014)在《MnO_2/γ-Al_2O_3的制备及其吸附与微波紫外降解草甘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甘膦废水是一类难降解废水,其中含盐量高、酸度大、含有多种生物抑制剂,难以直接生物降解,如果排入水体,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的危害,草甘膦废水的处理问题也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本文构建了一种有机物处置的方法,即吸附-降解-再生工艺,采用掺混-煅烧法制备吸附剂,并对草甘膦进行吸附,将吸附态草甘膦置于微波紫外耦合系统中进行降解和再生,不但解决了废水中草甘膦的去除问题,对草甘膦的最终处置也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吸附剂MnO2/γ-Al2O3还可以实现再生,重复利用。本文采用掺混-煅烧法制备了吸附剂MnO2/γ-Al2O3,以升温效果和对草甘膦的吸附效果为评价指标,确定MnO2/γ-Al2O3最佳制备条件为MnO2质量分数30%,煅烧温度500℃,煅烧时间4h。通过对MnO2/γ-Al2O3进行SEM、BET、XRD、抗压强度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到MnO2/γ-Al2O3的比表面积为191.2055m2/g,平均孔径为10.8935nm,总孔容为0.5971cm3/g,是一种典型的介孔结构;MnO2/γ-Al2O3在微波场中升温后没有生成微波惰性物质Mn3O4,可以实现多次升温;球形MnO2/γ-Al2O3抗压强度为77.3N/粒。实验确定了MnO2/γ-Al2O3对草甘膦的最佳吸附条件,在常温下,MnO2/γ-Al2O3对草甘膦的最大吸附量为83mg/g。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较小,温度升高吸附量略有降低,pH对吸附量有很大影响,随着pH的增加,吸附量显着减小。MnO2/γ-Al2O3对草甘膦吸附大约6h能够达到吸附平衡,在0.5h时吸附量达到40mg/g,吸附过程为物理吸附。经过MnO2/γ-Al2O3的吸附后,草甘膦浓度可以达到企业排放标准。实验确定了微波紫外耦合系统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功率500w,时间20min,空气量0.06m3/h,MnO2含量为30%,在此操作条件下,MnO2/γ-Al2O3的再生率达到85%,并且再生利用后再生率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水平。实验测定草甘膦最终降解产物为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磷酸和水,矿化度为65%。(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4-06-01)
沈祥震[9](2014)在《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紫外降解及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花生油是我国居民消费的主要食用植物油,是花生经过压榨工艺而制得的。然而花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很容易污染黄曲霉并产生黄曲霉毒素,从而导致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黄曲霉毒素是一类毒性很强的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其毒性极强并被国际癌症组织定为Ⅰ类致癌物质,因此,研究降解或去除花生及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技术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自主研发一套花生油UV脱毒仪,并利用该脱毒仪去降解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探讨了该设备的UV脱毒效果、UV脱毒对花生油品质的影响,以及对脱毒后的花生油进行安全性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所设计的紫外脱毒仪整体结构包括花生油输送系统、UV脱毒系统、冷却系统、储油系统。其中UV脱毒系统是该设备的核心部位,其结构包括脱毒室、UV灯、导流槽、花生油分布管。该脱毒仪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安全、无污染,能实现连续化、规模化和工业化操作。2)影响UV脱毒仪脱毒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UV波长、照射强度以及照射时间。利用响应面法确定其最佳脱毒工艺为:在室温下,UV灯波长365nm(UV灯功率36W),照射强度6.4mW/cm2,照射时间9.5min,在此条件下花生油中的AFB1从51.96±4.24μg/kg降至5.18±0.38μg/kg,减少了90.03%。辐照后花生油中残留的AFB1远低于我国对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20μg/kg的限量要求(GB1534-2003),且降解率与UV照射时间密切相关,其相关方程为y=10.174x+35.095,相关系数R=0.997。3)花生油经UV辐照脱毒后,花生油的L值(亮度)显着增加(P<0.05),说明UV辐照能有效改善花生油的颜色,使油脂更澄清、透明。UV辐照10min后,花生油的酸价从初始的1.37mg/g增加到1.41mg/g(P<0.05),过氧化值从3.34mmol/kg增加到3.49mmol/kg(P<0.05),分别增加了2.9%和4.5%;酸价和过氧化值未超过GB1534-2003的要求(酸价≤4.0mg/g,过氧化值≤7.5mmol/kg)。花生油中油酸含量从34.18±0.34mg/100mg减少到32.21±1.23mg/100mg(P?0.05);而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一烯酸分别减少了8.72%、18.18%和5.88%(P<0.01)。这说明UV辐照对花生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影响很大,并与辐照时间密切相关。4)通过Ames试验和HepG2细胞活性试验对UV辐照脱毒后的花生油进行了安全性评价。Ames试验结果表明,UV辐照处理能显着减少鼠伤寒沙门氏菌TA98和TA102菌株的回复突变数(P<0.01),经辐照处理10min后,未检测到花生油具有突变性。HepG2细胞活力试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与阳性对照相比,花生油中的AFB1经UV照射处理后其毒性明显降低,在辐照10min后,HepG2细胞活性达到95.54±1.19%,与阴性对照处理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4-05-10)
