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给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肝纤维化,HSC,靶向性,纳米乳
给药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承群,苏瑾,李桂玲[1](2019)在《微粒给药系统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肝纤维化是与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的严重肝病,其中非酒精性肝纤维化对成人和儿童的影响高达40%~([1])。肝纤维化是大多数慢性肝病的组织学标志,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且易导致肝细胞癌~([2])。肝星状细胞(HSC)占肝脏总体积8%~10%,当HSC由静止形式转化为活化形式时,会导致细胞外基质(ECM)过度生成,从而导致瘢痕或纤维组织沉积~([3]),造成肝纤维化,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4])。目前临床上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物主要包括水飞蓟宾、姜黄素、溴苯磺酸和曲格列酮等。但这些药物单独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周宽,李国毅,赵继会,董志颖[2](2019)在《抗乳腺癌中药纳米给药系统构建策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易转移。与化学药物相比,中药的毒副作用较小,并可通过多靶点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构建纳米给药系统可以提高中药活性成分向乳腺癌和转移灶的递送效率,提高疗效,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以紫杉醇(PTX)为例,探讨抗乳腺癌中药纳米给药系统的构建策略及相关研究进展,构建策略包括主动靶向策略、肿瘤微环境响应策略、制备药物纳米晶提高载药量策略、仿生化策略等。(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刘宵钰,闫仪,王坚成[3](2019)在《siRNA注射给药系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siRNA作为RNA干扰技术的重要效应分子,可以特异性沉默靶基因,在疾病治疗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然而,作为一种负电性核酸分子,siRNA在临床疾病治疗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被RNA酶降解、体内快速清除、跨膜转运能力差、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因此,安全高效的递送载体的研究开发是siRNA成药的关键。目前已有诸多将生物相容性纳米载体应用于siRNA体内注射给药的研究,并在临床或临床前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本文详细综述了siRNA注射给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整理分析了现有siRNA注射给药系统的优势和不足,探讨了siRNA药物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李亚萌,葛雪燕[4](2019)在《自调式给药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自调式给药系统以其长效、高效、靶向、低副作用等优点,成为目前国内外医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文献,从药剂学角度出发,对已有的自调式给药系统类型进行总结、归类。自调式给药系统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是今后药剂领域的新发展方向,它的研究和应用将为医药领域带来新的革命。(本文来源于《海峡药学》期刊2019年10期)
高彤,刘永军,张娜[5](2019)在《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免疫检查点联合治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以CTLA-4、PD-1及PD-L1为靶点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陆续获FDA批准上市。然而其单独治疗的响应率仅为20%~40%,极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其他治疗方式联合用以克服这一局限受到广泛关注,而利用纳米给药系统实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其他治疗方式药物的联合递送,从而提高协同治疗的效果,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基于此,文章对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的联合应用进行介绍,并总结近年来纳米给药系统在联合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为肿瘤免疫检查点的应用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药物生物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佘建国,杨建明[6](2019)在《猪场配备饮水给药系统注意事项》一文中研究指出笔者根据长期猪场服务的经验,摸索了一套中小猪场给药饮水系统,在会同县的青朗乡和蒲稳乡等乡镇18个猪场进行推广应用,对中小猪场疫病防控和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畜禽业》期刊2019年09期)
张文君,王晴,吴梦婷,吕江维,吕春艳[7](2019)在《聚合物PEG-PLGA在纳米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聚合物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PEG-PLGA)系指聚乙二醇修饰的聚乳酸-羟基乙酸,是纳米给药系统中新型聚合物载体材料的一种,由于其安全、无毒等优势近年来受到更多研究者的广泛关注。载体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近年来在研发某些药物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针对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嵌段共聚物的合成进行了介绍,并综述了聚合物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在癌症、心脑血管、免疫类疾病中的应用以及作为载体在制剂应用中的优缺点,为相关科研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药学研究》期刊2019年09期)
