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赵海兰,郭瑜富[1](2020)在《中德林业项目合作回顾及展望》文中研究说明中德林业合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深入,主要围绕中德技术合作项目和中德财政合作项目两个方面开展,针对造林与应对气候变化、森林可持续经营等主题,在技术交流、人员培训和试点项目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目前的中德林业合作仍存在缺少整体性思维,缺乏全面的沟通与交流;缺少战略性思维,缺乏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与互动;缺少合作项目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缺乏跟踪应用和专项投资等问题。因此,进一步促进中德林业合作,应克服上述问题,开展合作机制和支持政策创新,加强成果推广和专项扶持。未来,开展跨部门、多层次的合作和交流,开展跨领域、跨组织的参与和协调,将成为中德林业项目合作的发展方向。
石琳先[2](2020)在《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分析及对策建议》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山西省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现在及今后的合作造林提供借鉴参考,拓展合作思维,拓宽合作范围,提升合作效果,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本文采用了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的数据资料,包括了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数据、合作造林工程历年的造林设计等,并对合作区参与农民及林业干部职工做问卷调查,运用Excel、Spss23.0等工具进行统计分析。从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工程、合作造林模式、利益相关者、农民及可持续性等5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合作造林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并提出合作造林的创新发展方向及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①一方面社会大环境有利于国有林场进行合作造林,另一方面杨树局薛家庄林场有能力走出去进行合作造林,同时地方的造林需求,为合作造林的开展提供了可能。②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目前存在两种模式,一是国有林场自主合作,自己投资造林;二是局县合作,林局和地方谈合作事宜,安排国有林场造林。两种模式各有不同的优劣势,相比之下,模式一适合小规模的合作造林,而模式二适合大规模的合作造林。③合作造林中涉及多个利益相关者,多种利益关系交错,合作造林要想顺利开展必须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针对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合理进行利益分配。并结合合作造林对利益相关者的损益分析,扬长避短,尽可能保障相关者的利益。④合作区农民是合作造林的重要参与者、受益者,他们对合作造林的了解关系对合作造林的认可。而受教育程度、参与度影响他们对合作造林的了解。他们参加合作造林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生态意识还有待提高。要发挥文化的作用,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意识,同时发扬右玉精神,使其积极地投身到林业事业中;合作造林发挥了一定的扶贫功能,但却十分有限,要大力发展林业产业,通过营造经济林,发展林下经济等多种林业产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⑤合作造林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自然条件、管护经营、科技投入、利益相关者、农民参与度、政策、合作协议及资金问题的影响,要提升其可持续性,需要增加合作造林的资金投入、科技投入,提高政策支持力度、组织管理能力,并且积极引导农民参与。⑥通过借鉴其他一些经验做法,提出合作造林的创新发展方向及对策建议。在理念上吸收“参与式”社区林业的理念,使工程覆盖区的农民积极参与进来;在模式上,借鉴“购买式造林”模式、多元化投资模式、托管模式,从中吸取经验,使合作造林实现创新发展。
林高兴[3](2018)在《安徽南部山区典型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文中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逐步探索出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治理理念、治理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然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需要进—步完善,规划设计思路、治理措施、组织方式、管理机制及利益共享机制需要再认识再调整,特别是对协调治理和发挥小流域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功能的关注、研究、实践很有限,对社会文化影响力的寻找与利用不够等。本研究通过案例调查法,以安徽南部山区典型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小流域空间类型与功能、生态影响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专家打分法,建立了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小流域空间的生态影响效果。本研究按照物质空间和抽象空间分类,将安徽南部山区典型小流域空间划分为林-林、林-水、林-农、林-居、林-工、林-路、林-社、林-文等8种类型。评价结果显示,林-居、林-工、林-路空间的生态质量状况亟需改善,社会文化因素对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明显;物质空间和抽象空间耦合生态影响效果差异,石台县太胜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生态质量最佳,宁国市恩龙山庄森林康养型小流域和径县小岭村林产加工型小流域居次,最后为潜山县大沙河流域双林村生态修复型小流域。典型小流域的居住空间、生产加工空间、道路空间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对象。研究结果表明:(1)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理论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是小流域空间治理技术体系的理论依据。(2)小流域生态影响评价理论可以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小流域空间内在关系,确定小流域空间优化治理的优先次序和重点治理措施。(3)社会文化因素是小流域空间生态优化的源动力,构建小流域社区公序良俗社会、培育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化,是小流域水土保持治理与长效可持续发展的根本。(4)小流域空间生态优化治理的首要任务是提升小流域森林生态质量,由于森林在不同空间类型中的生态影响程度不同,森林生态质量指标在不同的空间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及权向量也不同。研究建议,今后要加强小流域空间生态生态影响评价理论研究,寻找并利用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因素和社会文化影响力,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提升小流域森林生态质量、协调配置小流域空间功能、优化小流域空间生态治理路径,建立小流域可持续发展长效维护机制。