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名翻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名,托斯卡纳,叶蜚声,基础方言,中文专业,出版发行,北京大学出版社,但丁,薄伽丘,民族共同语
地名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纪南华[1](2019)在《外国地名进教材,翻译须规范》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学纲要》(叶蜚声、徐通锵着)已出版发行多年,多次再版,获得很多荣誉称号,被国内很多高校中文专业视作经典教材。该教材的优点不必赘述,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其内容在个别地方存在瑕疵,比如一些名词不准确不规范,让学习者迷惑不解。现举一例:该教材(本文来源于《语言文字报》期刊2019-11-27)
向长水[2](2019)在《浅析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管理与文化生态意涵》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地名翻译及地名翻译范式两方面简单分析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以《徐霞客游记》为例,说明其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文化转换、地名翻译管理及文化生态意涵。借助对汉语拼音方案的有效运用,通过一系列相关阐述,从旅游地名翻译范式及其管理的探讨,最终上升至国家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地名》期刊2019年08期)
孙琪[3](2019)在《北京市地名通名的类别划分及翻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名是一座城市文化的展示,并且在通名部分得到很好的体现。本文以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据,就北京市地名通名的不同类别及翻译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校园英语》期刊2019年31期)
张洁[4](2019)在《地名文化、翻译及对外宣传研究——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地名而言,其蕴含了十分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其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同时,还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十分关键的构成。文化、地名二者间无法分割,且紧密连接。鉴于此,文章依据生态翻译学有关的理论,分析并研究了地名翻译所具有的价值及其意义,进而更为良好地发扬中华民族文化。(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0期)
曹存相[5](2019)在《基于多数据源的地名匹配及地名翻译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基于多数据源的全球地名匹配与翻译方法。随着全球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一带一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理信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整合不同来源、不同类型的数据,使之形成规范的GIS数据是地理信息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实际工作中,由于目标与技术不同,数据来源不同,所得到的数据往往需要进行数据一致性匹配处理后方能为己所用。用户日益增长的地名数据需求决定了进行全球地名匹配、汉化翻译等工作的迫切与必要性。本文首先阐述了地名相关理论。从地名语义一致性匹配的时代背景与研究意义出发,对地名与地理空间数据语义一致性的匹配、翻译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地名及空间数据一致性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详细解析,分别从地名的语义、特征、分类以及其他地名构词方式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总结了地名的发展趋势与地名更新变换的影响因素,并从地名翻译及管理方面对地名的数据库与地名数据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次,本文设计了多数据源地名语义匹配算法。总结了几种使用率较高的地名语义匹配算法;针对算法的优点与不足,对相关算法进行了优化改进;在总结规范化地名构词特点的基础上,从人对地名的认知习惯出发,通过对地名语义相似度的计算以及地理实体空间拓扑关系的语义一致性,进行综合的地名语义一致性匹配处理,从而提高地名语义匹准确率与配效率。最后,使用本文改进的地名匹配算法进行了实践,设计实现了地名语义匹配、翻译综合相似度计算工具集。一方面对地名进行合理权重分配的相似度计算,另一方面引入了谷歌地名翻译、bing词典翻译、bing翻译以及百度翻译四种地名匹配翻译网络地名库。对地名数据进行综合语义匹配、翻译。并将匹配成果数据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2007版全球地名规范数据与民政部标准地名进行对比检验,成果表明本文所用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本文设计实现了基于多数据源的全球地名翻译方法,并开发了基于多数据源的地名翻译工具集,使用本工具集对全球地名数据进行匹配、翻译实验,并对全球矢量数据进行批量化地名数据处理及地名规范化整理。应用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全球1:100万矢量地名翻译和界线数据更新处理》项目,成果表明,使用该方法较大程度减少了地名处理时的人工工作量。在全球各个地区内的翻译效果较单一数据源翻译成果都有很大改善,其中抽样平均翻译率达到了91.02%,全体数据统计的翻译可靠率平均值达到了87.66%。(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吴云[6](2019)在《功能理论视阈下的美国地名译写项目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地名是地理实体的名称和符号。作为社会文化和历史发展的重要产物,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意义。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着提升,我国在多领域与世界各国的社会交往日趋紧密,而地名作为关键的社会交往媒介之一,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备细致的汉译地名系统也逐步受到了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本文是基于作者所参与的“民政部地名司-西安外国语大学美国地名译写项目”撰写的实践报告。