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晶硅电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合背电极,非晶硅太阳能电池,ZnO∶Ga,磁控溅射
非晶硅电池论文文献综述
辛艳青,孙珲,郑小龙,魏丛丛,吕英波[1](2019)在《GZO厚度对非晶硅电池中复合背电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非晶硅太阳能电池中加入复合背电极是提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上制备了ZnO∶Ga(GZO)/Al复合背电极,研究了GZO厚度对GZO薄膜光电性质及非晶硅电池中GZO/Al复合背电极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GZO层厚度的增加,GZO薄膜的光电性质均表现出较高水平,适合制备GZO/Al复合背电极;相较于单层Al背电极的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具有GZO/Al复合背电极的太阳能电池性能大幅提高.当GZO层厚度为100 nm时,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I_(SC))、开路电压(V_(OC))和填充因子(FF)分别达到8.66 mA,1.62 V和54.7%.(本文来源于《材料科学与工艺》期刊2019年05期)
孟祥东,曲晓慧,于兆亮,胡悦,孙萌[2](2016)在《硅锗光子晶体复合电极对非晶硅电池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法辅助胶体晶体模板法在非晶硅电池板的ZnO:B表面构筑硅锗光子晶体,制备出ZnO/Si Ge-PCs/Ag(ZnO/SiGe Photonic Crystals/Ag)复合背电极,并研究了ZnO/SiGe-PC/Ag复合背电极与ZnO/Al背电极的非晶硅电池的光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ZnO/SiGe-PCs/Ag复合结构背电极能够提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外量子效率和短路电流密度;并且,随着硅锗光子晶体孔径的增加,电池的效率明显增加.这种新型的光子晶体复合电极结构,对于改善非晶硅迭层电池的光电效率和光电流匹配问题提供一种新途径.(本文来源于《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林宏宇,刘传东[3](2015)在《基于非晶硅电池板的离子液体电沉积法构筑硅锗薄膜》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技术,以非晶硅电池板为基片,Si Cl4和Ge Cl4的离子液体Py1.4Tf2N混合溶液作为电解液,利用循环伏安扫描法确定Si、Ge在以非晶硅电池板为基板时共还原电位,完成Si、Ge的共沉积,制备出SiXGe1-x薄膜.并对其电化学沉积机理进行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探针显微镜(SPM)、能量色散光谱仪(EDX)对基板及样品的结构、表面进行了测量和分析.(本文来源于《白城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5期)
缪亚平[4](2011)在《昆明实现薄膜非晶硅电池产业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今年昆明市创新基金第一批立项项目,昆明欧姆光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便携式薄膜非晶硅光伏照明系统”项目经过前期的多次实践和技术改造,已经具备了批量生产的条件。 2008年,欧姆光能参与了昆明市绿色光亮工程,也是这一项目让欧姆光能技术总监包玉峰及其(本文来源于《昆明日报》期刊2011-12-07)
李文君[5](2011)在《臭氧和紫外环境下PET薄膜损伤行为及对非晶硅电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自制模拟高浓度臭氧和强紫外辐照环境,研究了臭氧和紫外单因素以及臭氧/紫外综合因素暴露对PET薄膜的损伤行为及损伤机理,在此基础上评价PET薄膜的环境稳定性对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电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臭氧暴露时间增加,PET质量有增加趋势,光谱透过率有所降低,这是由于臭氧在PET表面的活化吸附效应引起的。真空紫外与近紫外辐照实验表明,PET由白色透明逐渐变为深棕色,质损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大,光谱透过率不断降低。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明紫外光子的高能量使得C-O、C=O、C-C以及酯基断裂,生成自由基,引起PET表面刻蚀效应,且使其表面粗糙度增加。对比真空紫外与近紫外分析结果,真空紫外对PET表面刻蚀更大。近紫外与空气中形成的臭氧共同作用于PET表面,使得表面相对真空紫外作用试样平滑,臭氧的活化吸附效应减缓了紫外线的刻蚀效果。臭氧和紫外的顺序综合辐照也会导致PET表面的质量增加,颜色由白色变为黄色,表面有一定碳化,这一变化特征是由于臭氧的活化吸附效应与紫外辐射的刻蚀效应共同作用和竞争引起。而PET同时暴露于O_3和UV综合环境下时,发现其质量随着时间延长呈现线形增加趋势,但质量增加量较臭氧-紫外顺序作用大,且PET颜色不变,这是由于高浓度的臭氧气氛对紫外线的屏蔽效应和臭氧的表面活化吸附作用减弱了紫外的刻蚀作用。在近紫外和O_3/UV综合环境作用下,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暗伏安特性测试分析表明,其暗电流升高,这时由于非晶硅电池的光辐射Staebler-Wronski效应引起的。紫外单因素作用下,非晶硅薄膜太阳电池的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和最大输出功率Pmax均有所降低。这一方面是由于PET薄膜辐照时透过滤下降,导致短路电流的下降;同时紫外辐照对非晶硅电池的Staebler-Wronski效应同样会导致光特性的下降。臭氧/紫外综合环境暴露下,由于臭氧对紫外的屏蔽效应,PET损伤小,非晶硅电池受到的紫外损伤低,Staebler-Wronski效应不明显,因此非晶硅电池性能退化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1-06-01)
