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沙棘新品种引种

俄罗斯沙棘新品种引种

一、俄罗斯沙棘新品种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阿勒合斯·加尔得木拉提[1](2020)在《新疆吉木萨尔县沙棘品种引种适应性及嫩枝扦插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雨量稀少、蒸发强烈,干旱发生频率高。沙棘(Hippophne rhamnoides)耐干旱、抗风沙、耐盐碱瘠薄、根系发达、生长迅速,具有改良土壤、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能力强等特性。沙棘可以适生在多种立地条件下,沙棘叶片、果实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黄酮等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本研究以深秋红、状园黄、无刺丰、拟向阳、茶叶沙棘、果三角形、黑龙江2号、向阳04-01、巨人、实优、奇台优、油雌、QH-02-01、俄罗斯1号、俄罗斯2号、俄罗斯3号、俄罗斯6号、俄罗斯7号、俄罗斯11号、俄罗斯12号、俄罗斯13号、俄罗斯14号等22个沙棘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不同沙棘品种间对比实验,从沙棘植株性状、果实性状和生理抗旱性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不同沙棘品种的生长特性;采用隶属函数构建沙棘品种生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不同沙棘品种在本区的引种适应性,从而初步筛选在吉木萨尔县适生的沙棘优良品种,并配套适宜推广的嫩枝扦插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植株性状角度考虑,适应性最强的是壮圆黄,其次为俄罗斯3号和俄罗斯1号,这三个品种可以作为推广首选参考品种。俄罗斯1号和3号沙棘品种根瘤特性表现最好,具有良好的固氮能力,对环境适应性也很强;而俄罗斯12号、13号和QH-02-01隶属值最低且根瘤特性表现不佳,适应性较差,不建议作为良种推广参考品种。(2)从果实性状角度考虑,果实百粒鲜重在14.00±1.62–63.27±7.31g,百粒鲜重最高为黑龙江2号,其平均鲜果百粒重量为63.27±7.31g;百果烘干重在1.37±0.03–9.28±1.86g。俄罗斯1、2、3、6号果实横径和果实纵径大,果形系数大,都属于卵圆形;俄罗斯7、11、12、13号、奇台优、向阳04-01、黑龙江2号、无刺丰、拟向阳果实纵径比横径大,果形系数较大,属于圆柱形。QH-02-01、油雌、壮圆黄、俄罗斯14号果实属于圆形。沙棘果实单株产量在732.57±34.69–4013.30±56.34g,果枝数在16.46±3.12–64.00±5.34个/棵,果实密度在31.20±5.52–483.10±20.98个/枝,类黄酮含量在17.03±1.96–27.81±3.21mg/g。黑龙江2号保持了大果沙棘果实大,果柄长等优良特性,其果枝数为37.67±2.37,果实密度为80.57±12.77,单株产量为1915.23±21.15g。俄罗斯7号、黑龙江2号、俄罗斯1号、俄罗斯11号、俄罗斯6号、俄罗斯12号、茶叶沙棘果实性状隶属值高,有较强的经济优势。壮圆黄、奇台优、深秋红、俄罗斯2号、向阳04-01、QH-02-01、果三角形、无刺丰果实性状隶属值较高,经济优势较强;而俄罗斯3号、实优、拟向阳、俄罗斯13号、俄罗斯14号果实性状较差,不宜以经济经营为目的的引进。(3)从沙棘生理抗旱性角度考虑,俄罗斯6号、向阳04-01、俄罗斯13号、俄罗斯3号、QH-02-01隶属值高,抗旱性强,适合生长在像新疆气候干旱、刮风较多等贫瘠环境下;而茶叶沙棘、俄罗斯2号、俄罗斯7号、深秋红、俄罗斯11号、巨人、无刺丰、实优、拟向阳、奇台优、俄罗斯12号、俄罗斯1号、油雌、壮圆黄隶属值较高,抗旱性较强,在干旱环境下能生长,但生长表现不太好;而果三角形、黑龙江2号、俄罗斯14号隶属值最低,抗寒能力较弱,不宜生长在干旱环境下。(4)从综合评价角度考虑,壮圆黄、俄罗斯1号、俄罗斯5号、俄罗斯3号、俄罗斯7号、深秋红、俄罗斯2号、无刺丰隶属值较高,这些品种适应性强、果实特性较好、抗旱能力较强,将作为优良品种推广首选参考品种;而拟向阳、俄罗斯13号、实优、俄罗斯14号隶属值较低、环境适应能力与抗旱性较弱,将不推荐为优良品种推广参考品种。(5)从不同处理嫩枝扦插技术角度考虑,不同嫩枝扦插基质黄沙、蛭石、复合基质中黄沙适合沙棘嫩枝扦插;不同插穗长度35cm、25cm、15cm中35cm的插穗成活率高;不同生根剂根宝、ABT6、吲哚丁酸中,使用根宝的沙棘苗木苗高、地径均高于其他生根剂;根宝原浆、根宝稀释30%、根宝稀释50%、根宝稀释80%、根宝稀释一倍中使用根宝原浆的沙棘苗木有较高的生根率;不同时期沙棘嫩枝扦插,沙棘苗成活率最高在7月1日,7月15日次之,7月30日最低。

