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页岩红壤论文-徐杰

砂页岩红壤论文-徐杰

导读:本文包含了砂页岩红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土保持效应,主成分分析,持水性能,抗侵蚀性能

砂页岩红壤论文文献综述

徐杰[1](2016)在《衡东砂页岩红壤区不同林分水土保持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南在水土保持发展战略决策中,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的建设。但由于对不同植物的生长规律、遗传特性及其生长的土壤与气候环境缺乏认识,导致一些水土保持林未能做到适地适树而失去水土保持功能。研究衡东砂页岩红壤地区的不同林分水土保持效应,可以了解不同林分的生长特性、树种之间种植与配置模式,为治理研究区域的水土流失问题,提供数据支撑。据此,结合湖南省水利厅一般科技项目“典型红壤丘陵区水土保持生物调控机制研究”,以衡东砂页岩红壤地区中具有代表性的3种不同林分类型为研究对象,结合调查区内林分类型与环境特点,采用野外定点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对研究的3种林分进行水土保持效应分析,并构建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3种林分的水土保持效应进行综合评价,主要结论如下:(1)林冠层与林下植被层的持水能力以湿地松+栾树混交林表现最优。3种林分类型植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在80.79t/hm2~88.39t/hm2之间,且是对照荒坡地的7.25~7.93倍。(2)枯落物层的持水能力以樟树+枫香混交林表现最优,其次是马尾松+樟树混交林,最少的为湿地松+栾树。3种林分类型枯落物的储量在3.84t/hm2~5.42t/hm2之间,总最大持水量在3.15t/hm2~6.39t/hm2之间,吸水量与浸泡时间均呈现对数关系,从吸水速率来看,樟树+枫香表现较好。(3)土壤层的持水能力的排序为:马尾松+樟树>樟树+枫香>湿地松+栾树。土壤层的最大持水量在1063.31t/hm2~1106.89t/hm2之间,毛管持水量在883.74t/hm2~967.21t/hm2之间,最小持水量在844.96t/hm2~920.38t/hm2之间,分别比同种母岩上的荒坡地土壤大15.99%、14.26%和21.62%。(4)在0~20cm层土壤抗侵蚀指标来看,樟树+枫香表现最优,其次是马尾松+樟树,湿地松+栾树表现最差。土壤团聚体占土样百分比在94.46%~97.58%之间;抗冲指数在-0.3263~-0.2945之间;水稳性指数在0.7503~0.8353之间;渗透系数在3.973~4.358之间。(6)年地表径流量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马尾松+樟树混交林>湿地松+栾树>樟树+枫香。地表流失泥沙量呈现为马尾松+樟树混交林>湿地松+栾树混交林>樟树+枫香混交林的结果。综合数据,在相同的降雨条件下,樟树+枫香混交林产生的年泥沙产量和年地表径流量少,所以在保持水土的角度看效果最优。(7)提取3种不同类型林分的各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水土保持综合效应评价的结果是:樟树+枫香混交林(0.5234)水土保持效应最强,其次是马尾松+樟树(0.3206),湿地松+栾树最弱(-0.844);可知3种不同林分水土保持综合效应从大到小依次为樟树+枫香混交林>马尾松+樟树混交林>湿地松+栾树混交林。(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华元刚,闫良,茶正早,罗微,林钊沐[2](2012)在《砂页岩发育的砖红壤上氮和钾素垂直运移特征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砂页岩发育的砖红壤中N、K垂直运移特征,本试验设置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利用田间大型土壤渗滤装置,抽取在20、60、100和200 cm土层处的土壤溶液,并对其硝态氮、铵态氮、K+浓度变化做连续研究。结果表明:(1)施肥可加剧砂页岩发育的砖红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和K+的垂直运移,但对硝态氮在土层中垂直运移的深度影响不大;(2)施肥后,在砂页岩为母质的土壤上,硝态氮运移可到200 cm处,需时105 d,铵态氮可运移到60 cm处,需时49~76 d,K+可运移到20 cm处,需时12~17 d。(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2年05期)

