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态量论文-王利平,王伟,陈军,余锐,王晓茹

稳态量论文-王利平,王伟,陈军,余锐,王晓茹

导读:本文包含了稳态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流差动保护,改进算法,串联补偿电容,超高压输电线路

稳态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利平,王伟,陈军,余锐,王晓茹[1](2014)在《串联补偿输电线路稳态量电流差动保护改进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稳态量电流差动保护是目前串联补偿(简称串补)输电线路的主要保护。文中归纳了国内外输电线路保护装置电流差动保护判据,从理论上分析了它们在串补输电线路上应用的灵敏性,以及系统阻抗和线路的串补度对保护灵敏性的影响。分析表明,稳态量电流差动保护会由于灵敏度不足而拒动。提出的稳态量电流差动保护改进算法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PSCAD/EMTDC软件对四川电网500kV串补线路的仿真计算验证了这一结论。(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4年08期)

赵悦[2](2013)在《基于稳态量测思想的集抄系统数据处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能源日益紧张,节能减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电力企业应减少电能损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配电网由于其结构和技术等原因,其电能损耗占整个电网的一半以上。线损作为电力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对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尤为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集中抄表系统的普及,使得配电网线损的实时在线计算成为可能。配电网集中抄表系统的主站通过对多个电能表的电能量信息进行抄读,来获得电量数据。本文通过电能表动态计量的试验,说明电能表是以系统稳态为前提进行设计的。在计量过程中,如果系统出现动态变化,就会导致计量结果产生误差。实时监测表明,电力系统负荷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必然导致系统其他电气量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导致线损计算失准,甚至出现线损为负值的情况。为此,本文提出了对全部计量时间进行采样的数据处理方式,使电能表计量数据和潮流计算的结果达到匹配,由此计算出的线损的准确性才有保证。最后分析并仿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3-03-01)

陈刚,吴小辰,柳勇军,李鹏,廖瑞金[3](2011)在《基于频域分解法和广域稳态量测的低频振荡模式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广域稳态量测信号将频域分解方法引入电网低频振荡模式辨识并进行了改进完善。推导了系统的频响函数、输出功率谱密度矩阵、特征量之间的关系,给出了弱阻尼模式下功率谱密度矩阵的最大奇异值与特征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采用模态幅值相干系数以确定奇异值曲线谱峰附近单模态区域大小,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方法求取准确的模式频率和阻尼系数。线性时不变系统时域仿真、WECC9节点系统时域仿真以及实测PMU数据分析表明,所提方法适用于弱阻尼振荡模式辨识,对噪声具有较强鲁棒性,是一种极具实用价值的在线应用方法。(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1年12期)

张钧,何正友,臧天磊[4](2011)在《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和稳态量的配电网故障选相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发生故障为例,分析了正、负和零序电压、电流故障分量之间的幅值和相位关系,在此基础上,定义了标识故障相别的特征量,建立了故障选相的决策树。定义了每个特征量的基本可信度指派函数,通过D-S证据理论对各个特征量的值进行融合得到故障选相结果。通过在PSCAD/EMTDC环境下建立仿真模型,对提出的选相方法进行了验证,并且研究了方法在中性点谐振接地系统、不同信噪比以及电弧故障下的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选相正确率高,抗噪性能强,不受中性点接地方式变化和电弧故障引起的非线性过渡电阻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1年11期)

汤俊,王晓茹,桑丙玉[5](2008)在《稳态量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判据制动特性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定义了区内故障穿越电流。对穿越电流的研究显示,传统稳态量差动保护区内故障时的保护灵敏度受负荷电流影响大,带过渡电阻能力与故障点位置相关。通过在制动特性中引入穿越电流,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稳态量电流差动判据。理论分析表明:改进判据与传统稳态量差动保护判据区外故障的安全性完全相同,但改进判据在区内故障的灵敏度以及带过渡电阻能力大大提高了。对一条750kV线路故障和保护的仿真试验,证明了改进判据的上述优越性,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判据。(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08年11期)