汪智军,靳开颜,热孜万·阿巴斯[2](2015)在《俄罗斯沙棘育种事业及对新疆沙棘产业发展的影响》文中认为俄罗斯的抗寒果树育种事业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过去的80多年历程中,俄罗斯的抗寒果树育种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在沙棘、黑加仑、金银花(忍冬)、欧洲荚蒾等良种选育方面,成就斐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文章重点介绍俄罗斯抗寒果树沙棘新品种培育、种质资源育种材料的保存及对我们新疆沙棘产业化发展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和推动作用。

李洪梅,张秀君,彭珊,马丽,何文兴[3](2013)在《核型分析技术在沙棘品种进化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以4个俄罗斯沙棘品种和2个中国沙棘优良品种为供试材料,对其染色体的核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个沙棘品种全部由亚中部着丝点或中部着丝点组成,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的类型为2B和2A型。以上研究结果为沙棘种下类群划分以及沙棘育种材料的选择提供了依据;同时也为借鉴俄罗斯沙棘育种经验和不同地域和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引种及驯化提供指导。

兰士波[4](2011)在《中国沙棘良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提出中国沙棘良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在优良品种选育、优异种质引种及遗传改良等方面的研究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给中国沙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在汲取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及查阅有关学术论文的基础上,综述了中国沙棘优良类型选择、优良个体(品种)选育、引种驯化、杂交育种及遗传改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中国沙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其开发与应用的广阔前景。

金争平,张吉科,温秀凤,李亮[5](2011)在《沙棘“生态经济育种”研究Ⅱ——半干旱地区沙棘杂交亲本比较生态生物学研究》文中指出杂交育种的首要任务是重视亲本的比较生态生物学研究与筛选。利用Li-6400光合仪对内蒙古九成宫基地的中国沙棘与引进的俄罗斯沙棘开展了多指标对比测定。结果表明:俄罗斯沙棘特点是: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高,在湿润条件下百果重大,果实成熟期短,干物质积累快,产量高;光合速率高,蒸腾强度大,但水分利用效率低;叶片厚度、叶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都薄,具湿生植物属性;中国沙棘的特点是:叶面积小,叶绿素含量低,百果重小,果实成熟期长,干物质积累慢,产量低;光合速率低,蒸腾强度小,具有"光合午休"现象,但水分利用效率高;叶片厚度、叶上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都厚,具旱生植物属性。在半干旱地区,水分胁迫是影响沙棘产量的主要因子,因此,俄罗斯沙棘与中国沙棘杂交,是获得优良性状互补且杂种优势显着的杂种沙棘的有效育种方法。

