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锐锋1张华2
(1新疆巴州人民医院肿瘤科新疆库尔勒841000;2农二师库尔勒医院肿瘤科新疆库尔勒841000)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028-02
【摘要】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合用灌注香菇多糖联用顺铂与单用顺铂治疗肺癌伴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肺癌伴癌性胸腔积液住院患者70例,分为治疗、对照两组,各35例。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置管和闭式引流胸液,分别予胸腔内注入香菇多糖、顺铂与单用顺铂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7.1%,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合用灌注香菇多糖联用顺铂治疗肺癌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优于单用顺铂治疗。
【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胸腔闭式引流香菇多糖顺铂
恶性胸腔积液是癌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危及生命[1]。因此,及时有效地控制胸腔积液成为晚期恶性肿瘤姑息性治疗的关键措施之一。我们联用顺铂+香菇多糖胸腔内给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研究入选病例共70例,均为2006年1月—2010年2月住院患者,均为肺癌患者,其中男50例,女20例。年龄38—78岁,中位年龄63岁。均经细胞学或组织学病理诊断明确,经B超测定胸水达到中量或以上,所有患者均在1个月内未接受化疗或者放疗。患者KPS评分≥50分。治疗前均行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电图检查无明显异常。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5例,每组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经B超检查定位,穿刺入胸腔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行闭式引流,依患者耐受性决定引流速度,引流速度不超过500ml/h,每次引流量不超过1000ml,积液未引完次日再引,尽量排尽胸水,待不再有胸水流出后注入药物。治疗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ml+香菇多糖4-6mg腔内注射,3天后予顺铂40-60mg,地塞米松针10mg,2%利多卡因5ml,分别溶入60ml0.9%氯化钠注射液中依次注入胸腔,每周各1次,共2至3次,并辅以水化、利尿、止吐等对症治疗。嘱病人15分钟变换一次体位,使药物与胸膜充分接触,以增加药物疗效。闭管48小时后继续引流。治疗前后检查B超、X线、血常规、肝肾功等。对照组:单纯使用顺铂,给药方法同治疗组。
1.3观察指标恶性胸腔积液疗效评定按WHO标准。完全缓解(CR):胸腔积液完全消失,症状消失,无积液且稳定4周以上;部分缓解(PR):胸腔积液减少50%,症状改善,残留的胸腔积液观察4周无增长;无效(NC):未达到以上指标,并且持续4周以上;进展(PD):胸腔积液较原来增加。CR+PR为总有效率(RR)。
1.4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胸腔积液变化情况两组胸水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联合用药组有效共26例(74.3%),明显高于单药组20例(5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2.2两组毒副反应的比较所有患者在置管穿刺,抽液过程中无胸膜反应,无气胸、皮下气肿、堵管现象,两组在治疗中没有明显肝、肾功能损害和心脏损害。两组均有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胸痛、发热,经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恶性胸腔积液约占胸腔积液的25%-53%,是恶性肿瘤转移侵犯胸膜的晚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局部给药,排除胸水及促进胸膜粘连是控制胸水的首要治疗方法[2]。局部治疗控制胸腔积液的主要机制是非特异性刺激胸膜产生非特异性免疫炎症反应,造成胸膜化学性无菌炎症,胸膜纤维化,闭塞小血管,使胸腔呈分隔现象,胸膜脏壁层粘连,胸膜增厚,通透性降低,导致胸腔积液明显减少以至完全吸收,从而达到控制胸水的目的。顺铂作为一种广谱抗肿瘤药物,可杀灭各期肿瘤细胞,对多种恶性肿瘤有效。香菇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对同种异基因,同种同基因和原发性肿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国外已证实香菇多糖局部给药亦可促进肿瘤组织内免疫细胞功能,肿瘤特异性的杀伤性T淋巴细胞诱导增强,同时兼有促进局部产生化学性胸膜炎,使胸膜粘连,胸膜腔闭塞的作用。与DDP联合使用,可提高抗肿瘤疗效,也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闭式引流可最大限度地排净胸腔积液,药物注入后腔内药物浓度高,对肿瘤杀伤力强,疗效较好,具有创伤小、安全、引流效果好的优点。可重复胸腔内给药,并可避免反复胸腔穿刺可能引起的胸膜肺休克,减少因反复穿刺引起的组织损伤、感染、气胸和肿瘤种植的发生;可控制胸腔积液引流速度,避免短期内大量排放胸腔积液导致的急性肺水肿。香菇多糖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高,能改善生活质量,毒性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际昌.实用肿瘤内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2-94.
[2]石远凯主编.肺癌诊断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7-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