汤俊,王晓茹[6](2008)在《反应重负荷下高阻故障的稳态量线路差动保护判据》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传统稳态量差动保护判据受穿越电流影响,导致重负荷接地故障情况下带过渡电阻能力弱,提出一种改进的稳态量电流差动判据,对两种判据灵敏度的理论分析表明,改进判据在内部带电阻接地故障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别是对重负荷下的高阻接地故障,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根据一条750 kV线路故障和保护的仿真试验,证明该电流差动改进判据较传统稳态量判据,在保证区外故障安全性的基础上,对重负荷状况下的带过渡电阻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超高压或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流差动保护判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李永斌,刘千宽,黄少锋[7](2007)在《基于稳态量的同杆并架双回线综合选相》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六序故障分量法分析了零序负序电流选相元件和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在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下的动作行为。分析表明,零序负序电流选相元件和相电流差突变量选相元件在某些跨线故障下会误选相。根据同杆双回线跨线故障时故障相电流相位特征,结合相阻抗方向元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单回线单端电气量的稳态量综合选相元件,保护利用分相式通道在判断两侧选相结果后实现选相跳闸。通过大量的数字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继电器》期刊2007年S1期)

卢媛媛[8](2006)在《高压输电线路综合故障定位系统稳态量定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压和超高压电网迅速发展,对输电线路故障定位装置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计算机、通信以及检测技术的进步,为故障定位装置的性能改善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因此,充分利用近年来在故障定位原理和实现技术方面取得的新成果,研究和开发高性能的超高压故障定位装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首先对故障定位的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以及新进展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并对故障定位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新型综合定位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新型综合定位系统由行波定位和稳态量定位共同组成,以充分发挥不同定位方法各自具有的特点和优势,进一步提高故障定位系统的总体性能。文中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基本硬件结构和行波定位方法的基本原理。在新型综合定位系统中,基于稳态量故障定位技术的研究是整个项目研究的重点之一,也是论文工作的主要内容。根据运行现场的不同应用要求,稳态量故障定位方法包括单端定位方法和双端定位方法两种基本形式。论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稳态量单端故障定位算法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对这些典型算法的优缺点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采用电磁暂态仿真技术对相关算法在对侧系统阻抗存在模糊性情况下的定位精度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有益的结论,据此确定了在新型故障定位系统中所采用的单端定位算法。基于序电压幅值比较的双端定位算法具有无需线路两侧数据采样同步,理论定位精度高等优点,是目前常用的双端定位方法之一。论文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重点就互感器测量误差、稳态量计算误差、线路参数误差等因素对算法定位精度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该算法的定位精度受上述误差的影响较大,严重时甚至导致定位失败。针对上述问题,文中提出了采用序电压比值的双端定位方法。仿真计算结果证实了新算法的良好性能。论文结合新型故障定位系统的特点和应用要求,进行了稳态量故障定位软件模块的设计与开发。文中介绍了故障定位模块中的数据读取模块、故障起始点检测模块、故障选相模块、单端定位模块、双端定位模块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实现方法。(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06-05-01)

稳态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今社会能源日益紧张,节能减排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电力企业应减少电能损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配电网由于其结构和技术等原因,其电能损耗占整个电网的一半以上。线损作为电力企业一项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对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尤为重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集中抄表系统的普及,使得配电网线损的实时在线计算成为可能。配电网集中抄表系统的主站通过对多个电能表的电能量信息进行抄读,来获得电量数据。本文通过电能表动态计量的试验,说明电能表是以系统稳态为前提进行设计的。在计量过程中,如果系统出现动态变化,就会导致计量结果产生误差。实时监测表明,电力系统负荷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必然导致系统其他电气量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导致线损计算失准,甚至出现线损为负值的情况。为此,本文提出了对全部计量时间进行采样的数据处理方式,使电能表计量数据和潮流计算的结果达到匹配,由此计算出的线损的准确性才有保证。最后分析并仿真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稳态量论文参考文献

[1].王利平,王伟,陈军,余锐,王晓茹.串联补偿输电线路稳态量电流差动保护改进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

[2].赵悦.基于稳态量测思想的集抄系统数据处理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3

[3].陈刚,吴小辰,柳勇军,李鹏,廖瑞金.基于频域分解法和广域稳态量测的低频振荡模式辨识[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

[4].张钧,何正友,臧天磊.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和稳态量的配电网故障选相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

[5].汤俊,王晓茹,桑丙玉.稳态量分相电流差动保护判据制动特性的改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

[6].汤俊,王晓茹.反应重负荷下高阻故障的稳态量线路差动保护判据[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

[7].李永斌,刘千宽,黄少锋.基于稳态量的同杆并架双回线综合选相[J].继电器.2007

[8].卢媛媛.高压输电线路综合故障定位系统稳态量定位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标签:;  ;  ;  ;  

稳态量论文-王利平,王伟,陈军,余锐,王晓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