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社会分享论文-翟苏敏,高崚峰,周宗奎

情绪的社会分享论文-翟苏敏,高崚峰,周宗奎

导读:本文包含了情绪的社会分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情绪社会分享,孤独感,亲子关系,友谊质量

情绪的社会分享论文文献综述

翟苏敏,高崚峰,周宗奎[1](2019)在《儿童情绪社会分享与友谊质量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与亲子关系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伴关系是指同龄人或者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在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双向的、平等的人际关系,它是影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友谊是同伴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不仅对儿童青少年学习社会技能、进行认知活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个体情绪体验、人际互动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往研究发现,友谊质量作为儿童青少年友谊发展的重要指标,主要受到了情绪调节、孤独感等因素的影响。情绪分享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现象。当经历情绪事件后,个体可以通过情绪社会分享来缓解情绪压力、降低情绪负荷,获得情绪康复。但目前探讨儿童情绪社会分享与友谊质量关系的研究较少,而研究作为个体情绪体验与情境交流方式的情绪分享,对个体人际关系发展,促进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个体的发展是其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家庭是影响儿童发展重要的外部因素,不同水平的亲子关系可能对儿童友谊质量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因此,为探讨情绪社会分享对儿童友谊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重点考察了孤独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亲子关系的调节作用,选取418名3-6年级儿童,采用问卷法调查了情绪分享、孤独感、亲子关系和友谊质量。结果表明:(1)儿童情绪社会分享显着正向预测友谊质量;(2)孤独感在儿童情绪社会分享与友谊质量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亲子关系在情绪社会分享与友谊质量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随着儿童亲子关系水平的提升,情绪社会分享与友谊质量之间的关系减弱。研究结果揭示了情绪社会分享对儿童友谊质量的作用机制,对儿童人际关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刘丹[2](2019)在《顾客反馈和社会分享对员工情绪劳动策略及工作压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十分重视对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人性化需求的满足,情绪劳动已经成为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后的第叁大劳动。情绪劳动指的是员工通过对情绪进行调节和表达,进而达到组织要求的过程。如今,繁重的工作量和极高的工作要求使得情绪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不容乐观,工作压力居高不下,心理危机群发不止,日常工作难以为继,将严重影响该行业的发展。因此,亟需对情绪劳动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前人将员工在情绪劳动中使用的策略总结为表层扮演策略(仅调节表情、语言等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表现)、深层扮演策略(对内心情绪进行调节,努力达到组织要求)以及自然表现(纯粹自然的表达),并且对情绪劳动概念本身,及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进行研究。已经有研究者发现顾客反馈会导致员工更多地采取表层扮演策略,同时其工作压力也会上升,但是对情绪劳动策略在顾客反馈和工作压力中所起的作用还不得而知;此外,我们也亟需寻找缓解情绪劳动者工作压力的有效办法。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情景模拟的实验法和质性分析法,探讨顾客反馈、情绪劳动策略、工作压力叁者之间的关系,并引入社会分享的概念,以期为情绪劳动者的压力缓解提供建议。研究一采用情景模拟的实验法,选取96名大学生来模拟客服工作者,探讨不同的顾客反馈是否会导致员工采取不同的情绪劳动策略,以及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情况,同时想要验证情绪劳动策略是否会调节顾客反馈和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顾客的消极反馈会导致员工更多的使用表层扮演策略,工作压力也会提高;而顾客的积极反馈则会导致员工使用更多的深层扮演策略,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少;此外,我们发现表层扮演策略在顾客反馈和工作压力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在顾客消极反馈下,员工在服务中使用表层扮演策略会加重其工作压力,而在顾客积极反馈下,员工适当的使用表层扮演策略对工作压力起到缓解作用。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分享的概念,试图验证在顾客消极反馈下,社会分享是否能够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并且探索情绪劳动策略在社会分享对工作压力的影响中所起的作用。选取79名大学生模拟客服工作者,在接受顾客消极反馈后让其与主试进行社会分享。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社会分享会有效缓解由于顾客消极反馈带来的工作压力,并且深层扮演策略在社会分享和工作压力中起调节作用,即在顾客的消极反馈下,员工使用深层扮演策略会促进社会分享对工作压力的缓解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没有进行社会分享的员工,如果在服务中使用更多的深层扮演策略,其工作压力会更高。研究叁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希望对量化研究的结果进行验证,同时通过对有类似工作经验的被试进行访谈,深入了解社会分享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情况。结果发现,对情绪劳动者来说,顾客消极反馈的情况屡见不鲜,会导致员工工作压力和负性情绪的产生。此外,社会分享常被情绪劳动者用来发泄负性情绪,获取情感支持,但是其认知分享的功能却经常被忽略,也有员工认为应该首先进行情感分享,安抚情绪,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认知分享,效果会更好。通过量化研究和质性分析,我们发现表层扮演策略和深层扮演策略并不像以往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是绝对的好或坏,这一结果打破了前人对表层扮演策略的消极理解,有助于情绪劳动者进一步理解和使用情绪劳动策略。情绪劳动策略本身就是情绪劳动者用来达到组织目标,同时进行自我保护、自我调节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和使用不同的情绪劳动策略。最后,根据量化研究和质性分析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从员工的角度来说,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分析,合理使用不同的情绪劳动策略,同时专业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也可以避免顾客消极反馈的发生,当工作压力产生时,要善于寻找各种方式合理发泄和舒缓情绪;从上级的角度来说,要关注员工情绪状态,及时给予支持;从组织的角度来说,要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优化情绪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从而帮助员工缓解并且避免工作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3)

