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舍内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鸡呼吸道疾病,巡检机器人,环境智能,研究与应用
舍内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连京华[1](2019)在《“家禽舍内环境智能巡检机器人研究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一文中研究指出日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团队历经2年潜心研究,完成的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家禽舍内环境智能巡检机器人研究与应用"项目顺利验收。验收专家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研发汇报,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质询讨论,认为项目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指标,一致同意通过验收。"家禽舍内环境智能巡检机器人研究与应用"(本文来源于《家禽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张德伟[2](2019)在《乌骨鸡雏的舍内环境与饲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乌骨鸡是我国一种珍稀的鸟类,因其黑皮、黑肉、黑骨,故称乌骨鸡。乌骨鸡它不仅外形美观,还具有营养、滋补和药用价值,特别是中药乌鸡白凤丸疗效显着,在世界上广受欢迎。1乌骨鸡饲养特点分析乌骨鸡属于小型鸡。他们新生的小鸡重31~33g。它们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不如普通的蛋鸡,胆怯,易受惊吓。用于商品出售的乌骨鸡饲养周期为90~110d,平均体重可达1~1.1kg,饲料与消费的比例为2.8:1,饲养时间如果太短或太长超过120d,都会降低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畜牧兽医科技信息》期刊2019年07期)
许晨曦[3](2018)在《蛋鸡育雏舍环境监测与舍内环境状况评估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鸡只的生产性能和健康同鸡舍内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影响鸡舍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氨气的浓度和粉尘颗粒物含量。鸡舍环境评价、预警在畜禽舍生产管理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通过环境评价、预警能提高鸡舍饲养管理水平,减轻饲养员压力。因此,研究一种具有智能检测功能的禽舍环境报警系统,以及对禽舍环境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综合运用了现代传感器、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了基于GPRS的鸡舍环境智能报警系统,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和主成分分析的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实现了鸡舍中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氨气浓度、PM2.5和PM10的监测及报警,并通过建立的鸡舍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对鸡舍进行环境评估。主要研究成果和内容如下:(1)设计了鸡舍环境预警系统,以单片机STM32为核心,采集鸡舍内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氨气浓度和粉尘颗粒物浓度,采用射频模块nRF24L01进行从模块与主模块的无线传输,主模块利用GPRS技术,将环境参数数据发送给中心服务器。温湿度超过阈值实现电话短信报警。(2)开发了鸡舍环境监测系统软件,系统采用MVC的框架模式和基于Modbus无线传输协议,采用统一传输格式,降低了传输的丢包率,提高了参数采集的可靠性。(3)评价模型选用6个环境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和主成分分析法的鸡舍环境质量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系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鸡舍传输距离在11m左右,丢包率为0.2%,温湿度超过阈值、鸡舍断电以及风机故障系统能及时短信电话报警,用户可以实时监测和历史查询舍内6项环境指标。对半封闭式育雏舍0-21日龄的育雏鸡舍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神经网络评价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得出的结果基本一致,前叁周中的环境评价结果为第9天、19天和20天的环境评估为优,第一周的环境质量相对比较好,基本在良和一般之间。(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3)
