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俗论文-萧放

端午节俗论文-萧放

导读:本文包含了端午节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节俗,天医节,当代,物质文化遗产,屈原,中华优秀传统,龙舟节,女儿节,五色线,成列

端午节俗论文文献综述

萧放[1](2019)在《温情与崇高:端午节俗的当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具有悠久文明的国度,凸显时间文明的是天时与人时合一的节日体系,四时有序,八节成列。春有元正、元宵、清明,夏有端午,秋有七夕、中秋、重阳,冬有除夕,这八大节日是中国许多地区共享的传统节日。端午是夏季唯一大节,在2009年与羌年一道,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6-06)

耿方方[2](2017)在《端午节俗考及当代意义——以许昌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由于中国地域广,民族众多,关于端午节也有很多传说,这就形成了不同的节俗。文章以端午节为中心,考查了许昌市人民在端午节时的习俗,让端午节继续发挥为广大民众服务的社会文化功能,重新认识端午节俗文化。(本文来源于《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叶真铭[3](2017)在《端午节俗与驱五毒钱》一文中研究指出又到一年的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古代"午"与"五"同音,所以端午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关于端午节的起源,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这是最流行的一种观点;二是认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闻一多先生持此种观点;叁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信仰;四是说端午节源于夏至。其实,端午节可能不是单一起源,其风俗形成是南北风(本文来源于《江苏钱币》期刊2017年02期)

宋亦箫,刘琴[4](2016)在《端午节俗起源新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端午节俗的起源不是所谓的纪念屈原说、效仿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说、古代越人新年说等,而是辟邪说。辟邪说则是直接源于中外死神神话及生殖崇拜心理,但最深层的原因则是大自然在五月的阴阳时序转换,它构成了死神神话产生的自然背景。夏至日为死神诞辰或下界日,被民间认为是"恶月""毒月""死月",围绕这一月份产生了许多辟邪避死的民俗事象,经过演变后逐渐更多地集中于五月五日即端午日,各种利用动物植物开展的端午节俗活动恰恰又反映了"保生促生多生"的生殖崇拜主题。纪念屈原虽然不是五月五日民俗及端午节俗的起源,但由于屈原忠君爱国形象契合人心,再加上历代官民对屈原的推重,使纪念屈原逐渐成为端午节俗中最重要的内容,具有了驱避与纪念兼有的双重主题,并且越来越受重视,乃至忽略了这一节俗的最主要源头。(本文来源于《中原文化研究》期刊2016年02期)

田兆元[5](2016)在《论端午节俗与民俗舟船的谱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端午节俗与民俗舟船有不解之缘,但其结构以谱系视角看会有诸多的新发现。端午民俗之舟分为竞渡之舟与非竞渡之舟两个大类。竞渡之舟早期是鸟舟形制,并无龙舟竞渡之说。鸟舟竞渡自先秦至唐代,绵延千年。南宋开始的龙舟竞渡,形成了广泛的文化认同。而民间存留的鸟舟竞渡,以凤舟竞渡的称谓继续传承,凤舟竞渡是比龙舟竞渡更加古老的端午文化传统。端午之舟还包括非竞渡之舟,含载灵之舟与表演之舟两大类。表演之舟表达节庆祝福等习俗。载灵之舟与端午健康健身习俗结合,多为送瘟神之用。西塞神舟会之舟是载灵之舟,送灵之会。我国台湾地区影响盛大的王爷信仰,都是载灵之舟的送灵之会,与西塞神舟会存在着诸多的联系。民俗之舟不仅出现在端午节,许多节庆场合,民俗之舟都有表现,如在琉球1,十月却有龙舟竞渡。民俗舟船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谱系,在世界舞台上承担起重要的文化整合认同与民众幸福追求的功能。谱系学说从结构上看,是整体性与多元性的视角;从功能上看,是互动性与认同性的视角。文化遗产的谱系观,将深化对于民俗传统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家》期刊2016年04期)