伍珍,张真,郭睿[3](2016)在《积极情绪收益和社会规范对学龄前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什么促使人们在面临牺牲自身利益的情况下,依然愿意同他人分享?已有研究揭示,实施分享行为之后的积极情感奖励可能是维系亲社会行为的内在机制之一。然而,这些研究主要是在成人群体中获得,且并未区分纯粹利他的分享行为和基于社会规范的分享行为(比如对方对成果的获得有贡献,那么社会规范会要求分享此成果)。本研究拟探讨积极情感反馈是否是促进3-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内在机制,以期理解情绪与分享行为的关系在儿童早期如何发生发展。本研究共有104名儿童(51名3岁儿童,53名5岁儿童)参与了分享游戏:儿童得到6张贴画,并得知另一个儿童没有贴画,儿童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愿意分享以及分享多少张贴画,分享过程中主试离开。在志愿利他分享的情境下,儿童的6张贴画是由于他独自完成拼图所获得的奖励,对方儿童并未做出贡献;在基于社会规范的分享情境下,儿童的6张贴画是由于他和对方共同完成拼图所获得的奖励,因此对方儿童也做出了贡献,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儿童应该分享。不知晓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的编码者编码了儿童分享前后的情绪,就快乐程度在1-7量表上打分。结果表明:(1)在社会规范约束的分享情境下,3岁和5岁儿童都比志愿利他的分享情境下分享地更多,表明儿童能够理解和顺从社会规范并实施分享;(2)在志愿利他分享的情境下,5岁儿童比3岁儿童选择分享的人更多,然而5岁儿童分享之后的积极情绪却不如3岁儿童更多;(3)在受社会规范约束的分享情境下,选择不分享的3岁和5岁儿童比选择了分享的儿童得到的快乐更多;(4)3岁儿童志愿分享后比义务分享后更快乐,5岁儿童没有显着差别。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因为5岁儿童由于社会化的发展逐渐习得了分享是所期许的社会规范,然而内心却并没有那么乐意,尚需进一步研究的探讨。因此,积极情绪的收益和对社会规范的服从可能分别作用而促进儿童分享。本研究对理解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趋势和内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6-10-14)

韦耀阳[4](2014)在《情绪社会分享理论在中小学生人际交往指导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情绪社会分享理论在中小学生人际交往的指导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有助于中小学生社会关系的展开,有助于缩短人际距离,有助于中小学生人际关系的建立、维持和协调,有助于增加中小学生的人际自信,有助于中小学生的人际沟通,扩大中小学生的交往范围。中小学教师可以运用主题班会、角色扮演、情景剧、个别谈话、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游戏等各种方式引导和指导中小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积极或消极的情绪进行分享,用情绪社会分享理论来指导中小学生的人际交往。(本文来源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期刊2014年09期)

