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巡视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党建,巡视制度,发展图景
巡视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胡云生[1](2019)在《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发展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巡视制度是1949年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党的建设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巡视制度经历了曲折而复杂的变迁历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在功能定位上最终实现由领导方式向党内监督转变。总结研究其发展历程,有助于深化和创新巡视工作。(本文来源于《洛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侯学宾,陈越瓯[2](2019)在《党内巡视制度功能的新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巡视制度作为全方位、开创性改革的重要一环,被赋予了新的活力和功能,逐步形成以"全国一盘棋"为目标,以"千里眼"为基础,同时以"关键少数"和"把纪律挺在前面"为对象和手段的实践新特性。在类型化党内巡视制度的功能特性时,从督促检查机制、信息搜集机制、治理规则机制和监督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和总结党内巡视制度的"代偿"功能。正是"党政合理分工"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共同形塑了党内巡视制度的"代偿"功能。(本文来源于《治理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王建芹,范家皓[3](2019)在《法治视野下的党内巡视制度建设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内巡视制度作为十八大以来强化党内监督、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重要制度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结党内巡视制度的成果,并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不断加以完善,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进一步明确党内巡视机构的职能定位及组织地位,在法治视野下既要创新巡视方式方法、科学界定巡视机构与其他党内监督部门的关系及职能配合协调,建立规范的巡视报告公开制度及责任落实制度,又要注重与相关法律的衔接,是强化巡视工作成果、进一步深化巡视制度建设的重要方向。(本文来源于《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期刊2019年05期)
李小中,王明生[4](2019)在《党内巡视制度的叁大政治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战略性制度安排的党内巡视,坚守政治巡视定位,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巡视工作实践充分表明,巡视制度既有效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实践价值,利剑作用充分彰显。本文从政治体检、政治监督、政治生态净化等叁个方面,来阐释新时代巡视制度的政治功能。(本文来源于《科学社会主义》期刊2019年04期)
彭前生[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巡视制度重构的阶段、特征及理论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巡视监督制度重构经历了酝酿、探索、试点与发展的演进过程。就巡视制度演进的特点来看,表现为制度形成过程的渐进性、制度运行的独立化与专门化以及制度执行的强势化。从巡视制度重构的理论逻辑来看,巡视制度的重构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放权让利"引发地方主义兴起的背景下遏制地方主义、疏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一种制度策略,是以巡视强势化监督填补"一把手"监督"盲区"的一种制度破解,也是为降低制度运行风险与制度成本、增强制度认同的一种传统与现代巡视监督制度变迁的制度扬弃。改革开放以来巡视监督制度的重构有效解决了中央权威流失问题及中国共产党对各级政党"一把手"的监督难等问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政治监督制度。(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胡云生[6](2019)在《1949—2019: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巡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1949—2019年,巡视制度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历经曲折发展、恢复重建和深化拓展的历史嬗变过程,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在功能定位上最终实现由领导方式向党内监督转变。作为党自我净化的重要途径,巡视制度在强化党的集中领导、维护团结统一、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反腐倡廉建设、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9年07期)
颜杰峰,夏婉玉[7](20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内巡视制度初现于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中央特派员"称谓。在革命时期有两个关于巡视工作的专门文件,分别是1928年的《巡视条例》和1931年的《中央巡视条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工作密切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领导,在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挖掘优秀干部、监督地方工作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期刊2019年13期)
李莉,吴江[8](2019)在《巡视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基于2013—2017年中央巡视组273份巡视报告的文本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纪委对党内巡视制度进行了涉及组织架构、工作程序和巡视重点的多轮改进,进一步凸显了党内巡视的制度价值。文章采用词云、语义关联等自动文本分析方法,对2013—2017年中纪委中央巡视组的273份巡视报告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发现:巡视报告中的议题聚焦违法违纪十个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分属于组织机构与干部个人、制度和规范两个维度下的四种类型,即制度缺失、落实不力、失责失范、道德沉沦。巡视报告中议题的分析反映出巡视工作所关注的内容,也为理解巡视制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映雪,杨灵,聂珣[9](2019)在《巡视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新时代巡视制度的优势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巡视制度贯穿于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及其在澄清吏治、缓和社会矛盾、调节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方面的作用和历史局限性,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巡视制度体系和新时代巡视制度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小中,王明生[10](2019)在《新时代党内巡视制度的功能及完善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党内巡视工作逐步延伸拓展,形成了比较规范的制度框架体系和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中发挥着标本兼治的作用,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一张靓丽名片。与此同时,巡视制度需要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完善内部结构,保持外部开放,形成长效机制,推动巡视问题彻底整改。系统性思维和"闭环理念"为完善巡视制度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视角。本文旨在探寻如何整合内外监督资源、加强制度有效链接,形成巡视机构发现问题、深入分析研判问题,相关职能部门优先处置问题,再到巡视机构严格督查督办,从而推动问题整改到位的完整链条,以更好地彰显巡视制度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巡视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巡视制度作为全方位、开创性改革的重要一环,被赋予了新的活力和功能,逐步形成以"全国一盘棋"为目标,以"千里眼"为基础,同时以"关键少数"和"把纪律挺在前面"为对象和手段的实践新特性。在类型化党内巡视制度的功能特性时,从督促检查机制、信息搜集机制、治理规则机制和监督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和总结党内巡视制度的"代偿"功能。正是"党政合理分工"与"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共同形塑了党内巡视制度的"代偿"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巡视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胡云生.1949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发展历程[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2].侯学宾,陈越瓯.党内巡视制度功能的新阐释[J].治理研究.2019
[3].王建芹,范家皓.法治视野下的党内巡视制度建设问题研究[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9
[4].李小中,王明生.党内巡视制度的叁大政治功能[J].科学社会主义.2019
[5].彭前生.改革开放以来巡视制度重构的阶段、特征及理论逻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6].胡云生.1949—2019: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述略[J].中州学刊.2019
[7].颜杰峰,夏婉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巡视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其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
[8].李莉,吴江.巡视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基于2013—2017年中央巡视组273份巡视报告的文本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李映雪,杨灵,聂珣.巡视制度的历史演进与新时代巡视制度的优势分析[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10].李小中,王明生.新时代党内巡视制度的功能及完善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