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记录分辨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亚洲夏季风,石笋,深海氧同位素11阶段(MIS11),Heinrich-like事件
记录分辨率论文文献综述
赵彬[1](2019)在《MIS11阶段亚洲夏季风演化的高分辨率落水洞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深海氧同位素11阶段(MIS11)期间千年尺度气候事件演化特征与机制尚不明确,获取高分辨率、精确定年、气候意义明确的代用指标记录是理解MIS11期气候变化的成因及其与全新世类比的基础。本文基于湖北恩施落水洞一支长3700mm石笋(编号:LS60)的12件230Th年龄和3410对氧碳同位素数据,建立了 MIS11阶段403.7-354.1 ka B.P.期间高分辨率(平均15a)的亚洲季风气候与环境演化记录,进而探讨季风气候事件的发生特征与动力学机制。在MIS11期,LS60石笋δ180记录基本遵循轨道尺度太阳辐射变化,其上迭加8次δ18O值漂移幅度超过1‰的千年尺度弱季风事件。这些弱季风事件具有鲜明的5-7ka发生周期,类似于末次冰期Bond旋回准周期。其中,MIS11早期的叁次弱季风事件分别发生在392.0,386.2和380.5 ka B.P.,与格陵兰低温、南极暖峰、伊比利亚海表温低值以及冰漂碎屑层(IRD)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在年龄误差范围内基本同时发生,本文将其定义为Heinrich-like(HL)事件。LS60石笋δ18O记录的HL事件转型十分迅速,在叁百年内完成,与同时期永兴洞记录的相当事件速率基本一致。通过对比研究发现,HL事件和末次冰期Heinrich事件具有相似周期,均发生在太阳辐射量值偏低(425-455 W/m2)时期,且持续时长相当;但在转型特征上存在差异,即HL事件转型速度快,Heinrich事件开始和结束则更为缓慢。综合海洋、冰芯和石笋记录,本文发现的MIS11阶段HL事件具有全球性特征。MIS11c发生后的第一次全球性千年尺度气候事件(HL3),指示大西洋经向翻转流显着衰减,表明大洋环流的程度已达到冰期的气候条件,因此可用于标定间冰期结束时间。通过落水洞记录与同时段230Th年龄控制的叁宝洞记录比较,本文确定MIS11c结束时间应不晚于395.0 ka B.P.,间冰期长度约31 ka,与北大西洋海洋同位素和海表温记录结果大体一致。本文进一步对MIS11c时段季风变率进行功率谱分析和EMD分析,得到显着180a周期信号,对应于太阳活动de Vries周期,说明百年尺度太阳活动是间冰期内部低纬水文循环的重要控制因素。LS60石笋δ13C记录呈现冰期-间冰期旋回特征,即403.7-395.0 ka B.P.期间δ13C数值持续偏正,之后则以-5.8‰为背景值上下波动。这说明在轨道尺度上,δ13C所指代的植被类型转变主要响应于全球冰量与温度。在千年尺度上,去趋势后的Δδ13C与Δδ180有良好的相关性(r=0.31,n=3306),尤其是氧碳同位素在叁次HL事件期间共同偏正,这进一步支持所识别出的HL事件的正确性。交叉谱分析显示,石笋Δδ13C与Δδ180记录存在显着的1-3 ka共同周期,说明在千年尺度上石笋δ13C响应于亚洲季风环流强度。综上所述,本项研究提供了年代际分辨率的MIS11期的亚洲季风记录,据此认识到其中一系列季风气候事件具有全球性特征。重要发现有叁点:(1)季风事件与末次冰期相当事件可以比较,说明冰期旋回的事件特征、频率和幅度具有共同的驱动机制;(2)确定了 MIS11c之后的第一个弱季风事件(HL3事件)发生在392.0ka B.P.,指示MIS11c结束时间应不晚于395.0ka B.P.;(3)相当于全新世的MIS11c内部具有高频振荡特征,以及百年尺度太阳活动周期特征,为当今间冰期气候特征机制研究和未来气候走向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9-05-24)
冷程程[2](2019)在《晚冰期以来孤山屯泥炭地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的植硅体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东北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东临太平洋,处于东亚季风影响区,是反映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且本区气候冷湿,泥炭地广泛发育。由于泥炭地蕴含丰富的古气候信息,因此可做为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的理想载体,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孤山屯泥炭地7.5m的泥炭剖面样芯进行1cm间隔的取样,并对泥炭样品进行AMS~(14)C测年和植硅体分析,得到了13.0 cal ka BP以来的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的植硅体记录。