刘睿杰[10](2011)在《黄曲霉毒素B_1在不同介质中紫外降解机理及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研究了黄曲霉毒素B1(以下简称AFB1)在不同介质中降解行为、降解产物、路径及机理,并通过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突变实验和细胞毒理实验对降解产物的致突变性和毒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对紫外光降解AFB1后的花生油品质做安全性评估。首先在乙腈体系中研究不同初始浓度、照射光类型、照射强度和时间等因素对AFB1紫外光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AFB1紫外光降解速度与初始浓度无关,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R2≥0.9),受照射光类型、强度以及光照时间等因素影响。在不同波长照射光、强度以及照射时间下降解速率按照以下顺序递减v(UVA+UVC)>vUVC>vUVA,v800μw/cm2 > v400μw/cm2 >v200μw/cm2。运用UPLC-Q-TOF/MS技术鉴定出乙腈中AFB1叁种紫外光降解产物为A(C14H10O6)、B(C17H14O6)和D(C16H12O5),利用光化学反应机理解释叁种产物的生成机理:AFB1通过分子间氢提取反应生成B,接着在C(9c)-O(10)位发生光加成反应,在C(6a)-C(9a)处发生光消去反应,生成较稳定的A物质。D产物则由AFB1母核在C(11)-O(15)发生光消去反应生成。其次,研究不同降解体系中AFB1紫外光降解行为,发现在不同降解介质中AFB1的降解速率不同,花生油中最快,水中次之,乙腈中最慢,产物也不尽相同。同时解释此现象是由叁种溶剂中自由基丰富程度所致。水和花生油两种体系中AFB1的降解规律得到验证与乙腈模型中一致,与AFB1初始浓度无关,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受光照强度及时间影响。AFB1在水中生成叁种紫外光降解产物为P1(C17H14O7)、P2(C16H14O6)和P3(C16H12O7),降解过程首先由AFB1C(8)-C(9)位发生水致光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1,P1在C(1)-O(14)位发生的光还原和C(4)-O(12)发生的光消去反应形成P2,同时P1在C(12)-O(13)位发生的光消去反应产生P3。叁种降解产物结构与AFB1相似,只在部分基团发生变化。花生油中AFB1紫外光降解反应剧烈,推测AFB1分子吸收紫外光后,迅速发生光氧化反应,断裂为R-COOH、R-CO-R’等微量小分子物质。利用光化学反应原理对两种介质中可能的降解路径给予合理解释。应用Ames实验检测AFB1在水、花生油两种体系中不同紫外光降解产物的致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经紫外照射去除两种体系中AFB1后,水中紫外光降解产物致突变性已大幅度降低,但没有彻底去除;而花生油中紫外光降解产物毒性完全消失。采用MTT及流式细胞术研究AFB1及其紫外光降解产物对HepG2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阳性对照的AFB1对HepG2细胞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导致细胞活性降低78.6%。水中紫外光降解产物处理细胞的细胞活性降低8.5%左右,花生油中紫外光降解产物对HepG2细胞活性无任何影响。通过酶联免疫技术,研究了叁类测试物对人类肿瘤相关性最高的抑癌基因p53表达量的影响,从而对AFB1及其紫外光降解产物的致癌性做初步评估。实验结果表明,AFB1使p53的表达显着降低,水中紫外光降解产物处理细胞的p53基因表达有微量减少,花生油中产物对p53基因的表达量无影响。致突变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与本论文前两章推测的降解产物结构鉴定结果相符,AFB1水中紫外光降解产物结构与AFB1结构相似,AFB1中毒性活性位点之一呋喃环仍然残存,因此,仍然保留部分毒性。相反,在花生油体系中的紫外光降解产物已失去与AFB1相似的结构,其化学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因此相应的毒性和致癌性也随之消失。最后研究紫外照射技术应用于花生油时对花生油品质的影响。在可完全降解2μg/mL(远大于实际污染量)AFB1照射剂量范围内,研究紫外照射对花生油酸价、碘价、羰基值、过氧化值及维生素E及反式脂肪酸等重要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照射除使花生油过氧化值显着增加(p<0.01)外,对花生油其他品质并无影响。说明利用紫外照射技术去除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的方法不仅有效、安全,对花生油的品质及营养成分也无影响。(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1-03-01)
紫外降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研究苹果汁中展青霉素(PAT)经紫外照射后的降解效果,本试验以添加PAT标准品的市售苹果汁为研究对象,考察紫外照射强度、PAT初始浓度、液层厚度、温度对苹果汁PAT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对其降解曲线和降解方程进行拟合,同时对比分析紫外处理前后苹果汁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紫外照射处理可有效降低苹果汁中PAT含量,且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紫外照射强度越大、PAT初始浓度越低、液层厚度越小,苹果中PAT降解速率越快,即温度对PAT降解速率的影响较小。建立紫外照射强度、PAT初始浓度、液层厚度3种影响因素的光解速率常数,回归方程(y=-0.143-0.087x_1+0.014x_2+0.011x_3)模型拟合度R~2=0.988,回归方程显着。此外,紫外照射处理对苹果汁pH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抗坏血酸含量影响不大。本研究结果为紫外降解苹果汁中PAT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紫外降解论文参考文献
[1].解画粤,苗馨月,王立宁,范晶晶,薛洪海.实际水体中氧氟沙星的紫外降解动力学[J].化工设计通讯.2019
[2].卢海青,胡冯垞,陈川,蔡艳,毛艳玲.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紫外降解效果及动力学研究[J].核农学报.2018
[3].楚璇.苹果汁中棒曲霉素紫外降解及安全性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7
[4].余以刚,马涵若,侯芮,唐语谦,肖性龙.臭氧和紫外降解面粉中的DON及对面粉品质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6
[5].于延俊,田富箱.水中isoproturon的紫外降解动力学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16
[6].迟惠中.真空紫外降解卤代有机物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
[7].崔觉剑,徐梦甜,赵建明,汤利亚.含次氯酸钠废水紫外降解处理法[J].化工生产与技术.2014
[8].林永东.MnO_2/γ-Al_2O_3的制备及其吸附与微波紫外降解草甘膦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9].沈祥震.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紫外降解及安全性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4
[10].刘睿杰.黄曲霉毒素B_1在不同介质中紫外降解机理及安全性评价[D].江南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