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硝化古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氮循环,硝化作用,硝化微生物,生态位分化
硝化古菌论文文献综述
马瑞,赵伟烨,王智慧,罗红燕,蒋先军[1](2018)在《紫色土硝化过程中氨氧化细菌和古菌对温度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室内恒温培养法,探究4℃、15℃、28℃和40℃条件下中性紫色土硝化作用的差异及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对不同温度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28℃条件下硝化作用最强,净硝化率为3.40 mg N kg~(-1) d~(-1),40℃条件下硝化作用较弱,净硝化率为1.52 mg N kg~(-1) d~(-1),15℃条件下硝化作用发生延迟,净硝化率为2.40 mg N kg~(-1) d~(-1),4℃条件下硝化作用被抑制。28℃条件下的硝化动力学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R2为0.996),15℃和40℃条件下的硝化动力学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R2分别为0.969和0.984),说明15℃和40℃条件下限制硝化作用的因子可能是硝化微生物活性。AOB amoA基因拷贝数在28℃条件下达到最大,而AOA amoA基因拷贝数在40℃条件下达到最大。AOA和AOB amoA基因拷贝数在培养期间的变化表明AOB和AOA可能在中性紫色土硝化作用中共同发挥作用。在培养过程中,AOA与AOB amoA基因拷贝数之比在15℃和28℃条件下,由1 d时的7.38和8.92下降为28 d时的1.51和2.12,呈显着降低趋势(P <0.05);在40℃条件下,AOA与AOB amoA基因拷贝数之比在培养过程中呈先显着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 <0.05)且显着高于4℃、15℃和28℃叁个温度条件(P<0.05);而4℃条件下AOB和AOA amoA活性均受到抑制。相比于AOB,AOA可能更适应高温环境。(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8年06期)
刘天琳,任佳琪,王天佑,赵伟烨,蒋先军[2](2018)在《中性紫色水稻土硝化作用中细菌和古菌的相对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的硝化抑制剂对硝化作用的强度以及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eae,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丰度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可推算AOA和AOB在硝化作用中的相对贡献。本研究选取硝化过程中AOA和AOB共同起作用的中性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硝化抑制剂对土壤硝化势以及AOB和AOA的丰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烯丙基硫脲(Allylthiourea,ATU)、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烷-1-氧-3-氧化物(2-carboxyphenyl-4,4,5,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3-oxide,PTIO)、辛炔(Octyne、C_8)均可显着降低影响土壤的硝化作用。PTIO显着降低AOA的丰度(约40%),对AOB没有显着影响;ATU和C_8显着降低AOB的丰度(约50%),对AOA没有显着影响。通过计算,该土中AOA与AOB对硝化作用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7.5%和55.6%。结果表明,在中性紫色土中AOA与AOB共同推动硝化作用,其中AOB起主导作用。(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8年05期)
闫春妮,黄娟,杨思思,曹冲,彭程[3](2017)在《不同湿地植物根际硝化作用强度及氨氧化细菌和古菌(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人工湿地脱氮进程,选用菖蒲(Acorus calamus)、香蒲(Typha orientalis)、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叁种湿地植物,于常温域15~25℃下测定其根际土壤含水率、氨氮、硝氮、硝化作用强度,并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考察植物根际氨氧化细菌(AOB)和氨氧化古菌(AOA)的丰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试验期间香蒲根际土壤的硝化作用强度最高,平均为2.03 mg/(h·kg),其次为黄菖蒲1.74 mg/(h·kg)和菖蒲1.65 mg/(h·kg).FISH技术表明湿地植物根际土壤中的细菌数量(数量级为10~(10))高于古菌(数量级为10~9),AOB为氨氧化过程的优势菌群.3种湿地植物根际AOB的数量从高到低(以湿土计)依次为:香蒲(1.88×10~(10)g~(-1))、黄菖蒲(1.23×10~(10)g~(-1))、菖蒲(5.07×10~9g~(-1));AOA的数量从高到低(以湿土计)依次为:黄菖蒲(4.00×10~9g~(-1))、菖蒲(3.52×10~9g~(-1))、香蒲(3.48×10~9g~(-1)).该试验结论为人工湿地脱氮的植物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期刊2017年04期)
