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县域农业经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子商务,县域农业,经济发展
县域农业经济论文文献综述
何彩园[1](2019)在《电子商务推动下的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以广西田阳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电子商务消费模式打破了传统地区市场边界,为县域农副产品流通提供高效途径,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刺激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经济发展。县域农业经济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呈现农业种植产业化、农副产品加工规模扩大、农业旅游日益发展等特点。不断整合农村电子商务布局、优化农业生产组织结构、增加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将继续推动县域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广西农业机械化》期刊2019年03期)
戴光亚[2](2019)在《甘肃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研究——基于65个县的聚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农业发展都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关于农业经济如何在其影响因素下增长的实证研究较多,但是大部分研究都基于区域整体来研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不同的地区,相同的指标也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产生差异,最终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不同影响。本文先以甘肃65个县为整体研究各指标如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接着对65个县做聚类,最后从不同的类中选取两个县做对比,探讨农业经济具体是如何被影响的。(本文来源于《今日财富》期刊2019年05期)
单巧云[3](2018)在《盐池县图书馆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介绍了盐池县图书馆发展现状及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了盐池县图书馆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本文来源于《宁夏农林科技》期刊2018年12期)
马历,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戈大专[4](2018)在《中国县域农业劳动力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中国县域1991年、2000年、2010年3期截面数据,利用定量和GIS空间分析法,研究了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农业劳动力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耦合特征和时空格局。结果表明:(1) 1991-2010年中国县域农业劳动力总体呈减少趋势且减少幅度逐渐增加,1991-2000年、2000-2010年分别减少4.91%和15.50%;从空间分布上看,中国农业劳动力数量呈"东减西增"的空间演变特征。(2) 1991-2010中国县域农业经济呈持续增长态势,总量增长140.13%,但区域差异明显;农业产值占区域GDP的比重逐渐减小,呈现出东低西高的分布特征。(3)产劳弹性系数的耦合类型主要以农业经济、农业劳动力"同增"的增长型和农业经济增长、农业劳动力减少的集约型为主,分别分布在中国的西北和东南部地区;耦合类型为"滞后型""衰落型"和"衰退型"的区域与中国贫困发生率高的地域较为吻合,1991-2010年各耦合类型整体呈良性发展态势。最后根据产劳弹性系数的耦合类型和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促进一二叁产融合发展和乡村经济振兴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王胜青,刘国芳[5](2018)在《甘肃省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取甘肃省87个县(市区)(含嘉峪关市)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中药材产量、园林水果产量、畜产品产量、主要农产品产量等统计数据,利用计量经济软件Eviews8.0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研究表明:当县域是六盘山区(基准项)时,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中药材产量每增加1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平均增加1.321233万元;园林水果产量每增加1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平均增加0.443172万元;畜产品产量每增加1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平均增加1.724303万元;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每增加1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平均增加0.237558万元.当县域是秦巴山区时,畜产品产量每增加1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平均增加4.625802万元,畜产品产量的边际效应比六盘山区高出2.901499万元.当县域是河西地区时,在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畜产品产量每增加1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将平均增加3.96294万元,畜产品产量的边际效应比六盘山区高出2.238637万元.结果表明甘肃省县域经济中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贡献最大的农产品是畜产品,其次为中药材和园林水果,贡献最小的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本文来源于《河西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琼,刘殿国[6](2018)在《中国省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嵌入性影响——基于多层统计模型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整合社会嵌入性理论和经典Cobb-Douglas经济增长理论,将农业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基本投入要素作为层一变量,社会嵌入中认知、关系、结构、文化、政治嵌入作为层二变量,基于中国省域1998—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多层统计模型分析社会嵌入性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与作用路径。结果表明,社会嵌入性可解释农业经济增长整体差异的绝大部分份额。在显着性影响因素中,直接影响为农机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认知嵌入;间接影响为资金流关系嵌入、政治嵌入。既是直接又是间接影响的为文化嵌入、物流关系嵌入、结构嵌入;间接影响通过调节基本投入要素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来实现。因此,提高农业经济增长不仅要考虑农业经济增长基本因素,还要考虑社会嵌入性因素,并要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郑君怡[7](2018)在《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宏观调控中最基础的单元,县域经济对于各个区域经济板块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GIS空间分析法等理论,对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空间差异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湖北省县域人均农业产值差距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均值、极差、标准差叁项数据均呈现出增长的态势,说明县域人均农业经济的绝对差距在不断扩大。绝对差距中只有极比没有明显的增长,变化相对平稳,说明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绝对数值差距在拉大,但湖北省农业经济发达的县市与落后县市的倍数关系变化较为稳定。(2)湖北省县域人均农业产值相对差距不断扩大。2008年湖北省县域人均农业产值变异系数为187,2016年增长为429,总体上看,除2009年、2014年、2015年稍有下降外,湖北省县域人均农业产值变异系数不断扩大,说明在2008-2016年期间,湖北省县域人均农业产值相对差距不断扩大。(3)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相对发展率差距显着,形成了以梁子湖区为核心的快速发展区域和以黄陂区、宜都市、当阳市、枝江市、襄州区、嘉鱼县为核心的次快速发展区域,大部分县市相对发展率较低。