王辉[4](2018)在《舍内环境对肉鸡疾病的影响及改善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就舍内环境对肉鸡疾病的影响进行介绍,并提出改善措施。(本文来源于《当代畜禽养殖业》期刊2018年01期)
江波涛,曲永利,李莉[5](2017)在《冬季北方肉牛舍内环境受屋顶机械负压通风方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我国肉牛舍空气环境质量受冬季屋顶机械负压通风方式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主要对肉牛舍在通风孔打开、通风口关闭以及通风孔打开并同风机换气的情况下做的实验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肉牛舍温度一直在0℃之上,湿度保持在40%~100%。对CO_2浓度进行检测时,只有在开启风机情况下,才会降低到标准浓度以下。其中还对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进行了分析(NH_3、H_2S),发现这些有害气体在浓度上也低于标准值。因此,可以确定对肉牛舍在冬季屋顶中采用机械负压通风方式对调节肉牛舍中的空气环境质量有一定作用。(本文来源于《畜禽业》期刊2017年12期)
姚家君[6](2017)在《提高鹅舍内环境质量及孵化器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种鹅季节性繁殖特征,人们通过种鹅反季节繁殖技术以实现全年均衡生产,弥补市场空缺。然而夏季进行种鹅生产孵化也对鹅舍内环境质量有所要求,近年来反季节养殖鹅舍内采用湿帘-风机纵向通风模式,尽管可在炎热夏季对鹅舍进行通风降温,但调查发现种鹅繁殖性能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主要表现为种鹅产蛋率下降、种蛋受精率低、受精蛋孵化率以及总孵化率下降等问题。人们通过对种鹅生产性能以及孵化性能下降原因分析认识到,除了养殖场养殖密度不合理外,更重要的是鹅舍内通风系统、温湿度指数等不达标以及现有孵化器不能很好模拟种鹅自然孵化条件。本文针对我国苏南地区种鹅反季节养殖场内鹅舍气流分布不均匀、高温高湿易滋生细菌以及及孵化器翻转角度不够造成蛋清液化不完全、气流紊乱等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鹅舍气流场进行评估分析,提出在舍内添加卷膜构造的优化设计并进行验证;同时通过加大孵化器翻转角度以及改造蛋盘设计进一步模拟自然孵化条件,并对改造前后孵化器孵化性能进行试验对比测定。所完成的工作及结论如下:1.运用ANSYS Fluent15.0软件对鹅舍内的气流场进行叁维稳态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机械通风下舍内大量气流扩散于鹅舍上方,而位于地面鹅只周围气流量极少,风速由出入口向鹅舍内部逐渐减弱,鹅舍大部分区域气流速度小于0.5m/s,中间位置下方较大区域风速仅0.2m/s,而且舍内气流分布不均匀系数达到45.2%。通过对鹅舍内40个布点实测,其模拟值与实测值均方根误差RMSB为0.152m/s,最大绝对误差为0.29m/s,平均相对误差为2.04%,验证了建立的鹅舍CFD模型的可靠性。2.以降低鹅舍内气流不均匀系数、增大鹅舍下方位置气流量为目标,提出了在鹅舍主梁下端安装相同高度且与气流方向呈一定倾角的多个卷膜结构以改变气流原本流向的优化方案。根据不同优化方案,模拟了27组不同鹅舍内气流场分布情况,仿真得出最优组合方案:在42m长的鹅舍内安装卷膜个数为10个,卷膜与主梁竖直方向倾斜角度为60°以及卷膜最大下拉高度为1.2m时舍内通风效率最高、气流分布最均匀。通过现场实测,对比改造前后40个测点的风速值,试验结果表明:改造后鹅舍较原鹅舍平均风速增加0.527m/s,舍内气流不均匀系数降低32.2%。3.基于上述鹅舍内通风情况的改善,试验对比了改造前后鹅舍内细菌数差异以及温湿度变化,结果表明:机械通风下添加卷膜的新型鹅舍内总细菌数、金黄色葡萄球菌数以及大肠杆菌数等有明显减少,舍内日均气温比改造前鹅舍降低0.23℃,位于地面0.5m处气流量的增大减少了细菌滋生,通风条件的改善缓解了鹅舍内的高温高湿现象。4.以扬州鹅种蛋为试验对象,通过对比鹅场内两种不同翻转角度孵化器的孵化效率,得到改进蛋架和蛋盘使得翻转角度达到140°的新型孵化器,较常规仅有86°翻转角度的孵化器,活胚率提高了 2%~3%,受精蛋孵化率提高了 1%~3%,总孵化率提高了 4%左右的,结果表明孵化器翻转角度的增大更利于种蛋内胚胎发育。(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孙宏起[7](2017)在《奶牛舍内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越来越快,集约化、高密度的养殖模式使畜舍环境病原增多,畜禽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其中空气传播是主要方式之一。