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标害虫论文-刘艳敏,王晓辉,邹言,李立坤,陈法军

靶标害虫论文-刘艳敏,王晓辉,邹言,李立坤,陈法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靶标害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转Bt水稻,杀虫剂,二化螟,稻飞虱

靶标害虫论文文献综述

刘艳敏,王晓辉,邹言,李立坤,陈法军[1](2019)在《杀虫剂对转Bt水稻靶标害虫二化螟和非靶标害虫稻飞虱种群数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杀虫剂对转Bt水稻品种华恢1号(Huahui 1,HH1)靶标害虫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及其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和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种群数量的影响,于2014—2015年在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莲塘镇的广福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种植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分别对其进行施用杀虫剂和未施用杀虫剂处理,然后对经2种处理后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田中靶标害虫二化螟幼虫数量及非靶标害虫白背飞虱、褐飞虱的若虫数量、成虫数量、总虫量(若虫数量和成虫数量之和)进行调查,并对这3种害虫田间种群数量的年份、水稻品种、杀虫剂影响因子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转Bt水稻种植对二化螟幼虫数量影响显着,而施用杀虫剂处理未显着影响二化螟幼虫数量。转Bt水稻种植对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若虫数量、成虫数量和总虫量无显着影响;而施用杀虫剂处理显着降低转Bt水稻及其对照亲本水稻稻田内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若虫数量及总虫量,并显着降低白背飞虱成虫数量。2014年和2015年,施用杀虫剂和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田内二化螟幼虫数量极低或未调查到;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上二化螟幼虫数量仅在2014年显着低于未施用杀虫剂对照亲本水稻。2014年,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和对照亲本水稻上白背飞虱总虫量最大值分别为1 037、1 376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后分别降低至233、253头/百丛;未施用杀虫剂转Bt水稻上和对照亲本水稻上褐飞虱总虫量最大值分别为4 120、2 413头/百丛,施用杀虫剂后降低至367、410头/百丛;2015年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发生规律与2014年相同。表明转Bt水稻可显着降低二化螟幼虫数量,但褐飞虱及白背飞虱数量没有降低,而施用杀虫剂可有效降低褐飞虱及白背飞虱数量。(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月琴,何康来,王振营[2](2019)在《靶标害虫对Bt玉米的抗性发展和治理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全生育期有效表达Bt杀虫蛋白的转基因抗虫玉米为靶标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但是,靶标害虫抗性种群的发展严重威胁了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可持续应用。截止到2018年,已经有13例报道表明靶标害虫对转基因抗虫玉米产生了田间抗性;5例监测结果表明靶标种群没有降低对Bt玉米的敏感性,其中包括转vip3Aa玉米。抗性治理策略成功的关键主要包括:Bt杀虫蛋白的高剂量表达、靶标害虫的隐性遗传、初始抗性等位基因频率较低、不完全抗性、适合度代价等。当抗性为非隐性遗传时,可以通过增加庇护所的种植面积达到延缓抗性发展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周娴,邱晔,李兴龙,许照强,张建萍[3](2019)在《噻虫嗪与氯虫苯甲酰胺对非靶标害虫土耳其斯坦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噻虫嗪与氯虫苯甲酰胺两种药剂,对非靶标害虫土耳其斯坦叶螨生长发育及种群参数的影响。【方法】采用玻片浸渍法、叶碟法,研究土耳其斯坦叶螨对两种药剂的敏感性、生命参数变化。【结果】经氯虫苯甲酰胺和噻虫嗪处理的土耳其斯坦叶螨成螨死亡率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叶螨成螨后,次代除若Ⅱ期外,未成熟期的存活率均高于对照,而噻虫嗪处理时,次代若Ⅱ期的存活率高于对照,卵期、幼螨期和若Ⅰ期的存活率低于对照;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后,与对照和噻虫嗪处理相比,产卵前期明显缩短,世代显着延长,且日产卵量显着增多;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种群净增殖率R_0、内禀增长率r_m、周限增长率λ比对照和噻虫嗪处理增大,而施用噻虫嗪的叶螨平均世代历期T、种群加倍时间t比对照和施用氯虫苯甲酰胺延长。【结论】氯虫苯甲酰胺有刺激土耳其斯坦叶螨增长的作用,而噻虫嗪无影响。(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关正君,鲁顺保,霍艳林,郝浩永,曹建斌[4](2018)在《转Bt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害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基因作物的长期大面积种植,在为农业生产带来惠益的同时,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可能会产生潜在的影响。转基因作物表达的Bt蛋白对靶标害虫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而对Bt蛋白不敏感的非靶标害虫种群可能会迅速发展起来,对作物造成为害。随着抗虫转基因作物的连续多年种植,科学家们对于田间杀虫剂施用量的增减看法不尽一致。通过总结已有的研究报道,本文以Bt玉米和Bt棉花为例,分析了大田中非靶标害虫暴发的现状,以及暴发的主要原因(如杀虫剂的使用、害虫天敌减少和物种替代)。在生产实践中,抗虫作物的长期大面积释放导致广谱杀虫剂施用量减少,田间非靶标害虫数量上升。因此今后需要继续开展更多的研究来综合评估种植转Bt基因作物产生的长期潜在影响,优化害虫防治措施,避免非靶标害虫暴发。(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8年06期)