马峥[6](2011)在《基于西门子PLC平台的非晶硅电池制造装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讨论了S7-300和WINCC组成的上下位机系统在非晶硅太阳能电池设备上的应用问题。本文详细介绍了物理气相沉积设备(PVD)上对西门子S7-300和WINCC的具体应用。通过对实际设备进行安装调试提供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案。(本文来源于《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期刊2011年02期)
刘其丕[7](2010)在《玻璃衬底非晶硅电池在津二次扩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刘其丕)天津津能公司在完成玻璃衬底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扩产改造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再次扩产,再创新高。并将形成年产100兆瓦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制高点。天津津能公司是国内较早成立的非晶硅电池研发生产企业,投资总额2亿元,年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报》期刊2010-08-28)
邢佰英[8](2010)在《非晶硅电池产业化尚需谨慎》一文中研究指出无锡尚德有关人士在17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光伏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目前公司对太阳能非晶硅电池组件生产的态度比较谨慎,原因是相比晶硅电池,非晶硅电池组件虽然表面看成本较低,但从整个生产系统成本来计算,其优势并不明显。 这无疑给正在各地上马的(本文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期刊2010-03-18)
耿新华[9](2009)在《薄膜技术日趋成熟 非晶硅电池主导市场》一文中研究指出薄膜电池技术具有提供最低的每瓦组件成本的优势,将有望成为第一个达到电网等价点的太阳能技术。由于原材料短缺,在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发展速度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新型薄膜太阳能电池发展尤为迅速。有资料显示,美国薄膜电池的产量已经超过了多晶硅和单晶硅电池的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报》期刊2009-02-10)
首席,肖宇辉[10](2008)在《非晶硅电池盼“做主”光伏电站》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首席肖宇辉报道 全场眼睛和镜头都同时盯住了李文荣副市长,因为拿在他手上的一块玻璃板非常神奇,只要把玻璃正面对着太阳,再把背面的插头插到电脑电源上,一台电脑就可以开机运行了。 昨天,常州裕坤合投资集团和日本EVATECH株式会社来到昆(本文来源于《昆明日报》期刊2008-12-19)
非晶硅电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离子液体电沉积法辅助胶体晶体模板法在非晶硅电池板的ZnO:B表面构筑硅锗光子晶体,制备出ZnO/Si Ge-PCs/Ag(ZnO/SiGe Photonic Crystals/Ag)复合背电极,并研究了ZnO/SiGe-PC/Ag复合背电极与ZnO/Al背电极的非晶硅电池的光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基于ZnO/SiGe-PCs/Ag复合结构背电极能够提高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外量子效率和短路电流密度;并且,随着硅锗光子晶体孔径的增加,电池的效率明显增加.这种新型的光子晶体复合电极结构,对于改善非晶硅迭层电池的光电效率和光电流匹配问题提供一种新途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晶硅电池论文参考文献
[1].辛艳青,孙珲,郑小龙,魏丛丛,吕英波.GZO厚度对非晶硅电池中复合背电极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9
[2].孟祥东,曲晓慧,于兆亮,胡悦,孙萌.硅锗光子晶体复合电极对非晶硅电池性能的影响[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林宏宇,刘传东.基于非晶硅电池板的离子液体电沉积法构筑硅锗薄膜[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5
[4].缪亚平.昆明实现薄膜非晶硅电池产业化[N].昆明日报.2011
[5].李文君.臭氧和紫外环境下PET薄膜损伤行为及对非晶硅电池的影响[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6].马峥.基于西门子PLC平台的非晶硅电池制造装备[J].可编程控制器与工厂自动化.2011
[7].刘其丕.玻璃衬底非晶硅电池在津二次扩产[N].中国有色金属报.2010
[8].邢佰英.非晶硅电池产业化尚需谨慎[N].中国证券报.2010
[9].耿新华.薄膜技术日趋成熟非晶硅电池主导市场[N].中国电子报.2009
[10].首席,肖宇辉.非晶硅电池盼“做主”光伏电站[N].昆明日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