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表征论文-段红

语篇表征论文-段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篇表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虚拟互动整合,意义构建,表征策略

语篇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段红[1](2019)在《虚拟互动整合作为辩论语篇交流性意义构建的表征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虚拟互动整合是面对面言语互动的情景框架与特定心理空间的整合网络。本文以表演型辩论为对象,通过对不同辩论阶段言语互动情形的考察,认为虚拟互动整合是辩手序列性独白、论据论证和投票阶段的概念化和表征底层的统一整合模式,对话框架及其虚拟叁方对话次框架构成思维、语言和语篇的基本结构。(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期刊2019年01期)

张强[2](2018)在《批评性语篇分析视域下的伊斯兰和穆斯林形象表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伊斯兰和穆斯林话题的讨论由来已久。美媒对此的报道已是其近叁十年来尤为重要的新闻议题,该种集中而广泛的注意力也已将此议题延展至世界范围内的讨论。然而美媒所呈现的伊斯兰和穆斯林形象碍于媒体对失实、片面信息的选择性报道而被扭曲或呈现出消极化态势。该种失实化形象实则受制于媒体报道的态度以及自身意识形态的引导。厘清美媒在报道伊斯兰和穆斯林过程中嵌入的意识形态,应植根于报道话语中对其形象的具体描述。而话语分析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目标。鉴于此,就话语分析自身而言,其研究对象应为媒体中的“表征”,而非“描述”。20世纪90年代后期,借鉴于多种分析框架和方法,对话语进行批评性分析从而厘清意识形态出现并命名为批评性语篇分析(CDA)。根据 Fairclough(2013:10),Wodak 和 Meyer(2015:2)的研究,批评性语篇分析作为对话语与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相关关系的跨学科分析,以问题为导向,以社会实践为对象,通过分析话语揭示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本研究基于批评性语篇分析,整合出适合自身研究的理论框架,包括文本分析,话语策略分析和社会认知分析。以9/11事件前后十七年时间为节点(自2000年一月一日至2016年12月31日),以美媒对伊斯兰和穆斯林形象表征为研究对象,以分析该表征体现的语言特征、话语策略以及认知偏见的形成过程为研究问题,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即批评性语篇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是将语料库语言学中的主题词表分析、搭配分析、词簇分析以及语义韵分析,结合统计测试,运用到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叁个层面中去。需要指出的是,该研究的开展基于语料库,而非语料库驱动。本研究表明,伊斯兰和穆斯林在媒体报道中正深陷污名化问题。语料库文本中包含大量语言依据以例证失实化表征、刻板化印象以及偏见的存在,如“水土不服的局外人”,“动乱制造者”和“被动接受者”。关于“歧视”现象的语言依据并未出现在语料库中,可知伊斯兰和穆斯林的污名化过程尚未完成。仍需注意的是,美媒和学者正在采取行动以试图纠正以往失实化的形象表征。基于以上文本、话语策略以及社会认知分析,未来的研究将会更多考虑采用认知方法来探索伊斯兰和穆斯林污名化的形成机制,从语言学角度找到减轻甚至是消除污名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05-24)