刘渐娥,吴广平[6](2015)在《2015年中国端午节俗与屈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中国端午节俗与屈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湖北黄石举行,大会收到学术论文113篇。与会的16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端午节俗的形成与流变、端午节俗的文化内涵和当代价值、屈原、楚文化对端午节俗文化的影响、屈原生平与思想、楚辞学史与楚辞接受史、楚史等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来源于《荆楚学刊》期刊2015年04期)

萧放,CFP[7](2015)在《端午节俗的现代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沉的民族感情来源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育,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端午也不例外。在千年传承积累中,端午节俗丰富,内涵厚重。从今天的传承意义上来说,端午节有叁大值得弘扬的主题,那就是关爱生命、激扬精神、眷念家国。端午是中国传统大节,又名端阳节、天中节、天医节、香包节、诗人节、粽子节、龙舟节等等,从这众多的端午节名中,我们可感受到端午节俗的五彩斑斓。端午节历史久远,起源于先秦,夏至节令是它最初发生的时间依据,它最终脱离节令形成独立节日是在汉魏时期,真正成为民俗大节是在六朝以后。(本文来源于《旅游世界(旅友)》期刊2015年06期)

张再勇[8](2015)在《张再勇:乡愁,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由端午节俗所想到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不仅是我,相信你、他,你们、他们,很多很多的中国人立马想到了端午节的主人公屈原,想到了节日的欢腾赛龙舟、抓鸭子,想到了令人垂涎的各种各种的咸粽、栀子粽,并由此想起了家乡、父母,想起了亲人、朋友,想起了那曾经生我们养我们的一草一木,并由此激发爱家爱乡爱国的深深的情感,进而转化为实现个人"中国梦"的强大引擎。这就是"乡愁"!(本文来源于《联发2015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集美)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期刊2015-06-06)

宫帅[9](2014)在《在校大学生的端午节俗认知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端午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全国各地都会在端午前后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端午时也有着不同的习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于端午节的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但其在传承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定的问题。本文运用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对端午节认知度以及大学生群体的传承情况的分析,探讨了大学生群体的文化素养方面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环球人文地理》期刊2014年20期)

王玲[10](2014)在《宋代道教与端午节俗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端午是自先秦以来延续至今的、古老的中国节日之一。本文以宋代为样本,从神灵信仰、符箓文化、医药卫生思想、长生追求等四个方面探讨道教与端午节俗之间的关系,认为宋代端午节俗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并进而指出这种关系对节日民俗文化和道教本身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民族学刊》期刊2014年05期)

端午节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由于中国地域广,民族众多,关于端午节也有很多传说,这就形成了不同的节俗。文章以端午节为中心,考查了许昌市人民在端午节时的习俗,让端午节继续发挥为广大民众服务的社会文化功能,重新认识端午节俗文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端午节俗论文参考文献

[1].萧放.温情与崇高:端午节俗的当代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耿方方.端午节俗考及当代意义——以许昌市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

[3].叶真铭.端午节俗与驱五毒钱[J].江苏钱币.2017

[4].宋亦箫,刘琴.端午节俗起源新探[J].中原文化研究.2016

[5].田兆元.论端午节俗与民俗舟船的谱系[J].社会科学家.2016

[6].刘渐娥,吴广平.2015年中国端午节俗与屈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J].荆楚学刊.2015

[7].萧放,CFP.端午节俗的现代意义[J].旅游世界(旅友).2015

[8].张再勇.张再勇:乡愁,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引擎——由端午节俗所想到的[C].联发2015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系列活动——第十一届海峡两岸(集美)端午文化论坛论文集.2015

[9].宫帅.在校大学生的端午节俗认知度研究[J].环球人文地理.2014

[10].王玲.宋代道教与端午节俗的关系[J].民族学刊.2014

标签:;  ;  ;  ;  ;  ;  ;  ;  ;  ;  

端午节俗论文-萧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