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音乐论文-何毅

印度音乐论文-何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印度音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印度音乐,音乐特色,文化内涵

印度音乐论文文献综述

何毅[1](2019)在《《亚细亚民间风情——印度音乐》教学案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此案例为一堂教学公开课,意在深挖印度音乐特色及其文化内涵,并通过深入浅出的欣赏、讲解与编创体验活动,对学生如何走进印度音乐世界,提出一些新的想法。印度音乐的审美思维与表达方式,不同于学生平时所接触的古典、民族、流行音乐等,所以如何感受与理解成为教学的关键。本课除了对音乐本体的赏析以外,还通过印度与西方在图案纹饰、建筑线条、伴奏织体上的对比,引导学生对印度音乐的审美追求、思维方式展开深入探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期刊2019年09期)

孙波[2](2019)在《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印度音乐》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世界民族音乐中,印度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其音乐中螺旋式婉转飘延的旋律、各种装饰音的灵活运用、鼓点富于各种节奏和力度的变幻、无穷多样的即兴表演以及音乐中始终烘托主要旋律的持续音,等等。无不显示出风格独特且色彩鲜明的艺术魅力。印度音乐的绚丽多姿与其文化传统紧密相联,(本文来源于《音乐生活》期刊2019年03期)

曹静练[3](2018)在《“叁自一导”教学模式初探——以“亚洲音乐—印度音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叁自一导"是指在高中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读书、自主研究、自主发展,并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现今,找到一种更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教学模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笔者以一节高中音乐鉴赏课为例,探索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导学行为是如何影响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8年17期)

倪雨晴[4](2018)在《腾讯领投印度音乐公司Gaana 完善全球化业务矩阵》一文中研究指出2月28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从腾讯方面获悉,腾讯领投了印度音乐流媒体公司Gaana。此次投资额约为1.15亿美元,同时,Gaana的持有者——印度媒体和科技公司Times Internet也参与了投资。就在2月23日,印度媒体《Busine(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8-03-01)

刘国伟[5](2017)在《印度音乐人边弹吉他边做手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这个神奇国度的趣闻多次上过我们的栏目。这次是印度一名音乐家的故事,他因罹患"肌张力障碍"而需在手术期间边弹吉他边动手术,以便医生能准确地修复受阻的脑神经。7月21日,英国BBC网站报道称,印度音乐家阿比瑟因患上一种罕见的"肌张力障碍"病,导致他的手指在弹吉他时会突然痉挛,这一疾病也被称为"音乐家肌张力障碍"。起初,阿比瑟以为这是因为练习过度,但经过几番尝试,他发现只有在弹吉他时,(本文来源于《环境与生活》期刊2017年08期)

陈禹含[6](2017)在《浅析印度音乐文化艺术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到印度,我们首先会想到印度的音乐和舞蹈,它以特有的艺术魅力在世界民族音乐文化中独树一帜。音乐是折射一个国家历史的一面镜子,是当时社会背景、民风民情的真实反馈,不同地域的文化必将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本土的音乐文化。(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7年13期)

杨媚[7](2017)在《西塔琴+交响乐,用“世界语”沟通音乐之美》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音乐大师拉维·香卡是世界乐坛上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通过与披头士乐队和小提琴家梅纽因等的合作,他成功地把印度西塔琴推向西方乃至全世界。3月25日晚,拉维·香卡的得意门生——印度西塔琴演奏名家高拉夫·马祖达将带着自己创作的西塔琴协奏曲《欢庆》,在首届(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7-03-24)

韩梅[8](2016)在《品印度音乐教育之精华,思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之传承——《印度音乐教育研究》评介》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音乐教育研究》是作者张玉榛教授在博士后期间的研究成果。她深入印度进行为期两年的访学,亲自参与了印度传统乐器的学习,占有了大量印度音乐教育的一手资料。该书对印度音乐的历史演进、印度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中的音乐、印度传统音乐教育、印度学校音乐教育、印度音乐教育之文化价值导向以及全球化背景下印度音乐教育发展对中国的启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该书的核心内容在于作者对于印度音乐教育的述评、对印度音乐教育文化价值导向的论析以及通过对印度音乐教育的研究进而对比、审视、透析我国音乐教育之现实状况。目前,我国学术界对西方发达国家音乐教育的研究及关注较多,而该书将关注点投向印度这一东方发展中国家,抓住其音乐教育之核心特点,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有利于音乐特色学科的发展。同时,对同样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的我国当代民族音乐的传承以及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音乐创作》期刊2016年11期)

赵可佳[9](2016)在《《巴霍巴利王》中印度音乐风情软性与硬性内核差异性的对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音乐相传由梵天传入人间,从这种意义上来看,印度音乐是"神"与"音""灵"与"乐"的天籁切点,同时,更是具有传奇般的形诸于意识的音乐的神性与灵性的结合点。印度音乐甫一进入中国,立即成为一种中国音乐圣经,随着印度电影的引入而一夜之间变得家喻户晓,中国普通观众对于印度音乐风情也因此获得了一种后天固化式的刻板认知。事(本文来源于《电影评介》期刊2016年18期)

汪传鸿[10](2016)在《借“内容”突围 小米领投印度音乐视频提供商Hungama》一文中研究指出4月5日,小米科技向21世纪经济报道证实:小米以领投身份参与了印度最大数字媒体娱乐公司Hungama的新一轮融资,该轮融资共2500万美元。投资完成后,小米并未披露对于这家印度公司的具体持股比例。除了小米,参与该轮融资的还有Bessemer(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6-04-06)

印度音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印度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在世界民族音乐中,印度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其音乐中螺旋式婉转飘延的旋律、各种装饰音的灵活运用、鼓点富于各种节奏和力度的变幻、无穷多样的即兴表演以及音乐中始终烘托主要旋律的持续音,等等。无不显示出风格独特且色彩鲜明的艺术魅力。印度音乐的绚丽多姿与其文化传统紧密相联,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印度音乐论文参考文献

[1].何毅.《亚细亚民间风情——印度音乐》教学案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9

[2].孙波.世界民族音乐中的印度音乐[J].音乐生活.2019

[3].曹静练.“叁自一导”教学模式初探——以“亚洲音乐—印度音乐”为例[J].北方音乐.2018

[4].倪雨晴.腾讯领投印度音乐公司Gaana完善全球化业务矩阵[N].21世纪经济报道.2018

[5].刘国伟.印度音乐人边弹吉他边做手术[J].环境与生活.2017

[6].陈禹含.浅析印度音乐文化艺术特色[J].北方音乐.2017

[7].杨媚.西塔琴+交响乐,用“世界语”沟通音乐之美[N].深圳特区报.2017

[8].韩梅.品印度音乐教育之精华,思我国民族音乐文化之传承——《印度音乐教育研究》评介[J].音乐创作.2016

[9].赵可佳.《巴霍巴利王》中印度音乐风情软性与硬性内核差异性的对照分析[J].电影评介.2016

[10].汪传鸿.借“内容”突围小米领投印度音乐视频提供商Hungama[N].21世纪经济报道.2016

标签:;  ;  ;  

印度音乐论文-何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