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粉麸星论文-赵阳,周惠明

面粉麸星论文-赵阳,周惠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面粉麸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鲜面,黑点,酶促褐变

面粉麸星论文文献综述

赵阳,周惠明[1](2017)在《面粉麸星对生鲜面表面黑点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鲜面贮藏过程中,其表面会出现黑点,为探究黑点成因,利用不同粉路的面粉及回添麸皮的精面粉(出粉率40%,多酚氧化酶活性近为0)刺作生鲜面,研究麸星对生鲜面表面黑点生成情况的影响。通过色差计和图片处理软件Image J测定面片颜色变化及其表面黑点数量、尺寸和面积,探讨黑点生成量与面粉中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面粉中麸星含量增加,总酚含量和PPO活性越高,所制备的生鲜面表面越容易生成黑点。利用PPO活性近为零的面粉制备的面片表面不生成黑点,回添麸皮后面片表面生成黑点。对麸皮进行干热处理后,麸皮中总酚含量降低26%,PPO活性降低95%,面片表面黑点面积减少50%。添加PPO抑制剂(环庚叁烯酚酮)可完全抑制面片表面黑点生成。这说明生鲜面表面的黑点与面粉麸星中的酚类化合物及PPO有关,且PPO催化的酶促褐变可能是黑点生成的关键。(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1-08)

陈天飞,吴翔,刘楠嶓,李秀娟[2](2015)在《基于PCNN的面粉麸星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面粉加工过程中麸星数目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面粉的品质等级,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图像处理方法实现对面粉中微小麸星的视觉检测。首先,该方法对采集的面粉图像进行局部灰度熵变换并通过比例映射生成熵值图像,从而完成了原始面粉图像的图像增强。然后,在图像增强的基础上,利用PCNN对熵值图像进行迭代处理,并通过最小交叉熵确定最优迭代次数,完成最终的麸星目标分割。最后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提高近2倍,且算法运行时间为5.189 3s,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5年12期)

于心俊,李贝贝,李秀娟[3](2014)在《微型智能化面粉麸星检测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小麦面粉麸星含量是评价面粉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面粉麸星含量,介绍一种基于ARM11处理器的面粉麸星检测系统。[方法]系统采用机器视觉和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在Qt框架中运用V4L2(Video for Linux 2)的驱动架构实现麸星图像数据采集、显示和保存,最后通过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检测面粉中的麸星含量。[结果]采集到的麸星图像分辨率高,麸星检测结果精确。[结论]该系统具有高的稳定性和精确度,并且检测效率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7期)

李武平,纪建海[4](2013)在《控制面粉麸星含量的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我国粮食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多年生产经验,提出减少面粉麸星应该从筛路调整和水分调节两个方面着手解决。(本文来源于《粮食加工》期刊2013年06期)

蒋衍恩[5](2013)在《麸星仪在面粉行业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麸星和粉色是面粉的感官指标,受人为因素影响难以量化,在指导实际生产中多凭制粉师经验判断。博恩科技公司开发的麸星仪实现了面粉加工精度检测从感官检验到仪器检验的跨越。麸星仪采用图像分析技术短时间内自动分析出面粉样品中的麸星含量、粉色值,并可以预测面粉灰分含量,从而帮助制粉企业实现从结果管理向过程管理的转变。(本文来源于《粮食加工》期刊2013年02期)

乔常明[6](2010)在《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面粉麸星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面粉中麸星含量的多少是评价面粉等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不仅能够反映小麦品种的优劣,而且能够体现出面粉生产工艺的水平。目前国内绝大多数与面粉制品有关的科研院所、生产厂家等检测机构还是采用操作人员在放大镜的帮助下肉眼识别的方式来完成检测工作,这种传统的人工检测方式往往达不到精度要求而且费时费力,因此检测结果很难令人信服。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提出设计一个智能的面粉麸星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自动完成面粉装载、运输、拍照等一系列工作,同时该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可以实时的完成对面粉图像的处理和麸星的快速检测,从而有效避免了传统人工检测方式中存在的诸多不足。在麸星检测系统的硬件设计中,将光照度检测及控制技术添加到检测仪器中,从而避免了其它仪器在检测时缺少对于检测环境实时监控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为了满足光照度准确检测的设计要求,研究运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来实现A/D采样数据与标准光照度值之间的数据拟合。仿真实验表明:这种改进的BP算法可以有效的避免局部极小化问题,提高了网络的收敛速度。本文还对图像灰度化、二值化、平滑滤波、纹理分析、边缘检测等多种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了综合的比较研究,并参考模式识别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麸星快速识别和归一化的算法。然后,根据这些图像处理算法的基本原理设计编写了一款软件,该软件可以完成麸星个数、面积、面积百分比等参数的快速有效检测。最后,本文指出了该系统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有待于日后改进和完善。(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大学》期刊2010-03-20)