通过对植硅体序列进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的重建,恢复了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温度和古降水的变化,并利用频谱分析讨论了孤山屯泥炭地古气候变化的周期,并综合前人对东亚夏季风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利用植硅体指标反演东亚夏季风演化的可靠性,重建了13.0 cal ka BP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孤山屯泥炭剖面中观察到的植硅体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鞍型、齿型、帽型等32种类型的植硅体同时也发现了部分硅藻和海绵骨针。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孤山屯泥炭地以草本植物植硅体为主,也包含少量的木本植物植硅体。其中,草本植物植硅体主要来源于早熟禾亚科、黍亚科、虎尾草亚科、莎草科、蕨类植物。植硅体组合、温暖指数和PCA-F1得分的结果表明,13.0 cal ka BP以来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气候经历了冷湿(13.0-11.1 cal ka BP)-暖湿(11.1-6.5 cal ka BP)-转暖干(6.5-2.1 cal ka BP)-冷干(2.1cal ka BP-至今)的气候演变过程。2.利用植硅体-温凉指数函数和植硅体-降水转换函数重建了本地区的古温度和古降水的变化,重建结果较为准确的重现了GISP2冰芯δ~(18)O和北大西洋浮冰记录的千年尺度至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过程和事件,包括新仙女木事件、晚冰期向全新世的过渡过程、8.2 ka和4.2 ka事件,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也有所反映。3.对重建的古温度和古降水序列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孤山屯泥炭地的气候变化存在1.6 ka、1.2 ka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和500 a左右的百年尺度的气候周期性变化。1.6 ka和1.2 ka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可能与太阳活动相关。500 a左右的气候变化可能与厄尔尼诺活动相关。4.重建的古降水和PCA-F1得分能够很好的反演孤山屯泥炭地晚冰期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过程,即:在YD时期东亚夏季风较弱,降水较少;从晚冰期进入全新世,降水增多,东亚夏季风持续增强;进入全新世以后,距今11.0-6.5 cal ka BP时气候最为湿润,东亚夏季风最强,而距今3.0 cal ka BP以来,降水减少,东亚夏季风持续减弱,直至小冰期结束。结果充分说明植硅体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研究的可靠代用指标。(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尤晓妮,李忠勤,王莉霞[3](2019)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气象要素与冰芯记录形成过程及其分辨率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支海拔4 130 m处的雪冰化学资料,探究了气温和降水与冰芯记录形成过程及其分辨率的关系,并通过建立温度参数的淋溶模型,探讨了夏季消融期雪坑离子浓度与正积温的关系。结果表明: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Mg~(2+)离子以1年为分辨率形成冰芯记录,其浓度仅保存了初始值的30%。春季,化学离子浓度峰值受到离子来源和降水的影响而增大,这种增大趋势随着深度的增加明显弱化。淋溶模式显示,雪坑离子浓度是关于消融量与离子损失率的指数函数,随正积温的增大表现出指数衰减的规律。该模式基本能反映不同离子的淋溶过程。(本文来源于《冰川冻土》期刊2019年02期)
王高春,田小波[4](2018)在《利用密集台阵背景噪声记录获得高分辨率的地壳速度结构——以信江盆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浅层地壳速度(1-2km)是了解沉积环境和浅层构造变形的关键因素。近年来,基于短周期密集台阵的背景噪声面波层析成像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环保高效地获取区域高分辨率的浅层地壳结构提供了可能。本文在中国东南部的信江盆地中布置了一个短周期密集台阵,台阵包含203个短周期地震仪,平均台间距大约400米,连续记录33天。用短周期密集台阵背景噪声成像技术对记录的地震数据进行处(本文来源于《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七)——专题54: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法研究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专题55:深地资源地震波勘探理论、方法进展》期刊2018-10-21)
