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标;兴趣;思维品质

作者简介:许光明,任教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侨中学。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向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创设适宜的教学环境,培养兴趣,促进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是学习动力的重要心理成份。“兴趣——乐趣——志趣”是学生心理活动的必然过程,兴趣是人们倾向于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学习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巨大动力,是发明创新的某种精神源泉。因此,教师必须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热情高涨,才能大胆想象、敢于质疑、有所创新,这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前提。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只能是学生个人自觉参与、积极参加活动的结果。那么,要解决学生参加学习活动的动力问题,这就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发掘数学知识内在的趣点激发学生认真思考,提出问题,设置发展问题的境界,启发学生去“发现”,根据初中生的好奇、好胜、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课堂发言和板演的方式,把一个班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竞赛式”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利用数学史,向学生介绍名人典故,融教于乐,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之发展成为志趣。讲到方程式时,就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驰名中外的“百钱买百鸡”的问题;讲到几何作图时,就向学生介绍著名的“数学王子”——尺规作图的发明人高斯的先进事迹,他成功的秘诀就是“勤奋地学习、勤奋地探索、勤奋地工作”;讲到图的时候,可向学生介绍“数学之父”泰勒,是他最先证明了“圆被直径二等份”,“半圆的内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形”;讲到圆周率л的时候,就讲述它的发展从当时世界上л最早似值л≈3.14,讲到今天的л精确到10.1亿位小数,计算机专家们正准备把л算到更高的位数,л的计算被称为是“文明标志”。

发扬教学民主,尊重学生中的不同观点,保护学生中学习争辩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想象,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权威,给每个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形成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初中生受经验思维的影响,思维容易雷同,缺乏探索精神,因而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例如求当X=,Y=时,3X-5XY+3Y的值,大部分学生是先代入后计算,也有的学生分别将X、Y化简,再将原式处理。习惯方法繁琐,非习惯方法比较简捷。对这种同学应该赞扬与肯定,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二、学会方法,教会思维

现代教育观点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即思维活动的教学。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会思维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会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并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学会用数学语言、数学符号进行表达。

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勇于求异,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思、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勇于质疑,在探索和求异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在学习“平行线的特征”一节时,一道题最初是这样设计的:

例:如图,已知a//b,c//d,∠1=1150,

⑴求∠2与∠3的度数。

⑵从计算中你能得到∠1与∠2是什么关系?

同学们很快能得出答案,并得到∠1=∠2。笔者正要向下讲解,这时几位同学抢发言:“老师,不用∠1=115°,也能得出∠1=∠2。”笔者当时非常高兴,因为他回答了笔者正要讲而未讲的问题,笔者让他讲述了推理的过程,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笔者又借题发挥,随之改为:已知:a//b,?c//d,求证:∠1=∠2。

让学生写出证明,并回答各自不同的证法。随后又变化如下:

变式1:已知a//b,∠1=∠2,求证:c//d。

变式2:已知c//d,∠1=∠2,求证:a//b。

变式3:已知a//b,?问∠1=∠2吗?(展开讨论)

这样,通过一题多证和一题多变,拓展了思维空间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初学几何者来说,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几何的浓厚兴趣。

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学会从条件到结论或从结论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对一个数学题,首先要能判断它是属于哪个范围的题目,涉及到哪些概念、定理、或计算公式。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应用。要使同学们熟练地掌握配方法、待定系数法、综合法、分析法及反证法等重要的数学方法。通过掌握一定的数学方法可有效促进学习的思维。

三、强化思维训练,培养思维品质

在学生初步学会如何思维和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后,应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及思维品质的培养,注意培养思维的条理性与敏捷性。根据解题目标,确定解题方向。要训练学生思维清晰,条理清楚,遇到问题能按一定顺序去分析、思考,对复杂问题应训练学生善于从局部到整体再从整体到局部思考的思维方法。学生在思维过程中,要能迅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每个公式、法则、定理都有它的来龙去脉,都有使它成立的前提条件,都有它特定的使用范围,要做到言必有据。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强化思维训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1.在教学上,要设法唤起学生的联想,讲清知识结构,提示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引导学生从特殊到一般,层层深入,步步联想,获得更深的结论与方法,这样有利于思维深刻性的训练。

2.数学教学过程中,增强数学教学的变化性,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广泛联想空间,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启迪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3.在解剖典型题型、讲解例题、总结解题规律时,要求他们在学习数学中善于独立思考、分析解答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标新立异,创造新东西。

4.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提供思维材料,指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如在解题时,将自己的思维活动过程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又着意在解题训练中渗透思想方法,使学生听课过程中清楚地看到教师的思维过程,又积极参与了这种教学过程,从而强化了思维准确性的训练,教会他们正确地思考问题。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经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而得到提高的。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中学数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还待我们今后进一步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爱伦.思维心理学[M].北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梁良良.创新思维训练[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吴甘霖.天才思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杨侨中学

邮政编码:516157

标签:;  ;  ;  

新课标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