王春,韩海成,周丽君,李涛,耿丽英,李文艳,赵焕成[6](2010)在《沙棘新品种HF—14、HF—4选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5年起,在齐齐哈尔市建立试验基地,收集引进沙棘育种材料,历经9 a观察研究,从63份沙棘育种材料(品种、品系、类型)中,初选出20个优良单株,通过多点栽培试验,筛选出HF—14、HF—4两个新品种。其适应性,生长势、结实量、营养成分含量等指标均接近或超过目前使用的俄罗斯沙棘原种。

梁月,殷丽强,Natalia Demidova[7](2010)在《俄罗斯联邦和独联体国家沙棘研究综述》文中指出俄罗斯已经有250名科学家进行了俄罗斯联邦沙棘本身具有的自然资源、沙棘生态学、植物学和形态学;基因和遗传学;生物化学;可种植环境延伸研究。160年前的苏联,沙棘最初是作为一种绿化美化的植物种植。19世纪末20世纪初,更多的种植园开始种植沙棘,同时,沙棘的重要性也被人们所认识。因为其具有丰富的生物化学成分,这种植物很快的流行起来,并快速在前苏联不同领域被广泛运用。由于沙棘的耐寒性,最初只是种植于寒冷地区,如何将沙棘引入气候温和的区域,并使其生长稳定是一个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李代琼,吴钦孝,张军,郭春华,郭玉孝,孙晓春,郝登耀,陈玉民,白岗栓,周自知[8](2009)在《俄罗斯沙棘优良品种引种试验研究》文中指出"三北"地区和黄土高原是中国沙棘亚种的分布中心,现已有大面积人工沙棘林,但其果小、刺多,产果量低,采果难。为此,作者于19972006年承担水利部"948"沙棘引进项目,以解决该地区沙棘优良品种缺乏问题。通过8年试验研究,引进俄罗斯大果无刺沙棘优良品种、类型40余种,分别在"三北"和黄土高原地区的7个主要试验基地进行引种试验,从中初步筛选出效果较好的9个优良品种、类型。它们生长发育良好,抗性较强,具高产、优质特性,并已开始利用引进的俄罗斯沙棘与当地中国沙棘杂交,培育出第一代杂交种。在引种选育和对俄罗斯沙棘生物生态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良种的集约栽培和繁育做了试验和示范推广工作,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通过本项目实施,为做好沙棘引种选育工作提供了良种,这对大面积建造高产、优质人工沙棘林和沙棘果园,加速黄土高原和"三北"地区的环境治理、发展地方经济具重要意义。

雷庆哲,续九如[9](2007)在《我国沙棘引种、杂交及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我国沙棘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全国大规模的引种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及黑龙江等省区,以引进俄罗斯、蒙古良种及其实生优良株系为主。90年代开展了沙棘的杂交育种研究,主要将中国沙棘与国外品种杂交,以期获得适应性良好并且果实经济性状亦佳的新品种。

