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畸分牙论文-李佳楠

正畸分牙论文-李佳楠

导读:本文包含了正畸分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早期,邻面龋,树脂充填,正畸分牙技术

正畸分牙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楠[1](2019)在《正畸分牙技术用于早期邻面龋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时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早期邻面龋复合树脂充填治疗中应用正畸分牙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早期邻面龋患者中选取92例,共有患牙150颗,以治疗方式为依据,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行分牙修复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周,两组患者均完整保存了树脂充填体,没有出现继发龋、边缘着色现象;术后1年,观察组牙龈炎症、食物嵌塞、边缘着色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着,χ2=3.8431、4.3324、4.3324,P <0.05。结论早期邻面龋复合树脂充填治疗中应用正畸分牙技术的应用效果显着,有利于更多牙体组织保留、精准去龋、精细抛光充填体。(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8期)

向黎,戴杰,阮方超[2](2018)在《正畸分牙恢复邻面接触关系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分牙法恢复邻牙异常邻面接触关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和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邻面接触关系异常的牙体缺损患牙150例,按区组随机的方法分为分牙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各75例,常规治疗组直接进行树脂充填修复或桩冠修复,分牙治疗组根据邻牙倾斜及接触情况分别采用橡皮圈、分牙簧、铜丝等分牙后再行充填或桩冠修复,以恢复正常的接触点、邻接面及外展隙。经1个月随访,观察修复后的邻面接触松紧度、有无食物嵌塞和龈乳头炎及基牙和邻牙有无松动等情况。结果 72例患者最终完成分牙后修复。分牙治疗组邻面接触松紧度临床满意率为88.89%,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4.00%,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分牙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食物嵌塞发生率为12.50%,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8.33%,龈乳头炎发生率为7.14%,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牙及邻牙松动不适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邻面接触关系异常的患牙,可在严格选择适应证情况下选择分牙后再行充填或冠修复,其可较好地恢复正常接触点、邻接面及外展隙,从而避免食物嵌塞及龈乳头炎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8年19期)

路瑆[3](2018)在《正畸分牙圈分牙后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后牙区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正畸分牙圈分牙后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在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的28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门诊病人。采用正畸分牙圈扩展间隙后复合树脂配合分段式成形片充填疗法恢复邻接进行治疗,术后即刻评估邻面松紧度并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复查评价治疗效果,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28例患者经正畸分牙圈分牙后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后均无牙体及牙周并发症。2.经正畸分牙圈分牙后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术后复发率随时间增加。3.统计学分析提示:邻牙牙槽骨高度和嵌塞间隙的位置是影响正畸分牙圈分牙后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牙垂直型食物嵌塞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邻牙牙槽骨高度≤1/2根长的患者,治疗后垂直型食物嵌塞复发率更高。结论:正畸分牙圈分牙后复合树脂充填是一种能有效减轻或治愈静止型垂直型食物嵌塞的治疗方法,能最大程度的保护牙体牙周组织。短期疗效明显,长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8-06-01)

李星,周智莹[4](2015)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成人和青少年对正畸分牙疼痛的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正畸治疗初期成人和青少年分牙时的疼痛感受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2~2014年云南省委机关卫生所口腔科接诊需要分牙的正畸患者53名。男性23名[平均年龄(14.83±3.56)岁],女性30名[平均年龄(16.48±5.19)岁]。矫治初期均使用橡皮圈分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记录橡皮圈安放后4 h、12 h、24 h、3 d、5 d、7d的疼痛强度。结果在各时间点,分散注意力时咀嚼的疼痛值低于进食时的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牙的疼痛值大于后牙,成年人的疼痛值大于青少年。结论正畸分牙的初期疼痛:成人疼痛阈值较青少年低,前牙较后牙更为疼痛。本研究提示正畸治疗一开始即有疼痛发生,医师应该在治疗开始时与患者(特别是成人患者)充分沟通,降低对于疼痛的预期值,分散注意力,及减少前牙区分牙操作,有助于减轻疼痛。(本文来源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期刊2015年33期)

张红妤,闫颖,邓海艳,刘海霞[5](2014)在《低强度激光照射缓解正畸分牙期间疼痛的疗效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低强度激光用于缓解弹性正畸分牙期间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需固定正畸前分牙患者60例随机分为激光照射组和安慰治疗组各30例,均使用弹性橡皮圈分牙120h。在弹性分牙圈放置2、6、24、72、120h后,激光照射组采用激光治疗机照射第一磨牙颊侧根尖部,沿颊侧根轴依次向上照射3点至牙颈部,照射时间30s/次;安慰治疗组按同样照射部位使用输出功率为零假激光照射;应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估2组分牙疼痛强度,并分析低强度激光对分牙疼痛的影响。结果放置弹性分牙圈2、6、24、72h,激光照射组VAS评分值均低于安慰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强度激光照射可有效减轻正畸患者分牙期间的疼痛。(本文来源于《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期刊2014年03期)