现在针对养殖场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的研究多集中于某一种或几种特定微生物的调查研究,缺乏对养殖环境的总体空气质量评估和空气中所含有的微生物的全面分析。本研究选取长春地区的一所奶牛养殖场作为采样地,9月~12月每月采样1次。分别使用TSI激光粒子计数器、Andersen-6微生物气溶胶采样器及SASS 2300生物气溶胶采样器,对该牛场环境空气进行实时监测和样本采集。对该环境中气溶胶粒子粒径和浓度分布规律、可培养细菌数及环境空气病原本底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研究结果表明:奶牛舍内的气溶胶粒子浓度与环境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温度、湿度、风速及卫生状况改变会直接影响气溶胶粒子浓度;其中12月份的气溶胶粒子浓度最高,10月份气溶胶粒子浓度最低,但不同月份下各个粒径范围内的气溶胶粒子浓度趋势相同,粒径在0.3μm~5.0μm的气溶胶粒子浓度占粒子总浓度的99.61%。而该范围下的粒子也正是对人和动物呼吸系统危害严重的。在四个月份中,9月份奶牛舍内气载需氧菌浓度最高,为0.91~1.36×104CFU/m3,可吸入粒子占比57.12%~63.62%;10月份气载需氧菌浓度最低,为0.84~1.18×104CFU/m3,可吸入粒子占比65.88%~69.89%。从结果看,气溶胶粒子浓度与可培养气载需氧菌浓度之间并无直接相关关系,粒子数高,并不代表病原微生物气溶胶粒子含量一定高;10月份虽然可培养菌浓度较低,但可吸入粒子数却偏高,不容忽视。经16s rDNA及宏基因组技术分析,该奶牛舍空气中含104属150种细菌;本研究中分离纯化出108株细菌,鉴定出9个菌属25种细菌,其中优势菌为:腐生葡萄球菌、地衣芽孢杆菌、木糖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108株菌中各占到24.07%、17.59%、12.04%和9.26%;优势菌属为:葡萄球菌属和芽孢杆菌属,占比分别为44.44%和41.67%。我国养殖业发展迅速,并占据农业生产总值的重要部分。养殖舍内环境空气质量及其中所含病原微生物种类和浓度的监测是有效控制动物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流行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养殖人员和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证。本研究结果可为及时了解养殖舍内病原本底,实时监测舍内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的质、量演变规律及评估各致病菌和条件性致病菌的潜在危害提供了基础数据,也是有效预防空气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维持动物健康、提高生产性的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尉传坤[8](2017)在《蛋鸭笼养舍内环境因子分布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舍内环境因子及鸭子生产性能变化评估当前蛋鸭笼养设施的可行性。试验随机选取纵向鸭笼一列,沿鸭舍进风口到出风口位置每隔8米设置一个采样点,共布置11个采样区域,其中进风口位置定为试验点1。每个采样区包含6个笼子,上中下叁层各2个笼子每层4只蛋鸭。选取1、3、5、7、9、11点作为细菌、粉尘、光照强度、风速等指标的监测点。在纵向负压通风舍内,鸭子产蛋率和蛋重在鸭笼纵轴方向均不规则波动;在不同层次鸭笼间,上层产蛋率高于中层和下层,与下层鸭笼差异极显着(P<0.01);蛋重在鸭舍叁层的差异不显着(P>0.05)。在试验期间,上层、中层、下层死亡率分别为0.11%、0.43%、0.75%。上层极显着高于下层(P<0.01)。叁层鸭笼气载总细菌、黄色葡萄球菌属细菌、大肠杆菌属细菌数量沿试验点1至试验点11逐步升高,但叁层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叁层鸭笼PMT、PM10、PM2.5浓度沿试验点1至试验点11逐步升高,但叁层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点1至试验点11的光照强度相对均匀,但上层鸭笼平均光照强度(53.33LX)显着高于下层(34.86LX)(P<0.05)。上层鸭笼平均风速(0.53m/s)低于中层(0.63m/s)和下层(0.74m/s)的平均风速,且上层显着低于下层(P<0.05)。白天上中下鸭笼温度变化趋势类似,但夜晚下层鸭笼温度比上层低2℃。上中下叁层产蛋率分别为70.03%、67.21%、60.83%,按产蛋期每只蛋鸭每天投入0.46元,每枚鸭蛋按0.71元计算,上层3000只蛋鸭每天净利润110.71元,中层每天净利润32.83元,而下层则每天亏损64.92元,9000只蛋鸭净利润78.62元/天。下层蛋鸭脾脏和肝脏IL-1β基因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上层(P<0.01)。下层蛋鸭脾脏IL-10基因表达水平极显着高于上层(P<0.01)。蛋鸭脾脏和肝脏TNF-2α基因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笼养蛋鸭下层的光照、温度、风速显着低于上层,且下层笼养蛋鸭炎性水平高于上层,这些因素可能与下层蛋鸭低生产性能相关。(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17-04-01)