本项研究基于小流域空间类型、功能和生态影响因素,尝试分析了小流域的物质空间(森林与森林、水体、农业耕种区、居住区、生产加工区、道路空间)的生态环境影响关系和抽象空间(森林与社会、文化活动空间)的生态文化影响力,初步建立了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小流域综合治理和评价理论,研究结果可为小流域空间优化治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刘洋,樊胜岳[4](2017)在《以成本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构建了生态治理政策的成本结构指数和过程绩效指数,将生态治理结果纳入绩效体系,形成"过程+结果"的综合绩效评价模型体系。对翁牛特旗的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进行了计算:中德合作造林的综合绩效指数为0.877 2,退耕还林的综合绩效指数为0.822 9,小流域治理的综合绩效指数为0.716 9,草原禁牧的综合绩效指数为0.411 2。这四种生态治理政策的过程绩效和终端绩效存在差别:中德合作造林、退耕还林工程、小流域治理项目、草原禁牧政策的过程绩效分别是终端绩效的99.86%、91.76%、84.57%和49.75%。该绩效评价模型是不同生态政策绩效分析的新视角,具有重要意义。
胡攀,杨开荣[5](2017)在《延安市安塞区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取得的成效》文中指出中德合作造林项目从2001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到2011年底已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项目的实施不仅加快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步伐,而且为安塞的林业建设树立了典范,起到了示范和带动作用,对安塞的林业机制、管理模式的转变、技术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总结了该项目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效,以期为当地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王金龙[6](2016)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是京冀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的关键项目,也是京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合作内容,客观合理的评估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是京冀两地政府持续开展合作造林的基础。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在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的基础上,从效益、效果、效率、可持续性四个视角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的绩效水平。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绩效全面评估的基础上,提出提升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建设工程绩效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框架,总结了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的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概述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区的自然与经济社会概况,并重点总结了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实施概况,以野外调查与实验的数据为基础,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估,研究过程中采用市场价格法、影子工程法等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的生态效益价值量进行估算并货币化计量,并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估算;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研究内容。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北京市政府、河北省当地政府、工程覆盖区农户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并结合效益评估目标及评估阶段构建出京冀合作造林效益评估的效益立方体模型,在对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计量的基础上,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评估立方体模型进行验证。其次,根据农户和当地林业主管部门的调查数据,从农户和政府的视角研究造林工程实施后农户和政府的满意情况,运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分析农户与政府满意程度的差异程度并通过绘制象限图的方式分析造林过程中农户和政府的利益关注点,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户参与后续造林项日的具体影响因素。第三,本文根据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指标,运用三角模糊评价方法与模糊DEA效率评价方法比较了研究区内五种林业生态工程的造林效率水平。最后,本研究根据造林工程的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出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并通过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估了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评估结果表明,尽管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产生了8亿多的综合效益,但单纯的效益计量只是反映京冀合作造林某一方面的绩效,而多尺度的绩效评估将对京冀合作造林有着更为全面、客观的深度认识。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益评估结果显示对京冀合作造林综合效益的总体评估等级为良好,但偏向中等,且通过对27个具体效益评估模块的效益评估,近一半的效益评估模块等级为不合格;京冀合作造林的效果评估结论表明农户与当地政府对造林工程的效果评估及在造林工程的利益关注点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农户参与后续造林工程的意愿不高;京冀合作造林的效率评估表明相对于区域内的其它造林工程,京冀合作造林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但还存在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京冀合作造林的可持续性评估结果表明京冀合作造林具备良好的工程可持续性,但政策可持续性为一般。鉴于上述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促进京冀合作造林绩效提升的相关政策。基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的视角,本研究首先在理论阐述了京冀流域中北京市政府与河北省政府、造林覆盖区域的当地政府与农户、流域生态补偿与生态减贫之间的博弈关系。其次,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提出了促进京冀合作造林后续工程建设绩效提升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的案例分析明确了京冀两地政府的合作造林模式;通过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分析表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可以极大的调动工程区农户参与造林的积极性;通过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分析表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中的社区参与式造林政策可以有效实现京冀流域的生态保护与生态减贫的双重目标。京冀合作造林绩效监测与评估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京冀合作造林生态、社会及经济系统的包容性发展。