江耘,柯溢能[5](2018)在《制伏亚洲头号水稻害虫的32个靶标》一文中研究指出褐飞虱分布于广大亚洲稻区,为单食性害虫,只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相关数据显示,其为亚洲头号水稻害虫。近日,浙江大学农学院昆虫科学研究所的一项最新成果首次完整揭示了褐飞虱表皮蛋白质组及功能,并发现了32种对褐飞虱胚胎、若虫及成虫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表皮蛋白,以此为靶标的绿色新型农药设计提供了科学基础。(本文来源于《粮食科技与经济》期刊2018年05期)

任少鹏,杨帆,高明清,蒲德强,叶恭银[6](2018)在《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害虫玉米蚜取食行为影响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转基因水稻对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Fitch)取食行为的影响,分析转基因水稻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方法】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玉米蚜对苗期水稻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并利用EPG技术对玉米蚜的取食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在转基因水稻和对照之间,玉米蚜选择非转基因水稻较多,但是差异不显着;反应时间则是非转基因水稻大于转基因水稻。而在两个转基因水稻品系(KMD1和KMD2)之间,玉米蚜极显着地选择KMD1。E1波累计持续时间的百分比反映了蚜虫花费在将唾液分泌到韧皮部筛管的时间所占的比例,这一点在KMD2和XS11之间存在显着差异(KMD2>XS11);而np波累计持续时间的百分比则反映了蚜虫花费在移动和寻找取食位点上的时间所占的比例,这一点在223F-S21和XS134之间存在显着差异(223F-S21<XS134);玉米蚜在G8-7和XS110上的取食行为没有显着的差异。【结论】2个供试转基因水稻材料(KMD2和223F-S21)有利于玉米蚜的取食。(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江耘,柯溢能[7](2018)在《制伏亚洲头号水稻害虫 科学家找到32个靶标》一文中研究指出褐飞虱分布于广大亚洲稻区,为单食性害虫,只能在水稻和普通野生稻上取食和繁殖后代,相关数据显示,其为亚洲头号水稻害虫。近日,浙江大学农学院昆虫科学研究所的一项最新成果首次完整揭示了褐飞虱表皮蛋白质组及功能,并发现了32种对褐飞虱胚胎、若虫及成虫生(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05-14)

