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情抑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表情抑制,人际互动,自我真实感,人际关系认知
表情抑制论文文献综述
向翠萍,孙莎莎,黄敏儿[1](2016)在《人际互动中表情抑制的负面社会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际互动中表情抑制会有怎样的社会心理效应?实验室条件下,研究设计两位陌生被试讨论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令一方抑制情绪表达,另一方自然表达。结果显示,表情抑制组正情绪和自我真实感降低,对同伴负面看法和人际隔阂感增强,交谈融洽度下降。另外,表情抑制习惯缓解了表情抑制所引起的自我真实感降低。研究表明,社会互动中表情抑制将引起系列社会心理的负面效果。(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探新》期刊2016年01期)
张茜[2](2009)在《表情抑制和想法抑制的情绪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30年里,大量研究考察了各种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体验及相关生理反应的影响。抑制调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的情绪调节方式。根据以往研究,抑制调节又可分为表情抑制和想法抑制,表情抑制是指有意识的抑制自己的情绪表达行为,它是情绪反应发生后,通过改变行为以调节情绪的典型策略(Gross,1998)。想法抑制是指有意识的抑制自己的情绪性想法,将注意离开某一特定想法,转向其他的或分心的想法,但此时的思维没有具体的关注点(分心物)(Wegner,1994)。本研究同时考察了在实验室研究中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下的表情抑制和想法抑制对生理和主观体验的影响以及日常生活中抑制调节策略和人格、适应的关系。叁个主要研究的问题是表情抑制、想法抑制是否会引起交感神经的更大的增强;是否会对积极和消极的主观体验产生影响;经常使用表情抑制或想法抑制时候会影响心理健康,这种影响是否还与人格因素有关。本研究分叁个部分,研究一以59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实验室研究,采用3(自然观看,表情抑制,想法抑制)×2(积极影片,消极影片)混合设计。研究二是想法抑制问卷的编制。研究叁以232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情抑制、想法抑制在人格、适应间的作用。对于叁个主要问题的结论是:第一,在观看积极和消极影片时,表情抑制的被试与自然观看的被试相比,引起了交感神经的更大的激活(皮电变化更大,心率加快)。只有在观看消极影片时,想法抑制的被试与自然观看的被试相比,引起交感神经的更大的激活(心率加快),而在观看积极影片时,两组被试的交感神经激活没有显着差异。第二,在观看积极和消极影片时,表情抑制的被试与自然观看的被试的主观体验上没有差异。也就是说,表情调节没有引起情绪体验降低。在观看积极影片时,想法抑制被试的主观体验低于自然观看被试的情绪体验。想法抑制引起了积极情绪的降低;在观看消极影片时,想法抑制被试和自然观看被试的情绪体验没有显着差异。第叁,内向者会更多采用表情抑制和想法抑制调节,且有更多的心理问题;外向者会更少采用表情抑制和想法抑制调节,心理问题也较少;表情抑制和想法抑制在内外倾和适应间起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9-04-07)
黄敏儿,易晓敏[3](2008)在《认知重评与表情抑制习惯的负情绪反应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生理心理实验法比较认知重评与表情抑制两种调节习惯高分组在观看可能诱发厌恶的录像材料时情绪主要成分(生理反应、表情行为、主观报告)的变化,对负情绪情境的评价特点,以及(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08-10-01)
刘璐[4](2008)在《表情抑制、表情替代对生理、主观体验和记忆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过去的40年里,尤其近10年来,研究者们对各种各样的情绪调节策略的情绪、生理和认知等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98年James Gross提出了反应关注性情绪调节策略,它是指在情绪反应发生后,改变生理上,体验上,或行为上的成分以调节情绪。许多情绪理论学家认为面部表情是情绪反应最核心的成分之一(Darwin,1872,1965;Ekman,1993;Izard,1971;Tomkins,1962,1963)。所以在反应关注性情绪调节策略中对表情调节策略的研究是最多的。