张天阳[7](2014)在《促进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森林是陆地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必需的木材等林产品,产生经济效益,还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净化大气等生态功能。可以说,一定面积的、高效经营且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存在,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上个世纪以来,人们对林业资源的认知经历了“单一的木材生产-多功能利用-可持续发展”这样一个过程,尤其是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以后,林业可持续发展思理念逐渐得到认可和推广。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是森林生长规律和林业政策相互影响的产物,并伴随着森林生长规律及林业政策的变化而不断完善。为提高林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国家及安徽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包括管制政策、财税政策、产权政策等。本文围绕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主线索,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森林经营基本理论、外部性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对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安徽省自然资源状况及社会经济状况,确立评价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标准及指标体系,包括25项具体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同时利用综合指数模型对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具体测算结果如下:(1)2004-2012年间,安徽省林业生态可持续水平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生态指数由2004年的50.22,上升到2012年的80.2,且在2005年左右达到峰值为118.65,但05年后林业生态可持续性水平已有所下降。(2)安徽省林业经济可持续水平在2004-2012年间不断提高,经济可持续性指数由2004年的80.18上升到2012年的142.7,上升了78%。且2009年以后的上升速度明显快于之前。(3)安徽省林业社会可持续水平在2004-2012年间处于持续增加的状态,从2004年的95.8增加到2012年的112.5,且具有继续增加的趋势。(4)2005-2008年间,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有一定下降趋势,但总体来看依然呈现出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74.8上升到2012年的112.5。由此可得,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但处于不稳定状态。同时,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指数变动速度高于社会可持续指数和生态可持续指数,且从2009年开始超过二者。而林业生态可持续性指数远远低于社会、经济指数。为了深入了解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状况,探讨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本文于第五章展开林业可持续发展案例分析。以中德合作安徽省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为例,对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政策效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森林可持续经营政策产生了广泛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安徽省森林经营起到显着的积极影响,从整体上提高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以上分析,本文于第六章从资源状况、森林经营、政策保障三方面对影响安徽省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具体表现为:(1)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且利用不合理;(2)生态环境形势严峻;(3)林分结构不合理,生产力低下;(4)林区基础设施薄弱;(5)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科技水平相对落后;(6)森林经营整体水平不高;(7)林业经营单位管理粗放,记录不完整、不统一;(8)部分法律法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实施效果不理想;(9)集体林权改革弊端初现;(10)林业发展融资困难,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11)税负较重,影响林农生产经营积极性。最后,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试点县原始数据、访谈记录及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借鉴美国、日本、芬兰等林业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具体政策建议包括:(1)制定资金补贴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2)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减轻林业经营负担;(3)设立专门的信贷基金,改善林业发展的融资环境;(4)引入市场机制,增强政策的适应性;(5)健全法律法规,实现规范化管理。
钟少伟,杨逸廷,何贤勤[8](2014)在《德国林业概况及其可借鉴的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德国林业的考察和培训、交流,对德国林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森林资源现状、权属、政府对森林的扶持与帮助、林业经济及管理体系等方面介绍了德国林业;通过德国林业与我省林业的比较,总结了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木材的高效综合利用、先进的林业机械化、林区道路和社区林业、高素质的林务官、健全的林业法律和制度体系、扎实的林业教育与培训等可借鉴的林业发展经验,并对近自然林业在未来湖南林业上的应用进行了一些探讨,对挖掘湖南林业发展潜力,实现绿色湖南建设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刘葆萍[9](2012)在《甘谷县实施中德财政合作生态造林项目的成效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阐述了中德财政合作生态造林项目在甘谷县的实施成效和主要措施,提出的3点启示是:还权于民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主要措施;提高成活率是造林工作的核心;科学管理是项目高效运行的根本。