贺纪正,沈菊培,张丽梅[4](2012)在《土壤硝化作用的新机理——氨氧化古菌在酸性土壤氨氧化中的主导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生态系统元素循环的核心过程之一,主要包括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和氨化作用,均由微生物所驱动。硝化作用是微生物将氨氧化为亚硝态氮(氨氧化作用)并进一步氧化为硝态氮的过程,广泛存在于陆地、水域和沉积物等生态系统中,对生态系统生产力、营养物质循环、废物处理和水质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氨氧化作用是硝化作用(本文来源于《科学观察》期刊2012年06期)
伍文,黄益宗,李明顺,于方明,钟敏[5](2012)在《O_3浓度升高对麦田土壤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和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硝化作用在氮循环过程中至关重要,包括氨氧化作用和亚硝酸盐氧化作用,通过氨氧化反应和亚硝酸盐氧化反应将N素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NO3-形态。利用开顶式臭氧气室(OTCs,open-top chambers)试验平台,通过大田模拟熏气试验,结合Real-timePCR探讨大气O3浓度升高对麦田土壤氨氧化细菌(AOB)、氨氧化古菌(AOA)及硝化细菌(NOB)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OB、AOA和NOB对O3胁迫的反应不一样,AOB基因拷贝数基本上随着O3浓度的升高呈现出降低的趋势,而AOA和NOB基因拷贝数随O3浓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冬小麦拔节期,当O3浓度为40、80、120nmol·mol-1时,20~40cm土层的AOB基因拷贝数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39.8%、51.2%和59.4%。AOB和NOB基因拷贝数灌浆期多于收获期,0~10cm土层多于10~20cm。AOA基因拷贝数随季节的变化不大。O3胁迫可通过影响AOB、AOA和NOB的数量和活性来影响土壤的硝化反应,从而影响土壤的氮素循环过程。(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2年03期)
郭建华,彭永臻[6](2008)在《异养硝化、厌氧氨氧化及古菌氨氧化与新的氮循环》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界中氮循环与微生物的作用密不可分.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异养硝化、厌氧氨氧化和古菌氨氧化过程的发现,人们对氮循环的认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就异养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和氨氧化古菌的发现、生化机理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人们重新认识和构建新的氮循环提供有用信息,并对这些新型微生物今后在污水生物脱氮处理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展望和设想.指出今后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可通过富集异养硝化菌强化同步硝化反硝化、富集厌氧氨氧化菌实现单级自养脱氮、富集氨氧化古菌提高低溶解氧下的脱氮效率.(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08年08期)
硝化古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同的硝化抑制剂对硝化作用的强度以及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eae,AOA)和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丰度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可推算AOA和AOB在硝化作用中的相对贡献。本研究选取硝化过程中AOA和AOB共同起作用的中性紫色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硝化抑制剂对土壤硝化势以及AOB和AOA的丰度的影响。结果发现,烯丙基硫脲(Allylthiourea,ATU)、2-苯基-4,4,5,5,-四甲基咪唑烷-1-氧-3-氧化物(2-carboxyphenyl-4,4,5,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3-oxide,PTIO)、辛炔(Octyne、C_8)均可显着降低影响土壤的硝化作用。PTIO显着降低AOA的丰度(约40%),对AOB没有显着影响;ATU和C_8显着降低AOB的丰度(约50%),对AOA没有显着影响。通过计算,该土中AOA与AOB对硝化作用的相对贡献率分别为7.5%和55.6%。结果表明,在中性紫色土中AOA与AOB共同推动硝化作用,其中AOB起主导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硝化古菌论文参考文献
[1].马瑞,赵伟烨,王智慧,罗红燕,蒋先军.紫色土硝化过程中氨氧化细菌和古菌对温度的响应[J].土壤通报.2018
[2].刘天琳,任佳琪,王天佑,赵伟烨,蒋先军.中性紫色水稻土硝化作用中细菌和古菌的相对贡献[J].土壤通报.2018
[3].闫春妮,黄娟,杨思思,曹冲,彭程.不同湿地植物根际硝化作用强度及氨氧化细菌和古菌(英文)[J].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EnglishEdition).2017
[4].贺纪正,沈菊培,张丽梅.土壤硝化作用的新机理——氨氧化古菌在酸性土壤氨氧化中的主导作用[J].科学观察.2012
[5].伍文,黄益宗,李明顺,于方明,钟敏.O_3浓度升高对麦田土壤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和硝化细菌数量的影响[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2
[6].郭建华,彭永臻.异养硝化、厌氧氨氧化及古菌氨氧化与新的氮循环[J].环境科学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