崔丽霞,郭婷婷,雷雳[5](2014)在《日常情绪的社会分享对情绪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常情绪的社会分享对情绪有怎样的影响,以往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研究从社会分享的信息层面和感受层面以及当天情绪体验等方面收集了47名大学生和研究生被试7天共314份日志记录,使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积极分享和消极分享都能显着正向预测当日的积极情绪,但是不能预测当日的消极情绪;(2)感受的分享(包括积极感受和消极感受)显着正向预测当日的积极情绪,信息的分享不能预测当日的积极情绪;(3)抑郁水平、性别和消极事件分享倾向会影响分享消极感受的水平对积极情绪的正向预测。结论:无论是积极感受分享还是消极感受分享都能提升积极情绪,但是不能改善负性情绪;消极感受分享对积极情绪的提升作用存在个体差异。(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刘芬,周宗奎[6](2011)在《情绪的社会分享在同伴拒斥情境下的情绪恢复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随机抽取高中学生,采用投球游戏来创设实验室拒斥情境,探讨同伴拒斥对中学生情绪的影响,并考察不同的分享方式对其情绪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拒斥后的被试积极情绪有显着降低,消极情绪显着上升;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对情绪感受的分享能够显着区别于无关分享;在积极情绪上,被排斥的个体积极情绪改变量上不存在性别差异,且所有参与实验的男女生积极情绪改变量均未出现性别差异;而消极情绪上,受排斥的个体消极情绪的改变量也不存在性别差异,但是男女生总体在游戏前后的消极情绪改变量是不同的,女生的消极情绪上升幅度要大于男生;同时受排斥组的消极情绪改变量也显着比控制组表现更突出;对积极情绪来讲,分享方式与性别之间没有交互效应,但是采用不同的分享方式会引起积极情绪的改变,对自身情绪感受的分享与针对事实过程的分享都比无关的分享更能促进其积极情绪的恢复;而在消极情绪维度上,分享方式与性别存在交互效应,男女生在分享过后的消极情绪改变量上有差异,且采用不同的分享方式也会造成消极情绪改变量的不同;感受分享则对男女生的消极情绪缓解都有效,无关分享均无效,但事实分享对男生消极情绪的缓解显着好于同种分享条件下女生的消极情绪恢复。(本文来源于《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1-10-21)

郭俊风[7](2011)在《基于情绪社会分享理论的课堂情绪管理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问题提出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所形成的"班级王国",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同年龄学生之间的共生关系,但却阻碍了异年龄、异质集团人际关系的形成。打破"班级王国"的壁垒,促进同年龄、异年龄、异质团体之间的联系性、开放性,是现代学校学生与学生之间人际关系的典型特点,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主体性和社会性的基本前提。因此,课堂情绪管理不应该囿于课堂这一特定情境的局限性,而是应该(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1年24期)

孙俊才,卢家楣[8](2009)在《情绪社会分享与情绪趋同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Anderson(2003)把人际交往双方情绪相似性随时间而增加的现象定义为情绪趋同。为了检验情绪社会分享在情绪趋同形成中的作用,本研究根据被试在7天情绪社会分享日记中的分享对象提名情况,匹配出情绪分享组,并比较了情绪分享组被试与随机组被试在情境故事测验材料上情绪反应的相似性。结果发现,情绪分享组的情绪相似性显着高于随机组,这表明:持续地交互进行情绪社会分享可增进情绪趋同,进而提高人际满意度和人际质量。(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9年04期)

孙俊才,卢家楣[9](2009)在《大学生情绪社会分享的公众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89名大学生为被试,在开放式问卷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包含4方面内容,78个项目的情绪社会分享公众观正式调查问卷。对210名大学生正式调查的结果表明:大学生认为情绪社会分享具有情绪改善、认知应对、人际融洽叁类功能,具有传播负效、承载负效两类风险;分享对象的反应促进和反应阻断行为以及分享事件性质和分享限制行为影响分享过程。(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09年01期)

洪婕[10](2008)在《情绪的社会分享与情绪恢复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情绪的社会分享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指经历情绪事件的人用一种社会性分享的语言向某些对象对该情绪事件进行详细描述。情绪恢复指情绪事件所引起的情绪与在回忆该情绪事件时所体验到的情绪的变化。人们普遍认为情绪的分享有助于情绪的恢复,但已有研究并没有证实这个假设。本研究试图检验这两者的关系,并探讨二者关系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实验室实验的方法对58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志愿参加者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类型的社会分享与情绪恢复之间的关系以及情绪效价和性别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社会分享的类型对消极情绪的恢复有显着影响,无关分享比情绪分享更能促进情绪的短期恢复;对于积极情绪的恢复,社会分享的类型没有显着作用;在本研究中,不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分享后的情绪恢复均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2)皮肤导电水平和呼吸频率是对情绪变化比较敏感的生理指标;分享类型、情绪效价和性别在皮肤电阻的变化上没有显着差异;对于呼吸频率,情绪效价与分享类型在不同时段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其中情绪分享和事实分享呼吸频率变化不显着,无关分享在不同效价下呼吸频率变化差异显着,无关分享后对于积极情绪呼吸频率下降,对于消极情绪呼吸频率上升。(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8-05-20)