刘光哲[10](2012)在《多元化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农户增收多元化的诉求,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农业推广体系传统的功能和作用正面临着挑战,以政府推广体系为载体的垄断局面,正被供给主体多元化打破,多元化的农业推广服务逐步成为改革发展趋势本文以多学科视角分析了农业推广的“多元”内涵,探究了理解多元化农业推广的农业推广物品属性理论、传播学理论、推广光谱理论、分权化理论以及影响力理论,借鉴了发达国家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特点,比较分析了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中主要组织开展农业推广的动机、方式(模式)、优势以及面临的问题。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农业推广“多元化内涵”是多元化农业推广发展的内在因素,也是理解多元化农业推广的基础;(2)农业技术推广公共物品属性理论说明农业推广服务产品的多元化是满足当前需求多元化的响应,也是农业推广“服务分类化、目标细分化”思想;(3)多元化农业推广是传播信息源和途径的多样化的体现,各推广组织推广方式的选择是“传者本位”和“受者本位”思想的博弈结果;(4)多元化农业推广是分权战略实施对社会、经济变化的相适应的结果。推广光谱理论,解释说明了应对复杂的农村发展局势应该是多元化推广的结合,并充分发挥各自的影响力;(5)多元化农业推广是指多种制度安排可供选择的格局,它显示了农业推广服务提供的多种选择。多元化农业推广提供了一种满足具体要求的农业推广服务机制。成熟的农业推广体系是以多元化为特征,经费投入者与推广服务的提供者呈现多元化格局;(6)多元化农业推广可以视为确保农业推广各利益攸关者参与农业推广的途径。政府在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中起着协同和调节的作用;本文最后提出了按照“一体两翼”蝴蝶模式构建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构建策略和保障措施:强化政府公益性农业推广,夯实基层农业推广核心层地位;建立新型合同契约的推广机制,推动专业化农技服务;发挥不同组织的自身优势,建立多元化农业推广机制;建立区域化农业推广联系制度,提高农业推广服务效率。
二、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中德林业项目合作回顾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德林业项目合作概况 |
1.1 中德林业技术合作项目 |
1.1.1 中德林业技术合作项目的特点 |
1.1.2 中德林业技术合作过程简要回顾 |
1.2 中德林业财政合作项目 |
1.2.1 中德林业财政合作项目特点 |
1.2.2 中德林业财政合作过程简要回顾 |
2 中德林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
2.1 缺少整体性思维,缺乏部门间的全面沟通与交流 |
2.2 缺少战略性思维,缺乏在国际舞台上的合作与互动 |
2.3 缺少重大法律规划沟通,缺乏政策支持和创新 |
2.4 缺少稳定性和连续性,缺乏跟踪应用和专项投资 |
3 政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
3.1 政策建议 |
3.1.1 加强法律规划的及时沟通,开展合作机制创新和支持政策创新 |
3.1.2 加强专项扶持和成果推广,保持合作项目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
3.2 未来合作方向展望 |
3.2.1 树立整体性思维,开展跨部门、多层次的合作和交流 |
3.2.2 树立战略性思维,开展跨领域、跨组织的参与和协调 |
(2)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分析及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多功能林业理论 |
1.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1.3.3 参与式林业理论 |
1.3.4 国内合作造林现状 |
1.3.5 国外合作造林现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环境与人口经济 |
2.2 林业发展状况 |
2.3 国有林局林场概况 |
2.3.1 杨树局 |
2.3.2 薛家庄林场 |
2.4 地方造林现状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工程简介 |
4.1.1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概况 |
4.1.2 杨树局与右玉县合作造林工程概况 |
4.1.3 2019年薛家庄林场参与的杨树局与右玉县合作造林工程 |
4.2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模式分析 |
4.2.1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模式 |
4.2.2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模式优劣势比较分析 |
4.3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不同利益相关者分析 |
4.3.1 利益相关者的划分 |
4.3.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4.3.3 利益相关者的损益分析 |
4.4 基于农民视角的合作造林分析 |
4.4.1 样本的选取和描述性分析 |
4.4.2 样本的相关性分析 |
4.4.3 思考与启示 |
4.5 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可持续性分析 |
4.5.1 合作造林可持续性的内涵 |
4.5.2 合作造林的目标 |
4.5.3 合作造林可持续性的影响因素 |
4.5.4 合作造林可持续性提升对策 |
5 借鉴与探索: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的创新发展 |
5.1 理念创新:“参与式”社区林业 |
5.2 模式创新 |
5.2.1 “购买式造林”模式 |
5.2.2 多元化投资模式 |
5.2.3 托管模式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作者简介 |
(3)安徽南部山区典型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国外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小流域治理研究进展 |
1.2.3 小流域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区现状 |
2.1 安徽省小流域治理现状 |
2.2 研究区基本情况 |
2.3 研究区典型小流域选择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主要研究方法 |
3.2.1 案例调查法 |
3.2.2 层次分析法 |
3.2.3 专家打分法 |
3.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3.2.5 比较分析法 |
3.3 技术路线 |
4 安徽南部典型小流域空间治理成效分析 |
4.1 小流域空间类型的划分 |
4.2 泾县小岭村林产加工型小流域 |
4.2.1 基本情况 |
4.2.2 小岭村小流域空间治理成效 |
4.3 石台县太胜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
4.3.1 基本情况 |
4.3.2 太胜村小流域空间治理成效 |
4.4 潜山县双林村生态修复型小流域 |
4.4.1 基本情况 |
4.4.2 双林村小流域空间治理成效 |
4.5 宁国市恩龙山庄森林康养型小流域 |
4.5.1 基本情况 |
4.5.2 恩龙山庄小流域空间治理成效 |
4.6 本章小结 |
5 小流域空间功能与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1 林-林空间 |