刘勋鑫[3](2008)在《桂西北砂页岩红壤活性铝形态的空间变异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土壤酸化引发的铝胁迫所带来的农林生产损失问题已成为世界性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土壤酸化问题不仅集中表现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土壤,而且对温带地区的土壤也构成了潜在危害,我国广泛分布着红、黄壤等酸性土壤,酸害和铝毒害是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障碍之一。桂西北环境移民安置区作为移民安置示范区是重要的水果生产基地,其土壤质量不仅关系到环境问题更是与水果生产的质量和数量息息相关,而该区土壤酸化可能导致土壤中活性铝的增加,因此为指导农业耕作与施肥,了解该区的土壤中活性铝的形态以及活性铝形态的空间变异显得十分重要。本研究应用地统计学和GIS及GPS相结合的方法,以桂西北环境移民安置区砂页岩发育的红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50×50m网格布点法采取0-20cm耕层土样110个以及0-20cm、20-40cm、40-60cm、≥60cm 4个层次的土壤剖面样共计7个,通过分析测定土壤交换态铝、吸附态羟基铝和有机络合态铝以及pH值和有机质等含量,研究探讨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土壤pH值的分布特征。土壤pH值一般在3.50—5.50左右,其中强酸性土壤和酸性土壤为95.5%,pH值较低,基本上都在5.00以下,在5.00以上的为极少数。总体上看来桂西北环境移民安置区红果园土壤酸度很低,极易导致铝的释放,对植株产生铝毒害。土壤有机质的分布特征,桂西北环境移民安置区红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5.0g/kg-30.0g/kg左右,有机质含量较低,基本上都在30.0gkg以下,在30.0g/kg以上的为极少数。总体有机质含量最小值是10.2g/kg,最大值是35.6g/kg,大多数在15.0-25.0g/kg之间。总体上看来桂西北环境移民安置区红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很低。耕层土壤中活性铝的形态变化特征,桂西北环境移民安置区红果园土壤的交换性铝(Ex-Al)含量为123.95-2282.56mg/kg,均值为917.29mg/kg,变异系数为54.31%,属于较高变异;吸附态羟基铝(Hy-Al)含量为726.33-2246.39mg/kg,均值为1439.44mg/kg,变异系数为21.24%,属于中等变异;有机态络合铝(Or-Al)含量为59.73-837.16mg/kg,均值为346.75mg/kg,变异系数为31.92%,属于中等变异。土壤剖面各层次土壤活性铝的形态变化特征,剖面各层次土壤活性铝的形态变异系数较大,尤其以0-40cm内的土壤交换性铝与吸附态羟基铝的含量明显高于40cm以下的土壤中的含量。土壤中活性铝与土壤pH值和有机质的关系。换态铝和吸附态羟基铝与pH值呈极显着负相关,有机络合态铝与pH值相关性不明显;交换态铝与土壤有机质呈负相关,而吸附态铝和有机络合态铝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土壤中各形态铝的空间变异分析,采用克里格插值法,选用球状模型对叁种形态的土壤活性铝进行插值,得到交换性铝、吸附态羟基铝和有机络合态铝以及pH值和有机质的空间变异分布图。(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8-06-01)

李淑仪,蓝佩玲,廖新荣,徐胜光,张凤明[4](2003)在《砂页岩赤红壤磷肥活化效果及其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不同活化剂处理不同性质的磷肥,并对其在砂页岩赤红壤中的生物效应及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砂页岩赤红壤上,施用供试的几种经活化剂处理的磷肥均能显着提高蔬菜生物量。砂页岩赤红壤中的铁、锰质量分数与磷素的有效性有密切的关系,且在还原条件下,土壤铁、锰对磷的固定作用更大;硅、钙可促进土壤中磷的释放。供试活化剂不仅可促进难溶磷的释放,还可控制水溶性磷的释放,使土壤供磷性能平稳;有机活化剂的用量,用于难溶性磷促释时其质量分数为3%,用于水溶性磷控释时其质量分数约为14%。在土壤-植物体系中,活化剂对磷的促释和控释机理是它通过对土壤铁、锰、铝质量分数的调节而实现对磷的活化。(本文来源于《生态环境》期刊2003年04期)

砂页岩红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砂页岩发育的砖红壤中N、K垂直运移特征,本试验设置施肥和不施肥处理,利用田间大型土壤渗滤装置,抽取在20、60、100和200 cm土层处的土壤溶液,并对其硝态氮、铵态氮、K+浓度变化做连续研究。结果表明:(1)施肥可加剧砂页岩发育的砖红壤中铵态氮、硝态氮和K+的垂直运移,但对硝态氮在土层中垂直运移的深度影响不大;(2)施肥后,在砂页岩为母质的土壤上,硝态氮运移可到200 cm处,需时105 d,铵态氮可运移到60 cm处,需时49~76 d,K+可运移到20 cm处,需时12~17 d。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砂页岩红壤论文参考文献

[1].徐杰.衡东砂页岩红壤区不同林分水土保持效应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

[2].华元刚,闫良,茶正早,罗微,林钊沐.砂页岩发育的砖红壤上氮和钾素垂直运移特征初步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2

[3].刘勋鑫.桂西北砂页岩红壤活性铝形态的空间变异性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

[4].李淑仪,蓝佩玲,廖新荣,徐胜光,张凤明.砂页岩赤红壤磷肥活化效果及其机理研究[J].生态环境.2003

标签:;  ;  ;  ;  

砂页岩红壤论文-徐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