卫蕾华,蒋汉朝,何宏林,徐岳仁,高伟[5](2018)在《末次冰期山西洪洞高分辨率粒度和磁化率记录的H5事件及其气候演化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源于北大西洋的末次冰期千年尺度波动的Heinrich事件在东亚地区不同气候记录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识别。但是,哪一次事件对东亚乃至北半球影响最显着还不清楚。山西临汾盆地作为中国东部的山间盆地保存了较为广泛的黄土沉积。本次研究对山西洪洞县洞峪沟剖面末次冰期厚10.5m的黄土进行光释光测年,0.5cm间距的粒度测量、磁化率测量。结果显示,该剖面跨越67.7~13.0ka,粒度和磁化率记录所反映的气候特征可以以H5事件(47.3ka)为分界点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中,早期(67.7~47.3ka)粗粉砂(20~63μm)和砂含量(>63μm)整体较低而磁化率较高,反映该时期亚洲冬季风较弱而夏季风较强;晚期(47.3~13.0ka)粗粉砂含量和砂含量整体较高而磁化率较低,反映该时期亚洲冬季风明显增强而夏季风明显减弱。山西洪洞以H5事件(约47.3ka)为分界点的末次冰期气候演化模式在东亚、东地中海乃至北美均可以对比,可能是北极地区冰量在这一时期得到显着发展,导致东亚乃至北半球气候向寒冷方向发生显着变化。这一认识对理解东亚MIS3气候演化趋势具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期刊2018年04期)
徐军[6](2018)在《晚全新世东海内陆架泥质区高分辨率古季风沉积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陆架泥质沉积体是在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逐步发展形成的,沉积速率高、沉积体连续性好的特点使其保存了丰富的环境和气候信息,成为研究过去全球变化的良好载体。本论文对东海内陆架泥质区南部的MZ05孔浅钻岩心进行了系统的年代学、沉积学和地球化学分析,重建其高分辨率沉积序列,在此基础上恢复了晚全新世以来东亚古季风演化历史。MZ05孔岩心岩性特征和粒度组成表明其垂向分布大致可以划分为滨岸沉积、滨岸向浅海过渡沉积、浅海沉积叁个沉积相。本文选择MZ05孔上部20m的海洋沉积物进行综合研究,高精度AMS~(14)C年代框架揭示其沉积时间介于2.90ka B.P.-1.80ka B.P.之间。考虑到东亚季风系统控制下的海流流向、降雨强度等指标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以及长江入海物质对东海陆架泥质体的控制作用,选择对环境反映敏感的沉积物粒级含量及其平均粒径来反映冬季沿岸流强度,进而恢复东亚冬季风演化历史;选择沉积物化学侵蚀变指数(CIA)、Rb/Sr比值、SiO_2/Al_2O_3比值来反映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强度,进而恢复东亚冬夏季风演化历史。古季风重建结果显示,2.90 ka B.P.-1.80ka B.P.东国东部地区东亚冬季风的演化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叁个阶段,分别为2.90ka B.P.-2.60ka B.P.的强盛期、2.60ka B.P.-2.37ka B.P.的波动期、2.37ka B.P.-1.80ka B.P.的较弱期。东亚夏季风也可以划分为叁个阶段,分别为2.90ka B.P.-2.60ka B.P.的较强期、2.60ka B.P.-2.16ka B.P.的波动减弱期、2.16ka B.P.-1.80ka B.P.的较弱期。晚全新世以来东亚冬、夏季风的演化过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其强度变化幅度、持续时间存在差异,即表明两者并非简单的相互消长的关系,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和特殊性。另外,本文季风演化恢复结果可在南黄海气候指标、金川泥炭气候指标、莲花洞石笋δ~(18)O值气候指标中找到相应的证据,揭示了大尺度环境和气候变化在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良好响应。(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期刊2018-05-22)
黄何[7](2018)在《晚白垩世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高分辨率有机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晚白垩世是地质历史中典型的温室气候时期,对该时期陆相沉积记录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松辽盆地“松科一井”大陆科学钻探工程获取了晚白垩世连续完整的陆相沉积岩心记录,为研究晚白垩世陆地气候变化提供了绝佳的材料基础。本次研究基于松科一井南孔青山口组(1782-1286m)的岩心高分辨率有机地化数据(TOC及有机碳同位素)进行轨道尺度上的古气候变化研究。这两种指标均记录到了米兰科维奇周期信号,但主要以短偏心率周期和斜率周期为主。