5.1.1 空间功能分析 |
5.1.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2 林-水空间 |
5.2.1 空间功能分析 |
5.2.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3 林-农空间 |
5.3.1 空间功能分析 |
5.3.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4 林-居空间 |
5.4.1 空间功能分析 |
5.4.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5 林-工空间 |
5.5.1 空间功能分析 |
5.5.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6 林-路空间 |
5.6.1 空间功能分析 |
5.6.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7 林-社空间 |
5.7.1 空间功能分析 |
5.7.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8 林-文空间 |
5.8.1 空间功能分析 |
5.8.2 生态影响因素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6 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 评价原则 |
6.2 评价准则 |
6.3 评价指标体系 |
6.4 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步骤 |
6.4.1 林-林空间评价 |
6.4.2 林-水空间评价 |
6.4.3 林-农空间评价 |
6.4.4 林-居空间评价 |
6.4.5 林-工空间评价 |
6.4.6 林-路空间评价 |
6.4.7 林-社空间评价 |
6.4.8 林-文空间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7 安徽南部典型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与分析 |
7.1 泾县小岭村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与分析 |
7.1.1 小岭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 |
7.1.2 小岭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分析 |
7.2 石台县太胜村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与分析 |
7.2.1 太胜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 |
7.2.2 太胜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分析 |
7.3 潜山县双林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与分析 |
7.3.1 双林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 |
7.3.2 双林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分析 |
7.4 宁国市恩龙山庄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与分析 |
7.4.1 恩龙山庄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结果 |
7.4.2 恩龙山庄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分析 |
7.5 典型小流域空间耦合生态影响评价分析 |
7.5.1 小流域空间耦合生态影响评价模型 |
7.5.2 安徽南部典型小流域空间耦合生态影响评价结果 |
7.5.3 典型小流域空间耦合生态影响效果比较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安徽南部典型小流域空间优化治理路径 |
8.1 确定小流域类型优化治理的优先次序 |
8.2 选择小流域空间优化治理的重点对象 |
8.3 实施小流域空间优化治理措施 |
8.3.1 M_1泾县小岭村林产加工型小流域 |
8.3.2 M_2石台县太胜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
8.3.3 M_3潜山县双林村生态修复型小流域 |
8.3.4 M_4宁国市恩龙山庄森林康养型小流域 |
8.4 建立小流域空间优化治理的长效维护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期间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表1 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指标评判标准与等级说明 |
附表2 泾县小岭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调查评价表 |
附表3 石台县太胜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调查评价表 |
附表4 潜山县双林村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调查评价表 |
附表5 宁国市恩龙山庄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调查评价表 |
(4)以成本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交易成本、成本结构系数、绩效指数的定义与计算 |
1.1 交易成本的含义与计算 |
1.2 结构指数、绩效指数的涵义及其度量 |
1.3 终端绩效的定义与计算 |
1.4 综合绩效指数的计算 |
1.5 绩效等级的划分 |
2 内蒙古翁牛特旗生态治理政策及数据获得 |
2.1 实施的生态治理政策 |
2.1.1 中德合作造林 |
2.1.2 退耕还林工程 |
2.1.3 小流域治理 |
2.1.4 草原禁牧 |
2.2 数据收集 |
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1 生态治理政策的综合绩效与结构 |
3.2 生态治理政策过程绩效的变化 |
3.2.1 中德合作造林 |
3.2.2 退耕还林 |
3.2.3 小流域治理 |
4 结论 |
(5)延安市安塞区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取得的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 提高农民参与造林的积极性 |
2 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引进了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提高了林业经营能力 |
3 中德合作造林项目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 |
4 中德合作造林项目促进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
5 中德合作造林项目促进安塞林业可持续发展 |
(6)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数据来源 |
1.5.1 数据来源 |
1.5.2 数据获取方法 |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林业生态工程绩效评估研究 |
2.1.2 京冀流域林业生态工程实证研究 |
2.1.3 研究综述评述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5E”原则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与评估维度 |
3.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的内涵 |
3.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的维度 |
