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软件扩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计算机网络软件结构,可扩展性,软件系统
软件扩展论文文献综述
赵轶飞[1](2019)在《可扩展计算机网络软件结构设计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结构知识的基础上,完成了可扩展计算机网络软件结构的设计。网络设计是基于面向对象的方法,软件特点及外界接口采用可扩展构建的OSI网络模型完成,从而使计算机网络应用效能得以有效提升,为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网络技术提供支撑。计算机网络软件系统的开发和实现可为大样本实验数据分析与传输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网络平台。(本文来源于《微型电脑应用》期刊2019年10期)
丁建群,何永清,关业志,魏振辉,刁文川[2](2019)在《基于云计算的采集工程软件平台扩展系统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两宽一高"野外采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野外采集的数据量和处理量成倍增加,其对野外采集工程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分析了采集工程软件在海量数据条件下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远程虚拟桌面与高性能计算相结合,实现了高端运算资源的共享;通过云存储和多用户协同,实现了多用户实时交互协作,有效解决了诸如叁维初至拾取等海量数据的交互协同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陶俊希[3](2019)在《扩展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机网络在当今时代背景中属于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学科,身处在大数据环境之下,网络结构也因此而变得越发的复杂,网络理论也因此而变得不断的深入,在网络设计过程中需要思考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加,而本文则是就扩展计算机网络设计团建系统的开发与设计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数码世界》期刊2019年08期)
殷振国[4](2019)在《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无人机系统可扩展可信软件架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无人机在军事领域及民用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其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经过形式化验证的操作系统内核虽然能够保证无人机系统的安全性,但是其缺乏扩展性,无法提供一个丰富的软件开发环境用以开发第叁方应用。如何在保证操作系统内核正确性的同时,提高整个无人机系统的扩展性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层级式的软件架构,这种架构在保证无人机安全性的同时,利用虚拟化技术来提高整个系统的扩展性。该软件架构主要包括叁个部分:系统内核、用户空间以及虚拟机。在系统内核部分采用了可信操作系统内核CertiKOSARM,在用户空间部分运行了多个实时用户进程用于飞行姿态控制,虚拟机部分负责驱动Linux系统内核来运行第叁方应用。论文为经过形式化验证的操作系统内核CertiKOS-ARM添加了内核中断功能以及多核并发处理功能。内核中断功能有效降低了时钟中断延迟,而多核并发处理功能则保证了核心之间的安全隔离。为实现创建与管理虚拟机,论文设计了一个轻量化的虚拟机管理软件Hypervisor,称为CertiKOS-ARM Hypervisor。CertiKOS-ARM Hypervisor采用了新型的mixed-type架构,能够利用硬件辅助的方式减少虚拟化技术带来的额外花销。CertiKOS-ARM Hypervisor具有轻量化与层级式的特点。轻量化设计使得其代码行数比其他商业化的Hypervisor少一个量级,有效减少了系统的可信计算基。层级式设计使得其代码被划分成多个软件层,这种软件层的划分方式能够适用于ARM与x86两种平台。论文实验部分包括Hypervisor的性能测试实验与无人机飞行测试实验。论文利用了微型测试工具集LMbench对CertiKOS-ARM Hyperviosr进行了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CertiKOS-ARM Hpervisor创建的虚拟机性能与实际机器性能相当。无人机飞行测试实验则表明了这种软件架构具有较强的扩展性。论文提出的这种软件架构除了能够应用到无人飞行器上,还能够推广到其它智能系统中。(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丁健伟,房芳,马旭东[5](2019)在《工业机器人示教系统扩展功能与软件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工业机器人的示教系统为背景,针对工业机器人作业的功能多样化需求,构建了基于ARM Cortex-A8为处理器的示教器的扩展功能模块,在传统机器人示教器的基础上完成了软件设计开发,并且结合力觉、视觉传感器和控制器实现了示教器端人机交互、数据通信等功能,方便用户更友好地与工业机器人系统进行沟通,提高了示教再现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最后通过结合虚拟控制器来测试该模块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9年05期)
黄嘉桐[6](2019)在《叁维离散元法仿真软件可视化模块的设计与扩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农业生产领域中,对农机部件和散粒物料之间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模拟是非常复杂的,需要将整个运动时间分割成小的时步,采用时步迭代的方式分析部件与物料之间的碰撞过程,因此采用离散元法对运动过程中的颗粒与颗粒之间、颗粒与边界之间的接触碰撞进行模拟,从而得到并保存颗粒与边界的碰撞信息和运动趋势。但这种方法会衍生出更加庞大的计算数据,而在后续仿真演示时,又需要对每个时步内的数据进行绘制,这就给农机部件数字化设计软件的可视化模块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需要对可视化模块进行深入研究,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仿真演示效果。课题组所研发的基于叁维离散元法的农机部件数字化设计软件的可视化模块,在进行离线可视化时,主要是将计算完成后的结果文件数据读出,将读出的每个时步内颗粒与边界的信息绘制到屏幕上,根据时步间信息的更迭模拟出颗粒与边界之间的运动过程。在这期间,需要对结果文件进行大量的数据读取并且这些数据会流入到可视化流水线上,这给可视化流水线带来了一定的负荷,同时也会出现图形渲染的速度跟不上时步更迭的速度,导致的显示效果卡顿、不流畅等现象。