(4)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的空间差异呈现出“中部强,东西弱”的空间差异特征,即中部江汉平原区域-大洪山这一带是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综合水平最高的区域,农业综合水平具有较高的集聚性,以此为中心,而东部黄冈、咸宁一带农业经济综合水平低于中部,西部十堰、神农架、恩施则是农业经济水平的低值区域;同时形成了以江汉平原为中心向东西渐进递减的圈层状空间格局。(5)2008年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水平呈现出“中部强,东西弱”的空间特征,并形成以枣阳、钟祥、天门、仙桃、监利县为高值区域向东西渐进递减的圈层状空间格局和以此为轴线的东西对称关系。即枣阳、钟祥、天门、仙桃、监利县横穿南北,形成了湖北省县域农业高值区域带,向东、西递减,距离越远,农业经济水平差距越大。农业经济发展次高值县市为:随县、宜城、京山、沙洋、潜江、汉川、公安、洪湖、江夏、黄陂、枝江、当阳、夷陵等地,紧邻中部农业经济水平高值带,低值区域为:郧西、房县、神农架、兴山、秭归、五峰、鹤峰、宣恩、来凤、团凤、通山等地,为湖北省偏远山区和贫困落后地区,这些区域农业经济最为落后除地形原因外,还包括远离城镇和交通干线,对外联系不便,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发展相对闭塞,没有打造出特色农业品牌。(6)虽然2016年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仍然呈现“中部高、东西弱”的空间特征,但圈层特征不如2008年显着,中部农业经济高值带不够显着,被更多的次高值区域所替代,高值区域分布于江汉平原外围区域,主要包括襄阳、枣阳、当阳、枝江、黄陂和监利,而以江汉平原为核心的区域形成了次高值区域,包括随县、宜城、钟祥、京山、沙洋、天门、潜江、仙桃、汉川、洪湖、公安、夷陵、宜都、江夏、新洲,造成这一变化特征的原因是平原地区农业经济水平开始下降,平原外围地区农业经济水平不断增长,说明农业经济不仅仅与地形有关,还与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加工业水平有很大关系。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低值区域演变为神农架、兴山、巴东、建始、鹤峰、五峰、宣恩、来凤、咸丰、团凤和通山,农业经济落后区域更加集中,特别是往鄂西南恩施方向集聚。(7)根据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空间演化特征,将整个湖北省划分为四个农业经济类型区,分别为农业经济发达区域,农业经济较发达区域,农业经济较不发达区域和农业经济不发达区域。发达区域以江汉平原为核心,较发达区域主要位于江汉平原外围地区和沿江平原,较不发达区域位于鄂西和鄂东丘陵地区,不发达区域为与鄂西与鄂东的山区。并根据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部建立高效农业区、西部发展特色山区农业经济、东部发展市场指向型农业的叁条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潘马贺[8](2018)在《河北省县域农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查阅了大量的关于县域农业经济全要生产率相关研究资料,给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研究状况做了分析,提出本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本文主要论述了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索洛模型和势分析理论,以此作为完成论文的理论指导。本文根据2011-2015年河北省128个县域农业经济的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分别建立了2015、2014、2013、2012、和2011年度的投入产出模型,得出了河北省县域农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和贡献率。由此认为化肥使用量对农业产出的影响弹性最大,即化肥使用量的投入增加1%,将会带来农业产出增加0.3643%,从业人员增加1%会带来农业产出量增加0.2184%,播种总面积投入增加1%农业产出将会提高0.2240%。说明了化肥的投入对农业产出影响最大。本文计算并分析了河北省贫困县的TFP、TFP贡献率,以及与河北省整体水平的差距,得知39个国家级贫困县和环京津22个贫困县的TFP比河北省的整体水平要低,两类地区的TFP贡献率分别为29.78%和25.57%。本文运用势效系数分析法,测算出河北省县域农业的势效系数和综合势效系数,通过对不同区位和贫困县方面比较分析,找出了不同地区在农业生产上相对不足之处,为脱贫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期刊2018-05-01)
程煜媛[9](2018)在《适应农业经济新常态 谋求县域经济新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是实施“十叁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榆社农业发展紧紧把握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这一关键点,积极适应新常态,探索农业增长新方法,稳中求进,提质增效,为县域经济增长谋求新发展、新突破。特色产业扶贫农业提质增(本文来源于《晋中日报》期刊2018-01-24)
连旭[10](2016)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基于新疆83个县面板数据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文中通过建立评价新疆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新疆各县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依据所得的农民生活与生产水平、投入产出率、产值、粮食安全与经营多元化、优势产业发展集中度、农业经济结构6个主成分,聚类分析得出新疆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分为6类,并利用ArcGIS 10.3软件绘制了新疆83个县(市)的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图,新疆县域农业经济空间结构特征为南北两极分化,北高南低,且县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相关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相互邻近,呈集聚分布态。(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6年12期)
县域农业经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直以来,农业发展都是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关于农业经济如何在其影响因素下增长的实证研究较多,但是大部分研究都基于区域整体来研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在不同的地区,相同的指标也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产生差异,最终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不同影响。本文先以甘肃65个县为整体研究各指标如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接着对65个县做聚类,最后从不同的类中选取两个县做对比,探讨农业经济具体是如何被影响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县域农业经济论文参考文献
[1].何彩园.电子商务推动下的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以广西田阳县为例[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9
[2].戴光亚.甘肃县域农业经济增长研究——基于65个县的聚类分析[J].今日财富.2019
[3].单巧云.盐池县图书馆在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宁夏农林科技.2018
[4].马历,龙花楼,张英男,屠爽爽,戈大专.中国县域农业劳动力变化与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地理学报.2018
[5].王胜青,刘国芳.甘肃省县域农业特色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研究[J].河西学院学报.2018
[6].刘琼,刘殿国.中国省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嵌入性影响——基于多层统计模型的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8
[7].郑君怡.湖北省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评价及空间差异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8].潘马贺.河北省县域农业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实证分析[D].河北经贸大学.2018
[9].程煜媛.适应农业经济新常态谋求县域经济新突破[N].晋中日报.2018
[10].连旭.县域农业经济发展评价及空间分异研究——基于新疆83个县面板数据的实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