4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与效益监测 |
4.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概况 |
4.1.1 研究区概况 |
4.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建设概况 |
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监测 |
4.2.1 造林工程生态效益 |
4.2.2 造林工程经济效益 |
4.2.3 造林工程社会效益 |
4.3 总结 |
5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评估 |
5.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框架 |
5.1.1 效益评估主体 |
5.1.2 效益评估目标 |
5.1.3 效益评估阶段 |
5.1.4 效益立方体: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模型 |
5.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 |
5.2.1 各评估阶段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益 |
5.2.2 不同评估主体在各评估阶段的效益关注点 |
5.2.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计量 |
5.3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 |
5.3.1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方法 |
5.3.2 造林工程效益值评估指标权重 |
5.3.3 基于效益立方体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估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
6 基于农户和政府视角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果评估 |
6.1 农户与政府对造林工程实施效果的满意度分析 |
6.1.1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描述统计 |
6.1.2 样本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均值比较 |
6.1.3 样本农户与政府具体指标满意度的两两比较 |
6.1.4 农户与政府满意度的相关性分析 |
6.1.5 结果与分析 |
6.2 农户对京冀合作造林工程后续参与意愿分析 |
6.2.1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 |
6.2.2 变量设计 |
6.2.3 分析方法 |
6.2.4 分析结果 |
6.2.5 结论与讨论 |
6.3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
7. 基于同类造林工程比较的京冀合作造林工程效率评估 |
7.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概述 |
7.1.1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目的 |
7.1.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内容 |
7.1.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的指标设计 |
7.2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方法 |
7.2.1 三角模糊(TFN)分析方法 |
7.2.2 模糊数据包络分析(FDEA)方法 |
7.3 造林工程效率评估结果 |
7.3.1 三角模糊评价结果 |
7.3.2 效率有效性评价结果 |
7.4 京冀合作造林效率评估总结 |
7.4.1 工程前期准备 |
7.4.2 工程建设实施 |
7.4.3 工程项目管理 |
7.4.4 工程资金管理 |
7.4.5 工程效益评估 |
8 京冀合作造林可持续性评估 |
8.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可持续性评估 |
8.1.1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主要利益主体的损益分析 |
8.1.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收益成本比较 |
8.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的可持续性评估 |
8.2.1 影响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的因素 |
8.2.2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指标设置 |
8.2.3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方法 |
8.2.4 京冀合作造林政策可持续性评估结果 |
8.2.5 结果与分析 |
8.3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
9 借鉴与探索: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提升政策 |
9.1 生态补偿与跨省流域生态补偿 |
9.2 京冀两地政府:流域生态补偿的宏观决策 |
9.2.1 京冀流域生态补偿的利益博弈 |
9.2.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模式创新:基于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的案例分析 |
9.3 政府与农户: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微观探索 |
9.3.1 地方政府与农户在造林工程中的利益博弈 |
9.3.2 农户参与京冀合作造林的制度创新:基于哥斯达黎加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案例分析 |
9.4 流域生态保护与减贫: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性发展目标 |
9.4.1 生态系统服务与减贫的权衡 |
9.4.2 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的包容式发展路径:基于中德合作造林工程的案例分析 |
9.5 本章研究结论与启示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全文展望 |
10.2.1 研究创新点 |
10.2.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Ⅰ |
导师简介Ⅱ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
(7)促进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
五、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实地调研法 |
(三)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六、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分析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 森林永续利用 |
(二) 可持续林业 |
(三) 森林可持续经营 |
(四) 林业可持续发展 |
(五) 相关概念辨析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 |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一) 森林可持续经营概述 |
(二)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框架 |
四、外部性理论 |
(一) 外部性的概念 |
(二) 解决外部性问题的途径 |
(三) 林业外部性 |