对此,本文针对基于叁维离散元法的农机部件数字化设计软件的离线可视化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针对流水线上数据量过大这一问题设计改进方法;通过使用内部单元剔除技术,筛选出处于视野中的数据信息,保留粒子群外壳,通过减少需要渲染的数据信息来优化仿真演示时的播放效果。虽然基于叁维离散元法的农机部件数字化设计软件的离线可视化功能较为完善,可以很好的演示出多种模拟效果,但是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离线可视化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一些特定研究的需要,因此本文设计并实现可视化模块的在线可视化功能,又称实时可视化。在线可视化通过对计算中的数据进行跟踪,提取到已经计算完成的时步内的数据,将已经计算好的时步的信息绘制到屏幕上,实现计算与显示的交互处理,使得用户不用等待所有时步计算完成就可以开始对仿真过程进行观察,从而更早的对仿真动态进行分析,完善了可视化功能的同时又节约了科学研究的时间。作为一个成熟的仿真软件,无论是对仿真结果的显示选择在线可视化或离线可视化都是单一的,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辅助性功能应该出现在可视化设置模块来帮助用户进行仿真结果分析。因此本文设计了可视化设置模块的扩展功能,通过调用AVIFile动态链接库完成视频录制功能,方便结果文件的传播与研究;通过设计同种功能互斥逻辑,实现功能菜单下的子功能的折迭伸展操作,增强了软件的实用性;添加了根据颗粒名称控制颗粒颜色设置功能,使得用户对不同种类的颗粒的仿真过程观察更为清晰;添加了根据边界种类控制边界颜色及透明度设置功能,研究人员通过改变复杂边界上组成零件或部件的颜色及透明度,避免了仿真运动演示时视觉上带来的混淆和误差。通过这些功能的添加,使得农机部件数字化软件的可视化模块功能更加完善,给仿真演示带来了更好的观察效果和视觉体验。针对上述工作,本文对基于叁维离散元法的农机部件数字化设计软件进行了测试,通过测试验证了离线可视化改进功能对仿真演示效果的优化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以及添加的在线可视化功能和辅助功能的正确性与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郭秋丽,赵益民,邸海涛[7](2019)在《面向机载软件的OSGi分布式扩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OSGi分布式扩展技术结合了分布式计算技术和OSGi框架技术,使之能够支持跨平台的异构分布式处理,是OSGi领域的研究方向之一。首先介绍了OSGi分布式扩展技术方法及现状,然后提出了一个面向机载软件的OSGi分布式扩展模型,最后对该模型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9年07期)
单锦辉,张路,王金波,张涛[8](2019)在《实时嵌入式软件时间抽象状态机的扩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时间抽象状态机(TASM)存在的不足,对TASM进行扩展,增加数组数据类型、while循环处理规则以及"%","&","|","^",">>"和"<<"等运算符,定义扩展后TASM的语法和语义。采用扩展后的TASM为实际的实时嵌入式软件需求建模,通过实验,验证了采用扩展后的TASM为实时嵌入式软件需求建模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吴旭刚,张文喆[9](2018)在《可扩展的软件错误挖掘实例分析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存在规模大、漏洞难以发现的特点,人工审核大规模软件的漏洞花费的人工成本大,在大规模软件中可行性低。因此,基于机器自动挖掘漏洞的方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基于现阶段具有代表性的可扩展的软件漏洞挖掘工具AFL,针对此工具在挖掘漏洞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通过幻数测试困难的问题,并对此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采用将幻数测试边拆分成为同语义的一系列幻字节测试边的方法对AFL进行改进,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8年S1期)
马建辉,于良杰,李研强,车晓波,朱亮[10](2018)在《嵌入式系统软件定时器的扩展与应用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软件定时器管理方法,以结构体的形式设计一种软件定时器节点的数据结构,使用一个静态分配的软件定时器节点数组来定义所有的定时任务。在前后台形式的嵌入式软件系统中,前台硬件定时器以固定的时间间隔触发中断,触发MCU执行硬件定时器中断服务程序,后台主循环体中执行软件定时器管理程序,完成对各个软件定时器节点的处理。提供了一系列API接口,通过调用这些API,可以启动、停止或重启单次定时、多次定时和循环定时,实现了这叁种类型的定时应用。(本文来源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期刊2018年10期)
软件扩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随着"两宽一高"野外采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野外采集的数据量和处理量成倍增加,其对野外采集工程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分析了采集工程软件在海量数据条件下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通过远程虚拟桌面与高性能计算相结合,实现了高端运算资源的共享;通过云存储和多用户协同,实现了多用户实时交互协作,有效解决了诸如叁维初至拾取等海量数据的交互协同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软件扩展论文参考文献
[1].赵轶飞.可扩展计算机网络软件结构设计应用[J].微型电脑应用.2019
[2].丁建群,何永清,关业志,魏振辉,刁文川.基于云计算的采集工程软件平台扩展系统设计与实现[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3].陶俊希.扩展计算机网络设计软件系统的开发与设计分析[J].数码世界.2019
[4].殷振国.基于虚拟化技术的无人机系统可扩展可信软件架构[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
[5].丁健伟,房芳,马旭东.工业机器人示教系统扩展功能与软件开发[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9
[6].黄嘉桐.叁维离散元法仿真软件可视化模块的设计与扩展[D].吉林大学.2019
[7].郭秋丽,赵益民,邸海涛.面向机载软件的OSGi分布式扩展技术研究[J].电子测试.2019
[8].单锦辉,张路,王金波,张涛.实时嵌入式软件时间抽象状态机的扩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9].吴旭刚,张文喆.可扩展的软件错误挖掘实例分析与优化[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8
[10].马建辉,于良杰,李研强,车晓波,朱亮.嵌入式系统软件定时器的扩展与应用管理[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