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功利性论文-张文杰

文学功利性论文-张文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学功利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陈独秀,文学审美性,功利性,政治启蒙话语

文学功利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杰[1](2017)在《难以剥离的文学审美性与功利性——论陈独秀的激进的文学革命理论与政治启蒙话语》一文中研究指出陈独秀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的先驱,他既强调了文学必须打破传统陈腐的东西,借鉴西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写实、抒情风格,又试图从整个文化层面上用文学思想和语言的变革来唤起对旧中国制度和文化的改造和扬弃。在某种程度上,深度影响着中国现代文学朝着现代性、审美性和功利性并行发展的主要动向。当下中国文学理论对文学自身审美性的追求与文学呈现的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功利性揭示是否永远是纠缠不清的一对矛盾,这些都可以从当年陈独秀寄希望于改造中国社会封闭落后处境的文学革命思想和政治启蒙话语中得到新的启示。(本文来源于《中外文论》期刊2017年01期)

王岩[2](2015)在《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功利性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是市场经济的时代,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指引下,高等教育的功利性倾向也在逐渐明显,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的最为明显。本文通过对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功利性倾向进行分析,找出其成因与特点,并积极寻求改变这一倾向的途径,使高等教育能够实现"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本文来源于《新校园(上旬)》期刊2015年03期)

陈世华[3](2015)在《“人生相涉论争”:文学自律性与功利性主张的对撞——兼论对我国文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生相涉论争"是明治维新时期在日本着名文学评论家北村透谷和史论家山路爱山之间展开的一场文学理论大论争。这场论争是文学自律性和文学功利性思想的碰撞,是近代日本就文学本质问题进行的重要讨论。通过这次论争,受卡莱尔思想影响的山路爱山,从史学家的观点出发,主张文学作品对现实社会的实际反映;受美国爱默生泛神论思想、拜伦以及易卜生文学思想影响的北村透谷,在亚洲最早提出了"文学"的概念,并用唯心主义理论确立了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想,这种日本早期浪漫主义思想对鲁迅等人的文学思想都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来源于《东北亚外语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孟倩[4](2014)在《越过刀锋——文学功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的功利性属性已经众所周知,面对生活的无奈,很多人求助于美学、哲学。叔本华把艺术当做是生命意志的暂时休歇,阿多诺把文学作为救赎之路,暂且不论文学能否助我们越过刀锋,文学功利性的关键不是本体论而是认识论,不在乎本身是什么,关键在于被人们当作什么。不在于能否带领人类走出终极困惑,而是如何调整心态,积极的存在于现实。(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杜浩[5](2013)在《文学应是我们对非功利性的探求》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不少文化媒体刊登了王安忆在香港书展谈当下文学的报道,比如《作家王安忆:“点击率时代”让文学变得虚无》、《王安忆谈文学出版业受资本主导:卖比写还重要》、《王安忆担忧写作门槛低:怀疑作者是不是真的爱文学》等。从这些文化报道中可以看到,王安忆对当下的文学、(本文来源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期刊2013-08-02)

赵国春[6](2013)在《论晚清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功利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从选材、翻译方法及语言表达方面看均带有功利的目的。翻译目的论认为在诸多翻译原则中"目的原则"应处于优先地位。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理解,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便具有合理的存在价值。不同的时代要求造就了儿童文学翻译的不同面貌,译者要顺应社会对于儿童文学翻译的功利化期待。(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马大康,孙鹏程[7](2012)在《跨越自律性与功利性之间的鸿沟——论萨特的文学艺术虚构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萨特把文学艺术的虚构性奠基于人的存在虚无化基础上,这就给文学艺术虚构以有力阐释。虚构性同文学艺术独立性、自律性、无功利性和自由的特征是密切相关的,也可以说是其他种种特性的前提。与以往学者将文学艺术的自律性与功利性、形而上学与历史化相对立的做法不同,作为一位积极介入现实的作家,萨特天才地找到一条沟通两者的理论途径,并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极其有价值的思考空间。(本文来源于《文艺研究》期刊2012年05期)

李志宏,于建玮[8](2011)在《怎样理解功利性在文学审美性中的地位和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文艺理论研究出现了一些倾向性的问题。这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已经对我国文艺理论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影响,现在,是到了该认真对待和解决的时候了。譬如,文学理论研究存在某种"西方马克思主义化"的倾向,如何正确认识文艺理论的中国化存在明显的分歧,此外,对文艺和美学审美性和功利性、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理解,以及怎样看待国外批评理论尤其是"西马"文艺批评理论的局限性,等等,这些问题,理论界虽然有所察觉,但还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为此,我们组织了这样一组笔谈,就相关的问题,请国内的专家学者发表自己的意见。我们希望,就我国文艺理论当前存在的问题,能展开进一步的争鸣与讨论。(本文来源于《湖南社会科学》期刊2011年01期)

曾贞[9](2010)在《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功利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多数作品功利性较强,比如反映时代风云,在作品中提出政治主张,表现某一时期的风云变幻,要求文学担负起重要历史使命几乎成为现代文学的主流;文革之后的文学大部分反映了文学的教育以及认识功能;特别是文学发展到了今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现实的消费社会里,文学也一改昔日清高孤傲的面容,商业功能日益明显。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较复杂。从社会、历史、时代、文学观念、作家结构、外来影响以及现代文学的性质等多方面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功利色彩的种种表现及其形成原因。(本文来源于《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邹赞,吴凌云[10](2010)在《论审美自律与文学的功利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他律"代表着审美传统性,"自律"代表着审美现代性,二者彰显了文艺的两种形态,内在的行文逻辑和功能。审美自律使得文学从传统的社会学范式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在审美现代性语境下,文学的功利性由创作动机、作品构成要素的内在功利转向间接的辐射的外在功利性批评。随着消费社会的出现,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学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因而,改变思维模式、重视文学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来源于《枣庄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文学功利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1世纪是市场经济的时代,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指引下,高等教育的功利性倾向也在逐渐明显,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的最为明显。本文通过对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功利性倾向进行分析,找出其成因与特点,并积极寻求改变这一倾向的途径,使高等教育能够实现"把学生培养成和谐发展的人"的培养目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学功利性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杰.难以剥离的文学审美性与功利性——论陈独秀的激进的文学革命理论与政治启蒙话语[J].中外文论.2017

[2].王岩.地方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功利性探析[J].新校园(上旬).2015

[3].陈世华.“人生相涉论争”:文学自律性与功利性主张的对撞——兼论对我国文坛的影响[J].东北亚外语研究.2015

[4].孟倩.越过刀锋——文学功利性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

[5].杜浩.文学应是我们对非功利性的探求[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3

[6].赵国春.论晚清时期儿童文学翻译的功利性[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

[7].马大康,孙鹏程.跨越自律性与功利性之间的鸿沟——论萨特的文学艺术虚构观[J].文艺研究.2012

[8].李志宏,于建玮.怎样理解功利性在文学审美性中的地位和作用[J].湖南社会科学.2011

[9].曾贞.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功利性[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

[10].邹赞,吴凌云.论审美自律与文学的功利性[J].枣庄学院学报.2010

标签:;  ;  ;  ;  

文学功利性论文-张文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