第三章 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政策 |
一、林业政策概述 |
二、安徽省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政策 |
(一) 管制政策 |
(二) 财税政策 |
(三) 产业政策 |
(四) 产权政策 |
第四章 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总体评价 |
一、安徽省自然社会经济条件 |
(一) 自然条件 |
(二) 森林资源状况 |
(三) 社会经济状况 |
二、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构建 |
(一) 指标的筛选原则与依据 |
(二) 指标的处理 |
(三)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 |
三、林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及结果分析 |
(一) 评价方法 |
(二) 评价结果 |
(三) 小结 |
第五章 林业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以中德财政合作安徽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为例 |
一、项目概述 |
二、基于项目试点区调研分析 |
(一) 调查背景 |
(二) 基本情况 |
(三) 调查结果 |
第六章 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分析 |
一、环境资源状况 |
(一) 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且利用不合理 |
(二)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
(三) 林分结构不合理,生产力低下 |
二、森林经营状况 |
(一) 林区基础设施薄弱 |
(二) 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科技水平相对落后 |
(三) 森林经营整体水平不高 |
(四) 林业经营单位管理粗放,记录不完整、不统一 |
三、政策保障不足,限制林业可持续发展 |
(一) 部分法律法规、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实施效果不理想 |
(二) 集体林权改革弊端初现 |
(三) 林业发展融资困难,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 |
(四) 税负较重,影响林农生产经营积极性 |
第七章 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构建 |
一、国外林业发达国家林业可持续发展经验借鉴 |
(一) 具体实践 |
(二) 国外林业可持续发展政策特点 |
(三) 小结 |
二、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的构建 |
(一) 基本政策的完善 |
(二) 具体政策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8)德国林业概况及其可借鉴的经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德国林业概况 |
1. 1 德国森林资源现状 |
1. 2 德国森林资源权属 |
1. 3 德国对森林的保护和扶持 |
1. 4 德国林业经济 |
1. 5 德国林业管理体系 |
2 德国林业与湖南省林业的比较 |
3 可借鉴的经验 |
3. 1 近自然林业经营理念 |
3. 2 木材的高效综合利用 |
3. 3 林木采伐和加工高度机械化 |
3. 4 高质量的林区道路 |
3. 5 完善的社区林业,即林业联合会 |
3. 6 高素质的林务官制度 |
3. 7 健全的林业法律和制度体系 |
3. 8 扎实的林业教育和培训 |
4 讨论 |
4. 1 结合国内工程项目的实施,积极推广近自然森林经营模式 |
4. 2 加大投入,加强森林经营区基础设施建设 |
4. 3 加强培训,提高参与森林经营活动人员的综合素质 |
4. 4 创新机制,发展社区林业 |
4. 5 科学论证,提高森林经营投资标准 |
(9)甘谷县实施中德财政合作生态造林项目的成效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取得的成效 |
1.1 森林覆盖率提高 |
1.2 生态效益初现 |
1.3 社会效益明显 |
1.4 经济效益增加 |
2 主要措施 |
2.1 加大宣传力度 |
2.2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
2.3 实行集约化管理 |
2.4 严把质量关 |
2.5 注重开展培训 |
2.6 建立专用数据库 |
3 启示 |
3.1 还权于民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主要措施 |
3.2 提高成活率是造林工作的核心 |
3.3 科学管理是项目高效运行的根本 |
(10)多元化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数据和信息来源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的思路 |
1.5 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
第二章 农业推广中的“多元”内涵分析 |
2.1 中外农业推广概念的多元化 |
2.2 农业推广属性的多层次性 |
2.2.1 启迪和教导属性 |
2.2.2 采纳和决策属性 |
2.2.3 干预属性 |
2.2.4 沟通属性 |
2.3 农业推广的多学科理论 |
2.4 农业推广多元化与社会、经济和环境要素的关系 |
2.4.1 多元化在纵向历史阶段的体现 |
2.4.2 多元化在时空横向上的体现 |
2.4.3 多元化在农民对科技和知识需求方面的体现 |
2.5 农业推广服务对象多元化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农业推广多元化的理论基础 |
3.1 农业推广多元化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基础 |
3.1.1 物品供给的经济学特性 |
3.1.2 农业推广服务的物品属性分析 |
3.1.3 农业推广服务作为物品供给的多元化 |
3.2 农业推广多元化的传播学理论基础 |
3.2.1 “传播”含义 |
3.2.2 农业技术推广的“传播”含义 |
3.2.3 传播基本模式简述 |
3.2.4 农业传播与农业推广多元化 |
3.2.5 多元化农业推广中“本位传播”思想 |
3.3 权变理论 |
3.3.1 权变理论诞生 |
3.3.2 权变理论的中心思想 |
3.3.3 权变理论的应用 |
3.3.4 农业推广体系改革的权变基础---分权战略 |
3.4 农业推广的光谱理论 |
3.4.1 农业推广光谱理论要点 |
3.4.2 农业光谱理论与农业推广多元化 |
3.5 影响力理论 |
3.5.1 影响力理论的基本概念 |
3.5.2 影响力理论与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 |
3.5.3 多元化推广组织影响力的构成因素分析 |
3.6 不同理论对于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农业推广体系中多元化特征分析 |
4.1 美国农业推广体系的三位一体结合 |
4.1.1 美国的教育、研究和推广三位一体推广制度的起源 |
4.1.2 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
4.1.3 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
4.2 日本农业推广体系中的双规制 |
4.2.1 政府部门的农技推广事业体系 |
4.2.2 日本农协—“日本农业协同组合” |
4.2.3 日本农业推广体系改革新动向 |
4.3 荷兰农业推广体系—以农业知识信息系统为核心 |
4.3.1 荷兰农业推广体系的组成 |
4.3.2 荷兰农业推广体系核心思想 |
4.3.3 农业推广私有化带来的影响 |
4.4 澳大利亚农业推广体系---企业与政府的合作 |
4.4.1 澳大利亚农业推广体系概况 |
4.4.2 澳大利亚农业推广服务机构 |
4.4.3 政府与企业(其它私营机构)合作推广的平台 |
4.5 国外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借鉴经验 |
4.5.1 公共农业推广机构应对社会经济变化进行适应性改革 |