李晓燕[10](2006)在《沙棘性状及形态解剖特征与其生态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sinensis Rousi)亚种,俄罗斯大果沙棘及其两个杂交种(F1)为材料,对生长在不同生境下的中国沙棘,相同生境下的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和及其两个杂交种的植物学性状、生长结果习性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四种沙棘进行形态解剖学研究;利用扫描电镜对叶片表皮毛和气孔形态进行了扫描观察;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进行了叶片光合速率及蒸腾速率测定,该研究为合理制定沙棘的栽培技术措施、选育沙棘新品种、进行沙棘抗逆性研究及发展沙棘产业提供了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对沙棘的根、根瘤、茎、叶、花、果实性状、新梢生长、果实发育动态变化、产量等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从生长量看,中国沙棘生长量较大,杂交种和俄罗斯沙棘次之;从果实重量、体积、单株产量上来看,俄罗斯沙棘较大,杂交种沙棘次之,中国沙棘较小;从果实发育看,俄罗斯沙棘和中国沙棘果实体积的动态变化生长曲线均呈“S”型。2对中国沙棘、杂交种和俄罗斯沙棘进行形态解剖研究表明,生长在同一生境下的中国沙棘、杂交种和俄罗斯沙棘的茎、根系、根瘤形态解剖结构差异很大,不同种类沙棘茎、根的组织解剖结构中,导管直径以俄罗斯沙棘的导管直径最大,其次是杂交种,最小的是中国沙棘;导管密度则以中国沙棘根导管密度最大;根瘤形态解剖结构中表明,中国沙棘的维管束直径大,维管束内细胞、维管束外细胞均小,泡囊及泡囊密度均大,这与其原产地域密切相关;同一种类在立地条件不同的山地、滩地、果园的中国沙棘茎、根系、根瘤组织结构各部分也有明显差异,中国沙棘解剖结构与其生态适应性密切相关,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了中国沙棘解剖结构适应其严酷的立地条件变化的特征。3对叶片解剖结构研究表明,沙棘叶片具有相对发达的栅栏组织,因此沙棘叶片具备适应干旱的解剖结构。不同种类沙棘叶片组织结构差异很大,并与其生态适应性密切相关;不同种类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值)有较大的差异,CTR值越大,其抗旱性越强,中国沙棘的CTR值大于俄罗斯沙棘,体现了中国沙棘对干旱的适应性更强;同一种类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其CTR值也有明显差异,在干旱立地条件下,其叶片的CTR值增大。4对叶片表皮毛和气孔形态进行了电镜扫描观察研究,在表面结构上,沙棘叶片具有发达的多层次的不同类型的表皮毛,较厚的角质层。中国沙棘与俄罗斯沙棘及杂交种相比,中国沙棘叶片小,表皮毛层次多,气孔密度大,具有较强的耐旱性。5沙棘为雌、雄异株植物,沙棘花芽分化分为花芽分化开始期、花序分化期、花蕾分化期、花萼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花粉性细胞的发育经过花粉母细胞、二分体、四分休、单核花粉粒、双核花粉粒几个阶段。胚囊发育包括孢原阶段、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孢子、经有丝分裂形成成熟胚囊等几个阶段。该研究为合理制定沙棘的栽培技术措施和培育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6沙棘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沙棘光合速率、蒸腾速率都与环境因子(气温、相对湿度、光合有效辐射等)间有密切关系。从不同种类沙棘光合作用来看,俄罗斯沙棘比中国沙棘的光合作用强,有利于制造养分,同时俄罗斯沙棘的蒸腾作用也比中国沙棘强。通过上述研究,对中国沙棘、俄罗斯大果沙棘及其杂交种进行性状、形态解剖结构指标及适应性综合分析,中国沙棘具有旱生结构特点,抗早能力强,在防止水土流失、荒山造林、生态建设中应以种植中国沙棘为主;俄罗斯大果沙棘具有果实大、产量高等优良栽培性状,在水分条件好或有灌溉条件的地区,可以发展俄罗斯大果沙棘。

二、俄罗斯沙棘新品种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罗斯沙棘新品种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吉木萨尔县沙棘品种引种适应性及嫩枝扦插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沙棘研究现状
        1.2.1 沙棘生物生态学习性
        1.2.2 沙棘在我国西北地区引种适应性
        1.2.3 沙棘在新疆地区研究现状
        1.2.4 沙棘嫩枝扦插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疆吉木萨尔县沙棘品种引种适应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试验地概况
        2.1.3 研究方法
        2.1.3.1 沙棘生长量指标
        2.1.3.2 沙棘生物量指标
        2.1.3.3 沙棘根瘤指标
        2.1.3.4 沙棘果实生物量指标
        2.1.3.5 沙棘果实形态指标
        2.1.3.6 沙棘果实产量与类黄酮含量
        2.1.3.7 沙棘叶片抗旱性生理指标调查
        2.1.3.8 隶属函数评价品种特性
        2.1.3.9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沙棘品种特性分析
        2.2.1.1 沙棘植株性状分析
        2.2.1.2 沙棘果实性状分析
        2.2.1.3 沙棘品种生理抗旱性分析
        2.2.2 沙棘品种特性评价
        2.2.2.1 沙棘植株性状评价
        2.2.2.2 沙棘果实性状评价
        2.2.2.3 沙棘品种生理抗旱性评价
        2.2.2.4 沙棘综品种综合特性评价
    2.3 讨论
第三章 沙棘不同条件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准备
        3.1.2 试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深秋红不同条件嫩枝扦插指标分析
        3.2.2 壮圆黄不同条件嫩枝扦插指标分析
        3.2.3 无刺丰不同条件嫩枝扦插指标分析
        3.2.4 三个沙棘品种不同处理嫩枝扦插效果比较
    3.3 讨论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1.1 沙棘植株性状
        4.1.2 沙棘果实性状
        4.1.3 沙棘生理抗旱性
        4.1.4 沙棘综合特性评价
        4.1.5 沙棘嫩枝扦插技术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表
附件

