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现代性论文-陈国恩

革命现代性论文-陈国恩

导读:本文包含了革命现代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革命现代性,左翼文学,正义标准,历史评价

革命现代性论文文献综述

陈国恩[1](2019)在《革命现代性与中国左翼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现代性目标和阶级性路径相统一的历史过程。革命现代性作为它的政治表达,确立了无产阶级的正义标准。左翼据此向文学提出了革命功利性的要求,在规范了革命文学的同时,也得到了绝大多数革命作家基于无产阶级正义的广泛支持和拥护,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左翼文学运动。经历了一段历史曲折后,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正义"的边界有力扩张,包容了丰富的时代内容。这使历史上的左翼文学用来处理文学与政治、文学与人性等关系的原则在一些方面不再适合新时代要求。对左翼文学的评价必须坚持历史与审美相统一的原则,从革命现代性的历史演进的角度,用艺术与政治相统一的观点,去探讨它的经验教训。(本文来源于《广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曹怡凡[2](2019)在《一场浩浩荡荡的视觉革命:从抽象主义到审美现代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诞生于1910至1917年间抽象派绘画,以"脱离具象走向抽象""极简化""割裂时空"等等的手法与传统绘画进行决裂,专注于对于当下、转瞬即逝的感性的捕捉,开启了一场视觉革命与审美新感性。抽象主义伴随着具有"此岸""创新""疏离""冲突"等特征的审美现代性的到来,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抽象主义不仅带来了审美过程中主体性的转变和两种自律(媒介自律与审美自律),还凸显了从印象派延续至今的现代艺术对于其"物性"的关注。(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9年16期)

朱其[3](2019)在《“五四”的“美术革命”与艺术现代性的误区》一文中研究指出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是由巴黎和会引发的学运及之后的社会运动。"五四"之后一直与新文化运动捆绑,作为一种中国文化的现代性话语,而"五四"和新文化运动又与陈独秀的《新青年》杂志密切相关。"新文化运动"有广狭之分陈独秀的《新青年》创刊于1915(本文来源于《艺术市场》期刊2019年05期)

庞楠,叶颖[4](2019)在《基于革命与自由关系的反现代性视域下阿伦特革命观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按照阿伦特的理解,革命是政治行动的重要形式,是公民对抗现代性、追寻自由的重要尝试。革命的意义不是解决贫困等社会问题,而是在践履自由的同时构建长久保障公民自由的公共空间。以追寻自由为标准,阿伦特分析、比较和评价了18世纪的两场革命。法国大革命以社会问题凌驾于自由的革命,因而是现代式的伪革命。没有为贫困左右的美国革命在相当程度上继承了"革命为了自由"的古典政治理念。但是,美国在建国后实行的代议制却将多数公民排除在政治之外,原本旨在开创自由的美国革命也难以摆脱吞噬行动自由的现代宿命。(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张明[5](2019)在《毛泽东革命话语的现代性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历史话语的革命尽管面临现代性的冲击与挑战,但其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这一点在毛泽东研究中尤其如是。因为革命是承载中国共产主义实践的重要载体,它不仅构成了勾画毛泽东思想肖像的核心维度,而且也是当下如何评议毛泽东的关键词。革命在毛泽东那里不仅是单纯的政治运动或政治术语,而且具备了丰富的现代性内涵。其中,政治革命成为毛泽东步入现代性的起点,经济革命成为应对沉重现代性压抑的重要工具,而文化革命更是作为毛泽东求解现代性困境的方略而被置于重要位置。在当前历史条件下重新思考毛泽东的革命思想具备了理论与现实的可能性,但必须正确设定科学的理论原则、科学处理安置现实主义语境下革命理想主义的冲动问题以及科学构筑毛泽东革命思想的当代"出场"形式。(本文来源于《东岳论丛》期刊2019年03期)

