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云杉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沙地云杉林,氮(N),磷(P),钾(K)
云杉林论文文献综述
刘云超,李晓兰,白永安[1](2019)在《沙地云杉林N、P、K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凋落物全N、全P、全K含量及其随时间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沙地云杉凋落物的全N含量在0.21-0.75mg/g之间,随着时间的增加,凋落物全N含量呈先升高,再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全P含量为0.21-0.37mg/g,凋落物全P含量总体上呈现随着时间增加而升高变化的趋势.全K含量为0.20-0.28mg/g,含量变化趋势与其全N含量变化趋势相同.(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0期)
蒋志成,蒋志仁,冯金元,王军梅,罗玉梅[2](2019)在《祁连山保护区西端气象因子与青海云杉林火险等级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青海云杉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以青海云杉林死体可燃物引燃含水率为基准,结合燃烧实验,确定了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青海云杉林森林火险等级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为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青海云杉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10期)
马剑,刘贤德,李广,赵维俊,王顺利[3](2019)在《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海拔梯度上土壤肥力因子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青海云杉林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研究区土壤呈碱性,pH值均大于8.0;高海拔地区(3 300 m)含水量达到过饱和状态,各土层含水量均大于100%;随海拔升高,全氮含量呈增大趋势,全钾含量呈减小趋势,而全磷含量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不同海拔梯度速效磷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海拔3 300 m处速效钾含量显着高于其他海拔段(P<0.05)。(2)不同海拔梯度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有明显的"表聚效应",其中3 300 m处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高达325.93 g·kg~(-1),是本海拔段其他土层的1.6~1.8倍,是同土层其他海拔段的1.3~2.0倍。(3)土壤肥力因子间关系密切,土壤含水量与有机质、全氮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H和全钾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着正相关关系。(4)不同海拔梯度土壤肥力质量为:3 300 m>3 200 m>3 100 m>3 000 m>2 900 m。(本文来源于《干旱区地理》期刊2019年06期)
陈欣,韩有志[4](2019)在《关帝山不同密度云杉林的更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云杉林是华北地区典型的寒温性常绿针叶林。以关帝山林区的云杉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密度林下更新组成、结构及格局特征,了解更新规律。结果表明,云杉林下更新幼树随林冠层密度的增大,单位面积上株数明显减少,针叶树更新幼苗的数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明显减少;云杉幼苗的年龄结构呈现连续性,3年生以下幼苗比例为87%~98%,5年生以上的更新幼苗占2%,总体上存在年龄结构的缺失现象,缺少幼苗到幼树的过渡阶段;在冠层密度相对小的林分中云杉更新幼苗的空间变异相对大,在冠层密度相对大的林分中更新幼苗的空间变异相对小,更新幼苗主要呈现随机分布格局,分数维很大,更新幼苗空间变异很复杂,在空间上呈现复杂的斑块分布;灌木株数较多的样地针叶树更新幼苗相对较少,灌木株数较少的样地针叶树更新幼苗相对较多,但相关性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王雅佩,王振锡,刘梦婷,李擎,杨勇强[5](2019)在《基于无人机影像天山云杉林主伐迹地提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分析天山云杉主伐迹地更新群落特征,将其划分为叁个等级的主伐迹地,基于无人机影像,以实现提取不同等级主伐迹地的面积以及确定其分布,为新疆天保工程实施后山区森林资源更新恢复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Cognition软件面向对象多尺度分割技术对研究区进行分割,通过最邻近分类以及SEaTH算法相结合的分类方法筛选分类特征,并建立类别层次结构及分类规则集,以实现提取不同等级主伐迹地面积,并进行精度评价。【结果】利用最邻近分类方法与SEaTH算法相结合的分类方法提取不同等级的主伐迹地,其总体分类精度达到81.82%,Kappa系数为0.74。提取主伐迹地Ⅰ、Ⅱ、Ⅲ的面积吻合度分别为87.09%、79.86%和66.33%;提取主伐迹地总面积为72.574 3 hm~2,目视解译面积为92.174 9 hm~2,面积相对误差为21.26%,面积吻合度为78.74%。【结论】该方法用于研究区提取主伐迹地信息是可行的。主伐迹地Ⅰ提取的面积吻合度最高,由于主伐迹地Ⅰ内的天山云杉林分株数密度较低,其林分平均冠幅、平均年龄等因子均相对较小,因此在影像上更好区分。主伐迹地Ⅱ分布面积最大,主伐迹地Ⅰ和Ⅲ分布面积较小,研究区内主伐迹地林分生长状况主要为主伐迹地Ⅱ状态。(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李吉玫,张毓涛[6](2019)在《模拟氮沉降对天山云杉林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2017年的春、夏和秋季在天山云杉林林下进行野外模拟氮沉降试验,分析模拟氮沉降对天山云杉林土壤酶活性(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蔗糖酶)的季节性影响,为研究氮沉降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氮沉降对土壤脲酶活性有微弱的促进作用,对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中氮和低氮对土壤蔗糖酶活性有促进作用,高氮具有抑制作用。对0~10 cm土层而言,春季模拟氮沉降增加后,各处理间土壤酶活性差异均不显着,夏季和秋季模拟氮沉降增加后,各处理间土壤酶活性差异均显着;对10~20 cm土层而言,夏季模拟氮沉降增加后,各处理间只有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差异均显着;秋季模拟氮沉降增加后,各处理间只有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均显着。高水平的氮沉降可能抑制干旱区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酶活性。(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赵成敏,孙厚吉[7](2019)在《承德:丰宁千松坝云杉林入选“中国最美森林”》一文中研究指出5月10日,第二届"中国最美森林"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17处空气清新、负氧离子浓度大、适宜康养的优质森林入选榜单。丰宁满族自治县国有林场管理处大滩林场千松坝云杉林入选"中国最美森林"。2012年,中国绿色时报社《森林与人类》杂志启动寻找"中国最美森林"的"选美中国森林"活动。至今,共有全国32处科学价值、审美价值、旅游价值俱佳的森林景观登上"中国最美森林"榜单。经多年建设,丰宁国有林场森林得到保护、资源得以开发,尤其(本文来源于《对接京津——低碳环保 持续发展论文集》期刊2019-06-15)