李竹萱[3](2018)在《新闻与科技语篇中人工智能表征的批评隐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问世以来,人工智能就成为了 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然而大众对它知之甚少。在媒体的描绘中,人工智能常常是关乎人类存亡的威胁;而科学界出于实用的角度,更加关注其智能达到人类水平的可能性。两者都采用概念隐喻构建人工智能这一概念。在此研究之前,学者们已经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过诸如COMPUTER IS BRAIN(计算机是大脑)和COMPUTER IS RORSCHACH(计算机是罗夏克)等关于人工智能的隐喻。通过对自建语料集进行分析,本文旨在分别找出科技语篇与新闻语篇中人工智能的隐喻模式,阐明其中的异同,并尝试给出采用某些隐喻模式的原因,以期史加深入地了解人工智能,以及科学界与媒体之间不同的立场对他们的人工智能隐喻表征可能产生的影响。本文遵循批评隐喻分析的叁个步骤,即隐喻识别、隐喻阐释和隐喻说明,在由3篇学术论文构成的科技语篇语料集中发现了 11种人工智能的隐喻模式,并在由12篇新闻文章构成的新闻语篇语料集中发现了 9种隐喻模式。其中有6种隐喻模式为两个语料集所共有:人类(HUMAN),建筑物(BUILDING),旅行(JOURNEY),陌生的国度(FOREIGNCOUNTRY),交通工具(VEHICLE),以及植物(PLANT)。科技语篇语料集特有的隐喻模式包括动物(ANIMAL),商品(MERCHANDISE),镜子(MIRROR),菜肴(MEAL),以及体育比赛(SPORTS GAME),而诡秘的生物(MYSTERIOUS CREATURE),容器里的一种物质(SUBTANCE IN A CONTAINER),一种武器(A KIND OF WEAPON)则为新闻语篇语料集所独有。就整体而言,科技语篇语料集中的隐喻模式分布更为均匀并侧重描述开发人工智能的过程,而新闻语篇语料集中的隐喻模式更加集中于单一隐喻,即人工智能是人类(AI IS A HUMAN),以结果为导向,主要着墨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结果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并出现了数例将人工智能描绘为威胁的负面隐喻,如人工智能作为竞争者将人类驱逐出就业市场。这一倾向或许可以从作者驱动和读者驱动两个角度来解释。人工智能的隐喻表征在科技语篇中更加多元化、侧重细节,因为相关的作者正是直接参与这一过程的人,对该话题更加熟悉;这种多元性和细节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呈现人工智能的潜力和进展,吸引其他的研究者。而在新闻语篇中,人工智能常常在语言层面上被表征为人类,这是因为人工智能无论对读者还是作者而言都是一个晦涩难懂的话题,而关于人类的隐喻能提供认知上的便利和捷径。与此同时,相比过程,媒体更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的结果,这可能是出于他们对人工智能的可操控性以及其社会影响的顾虑,而技术性的细节相较之下没那么重要。关于机器人索菲亚的个案研究揭示了在典型的美国媒体话语中,负面的隐喻表达背后是美国媒体和沙特阿拉伯政权之间由于后者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攫取政治力量而产生的意识形态冲突。(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8-05-14)