戴常军,孙来军,王乐凯,乔常明,钱海波[7](2009)在《面粉麸星计算机检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面粉麸星的多少是评价面粉质量的一种重要指标,传统的面粉麸星检测都是依靠人工感官方式,即操作人员利用放大镜(5倍或5倍以上)查找统计视野中能见的麸星。由于麸星的数量多且面积小,因此,靠人工感官检测方式得到的数据结果往往达不到精度要求。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面粉麸星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面粉的麸星个数、麸星面积以及面积百分比等指标。(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09年11期)

张有兵[8](2009)在《面粉麸星的识别与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面粉中麸星的含量多少是面粉等级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反映面粉生产工艺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开发的“面粉麸星的识别与检测”系统可用于面粉生产企业的在线监测,使其能实时监测面粉生产情况。同时,该系统也可以作为面粉检测机构的检测仪器,用于检测送检的面粉样品。麸星的识别和测量是建立在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相关理论基础上的。文中首先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结构框图,然后介绍了各个部分的功能和实现方法,最后具体介绍了系统的实现算法,讨论了不同的算法对系统结果的影响。系统的实现算法主要包括面粉图像的预处理和麸星的识别与测量算法。图像的预处理中首先将RGB真彩色面粉麸星图像转换为灰度图像,然后讨论了中值滤波、高斯滤波、形态学滤波、拉普拉斯锐化等算法对图像处理的影响,最终采用高斯平滑滤波加上拉普拉斯锐化的处理算法。在预处理的基础上对图像中的麸星进行检测,讨论了包括模板匹配法、线性判别法、K均值聚类法等各种方法。最后利用麸星与面粉灰度值不同的特点,采用将面粉图像分成多个小块的方法,对单个小块计算灰度值求得图像的最佳阈值,计算图像中麸星的数目和大小。在此基础上,对图像进行对比度分析,完成麸星相关信息获取工作,在显示设备上显示获得的数据,最终完成了麸星的定量检测工作。该系统主要从叁个方面检测面粉的质量:面粉中麸星的数目、麸星所占面粉的比例、面粉中各个麸星的大小。文章最后对面粉麸星的识别与测量系统优缺点做出总结,并参照其他在线检测仪器特点,提出了有待改进的地方。(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09-03-01)

殷晓慧[9](2007)在《面粉麸星白度检测计算机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面粉麸星检测系统用来在面粉生产线上实时检测面粉中的麸星,同时计算面粉的白度。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功能和部分软件原代码。该系统具有识别麸星;计算麸星面积、麸星所占面积比例、白度,显示检测结果、当前状态、检测时间,动态显示麸星个数和白度变化曲线等功能。(本文来源于《粮食与饲料工业》期刊2007年08期)

纪建海,李武平[10](2007)在《如何减少面粉中的麸星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最多的皮层的灰分高于胚乳灰分10~20倍,所以面粉厂普遍采用尽可能降低面粉中麸星含量的方法来提高面粉白度。 影响面粉中麸星含量高低的因素很多,如小麦清理不彻底,打麦机筛筒破(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报》期刊2007-04-17)

面粉麸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面粉加工过程中麸星数目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面粉的品质等级,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CNN)的图像处理方法实现对面粉中微小麸星的视觉检测。首先,该方法对采集的面粉图像进行局部灰度熵变换并通过比例映射生成熵值图像,从而完成了原始面粉图像的图像增强。然后,在图像增强的基础上,利用PCNN对熵值图像进行迭代处理,并通过最小交叉熵确定最优迭代次数,完成最终的麸星目标分割。最后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提高近2倍,且算法运行时间为5.189 3s,具有较高的执行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面粉麸星论文参考文献

[1].赵阳,周惠明.面粉麸星对生鲜面表面黑点的影响[C].2017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第九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7

[2].陈天飞,吴翔,刘楠嶓,李秀娟.基于PCNN的面粉麸星检测方法[J].中国粮油学报.2015

[3].于心俊,李贝贝,李秀娟.微型智能化面粉麸星检测系统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

[4].李武平,纪建海.控制面粉麸星含量的技术探讨[J].粮食加工.2013

[5].蒋衍恩.麸星仪在面粉行业的应用[J].粮食加工.2013

[6].乔常明.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面粉麸星检测技术研究与实现[D].黑龙江大学.2010

[7].戴常军,孙来军,王乐凯,乔常明,钱海波.面粉麸星计算机检测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2009

[8].张有兵.面粉麸星的识别与测量[D].浙江工商大学.2009

[9].殷晓慧.面粉麸星白度检测计算机系统[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7

[10].纪建海,李武平.如何减少面粉中的麸星量[N].河北科技报.2007

标签:;  ;  ;  

面粉麸星论文-赵阳,周惠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