丁瑞丰,阿克旦·吾外士,潘洪生,李号宾,李海强[8](2018)在《不同靶标害虫对普通草蛉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取食不同靶标害虫对普通草蛉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方法】通过对普通草蛉饲喂棉蚜、土耳其斯坦叶螨和麦蛾卵3种食物,研究各龄期幼虫发育历期、死亡率、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等指标。【结果】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普通草蛉幼虫饲喂土耳其斯坦叶螨后,只能发育至2龄末,并不能完成其整个生活史。普通草蛉幼虫饲喂棉蚜后,其幼虫发育时间和蛹期均少于饲喂麦蛾卵的处理,其中1和2龄幼虫的发育时间差异显着,其成虫羽化率、产卵前期天数、单雌产卵量和雌虫寿命等参数均较饲喂麦蛾卵的处理高,但差异不显着。【结论】饲喂不同靶标害虫对于普通草蛉各龄期幼虫发育历期、死亡率、羽化率和单雌产卵量等反映生长发育和繁殖力指标的影响显着,验证了草蛉幼虫虽能捕食某种害虫(螨),但某种单一被捕食者体内的营养物质并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发育所需要全部营养。(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李冠楠,苗昌见,李为争,王高平,刘晓岚[9](2017)在《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非靶标害虫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吡虫啉种衣剂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非靶标害虫的影响,为种衣剂的科学使用及玉米害虫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2015年和2016年6—9月,在河南农业大学许昌校区试验田,设置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推荐最高使用剂量及其2倍和4倍剂量进行种子包衣,以清水为对照,每个处理重复4次,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方法,每点连续标记10株玉米,分别在玉米苗期、喇叭口期、孕穗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调查样点内玉米植株上全部节肢动物的种类及其数量,分析不同处理区节肢动物的群落特征。在玉米灌浆期,调查样点内玉米穗部害虫种类及数量;玉米成熟时每小区收获两行,每行连续收取50株,调查雌穗上和茎秆中的鳞翅目幼虫种类和数量,分析吡虫啉种衣剂对主要非靶标害虫的影响。【结果】种衣剂处理不影响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物种种类,处理区与对照区的物种丰富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同一时间内不同处理区物种丰富度的差异与有些物种的密度低而在调查样点内的分布不均匀有关。吡虫啉种衣剂处理不会造成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在靶标害虫玉米蚜发生量大时还能通过抑制玉米蚜的数量而使多样性和均匀度增加。种衣剂处理对玉米田节肢动物优势种的影响不仅年份间有差异而且不同玉米生育期间也有差异,在靶标害虫玉米蚜种群数量较高的2015年,玉米生长前期种衣剂处理区的植食性昆虫和捕食性天敌优势种与空白对照区基本一致,灌浆期黏虫和草间小黑蛛分别成为种衣剂2倍和4倍剂量处理区的植食性昆虫和捕食性天敌的优势种;在玉米蚜种群数量较小的2016年,孕穗期以后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为各处理区植食性昆虫优势种,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成为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玉米不同生育期各处理区优势种的优势度指标与其优势集中度指标变化趋势相似。种衣剂处理对穗部鳞翅目幼虫的影响程度较复杂,如玉米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种衣剂处理区亚洲玉米螟幼虫种群数量均高于或显着高于对照区;灌浆初期种衣剂处理区桃蛀螟幼虫种群数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灌浆中期则低于或显着低于对照;灌浆中期种衣剂处理区黏虫幼虫种群密度均高于对照;种衣剂处理区棉铃虫幼虫密度与对照区虽有不同,但差异不显着。综合两年的调查结果,玉米灌浆期种衣剂处理区亚洲玉米螟、桃蛀螟和黏虫幼虫种群密度有增加的现象,但其种群密度与600 g·L-1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处理剂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建议吡虫啉种衣剂处理玉米田应注意防控鳞翅目穗部害虫。(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24期)