张蕾[4](2017)在《新闻语篇隐喻的身份构建功能——以中美媒体第一夫人表征对比研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语篇是实现身份构建、复制、改变这一社会过程的重要中介机制,反映了社会对个人和群体身份的认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受众对相关人物的看法。隐喻作为一种思维认知方式和语言表达手段,是分析新闻语篇构建身份的有效手段。它的两层意义构建模式,可以帮助我们根据中美新闻表征对方第一夫人使用的隐喻表达反复激活的语义框架,推断出双方倾向使用的概念隐喻,从而揭示中美文化构建第一夫人多重身份的差异,反映不同文化对第一夫人身份的不同理解。(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黄跃娜[5](2017)在《中美新闻语篇中隐喻使用与意识形态表征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语言学界,隐喻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二十世纪初,隐喻研究发生了重要的转向。学者们不再仅仅把隐喻当作修辞手段,而是开始把隐喻作为人类概念系统的认知方式。国内外学者开始从认知语言学视角研究隐喻,并提出了概念隐喻,尤其对灾难新闻中概念隐喻使用的研究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从中国日报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收集35篇关于天津港爆炸的新闻报道作为语料库,并以Lakoff&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作为基础。通过经验主义和定量分析方式探讨了在中美关于天津港爆炸的新闻语篇中存在了哪些相同和不同的概念隐喻的类型,中美媒体的报道中隐含了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以及什么因素影响了意识形态。在语料库中共发现8类概念隐喻,分别是战争隐喻、旅途隐喻、军事隐喻、冲突隐喻、容器隐喻、自然环境隐喻和学校隐喻,人体隐喻。其中有两个不同的隐喻包含其中,分别是人体隐喻和学校隐喻。比较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西方媒体对于天津爆炸的报道,通过选用不同的隐喻类型从而揭露出不同的意识形态。中美报道中使用较高的是战争隐喻,旅途隐喻,军事隐喻和冲突隐喻。其中的不同点在于,中国选用了较多的人体隐喻,以人类的真实感受强调对爆炸现场的直观描述和体会。而美国则选用了学校隐喻,更加关注的是爆炸带给人的教训。对天津港爆炸的新闻报道中,中美两国媒体都显示出了对爆炸现场的重点关注,对伤员的关心,以及对遇难家属的同情等。但中国媒体更倾向于树立中国政府的正面形象,报道中国政府面对灾难积极采取救援行动和部署救援。而美国则不断地揭示中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更加强调爆炸带给中国的教训。这种不同,不但显示了中美不同的国家意识形态,而且也显示了新闻撰写者的个人意识形态也是影响报道产生差异的原因。本研究一方面丰富了概念隐喻的研究内容,增强了概念隐喻理论的解释力。另一方面,本文探讨了灾难新闻中常见的隐喻类型以及两种语言中概念隐喻的异同,加深了我们对灾难新闻体裁的理解,使读者在未来的新闻阅读中强化批判性思维,防范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魏琳[6](2016)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语义表征和语篇衔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认知语言学中语义理论进行简要阐述,介绍了现代语义学的叁个发展阶段及主要流派的观点,再对语义学中的词汇表征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在介绍语篇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语篇衔接和连贯在认知语义学中的重要性。(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6年14期)

唐青叶[7](2016)在《意义潜势与个体化——基于教育语篇意义表征模式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J.R.Martin提出的语言3种层次观,即体现、实例化和个体化,是人类识解经验的理论资源,音系、词汇语法和语篇语义各层次之间是体现关系,语篇是从抽象语言系统中所做选择的实例化,个体化是编码取向,指社会个体如何使用表义资源构建其身份。本文基于课堂教育语篇探讨语言模态和非语言模态意义潜势的个体化特征,揭示教师语符和行为选择背后的社会、文化、权力因素,深入思考个体对话语资源的实例化、意义表征与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外语学刊》期刊2016年01期)

吴莹莹,杨晓虹,杨玉芳[8](2015)在《层级结构影响语篇记忆表征的眼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次研究采用语篇—变化范式,探索层级结构对语篇记忆表征的影响。实验构建了叁种由叁句话构成的小语篇,操纵了关键词所在句子(第叁个句子)的层级。在高层级和低层级条件下,语篇的叁个句子呈层级性排列,语篇的第叁个句子处于高层级或低层级;在同层级条件下,语篇的叁个句子呈线性排列,叁个句子处于同一个层级。结果显示,在早期加工阶段,处于高层级或同层级的关键词发生变化都会增加被试的阅读时间;在晚期加工阶段,只有当关键词处于高层级,它的变化才会引起阅读时间的增加。这表明处于更高层级的信息得到了更好的记忆表征,层级结构是影响语篇记忆表征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来源于《第十叁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5)论文集》期刊2015-10-25)

杨俊霞[9](2015)在《基于认知语义学的词汇表征与语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回顾语义学研究历史的基础上,讨论认知语义学的基本原理,认知语义学与形式语义学的重要区别,认知语义学的理论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讨论了认知语义学的重要理论主张,包括对意义本质的看法,认知语义学研究的对象和意义研究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语文建设》期刊2015年26期)