4.5.2 促进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紧密联系 |
4.5.3 促进公共部门和私有部门的多元化合作 |
4.5.4 法制建设是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主要角色比较分析 |
5.1 政府的农业推广部门 |
5.1.1 政府提供农业推广的动机分析 |
5.1.2 政府实施农业推广的主要方式简述 |
5.1.3 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的优势分析 |
5.1.4 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面临的问题或不足 |
5.2 公司或企业 |
5.2.1 公司或企业投入推广服务的动机分析 |
5.2.2 公司或企业带动农民的基本模式分析 |
5.2.3 企业带动型推广模式的优势 |
5.2.4 关于企业带动型农业推广的问题 |
5.3 农民专业合作社 |
5.3.1 农民专业合作社投入农业推广服务的动机分析 |
5.3.2 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民的推广功能模式分析 |
5.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型推广的优势 |
5.3.4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
5.4 农业大学 |
5.4.1 农业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的动机分析 |
5.4.2 农业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的主要模式 |
5.4.3 农业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的优势 |
5.4.4 农业大学开展农业推广服务面临的一些问题 |
5.5 政府与多元农业推广体系之间的依存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 |
6.1 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6.1.1 优势原则 |
6.1.2 效率原则 |
6.1.3 创新原则 |
6.2 多元化农业推广构建的基本思路---“一体两翼蝴蝶”模式 |
6.3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构建的基本策略 |
6.3.1 改革国家公共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
6.3.2 建立新型合同契约推广,推动专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 |
6.3.3 发挥不同组织自身优势,建立多元化合作机制 |
6.3.4 建立区域化农业推广联系制度,提高农业推广服务效率 |
6.4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保障措施 |
6.4.1 从政策和法律层面推进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建设 |
6.4.2 从资金投入方面要有利于多元化推广体系的发展 |
6.4.3 注重发挥多元化推广组织的协同效应 |
6.5 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困难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多元化农业推广实践模式研究 |
7.1 国家农业推广体系主导的推广模式---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
7.1.1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背景 |
7.1.2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的做法 |
7.1.3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的效果 |
7.1.4 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中的特点 |
7.2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 |
7.2.1 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推广模式的历史渊源 |
7.2.2 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基本构架 |
7.2.3 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服务方式 |
7.2.4 大学为依托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特点分析 |
7.2.5 保障措施 |
7.3 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众品集团(众品食业)以标准引领产业发展 |
7.3.1 企业概况 |
7.3.2 以标准化体系构建引领产业发展 |
7.3.3 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的效果 |
7.3.4 龙头企业带动推广模式的几点启示 |
7.4 农民专业合作社为纽带的农业推广—以临海市洞林果蔬合作社为例 |
7.4.1 临海市洞林果蔬合作社起源 |
7.4.2 临海市洞林果蔬合作社概况 |
7.4.3 合作社加强制度建设,逐步推进规范化管理 |
7.4.4 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的服务类型 |
7.4.5 抓质量,创品牌,走双赢之路 |
7.4.6 合作社发展存在困难和不足 |
7.4.7 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型农业推广的几点启示 |
7.5 以国际化项目带动的农业推广---德援陕西生态造林二期(延安)项目 |
7.5.1 德援陕西生态造林二期(延安)项目的背景 |
7.5.2 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
7.5.3 项目实施中的核心思想---参与式规划造林 |
7.5.4 国际合作项目对于农业推广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中德财政合作造林项目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德林业项目合作回顾及展望[J]. 赵海兰,郭瑜富. 农业展望, 2020(12)
- [2]杨树局薛家庄林场场外合作造林分析及对策建议[D]. 石琳先.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3]安徽南部山区典型小流域空间生态影响评价[D]. 林高兴.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4]以成本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生态治理政策绩效评价[J]. 刘洋,樊胜岳. 干旱区地理, 2017(06)
- [5]延安市安塞区中德合作造林项目取得的成效[J]. 胡攀,杨开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17(18)
- [6]京冀合作造林工程绩效评估创新研究[D]. 王金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8)
- [7]促进安徽省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研究[D]. 张天阳. 安徽大学, 2014(09)
- [8]德国林业概况及其可借鉴的经验[J]. 钟少伟,杨逸廷,何贤勤. 湖南林业科技, 2014(02)
- [9]甘谷县实施中德财政合作生态造林项目的成效与启示[J]. 刘葆萍. 甘肃农业科技, 2012(08)
- [10]多元化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的研究[D]. 刘光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