张明[6](2018)在《“革命的现代性”:毛泽东重构中国现代性的双重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革命与现代性并非处于二元对峙的关系之中,以历史性眼光观察,二者在本质上呈现出"正-反-合"的辩证发展图景。在毛泽东重构中国现代性的理论与实践中,革命与现代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实现了有机融合,即"革命的现代性"。它在很大程度上致力于完成双重维度的超越功能:一方面,"革命的现代性"在理论谱系上仍从属于现代性的一般逻辑,因而代表了对前现代意识的变革与超越;另一方面,"革命的现代性"通过革命的手段弥补了现代性进步意识消却的弊病,从而以一种"另类现代性"的方式规避西式现代性的一般弊端。(本文来源于《现代哲学》期刊2018年05期)

张正清,张成岗[7](2018)在《第四次革命:现代性的终结抑或重构——信息伦理对人工智能伦理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伦理可以为亟待构建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提供重要理论资源。信息伦理转化了原有的伦理主体,并用信息化生存代替技术化生存。这种对现代性的重新反思,挑战了传统技术伦理关于人与技术关系的关键性判断。信息伦理对人工智能伦理的贡献在于其对信息化生存、技术身份和自主性的全新解释。信息化生存指出了在数据冗余时代,信息自动化技术对人生存方式的颠覆。技术身份解释了网络空间现实化和物理空间虚拟化的双重进程。新的自主性问题出现在叁阶技术系统中,界面与协议问题更为突出。面向未来,人工智能在规范上应遵循新的道德主体原则,在实践上应把责任放在首要地位,以适应新的信息现代性社会。(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王杰,何艳珊[8](2018)在《革命与乡愁:文化记忆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情感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艺术的审美现代性就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结构和表达逻辑,即:一种带有两个内核驱动的动态双螺旋结构。这两个内核分别是"红色乌托邦"和"乡愁乌托邦",它们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几乎同时产生,但在文化性质和情感导向上则存在巨大差别。红色乌托邦和乡愁乌托邦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张力的情感空间,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精神依托。本文结合冯小刚的《芳华》、周晓文的《百合》等作品对此展开具体分析。(本文来源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江晨[9](2018)在《现代性与美国性—《革命之路》中惠勒夫妇焦虑的文化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焦虑在美国二十世纪中叶的文学作品中,已经成为显性的陈述。美国作家理查德·耶茨(Richard Yates,1926-1992)被誉为“焦虑时代的伟大作家”,其作品集中反映出二十世纪中后期美国人民的孤独失意及生存困境。耶茨的处女作《革命之路》于1961年出版,并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革命之路》的主人公弗兰克·惠勒和爱波·惠勒是美国焦虑年代中饱受焦虑折磨的典型美国人。非巧合地,被誉为“美国存在心理学之父”的罗洛·梅(Rollo May,1909-1994)和耶茨生活在同一时代,罗洛·梅深刻洞察现代人的焦虑并指出个人焦虑情境受制于他的文化标准与价值。罗洛·梅着有《焦虑的意义》(TheMeaning of Anxiety)《人的自我寻求》(Man's Search for Himself)等,形成关于焦虑的系统理论。本文运用罗洛·梅的焦虑理论以及语境化的方法,从文化视角来解读惠勒夫妇的焦虑,揭示出现代性和美国性是导致惠勒夫妇焦虑产生的两大因素。本文首先聚焦文本中惠勒夫妇焦虑的表现以及应对焦虑的方法。面对乏味的郊区生活和虚假的社区成员,惠勒夫妇陷入了孤独,进而失去了归属感;同时,面对生活的巨大真空,弗兰克和爱波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基本体验,无法整合自己的内部力量去爱。惠勒夫妇分别运用建设性方法和消极方法处理焦虑。为了获得归属感,他们创办社区剧团,但以失败告终;弗兰克和爱波通过与他人进行疯狂的性行为,得以暂时从焦虑中释放,却以丧失自我为代价。接着,本文分析现代性对惠勒夫妇焦虑产生的影响。一方面,现代性威胁着人的存在价值。在没有终极真理和稳定价值的去中心化社会里,个人所依赖的价值和道德标准从而失去稳定性。人因此生活在不确定性中,陷入了空虚和空洞,产生绝望感和无效感。虽然惠勒夫妇尝试多种方法来找寻存在的意义,但是他们最终并未取得积极的结果。另一方面,现代性威胁着人的安全感。现代性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变化的产物。原子时代的到来,人对战争的恐惧,科学技术对人的价值的削弱,以及消费主义、大众传媒的影响,造成二十世纪中期的美国弥漫着对于安全感缺乏的焦虑。罗洛·梅指出对于安全感的缺乏使得人们转向自己的婚姻伴侣寻求帮助,弗兰克和爱波维系着脆弱的共生关系,渴望彼此能够填补对于安全感的需求。最后,本文分析美国性对惠勒夫妇焦虑产生的影响。罗洛·梅特别指出,美国社会过分崇拜竞争性个人主义,强调个人成就和财富的积累,从而导致了孤独和疏离等心理现象,使人的焦虑增加。弗兰克的工作晋升使他改变了去巴黎的计划,他沉浸在工作与财富积累中,最终造成了自我的疏离。同时,在二十世纪中叶的美国,由于归属感和安全感的普遍缺乏,文化中出现向机械价值和保守态度靠拢的压力,人们通过自动从俗的逃避机制寻求稳定与安全,却以人格匮乏为代价。这种模式挑战着肯定人的尊严和复杂性,以及坚信自由和追求幸福生活的传统美国革命精神。耶茨将这种革命精神赋予爱波,爱波无法顺从于这种抹去个性、机械的生活模式,以死来反抗生存环境,美国性放大了焦虑。弗兰克最终被焦虑吞噬,爱波以死消解焦虑。通过以上论述,本文深刻洞察该部作品的主题以及引起惠勒夫妇焦虑的文化原因。(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8-05-01)