李擎,王振锡,王雅佩,刘梦婷,杨勇强[8](2019)在《基于GF-2号遥感影像的天山云杉林郁闭度估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郁闭度作为林业综合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对评价和监测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提取GF-2号遥感影像的光谱信息、纹理特征因子和地形因子,结合地面样方的实测郁闭度数据,为了筛选出对郁闭度反演影响较大的因子和构建反演精度较高的估测模型,首先对各个因子与郁闭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剔除相关性较低的因子;其次对各个纹理特征因子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主成分法对各个波段的纹理特征因子进行分析,最终筛选出合理的纹理特征因子与影像的光谱信息、地形因子等特征,并以此作为自变量构建郁闭度估测的逐步回归模型。研究表明:以纹理特征+光谱信息+地形因子为自变量构建的估测模型拟合度为0.823,经精度检验EA%达到89.82%。总体来看,该模型基本上满足了郁闭度反演的需要,为新疆天山云杉森林生态系统的评估和实现精准数字林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翾然,常顺利,张毓涛[9](2019)在《天山雪岭云杉林粗木质残体储量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粗木质残体(coarse woody debris,CWD)在天山雪岭云杉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结构性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解释其储量特征是研究CWD的基础,但尚未有大尺度研究见诸报道。以天山雪岭云杉8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试验以及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了样地内CWD的储量组成、径级以及分解等级分布格局等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天山雪岭云杉8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共有直径≥10 cm的CWD 936株,CWD的密度、体积、储量分别为117株/hm~2,15.13 m~3/hm~2,4.52 t/hm~2;其中倒木是CWD的主要贡献者,占CWD总储量的52.21%;(2)样地内各径级CWD的数量呈典型的倒"J"型结构,直径<30 cm的CWD个体占全部CWD的83%;(3)样地内CWD总体上处于以Ⅱ、Ⅲ分解等级为主的中度分解状态,CWD径级越大,分解程度越高;(4)林分密度、郁闭度和海拔是影响天山雪岭云杉林CWD储量特征的主要因素。研究可为天山雪岭云杉林的可持续发展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冯金元,蒋志仁,蒋志成,崔冬龙,倪兆睿[10](2019)在《祁连山保护区西端气象因子与青海云杉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拟合模型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祁连山保护区西端气象因子与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青海云杉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与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6个气象因子显着相关,显着性水平为0.05。以青海云杉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为应变量,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连续干旱天数、风速和蒸发量为自变量,建立了拟合模型。经检测,模型估算值与实测结果误差较小,可为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青海云杉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较为准确的数据。(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5期)
云杉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采用统计回归法,建立了青海云杉林可燃物含水率与气象要素关系模型,以青海云杉林死体可燃物引燃含水率为基准,结合燃烧实验,确定了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青海云杉林森林火险等级对应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模型模拟效果较好,引入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气象预测模型可提高森林火险气象指数模型的应用效果,为祁连山保护区西端青海云杉林火灾预测预防提供了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云杉林论文参考文献
[1].刘云超,李晓兰,白永安.沙地云杉林N、P、K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蒋志成,蒋志仁,冯金元,王军梅,罗玉梅.祁连山保护区西端气象因子与青海云杉林火险等级相关性分析[J].林业科技通讯.2019
[3].马剑,刘贤德,李广,赵维俊,王顺利.祁连山中段青海云杉林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9
[4].陈欣,韩有志.关帝山不同密度云杉林的更新特征[J].山西农业科学.2019
[5].王雅佩,王振锡,刘梦婷,李擎,杨勇强.基于无人机影像天山云杉林主伐迹地提取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19
[6].李吉玫,张毓涛.模拟氮沉降对天山云杉林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影响[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7].赵成敏,孙厚吉.承德:丰宁千松坝云杉林入选“中国最美森林”[C].对接京津——低碳环保持续发展论文集.2019
[8].李擎,王振锡,王雅佩,刘梦婷,杨勇强.基于GF-2号遥感影像的天山云杉林郁闭度估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9
[9].李翾然,常顺利,张毓涛.天山雪岭云杉林粗木质残体储量特征[J].生态学报.2019
[10].冯金元,蒋志仁,蒋志成,崔冬龙,倪兆睿.祁连山保护区西端气象因子与青海云杉林死体可燃物含水率拟合模型构建[J].林业科技通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