连京华,李惠敏,孙凯,殷若新,陈为京[9](2016)在《家禽舍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家禽舍内环境控制技术是保障家禽正常遗传潜能发挥的首要条件,也是预防禽病发生的关键。家禽养殖环境的好坏对家禽的健康和生产效益意义重大。合理地利用环境智能控制技术,将舍内温度、湿度和各种有害气体等控制在最适的范围内,是禽群健康发育、安全生产的根本保障。本文概述了家禽舍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进展,从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核心部分-主控单片机、环境参数采集控制器、智能控制的算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家禽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张甜,应诗家,蓝赐华,肖文权,赵伟[10](2016)在《夏季发酵床结合网床养殖模式对舍内环境质量和肉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夏季发酵床结合网床养鸭模式对舍内环境质量和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发酵床养殖模式在南方地区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比较分析了发酵床平养、网床架养和发酵床结合网床架养3种养殖模式对鸭舍内温度、湿度、粉尘、有害气体、微生物以及番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整个试验期间,大部分日龄发酵床结合网床架养的舍内NH3、CO2、PM10、总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浓度低于网床架养或发酵床平养(P<0.05)。舍内温度、湿度、内毒素和PM2.5浓度在大部分日龄3种养殖模式间差异不显着(P>0.05)结合网床架养。发酵床结合网床架养模式的公番鸭、上市体质量、上市率均高于发酵床平养(P<0.05),料质量比低于网床架养和发酵床平养(P<0.05),发酵床结合网床架养母番鸭上市体质量、日增质量均高于发酵床平养(P<0.05),料质量比低于网床架养和发酵床平养(P<0.05)。可见,南方夏季高温高湿季节发酵床结合网床养鸭模式比单纯的发酵床养殖或网床架养模式能更好地改善舍内空气环境质量以及提高番鸭健康和生产性能。(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舍内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乌骨鸡是我国一种珍稀的鸟类,因其黑皮、黑肉、黑骨,故称乌骨鸡。乌骨鸡它不仅外形美观,还具有营养、滋补和药用价值,特别是中药乌鸡白凤丸疗效显着,在世界上广受欢迎。1乌骨鸡饲养特点分析乌骨鸡属于小型鸡。他们新生的小鸡重31~33g。它们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不如普通的蛋鸡,胆怯,易受惊吓。用于商品出售的乌骨鸡饲养周期为90~110d,平均体重可达1~1.1kg,饲料与消费的比例为2.8:1,饲养时间如果太短或太长超过120d,都会降低经济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舍内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连京华.“家禽舍内环境智能巡检机器人研究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验收[J].家禽科学.2019
[2].张德伟.乌骨鸡雏的舍内环境与饲养技术[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9
[3].许晨曦.蛋鸡育雏舍环境监测与舍内环境状况评估系统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8
[4].王辉.舍内环境对肉鸡疾病的影响及改善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8
[5].江波涛,曲永利,李莉.冬季北方肉牛舍内环境受屋顶机械负压通风方式的影响[J].畜禽业.2017
[6].姚家君.提高鹅舍内环境质量及孵化器性能的试验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7].孙宏起.奶牛舍内环境中微生物气溶胶分布规律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7
[8].尉传坤.蛋鸭笼养舍内环境因子分布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7
[9].连京华,李惠敏,孙凯,殷若新,陈为京.家禽舍内环境智能控制系统的研究进展[J].家禽科学.2016
[10].张甜,应诗家,蓝赐华,肖文权,赵伟.夏季发酵床结合网床养殖模式对舍内环境质量和肉番鸭生长性能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