同时,我们利用高频变化的TOC数据进行旋回地层学分析,建立了基于TOC数据的青山口组年代框架,并进一步讨论了高频变化的有机碳含量与轨道周期之间的内在关系,发现短偏心率幅度的极大值对应着TOC含量的极大值,得出地球轨道周期对青山口组有机碳埋藏的驱动作用。另一方面,根据青山口组的有机碳同位素数据,发现了在青二、叁段上部一次明显的同位素正偏事件,基于高精度的年代学约束,认为这次偏移事件可能与晚白垩世最后一次大洋缺氧事件(OAE3)有关,并从轨道参数变化的角度来讨论了这次特殊的大洋缺氧事件,本研究不仅在有机碳同位素数据中发现了1.2Ma和2.4Ma的超长轨道周期信号,还发现了晚白垩世由于太阳系混沌共振引起的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偏心率长周期的转换现象,即:(s4-s3)—(g4-g3)到(s4-s3)—2(g4-g3)(2.4Ma变为1.2Ma)。本文认为这次轨道参数配置的改变对地球表层气候系统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可能是晚白垩世OAE3期间的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控制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8-05-01)
胡天鹏[8](2018)在《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PAHs及BC高分辨率沉积记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环芳烃(PAHs)是中性、非极性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PAHs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可以在环境各介质间进行长距离迁移,进而危害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大部分POPs具有足够的挥发性、并能够在正常的环境温度下发生蒸发和沉淀。在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导致POPs趋于从地球表面蒸发;而在高纬度地区,低温使POPs从大气中向土壤和水体中沉降;在寒冷的生态系统中导致POPs的趋于冷凝、沉降和聚集。而偏远的生态系统中人为活动影响较小是研究过去环境变化的优良载体,具有分辨率高、信息量大、分布广泛等优点,是研究过去环境变化的理想材料。本研究于2016年10月在大九湖泥炭地采集100cm的泥炭柱,并将泥炭柱按照1cm等距离切割成100个样品。分析测定了沉积物中16种美国环保署优控PAHs(Nap、Acy、Ace、Flu、Phe、Ant、Pyr、Fla、BaA、Chr、BbF、BkF、BaP、IcdP、DBA、BghiP)、TOC及BC,对其进行空间分布、沉积影响因素和历史上人为活动方面的探索,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大九湖泥炭地表层泥炭中16种PAHs总量(Σ_(16)PAHs)的范围为237.34~1608.62ng/g,平均值为699.03ng/g,以LMW-PAHs(2~3环)为主所占比例在58.95%~79.26%之间,平均占PAHs总量的71.74%,其中Nap及3环的Phe占据了主导地位,各PAHs物种中Nap占ΣPAHs的37.07%,其次为Phe占ΣPAHs的25.95%。~(210)Pb定年结果显示采集到的100cm泥炭柱代表了大九湖地区过去近140年的沉积历史(1875年~2015年),泥炭柱中16种PAHs总量(Σ_(16)PAHs)的范围为212.67~830.10ng/g均值为518.65ng/g,各物种中PAHs以3环的Phe及2环的Nap为主要组成分别占Σ_(16)PAHs的38.64%±4.42%,23.22%±4.06%。TOC含量变化范围为342.67~745.31g/kg,均值为467.61g/kg,BC的含量介于1.20~364.78g/kg之间,均值为127.82g/kg,含量远高国内其他研究区域。根据沉积柱中PAHs的含量水平和组成特征,可以将PAHs的历史变化特征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中PAHs含量和变化趋势都能较好的反应人为活动的强弱。华中地区林木大砍伐及大九湖地区开垦农田,兴建排水沟渠等活动都对PAHs沉积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建国以来,沉积柱中PAHs的含量与人为活动强弱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AHs含量与GDP(r~2=0.302,p<0.05)及机动车保有量(r~2=0.363,p<0.05)之间呈显着性正相关。此外,其中高分子量PAHs即:4环、5环PAHs以及6环与GDP及能源消耗量之间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TOC含量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越靠近表层为腐烂的植物残体越多,因此靠近表层TOC含量越高,越往下泥炭发育的时间越长,微生物的矿化及降解作用时间越长因此含量逐渐减少。从下到上层BC的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1950s开始BC的含量明显增加,到近10年含量又逐渐降低。