在众多的表情情绪调节策略中,表情抑制和表情替代是倍受关注的两种表情调节策略。表情抑制是指有意识的抑制自己的情绪表达行为(Gross,1998),而表情替代是指表现出与体验到的情绪状态(如,悲伤)不一致的表情(如,微笑)(Robinson&Demaree,2006)。本研究同时考察了在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下的表情抑制和表情替代对生理,主观体验和记忆的影响。叁个主要研究的问题是表情抑制,表情替代是否会引起交感神经的更大的增强;是否会对积极和消极的主观体验产生影响;是否会损伤记忆以及损伤对何种信息的记忆。本研究以72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实验室研究,采用3(自然观看条件,表情抑制条件,表情替代条件)×2(积极情绪,消极情绪)被试间设计。以观看影片为情绪诱发手段。使用生理多导仪为生理记录仪器,采用情绪自陈量表测量主观体验,采用presentation来呈现记忆题目。对于叁个主要问题的结论是:第一,在观看悲伤和愉快影片时,表情抑制和表情替代观看条件下的被试与自然观看条件下的被试相比,都引起了交感神经的更大的激活(皮电变化更大增加,心电R-R间期更明显的变短,PPG手指脉搏血容振幅更大的增强)。第二,在观看悲伤影片时,表情抑制和表情替代观看条件下的被试与自然观看条件下的被试的悲伤主观体验没有差异。也就是说,表情调节没有引起悲伤情绪降低。在愉快悲伤影片时,表情抑制和表情替代观看条件下的被试的开心和喜爱这两种主观体验显着低于自然观看条件下的被试。也就是说,表情调节引起了积极情绪的降低。第叁,在观看悲伤和愉快影片时,表情抑制和表情替代观看条件下的被试对言语信息和情绪信息的记忆成绩与自然观看条件下的被试没有差异。但是,表情抑制和表情替代观看条件下的被试对环境信息的记忆成绩显着低于自然观看条件下的被试。也就是说,表情调节损伤了对环境信息的记忆,而不会损伤对言语和情绪信息的记忆。(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8-05-21)
表情抑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过去的30年里,大量研究考察了各种情绪调节策略对情绪体验及相关生理反应的影响。抑制调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采用的情绪调节方式。根据以往研究,抑制调节又可分为表情抑制和想法抑制,表情抑制是指有意识的抑制自己的情绪表达行为,它是情绪反应发生后,通过改变行为以调节情绪的典型策略(Gross,1998)。想法抑制是指有意识的抑制自己的情绪性想法,将注意离开某一特定想法,转向其他的或分心的想法,但此时的思维没有具体的关注点(分心物)(Wegner,1994)。本研究同时考察了在实验室研究中积极和消极情绪状态下的表情抑制和想法抑制对生理和主观体验的影响以及日常生活中抑制调节策略和人格、适应的关系。叁个主要研究的问题是表情抑制、想法抑制是否会引起交感神经的更大的增强;是否会对积极和消极的主观体验产生影响;经常使用表情抑制或想法抑制时候会影响心理健康,这种影响是否还与人格因素有关。本研究分叁个部分,研究一以59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实验室研究,采用3(自然观看,表情抑制,想法抑制)×2(积极影片,消极影片)混合设计。研究二是想法抑制问卷的编制。研究叁以232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情抑制、想法抑制在人格、适应间的作用。对于叁个主要问题的结论是:第一,在观看积极和消极影片时,表情抑制的被试与自然观看的被试相比,引起了交感神经的更大的激活(皮电变化更大,心率加快)。只有在观看消极影片时,想法抑制的被试与自然观看的被试相比,引起交感神经的更大的激活(心率加快),而在观看积极影片时,两组被试的交感神经激活没有显着差异。第二,在观看积极和消极影片时,表情抑制的被试与自然观看的被试的主观体验上没有差异。也就是说,表情调节没有引起情绪体验降低。在观看积极影片时,想法抑制被试的主观体验低于自然观看被试的情绪体验。想法抑制引起了积极情绪的降低;在观看消极影片时,想法抑制被试和自然观看被试的情绪体验没有显着差异。第叁,内向者会更多采用表情抑制和想法抑制调节,且有更多的心理问题;外向者会更少采用表情抑制和想法抑制调节,心理问题也较少;表情抑制和想法抑制在内外倾和适应间起中介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情抑制论文参考文献
[1].向翠萍,孙莎莎,黄敏儿.人际互动中表情抑制的负面社会效应[J].心理学探新.2016
[2].张茜.表情抑制和想法抑制的情绪调节作用[D].首都师范大学.2009
[3].黄敏儿,易晓敏.认知重评与表情抑制习惯的负情绪反应特点[C].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8
[4].刘璐.表情抑制、表情替代对生理、主观体验和记忆的影响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