杨友文[10](2015)在《海报语篇多模态隐喻表征类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概念隐喻理论出发,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文章将海报语篇中的多模态隐喻表征类型分为六类,其中"始源域文字——目标域图像"是最典型范式。这六种类型呈现出的规律性特征主要与各模态的表征特点有关。海报语篇多模态隐喻表征类型的认知分析能够验证与补充概念隐喻和多模态隐喻的相关理论成果,有利于加强读者的多模态隐喻识解能力,同时也能为海报的创意实践提供有益的思维参照。(本文来源于《外语研究》期刊2015年03期)

语篇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关于伊斯兰和穆斯林话题的讨论由来已久。美媒对此的报道已是其近叁十年来尤为重要的新闻议题,该种集中而广泛的注意力也已将此议题延展至世界范围内的讨论。然而美媒所呈现的伊斯兰和穆斯林形象碍于媒体对失实、片面信息的选择性报道而被扭曲或呈现出消极化态势。该种失实化形象实则受制于媒体报道的态度以及自身意识形态的引导。厘清美媒在报道伊斯兰和穆斯林过程中嵌入的意识形态,应植根于报道话语中对其形象的具体描述。而话语分析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目标。鉴于此,就话语分析自身而言,其研究对象应为媒体中的“表征”,而非“描述”。20世纪90年代后期,借鉴于多种分析框架和方法,对话语进行批评性分析从而厘清意识形态出现并命名为批评性语篇分析(CDA)。根据 Fairclough(2013:10),Wodak 和 Meyer(2015:2)的研究,批评性语篇分析作为对话语与其他社会因素之间相关关系的跨学科分析,以问题为导向,以社会实践为对象,通过分析话语揭示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本研究基于批评性语篇分析,整合出适合自身研究的理论框架,包括文本分析,话语策略分析和社会认知分析。以9/11事件前后十七年时间为节点(自2000年一月一日至2016年12月31日),以美媒对伊斯兰和穆斯林形象表征为研究对象,以分析该表征体现的语言特征、话语策略以及认知偏见的形成过程为研究问题,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即批评性语篇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来说,是将语料库语言学中的主题词表分析、搭配分析、词簇分析以及语义韵分析,结合统计测试,运用到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叁个层面中去。需要指出的是,该研究的开展基于语料库,而非语料库驱动。本研究表明,伊斯兰和穆斯林在媒体报道中正深陷污名化问题。语料库文本中包含大量语言依据以例证失实化表征、刻板化印象以及偏见的存在,如“水土不服的局外人”,“动乱制造者”和“被动接受者”。关于“歧视”现象的语言依据并未出现在语料库中,可知伊斯兰和穆斯林的污名化过程尚未完成。仍需注意的是,美媒和学者正在采取行动以试图纠正以往失实化的形象表征。基于以上文本、话语策略以及社会认知分析,未来的研究将会更多考虑采用认知方法来探索伊斯兰和穆斯林污名化的形成机制,从语言学角度找到减轻甚至是消除污名的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篇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1].段红.虚拟互动整合作为辩论语篇交流性意义构建的表征策略[J].外国语文.2019

[2].张强.批评性语篇分析视域下的伊斯兰和穆斯林形象表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8

[3].李竹萱.新闻与科技语篇中人工智能表征的批评隐喻分析[D].南京大学.2018

[4].张蕾.新闻语篇隐喻的身份构建功能——以中美媒体第一夫人表征对比研究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7

[5].黄跃娜.中美新闻语篇中隐喻使用与意识形态表征的对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

[6].魏琳.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语义表征和语篇衔接[J].语文建设.2016

[7].唐青叶.意义潜势与个体化——基于教育语篇意义表征模式的探讨[J].外语学刊.2016

[8].吴莹莹,杨晓虹,杨玉芳.层级结构影响语篇记忆表征的眼动研究[C].第十叁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NCMMSC2015)论文集.2015

[9].杨俊霞.基于认知语义学的词汇表征与语篇研究[J].语文建设.2015

[10].杨友文.海报语篇多模态隐喻表征类型研究[J].外语研究.2015

标签:;  ;  ;  

语篇表征论文-段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