以45000条美国地名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聚焦译写项目中的叁大高频翻译问题,即通名翻译问题;纪念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名翻译问题;以国家名称作为专名的地名翻译问题。报告提出以实现功能性为宏观指导原则,以实现译名系统的规范性、统一性和接受性为具体的翻译规则,设计相应的译名解决方案。美国地名译名项目是民政部多语译名项目的第一期项目,本报告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和理论思考,有望为后续其他国家英语译名项目提供借鉴,为细化我国英语地名汉字译写标准及规范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范例。(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6-01)
毛曦,颜闻,马维军,殷红梅[7](2019)在《注意力机制的英语地名机器翻译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无法区分地名专名与通名而导致的地名机器翻译准确率低与可用性差等问题,该文提出了基于自然语言注意力机制的地名机器翻译技术。深度学习模型中注意力机制是对于人类认知的模拟。该文通过对于大规模平行语料的训练,针对地名的自然语言特征,建立了地名语言环境约束条件下的注意力机制模型,并将其用于地名翻译过程中的专名与通名区分,从而提高整体的地名翻译精度。经过地名翻译实验,证明了该机器翻译技术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率,有助于提高全球地理信息资源建设中地名产品的自动化水平。(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冯燕敏[8](2019)在《浅谈地名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以西南科技大学校园攻略出行部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对外吸引力增强。语言作为一门工具,译者利用语言推动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以满足我国国际交往、对外贸易、文化交流、教育、旅游等事业的需要。因而,现如今翻译行业和译者的存在符合客观发展要求。地名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南科技大学位于中国科技之都——绵阳,近年来留学生数量增多,对外技术和文化交流合作需求上涨,西南科技大学攻略便不再仅仅针对国内大一新生,而是面向社会,走向世界,因此处理好攻略中出现的地名翻译有利于推动学校的外宣。(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05期)
李飞[9](2019)在《柬埔寨地名文化研究——地名的翻译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柬之间的交往也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人赴柬投资、旅游。地名的翻译可以说已经成了两国跨文化交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该文着重讨论了柬埔寨地名的翻译方法,并就其翻译的规律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浅见。(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姜华,崇宁,华芳[10](2019)在《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小说中人名、地名的翻译——以《上镜》和《老虎大福》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上镜》和《老虎大福》是我国当代着名作家叶广芩老师的作品,收录在其短篇小说集《山鬼木客》中,这部小说集是叶广芩老师在任陕西某偏僻县城县委书记后带来的一本具有秦岭草木气息的小说集。由于深入陕西农村大山里,这部小说语言充满了陕西的本土特色,尤其是人名、地名。文学作品是跨文化交流的主要桥梁,而翻译在其中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篇文章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在《老虎大福》和《上镜》这两篇短篇小说英译本中译者是如何处理其中出现的人名及地名,以更好地使译入语读者能从小说的阅读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同时又避免了文化冲突。(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9年01期)
地名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从地名翻译及地名翻译范式两方面简单分析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以《徐霞客游记》为例,说明其翻译过程中存在的信息文化转换、地名翻译管理及文化生态意涵。借助对汉语拼音方案的有效运用,通过一系列相关阐述,从旅游地名翻译范式及其管理的探讨,最终上升至国家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名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1].纪南华.外国地名进教材,翻译须规范[N].语言文字报.2019
[2].向长水.浅析旅游地名翻译的范式、管理与文化生态意涵[J].中国地名.2019
[3].孙琪.北京市地名通名的类别划分及翻译研究[J].校园英语.2019
[4].张洁.地名文化、翻译及对外宣传研究——基于生态翻译学视角[J].智库时代.2019
[5].曹存相.基于多数据源的地名匹配及地名翻译方法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6].吴云.功能理论视阈下的美国地名译写项目翻译实践报告[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
[7].毛曦,颜闻,马维军,殷红梅.注意力机制的英语地名机器翻译技术[J].测绘科学.2019
[8].冯燕敏.浅谈地名翻译的方法和技巧——以西南科技大学校园攻略出行部分为例[J].现代交际.2019
[9].李飞.柬埔寨地名文化研究——地名的翻译方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10].姜华,崇宁,华芳.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小说中人名、地名的翻译——以《上镜》和《老虎大福》为例[J].福建茶叶.2019
标签:地名; 托斯卡纳; 叶蜚声; 基础方言; 中文专业; 出版发行; 北京大学出版社; 但丁; 薄伽丘; 民族共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