(2)俄罗斯沙棘育种事业及对新疆沙棘产业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沙棘及俄罗斯大果沙棘研究进展
    1.1 沙棘价值及评价
    1.2 俄罗斯沙棘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材料的保存收藏研究
        1.2.1 俄罗斯沙棘良种选育研究
        1.2.2 沙棘种质资源遗产材料的收集保存
    1.3 俄罗斯沙棘良种的生产栽培方法
2 俄罗斯大果沙棘良种对我国乃至新疆沙棘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4)中国沙棘良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沙棘优良类型与良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1.1 中国沙棘地理种源和优良类型的选择
    1.2 中国沙棘优良个体及优良品种的选育
2 中国沙棘杂交育种及遗传改良的研究现状
    2.1 中国沙棘的引种驯化与联合选择
    2.2 中国沙棘杂交育种及杂种的优势利用
3 展 望

(5)沙棘“生态经济育种”研究Ⅱ——半干旱地区沙棘杂交亲本比较生态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1.2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俄罗斯沙棘和中国沙棘果实发育的比较研究
    2.2 干旱对俄罗斯沙棘和中国沙棘的果实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2.3 俄罗斯沙棘和中国沙棘光合生理特性比较
    2.4 土壤含水量变化对俄罗斯沙棘和中国沙棘光合生理指标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7)俄罗斯联邦和独联体国家沙棘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沙棘在俄罗斯适生范围
2 沙棘群落系统
3 沙棘的生态、植物和形态学
4 新环境下的沙棘培育
5 遗传和育种
6 生物化学特性
7 沙棘的应用

(8)俄罗斯沙棘优良品种引种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品种生长结实情况
    3.2 俄罗斯沙棘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适应性
    3.3 俄罗斯沙棘引种栽培管理技术
4 结论与讨论

(9)我国沙棘引种、杂交及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沙棘引种的研究概况
    1.1 西北地区的引种工作
    1.2 华北地区的引种工作
    1.3 东北地区的引种工作
    1.4 其他地区的引种工作
2 沙棘杂交试验及新品种选育的研究概况
    2.1 杂交育种的试验研究
    2.2 获得批准的沙棘新品种概况
3 小结