BC/TOC比值显示近20年来泥炭柱中BC的来源发生了较大转变,BC含量与石油(r~2=0.741,P<0.01)、煤炭消耗量(r~2=0.706,P<0.01)、机动车保有量(r~2=0.429,P<0.01)、GDP产值(r~2=0.513,P<0.01)及人口(r~2=0.841,P<0.01)之均间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特别是与人口、石油及煤炭消耗量之间相关性极显着。说明人为活动及能源结构改变对BC含量影响较大。暖事件年代时PAHs的含量明显降低,且伴随着温度增加的幅度降低,PAHs含量也有所上升;而在冷事件年代PAHs含量会相对有所增加,而对于温度的升高BC的含量反而也升高,BC与温度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r~2=0.421,P<0.01)。强降水年代PAHs及BC都有小幅度的降低,强降水过后PAHs及BC含量又会有增加,尤其是在1983年、1994年、2000年神农架地区遭遇暴雨袭击年代PAHs及BC对于降水响应较为明显;而降水量较少的干旱年代PAHs及BC含量也有降低的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期刊2018-05-01)
徐军,石学法,刘升发,刘建兴,单新[9](2018)在《晚全新世东亚季风高分辨率沉积记录:来自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证据》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位于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MZ05孔浅钻岩芯进行粒度、常微量元素、AMS~(14)C测年分析,获得2.90-1.80ka B.P.期间粒度和常微量元素随时间变化的高分辨率曲线。综合分析MZ05孔地球化学元素比值(CIA,Rb/Sr)曲线发现沉积物源区的化学风化强度变化可以分为3个阶段:2.90-2.70ka B.P.的增强期,2.64-2.35ka B.P.的减弱期和2.35-1.80ka B.P.的较弱期,反映该段时间内东亚夏季风的强弱变化。MZ05孔的沉积物敏感粒级(1.2~22.1μm)平均粒径指示晚全新世东亚冬季风波动频繁,呈现出3个各具特点的阶段:2.90-2.65ka B.P.属于中等频率波动的冬季风强盛期;2.64ka B.P.左右东亚冬季风由强转弱,2.60-2.35ka B.P.冬季风先减弱后增强;2.35-1.82ka B.P.为相对稳定的冬季风弱期。东亚冬季风的演化趋势在其他气候记录中也发现相应的降温证据,揭示全球气候变化的区域性响应。研究同时发现晚全新世研究区东亚冬、夏季风在百年尺度上呈现反相位关系。(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2期)
张伟宏,廖泽波,陈仕涛,邵庆丰,段福才[10](2018)在《湖北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DO18事件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冰量较大时期千年尺度事件的区域响应和结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和验证千年尺度事件的驱动机制。基于湖北永兴洞一支石笋的5个高精度230Th年龄和323个氧同位素数据,重建了Dansgaard-Oeschger(DO)18事件发生时高分辨率的东亚水文循环变化的过程和特征。结合同一洞穴另两支石笋记录,发现永兴洞石笋δ18O在~64.7 ka迅速负偏1.5‰,指示在MIS4阶段东亚季风区确实发生了持续时间较短的DO18事件。石笋δ18O结果精确标定了DO18事件的结束时间为~63.0 ka,结束过程呈现出5个百年尺度的季风增强振荡。在形态特征上,不同于格陵兰冰芯DO18事件的快速开始和快速结束(~60 a)的对称变化,季风区DO18事件呈现出快速增强但缓慢结束(持续达1500 a)的显着不对称特征。但是,石笋δ18O与北大西洋温盐环流(AMOC)变化在形态特征和持续时间上高度一致,暗示了AMOC对东亚季风区DO事件的重要调控作用。DO18事件时东亚季风与北大西洋气候的不同结构特征可归于高低纬气候系统对AMOC响应方式的差异。石笋δ18O功率谱结果呈现出208a、150 a、52 a和14~12 a的变化周期,分别接近于太阳活动的207 a、149 a、57 a和11 a周期,说明在冰量较大的MIS4阶段太阳活动仍控制着东亚季风短尺度的波动。(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记录分辨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东北地区位于欧亚大陆东部边缘,东临太平洋,处于东亚季风影响区,是反映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且本区气候冷湿,泥炭地广泛发育。由于泥炭地蕴含丰富的古气候信息,因此可做为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的理想载体,在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孤山屯泥炭地7.5m的泥炭剖面样芯进行1cm间隔的取样,并对泥炭样品进行AMS~(14)C测年和植硅体分析,得到了13.0 cal ka BP以来的高分辨率的古气候变化的植硅体记录。