郑永年[10](2018)在《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中共十九大与中国模式的现代性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大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进行的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通过这场"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重新规定了自己的现代性。现代性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执政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而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问题。对现代性的追求表明中国共产党要对新时期的一系列问题做出确切的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政治主体,决定了中国的一切,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现代化和现代性,就没有中国其他方方面面的现代化和现代性。(本文来源于《全球化》期刊2018年02期)

革命现代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诞生于1910至1917年间抽象派绘画,以"脱离具象走向抽象""极简化""割裂时空"等等的手法与传统绘画进行决裂,专注于对于当下、转瞬即逝的感性的捕捉,开启了一场视觉革命与审美新感性。抽象主义伴随着具有"此岸""创新""疏离""冲突"等特征的审美现代性的到来,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抽象主义不仅带来了审美过程中主体性的转变和两种自律(媒介自律与审美自律),还凸显了从印象派延续至今的现代艺术对于其"物性"的关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革命现代性论文参考文献

[1].陈国恩.革命现代性与中国左翼文学[J].广东社会科学.2019

[2].曹怡凡.一场浩浩荡荡的视觉革命:从抽象主义到审美现代性[J].明日风尚.2019

[3].朱其.“五四”的“美术革命”与艺术现代性的误区[J].艺术市场.2019

[4].庞楠,叶颖.基于革命与自由关系的反现代性视域下阿伦特革命观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张明.毛泽东革命话语的现代性维度[J].东岳论丛.2019

[6].张明.“革命的现代性”:毛泽东重构中国现代性的双重维度[J].现代哲学.2018

[7].张正清,张成岗.第四次革命:现代性的终结抑或重构——信息伦理对人工智能伦理的启示[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8].王杰,何艳珊.革命与乡愁:文化记忆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情感结构[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8

[9].江晨.现代性与美国性—《革命之路》中惠勒夫妇焦虑的文化解读[D].安徽大学.2018

[10].郑永年.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中共十九大与中国模式的现代性探索[J].全球化.2018

标签:;  ;  ;  ;  

革命现代性论文-陈国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