(10)沙棘性状及形态解剖特征与其生态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沙棘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1.2 沙棘种类及其分布
    1.3 沙棘生理生态学研究进展
    1.4 沙棘的生态效益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样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3 研究方法
        2.3.1 沙棘植株形态特征研究
        2.3.2 沙棘解剖结构特征研究
        2.3.3 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测定
3 沙棘植株性状特征与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3.1 沙棘根系观察
        3.1.1 沙棘根系的分布观察
        3.1.2 沙棘根瘤形态调查研究
    3.2 沙棘茎(枝干)性状观察
        3.2.1 冠幅和树高
        3.2.2 沙棘枝条特性观察
        3.2.3 枝刺
        3.2.4 枝条性质
        3.2.5 新梢生长动态变化
    3.3 叶片性状及其生态适应性
    3.4 沙棘花芽及花的形态观察
    3.5 果实特性
    3.6 沙棘种子特性
    3.7 小结与讨论
4 沙棘形态解剖结构与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4.1 沙棘根系形态解剖结构研究
        4.1.1 不同种类沙棘根系形态解剖结构研究
        4.1.2 不同立地条件中国沙棘根解剖结构特征观察
    4.2 沙棘根瘤解剖结构特征观察研究
        4.2.1 不同种类沙棘根瘤解剖结构特征观察
        4.2.2 不同立地条件中国沙棘根瘤解剖结构特征观察
    4.3 沙棘茎的解剖结构特征观察研究
        4.3.1 不同种类沙棘茎的解剖结构观察
        4.3.2 不同立地条件中国沙棘茎的解剖结构观察
    4.4 沙棘叶片的解剖结构特征观察研究与其生态适应性
        4.4.1 不同沙棘种类叶片解剖结构
        4.4.2 不同立地条件中国沙棘叶片组织结构
        4.4.3 不同沙棘种类叶片角质层解剖结构
        4.4.4 不同种类沙棘表皮毛形态特征与其生态适应性
        4.4.5 不同种类沙棘叶片气孔形态特征与其生态适应性
    4.5 沙棘花芽的解剖结构与花芽分化观察
        4.5.1 沙棘花芽分化观察
        4.5.2 沙棘小孢子发生与雄配子体发育(花粉性细胞发育)
        4.5.3 沙棘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
    4.6 沙棘果的形态解剖结构特征
    4.7 小结与讨论
5 沙棘光合特性与蒸腾特性及其生态适应性研究
    5.1 中国沙棘的光合速率
        5.1.1 中国沙棘光合速率的日进程和季节动态
        5.1.2 环境因子对沙棘光合速率的影响
    5.2 中国沙棘的蒸腾速率
        5.2.1 中国沙棘蒸腾速率的日进程和季节动态
        5.2.2 环境因子对沙棘蒸腾速率的影响
    5.3 两种沙棘光照强度和蒸腾强度日变化
        5.3.1 两种沙棘光合强度日变化
        5.3.2 两种沙棘蒸腾强度日变化
    5.4 小结与讨论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俄罗斯沙棘新品种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吉木萨尔县沙棘品种引种适应性及嫩枝扦插技术研究[D]. 阿勒合斯·加尔得木拉提. 石河子大学, 2020(05)
  • [2]俄罗斯沙棘育种事业及对新疆沙棘产业发展的影响[J]. 汪智军,靳开颜,热孜万·阿巴斯. 防护林科技, 2015(09)
  • [3]核型分析技术在沙棘品种进化研究中的应用[J]. 李洪梅,张秀君,彭珊,马丽,何文兴.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4]中国沙棘良种选育及遗传改良研究进展与展望[J]. 兰士波. 经济林研究, 2011(03)
  • [5]沙棘“生态经济育种”研究Ⅱ——半干旱地区沙棘杂交亲本比较生态生物学研究[J]. 金争平,张吉科,温秀凤,李亮.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1(02)
  • [6]沙棘新品种HF—14、HF—4选育研究[J]. 王春,韩海成,周丽君,李涛,耿丽英,李文艳,赵焕成. 防护林科技, 2010(05)
  • [7]俄罗斯联邦和独联体国家沙棘研究综述[J]. 梁月,殷丽强,Natalia Demidova.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10(01)
  • [8]俄罗斯沙棘优良品种引种试验研究[J]. 李代琼,吴钦孝,张军,郭春华,郭玉孝,孙晓春,郝登耀,陈玉民,白岗栓,周自知.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9(01)
  • [9]我国沙棘引种、杂交及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J]. 雷庆哲,续九如. 河北林果研究, 2007(02)
  • [10]沙棘性状及形态解剖特征与其生态适应性研究[D]. 李晓燕.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6(03)

标签:;  ;  ;  ;  

俄罗斯沙棘新品种引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