张红妤[6](2014)在《低强度激光照射缓解正畸分牙疼痛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临床对照试验,评价低强度激光在缓解固定正畸前弹性分牙时疼痛的疗效。方法:临床选择需要固定正畸前分牙的患者45例,男性22名,女性23名,平均年龄14.74岁,将患者口内分为两组,采用自身双侧对照。一、四象限为激光照射组,二、叁象限为安慰对照组。矫治前在第一磨牙近远中放置弹性分牙圈,分别在5min,6h,24h,48h,72h时进行低强度激光照射。低强度激光采用MDC-500型半导体激光治疗机,频率50Hz,功率30mW,波长650nm/830nm。每次分别照射第一磨牙的颊侧和舌侧的牙颈部、根尖部及两者之间的中间部位(相当于根分叉处)。激光管顶端距黏膜约5mm,每点照射时间为30秒,每颗第一磨牙总照射时间为180秒。安慰对照组使用假激光,输出功率为零。每次复诊前,要求患者填写口腔内每一个象限的视觉模拟评分表(VAS),用于评价两组患者在上次激光治疗后的主观疼痛感受。结果:低强度激光照射组比安慰对照组患者的平均VAS评分值低,并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点激光照射组的平均VAS评分值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8.23,P=0.000)。不同时间点安慰对照组的平均VAS评分值水平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5.18,P=0.000)。两组的平均VAS评分值均在24小时达到最高峰。结论:频繁的低强度激光照射可有效缓解固定正畸前弹性分牙阶段的疼痛,提示对固定正畸治疗期间疼痛缓解有帮助,是正畸治疗期间缓解疼痛的一种可选的方法。(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4-03-01)

贾剑巍,赵露露[7](2012)在《布洛芬在缓解口腔正畸分牙后疼痛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布洛芬对缓解口腔正畸分牙后疼痛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本科进行正畸治疗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空白组和布洛芬组,每组20例。通过视觉模拟评分的方法对40例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布洛芬组疼痛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洛芬可以有效缓解口腔正畸分牙后疼痛,适合在临床推广和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2年35期)

邓铭思[8](2009)在《布洛芬缓解口腔正畸分牙后疼痛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布洛芬缓解口腔正畸分牙后疼痛的疗效,及其最佳使用方案。方法:将64名口腔固定正畸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A,B,C,D四组,用双盲法按不同剂量及不同方式给予布洛芬胶囊或安慰剂,在牙齿咬合状态和牙齿非咬合状态下,分别进行VAS,MPQ问卷调查分析。同时严密登记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1.服用安慰剂组(A组),分牙后疼痛即刻出现。此后略有降低,睡前疼痛开始加剧,并在第二日清晨达到峰值。此后疼痛开始缓解,并在第叁天日清晨疼痛基本消失。2.单次用药组(B组),分牙后疼痛有所缓解,尤其对分牙后2小时疼痛有明显缓解作用。3.两次用药组(C组),分牙后当日入睡前疼痛较安慰剂组明显缓解。4.叁次用药组(D组),分牙后第二日清晨,分牙后24小时疼痛均较A组有明显缓解。5.各组在牙齿咬合状态下较牙齿非咬合状态下疼痛更为明显。6.MPQ问卷最常选取的词汇是“酸痛的”、“绷紧的”和“烦人的”。在叁次用药组,高强度词汇(如:“很痛的”“难以忍受的”)选取率低。结论:1.口腔正畸分牙,在短期内将使患者产生明显的疼痛不适,尤以咬合时较为明显。2.布洛芬可缓解成年患者口腔正畸分牙后的疼痛不适,多次用药组较单次用药组更为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9-05-01)

正畸分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分牙法恢复邻牙异常邻面接触关系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和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路桥医院口腔科就诊的邻面接触关系异常的牙体缺损患牙150例,按区组随机的方法分为分牙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各75例,常规治疗组直接进行树脂充填修复或桩冠修复,分牙治疗组根据邻牙倾斜及接触情况分别采用橡皮圈、分牙簧、铜丝等分牙后再行充填或桩冠修复,以恢复正常的接触点、邻接面及外展隙。经1个月随访,观察修复后的邻面接触松紧度、有无食物嵌塞和龈乳头炎及基牙和邻牙有无松动等情况。结果 72例患者最终完成分牙后修复。分牙治疗组邻面接触松紧度临床满意率为88.89%,高于常规治疗组的64.00%,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分牙治疗组治疗1个月后食物嵌塞发生率为12.50%,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8.33%,龈乳头炎发生率为7.14%,低于常规治疗组的2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基牙及邻牙松动不适发生率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邻面接触关系异常的患牙,可在严格选择适应证情况下选择分牙后再行充填或冠修复,其可较好地恢复正常接触点、邻接面及外展隙,从而避免食物嵌塞及龈乳头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畸分牙论文参考文献

[1].李佳楠.正畸分牙技术用于早期邻面龋复合树脂充填治疗时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9

[2].向黎,戴杰,阮方超.正畸分牙恢复邻面接触关系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8

[3].路瑆.正畸分牙圈分牙后复合树脂充填修复后牙区垂直型食物嵌塞的临床疗效研究[D].南昌大学.2018

[4].李星,周智莹.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价成人和青少年对正畸分牙疼痛的反应[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

[5].张红妤,闫颖,邓海艳,刘海霞.低强度激光照射缓解正畸分牙期间疼痛的疗效评价[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

[6].张红妤.低强度激光照射缓解正畸分牙疼痛的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4

[7].贾剑巍,赵露露.布洛芬在缓解口腔正畸分牙后疼痛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

[8].邓铭思.布洛芬缓解口腔正畸分牙后疼痛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9

标签:;  ;  ;  ;  

正畸分牙论文-李佳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