通过对植硅体序列进行定性、半定量和定量的重建,恢复了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温度和古降水的变化,并利用频谱分析讨论了孤山屯泥炭地古气候变化的周期,并综合前人对东亚夏季风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利用植硅体指标反演东亚夏季风演化的可靠性,重建了13.0 cal ka BP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过程。主要结论如下:1.孤山屯泥炭剖面中观察到的植硅体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鞍型、齿型、帽型等32种类型的植硅体同时也发现了部分硅藻和海绵骨针。植硅体分析结果表明孤山屯泥炭地以草本植物植硅体为主,也包含少量的木本植物植硅体。其中,草本植物植硅体主要来源于早熟禾亚科、黍亚科、虎尾草亚科、莎草科、蕨类植物。植硅体组合、温暖指数和PCA-F1得分的结果表明,13.0 cal ka BP以来孤山屯泥炭地的古气候经历了冷湿(13.0-11.1 cal ka BP)-暖湿(11.1-6.5 cal ka BP)-转暖干(6.5-2.1 cal ka BP)-冷干(2.1cal ka BP-至今)的气候演变过程。2.利用植硅体-温凉指数函数和植硅体-降水转换函数重建了本地区的古温度和古降水的变化,重建结果较为准确的重现了GISP2冰芯δ~(18)O和北大西洋浮冰记录的千年尺度至百年尺度的气候变化过程和事件,包括新仙女木事件、晚冰期向全新世的过渡过程、8.2 ka和4.2 ka事件,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也有所反映。3.对重建的古温度和古降水序列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孤山屯泥炭地的气候变化存在1.6 ka、1.2 ka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和500 a左右的百年尺度的气候周期性变化。1.6 ka和1.2 ka的千年尺度的气候变化可能与太阳活动相关。500 a左右的气候变化可能与厄尔尼诺活动相关。4.重建的古降水和PCA-F1得分能够很好的反演孤山屯泥炭地晚冰期以来东亚夏季风的演化过程,即:在YD时期东亚夏季风较弱,降水较少;从晚冰期进入全新世,降水增多,东亚夏季风持续增强;进入全新世以后,距今11.0-6.5 cal ka BP时气候最为湿润,东亚夏季风最强,而距今3.0 cal ka BP以来,降水减少,东亚夏季风持续减弱,直至小冰期结束。结果充分说明植硅体可以作为东亚夏季风研究的可靠代用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记录分辨率论文参考文献
[1].赵彬.MIS11阶段亚洲夏季风演化的高分辨率落水洞记录[D].南京师范大学.2019
[2].冷程程.晚冰期以来孤山屯泥炭地高分辨率气候变化的植硅体记录[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尤晓妮,李忠勤,王莉霞.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气象要素与冰芯记录形成过程及其分辨率的关系研究[J].冰川冻土.2019
[4].王高春,田小波.利用密集台阵背景噪声记录获得高分辨率的地壳速度结构——以信江盆地为例[C].2018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二十七)——专题54:地震面波、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法研究地下介质结构及其变化、专题55:深地资源地震波勘探理论、方法进展.2018
[5].卫蕾华,蒋汉朝,何宏林,徐岳仁,高伟.末次冰期山西洪洞高分辨率粒度和磁化率记录的H5事件及其气候演化意义[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8
[6].徐军.晚全新世东海内陆架泥质区高分辨率古季风沉积记录[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8
[7].黄何.晚白垩世松辽盆地青山口组高分辨率有机地球化学记录及其古气候意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8
[8].胡天鹏.神农架大九湖泥炭地PAHs及BC高分辨率沉积记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8
[9].徐军,石学法,刘升发,刘建兴,单新.晚全新世东亚季风高分辨率沉积记录:来自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证据[J].海洋科学进展.2018
[10].张伟宏,廖泽波,陈仕涛,邵庆丰,段福才.湖北高分辨率石笋记录的DO18事件特征[J].沉积学报.2018
标签:亚洲夏季风; 石笋; 深海氧同位素11阶段(MIS11); Heinrich-like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