情绪的社会分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十分重视对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人性化需求的满足,情绪劳动已经成为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后的第叁大劳动。情绪劳动指的是员工通过对情绪进行调节和表达,进而达到组织要求的过程。如今,繁重的工作量和极高的工作要求使得情绪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不容乐观,工作压力居高不下,心理危机群发不止,日常工作难以为继,将严重影响该行业的发展。因此,亟需对情绪劳动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前人将员工在情绪劳动中使用的策略总结为表层扮演策略(仅调节表情、语言等外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表现)、深层扮演策略(对内心情绪进行调节,努力达到组织要求)以及自然表现(纯粹自然的表达),并且对情绪劳动概念本身,及其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进行研究。已经有研究者发现顾客反馈会导致员工更多地采取表层扮演策略,同时其工作压力也会上升,但是对情绪劳动策略在顾客反馈和工作压力中所起的作用还不得而知;此外,我们也亟需寻找缓解情绪劳动者工作压力的有效办法。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取情景模拟的实验法和质性分析法,探讨顾客反馈、情绪劳动策略、工作压力叁者之间的关系,并引入社会分享的概念,以期为情绪劳动者的压力缓解提供建议。研究一采用情景模拟的实验法,选取96名大学生来模拟客服工作者,探讨不同的顾客反馈是否会导致员工采取不同的情绪劳动策略,以及对工作压力的影响情况,同时想要验证情绪劳动策略是否会调节顾客反馈和工作压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顾客的消极反馈会导致员工更多的使用表层扮演策略,工作压力也会提高;而顾客的积极反馈则会导致员工使用更多的深层扮演策略,工作压力也相对较少;此外,我们发现表层扮演策略在顾客反馈和工作压力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在顾客消极反馈下,员工在服务中使用表层扮演策略会加重其工作压力,而在顾客积极反馈下,员工适当的使用表层扮演策略对工作压力起到缓解作用。研究二在研究一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分享的概念,试图验证在顾客消极反馈下,社会分享是否能够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并且探索情绪劳动策略在社会分享对工作压力的影响中所起的作用。选取79名大学生模拟客服工作者,在接受顾客消极反馈后让其与主试进行社会分享。结果发现,与控制组相比,社会分享会有效缓解由于顾客消极反馈带来的工作压力,并且深层扮演策略在社会分享和工作压力中起调节作用,即在顾客的消极反馈下,员工使用深层扮演策略会促进社会分享对工作压力的缓解作用,同时我们也发现,没有进行社会分享的员工,如果在服务中使用更多的深层扮演策略,其工作压力会更高。研究叁采用质性分析的方法,希望对量化研究的结果进行验证,同时通过对有类似工作经验的被试进行访谈,深入了解社会分享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情况。结果发现,对情绪劳动者来说,顾客消极反馈的情况屡见不鲜,会导致员工工作压力和负性情绪的产生。此外,社会分享常被情绪劳动者用来发泄负性情绪,获取情感支持,但是其认知分享的功能却经常被忽略,也有员工认为应该首先进行情感分享,安抚情绪,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认知分享,效果会更好。通过量化研究和质性分析,我们发现表层扮演策略和深层扮演策略并不像以往研究者认为的那样,是绝对的好或坏,这一结果打破了前人对表层扮演策略的消极理解,有助于情绪劳动者进一步理解和使用情绪劳动策略。情绪劳动策略本身就是情绪劳动者用来达到组织目标,同时进行自我保护、自我调节的方法,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和使用不同的情绪劳动策略。最后,根据量化研究和质性分析的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从员工的角度来说,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分析,合理使用不同的情绪劳动策略,同时专业的工作态度和责任感也可以避免顾客消极反馈的发生,当工作压力产生时,要善于寻找各种方式合理发泄和舒缓情绪;从上级的角度来说,要关注员工情绪状态,及时给予支持;从组织的角度来说,要完善人才管理机制,优化情绪劳动者的工作环境,从而帮助员工缓解并且避免工作压力,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情绪的社会分享论文参考文献

[1].翟苏敏,高崚峰,周宗奎.儿童情绪社会分享与友谊质量的关系:孤独感的中介作用与亲子关系的调节作用[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刘丹.顾客反馈和社会分享对员工情绪劳动策略及工作压力的影响[D].浙江师范大学.2019

[3].伍珍,张真,郭睿.积极情绪收益和社会规范对学龄前儿童分享行为的影响[C].第十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6

[4].韦耀阳.情绪社会分享理论在中小学生人际交往指导中的应用[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

[5].崔丽霞,郭婷婷,雷雳.日常情绪的社会分享对情绪的影响[J].心理科学.2014

[6].刘芬,周宗奎.情绪的社会分享在同伴拒斥情境下的情绪恢复效应[C].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1

[7].郭俊风.基于情绪社会分享理论的课堂情绪管理模式[J].教学与管理.2011

[8].孙俊才,卢家楣.情绪社会分享与情绪趋同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9

[9].孙俊才,卢家楣.大学生情绪社会分享的公众观[J].心理科学.2009

[10].洪婕.情绪的社会分享与情绪恢复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标签:;  ;  ;  ;  

情绪的社会分享论文-翟苏敏,高崚峰,周宗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