逯永清,代阳,于秀英,于福兰,江守林[10](2018)在《CO_2浓度倍增影响转Bt水稻非靶标害虫褐飞虱的生长发育及取食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气CO_2浓度升高等全球气候变化和转Bt作物非靶标害虫抗虫性等问题备受关注.大气CO_2浓度升高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植食性昆虫,而迄今为止有关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刺吸式昆虫(同时也是转Bt作物的非靶标害虫)的影响结论不一,且对其刺吸取食行为的影响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利用智能人工气候箱设置CO_2浓度,研究大气CO_2浓度倍增(800μL·L-1)对转Bt水稻的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取食行为及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_2浓度倍增对褐飞虱卵和若虫历期、成虫体质量和寿命,以及4龄和5龄若虫的刺吸取食行为等都具有显着影响,但对其繁殖力影响不显着.与对照CO_2浓度(400μL·L-1)相比,倍增CO_2浓度处理下褐飞虱的卵和若虫历期及雌成虫寿命分别显着缩短了4.0%、4.2%和6.6%;长翅型成虫比例显着增加了11.6%;初羽化成虫体质量降低,且雌成虫体质量显着降低了2.2%;此外,倍增CO_2浓度处理下褐飞虱4龄和5龄若虫口针的刺探效率都显着增加;其中,N4b波的持续时间分别显着延长了60.0%和50.1%,频次分别显着增加了230.0%和155.9%.可见,CO_2浓度倍增可通过提高褐飞虱的刺吸取食而促进其生长发育,并缩短其世代历期、提高长翅成虫比例,最终导致大气CO_2浓度升高下转Bt水稻的非靶标害虫褐飞虱发生危害严重,并面临其迁飞扩散为害加重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靶标害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全生育期有效表达Bt杀虫蛋白的转基因抗虫玉米为靶标害虫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但是,靶标害虫抗性种群的发展严重威胁了转基因抗虫玉米的可持续应用。截止到2018年,已经有13例报道表明靶标害虫对转基因抗虫玉米产生了田间抗性;5例监测结果表明靶标种群没有降低对Bt玉米的敏感性,其中包括转vip3Aa玉米。抗性治理策略成功的关键主要包括:Bt杀虫蛋白的高剂量表达、靶标害虫的隐性遗传、初始抗性等位基因频率较低、不完全抗性、适合度代价等。当抗性为非隐性遗传时,可以通过增加庇护所的种植面积达到延缓抗性发展的目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靶标害虫论文参考文献

[1].刘艳敏,王晓辉,邹言,李立坤,陈法军.杀虫剂对转Bt水稻靶标害虫二化螟和非靶标害虫稻飞虱种群数量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9

[2].王月琴,何康来,王振营.靶标害虫对Bt玉米的抗性发展和治理策略[J].应用昆虫学报.2019

[3].周娴,邱晔,李兴龙,许照强,张建萍.噻虫嗪与氯虫苯甲酰胺对非靶标害虫土耳其斯坦叶螨生长发育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9

[4].关正君,鲁顺保,霍艳林,郝浩永,曹建斌.转Bt基因抗虫作物对非靶标害虫的影响[J].生物多样性.2018

[5].江耘,柯溢能.制伏亚洲头号水稻害虫的32个靶标[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8

[6].任少鹏,杨帆,高明清,蒲德强,叶恭银.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对非靶标害虫玉米蚜取食行为影响的评价[J].应用昆虫学报.2018

[7].江耘,柯溢能.制伏亚洲头号水稻害虫科学家找到32个靶标[N].科技日报.2018

[8].丁瑞丰,阿克旦·吾外士,潘洪生,李号宾,李海强.不同靶标害虫对普通草蛉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8

[9].李冠楠,苗昌见,李为争,王高平,刘晓岚.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对玉米田节肢动物群落及主要非靶标害虫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7

[10].逯永清,代阳,于秀英,于福兰,江守林.CO_2浓度倍增影响转Bt水稻非靶标害虫褐飞虱的生长发育及取食行为[J].应用生态学报.2018

标签:;  ;  ;  ;  

靶标害虫论文-刘艳敏,王晓辉,邹言,李立坤,陈法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