张秀梅,王国成,王征,陈莹,李德馨[8](2019)在《紫杉醇非注射给药系统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紫杉醇是从红豆杉中分离出的一种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强活性广谱抗癌药物。紫杉醇水溶性差,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传统注射剂采用聚氧乙烯蓖麻油作为助溶剂,导致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使用前需进行预脱敏处理。因此,紫杉醇非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非常活跃,表明临床上对紫杉醇非注射剂型的需求巨大。综述了紫杉醇非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包括口服给药系统、阴道给药系统、透皮给药系统、植入释药系统、鼻腔给药系统和吸入给药系统,为今后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7期)
赖章婷,丁海波,蒋且英,陈绪龙,廖正根[9](2019)在《水飞蓟宾过饱和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制备及体外质量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开发和优化水飞蓟宾(SLB)过饱和自微乳给药系统(SLB-SSMEDDS),提高SLB在生物介质中的过饱和度以及延长过饱和时间。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乳化剂乳化能力的考察以及伪叁元相图的绘制,筛选出SLB-SSMEDDS处方组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综合评价各处方的性能以筛选最优处方比例;以维持药物在体外生物介质中的过饱和度和持续时间优选沉淀抑制剂(PPIs)的种类及其用量;从乳化效果、乳液大小及表面形貌,体外释药及体外过饱和度等角度全面评价SLB-SSMEDDS。结果 SLB-SSMEDDS处方为丙二醇单辛酸酯-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二乙二醇单乙基醚-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10∶67.5∶22.5∶2),载药量为50.19 mg/g,形成的自微乳均一透明,乳滴呈大小均匀的圆球状分布,乳化时间为(30.67±4.16)s,平均粒径为(11.67±0.81)nm,多分散指数(PDI)为0.15±0.04,SLB-SSMEDDS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2种生物介质中药物的溶出速率均显着升高,体外稀释过饱和度在120 min内可维持在10以上。结论 SLB-SSMEDDS制备工艺简单,能改善传统自微乳给药系统(SMEDDS)的稳定性问题,有效维持过饱和状态,增强SLB体外溶出。(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9年17期)
杨硕[10](2019)在《微粒给药系统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粒给药系统作为新型给药系统的代表,在药物制剂中被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微粒给药系统在药物制剂中的诸多应用综述微粒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为新型给药系统的研究开发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24期)
给药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易转移。与化学药物相比,中药的毒副作用较小,并可通过多靶点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构建纳米给药系统可以提高中药活性成分向乳腺癌和转移灶的递送效率,提高疗效,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以紫杉醇(PTX)为例,探讨抗乳腺癌中药纳米给药系统的构建策略及相关研究进展,构建策略包括主动靶向策略、肿瘤微环境响应策略、制备药物纳米晶提高载药量策略、仿生化策略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给药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承群,苏瑾,李桂玲.微粒给药系统在肝纤维化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9
[2].周宽,李国毅,赵继会,董志颖.抗乳腺癌中药纳米给药系统构建策略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3].刘宵钰,闫仪,王坚成.siRNA注射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
[4].李亚萌,葛雪燕.自调式给药系统[J].海峡药学.2019
[5].高彤,刘永军,张娜.纳米给药系统在肿瘤免疫检查点联合治疗中的应用[J].药物生物技术.2019
[6].佘建国,杨建明.猪场配备饮水给药系统注意事项[J].畜禽业.2019
[7].张文君,王晴,吴梦婷,吕江维,吕春艳.聚合物PEG-PLGA在纳米给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19
[8].张秀梅,王国成,王征,陈莹,李德馨.紫杉醇非注射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9
[9].赖章婷,丁海波,蒋且英,陈绪龙,廖正根.水飞蓟宾过饱和自微乳给药系统的制备及体外质量评价[J].中草药.2019
[10].杨硕.微粒给药系统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进展[J].科学技术创新.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