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新种质论文-李立会

抗病新种质论文-李立会

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病新种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冰草属,杂交技术,新种质

抗病新种质论文文献综述

李立会[1](2017)在《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及其高产抗病抗逆新种质创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最主要的口粮作物之一,但育种新材料匮乏已成为限制产量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分析小麦进化历史和育种进程,发现远杂交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冰草属植物是小麦野生近种,仅含P基因组,具有众多优异基因,被国际普遍认为是改良小麦的最佳外源基因组之一,但该属物种与小麦之间的远杂交一直未能成功。针对小麦与冰草属不能杂交的国际研究现状,创建创建以克服杂交障碍、高效诱导易位、特异分子标记追踪、外源多粒标志性状大群体选择为一体的远杂交技术体系,首次获得小麦与冰草属3个物种间的自交可育杂种及其衍生后代,突破了利用冰草属P基因组改良小麦的国际难题。针对向小麦有效转移外源基因的关键问题,揭示了冰草属P基因组结构重排现象,提出了远杂交中附加系和易位系创制的新模式;创制异源二体附加系、端体附加系、代换系、P染色体缺失系、异源易位系、渐渗系等类型多样的新种质354个,并揭示其可用于小麦改良的高产、抗病、抗逆等优异性状/基因,特别是多穗粒数性状受主效QTL控制,并在多环境下稳定表达,能够提高大面积推广品种穗粒数64.9%~134%。针对创新种质的有效利用问题,阐明多粒育种新材料的生理与遗传基础,创制骨干亲本和国外优质材料背景下多穗粒数与千粒重和亩穗数等性状相协调的育种新材料254个,并首次在6个小麦主产区育成携带冰草属P基因组优异基因的新品种7个、后备新品种(系)1109个,证实了新种质不仅能够有效解决了育种新材料匮乏的关键问题,而且在突破性新品种培育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7-08-07)

熊仕俊,黄芳,孙翠英,梁传静,蒋选利[2](2016)在《小麦新种质P13的抗条锈性鉴定及抗病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小麦新种质P13对条锈病的抗病性及其抗性机制,为P13种质的进一步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铭贤169为感病对照,用6个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3、CYR29、CYR31、CYR32、CYR33和Hybrid46-8)对P13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鉴定;采用自然诱发法鉴定P13的田间抗条锈性;以P13和铭贤169为材料,采用常规的夏孢子悬浮液涂抹法接种条锈菌CYR29,以不接种为对照,然后测定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结果】苗期P13对CYR32表现为免疫,对CYR29、CYR33和Hybrid46-8表现为近免疫,对CYR23表现为高抗,对CYR31表现为感病。P13在拔节期、孕穗期和乳熟期均表现为免疫或近免疫。P13接种条锈病菌CYR29后,其叶片内POD、PAL、PPO、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均高于未接种植株和感病对照铭贤169。【结论】P13对贵州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其在贵州小麦生产及抗病育种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陈天晓,朱亚军,密雪飞,陈凯,孟丽君[3](2016)在《利用水稻MAGIC群体关联定位白叶枯病抗性QTL和创制抗病新种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8个不同亲本构建的遗传上相互关联的多亲本高代互交系(multi-parents advanced generation inter-cross,MAGIC)群体,包括2个4亲本群体(DC1和DC2)和1个八亲本群体(DC3)为材料,接种我国白叶枯病强致病力V型菌系(GD-V)和弱致病力II型菌系(C2),关联分析定位MAGIC群体对白叶枯病的抗性QTL,筛选抗病种质。结果表明,大多数亲本对C2菌系表现抗病,而对GD-V菌系表现感病,3个MAGIC群体的病斑长度均出现超亲分离。共检测到7个白叶枯病抗性QTL,大多表现数量抗性,而且抗性QTL表达存在明显的遗传背景效应。QBbr11-1和QBbr11-2受遗传背景影响较小,具有一定的育种应用价值。从3个群体筛选出8份不同抗病QTL聚合的抗病材料,表明质量抗性基因和水平抗性数量性状位点的结合可以显着提高抗性水平。8份不同抗病QTL的聚合系可以用作抗病育种的中间抗源。研究结果表明,MAGIC群体可以将遗传研究和育种应用有机结合,是遗传研究和开展标记辅助育种的理想群体。(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葛昌斌,廖平安,曹燕燕,郭春强,黄全民[4](2015)在《几个小麦抗病新种质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漯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室对引进贵州大学张庆勤教授的128个小麦抗病新种质做初步研究,研究发现引进的大部材料在漯河市表现抽穗扬花较当地对照种(周麦18)迟1-4天,后期"干热风"天气对其影响较大;但是,从引进的资源中选择出了几个适应性较强的材料,如:以光A、以光15和以光20等几个表现优异的材料;以光A株高81-84cm,对白粉病免疫、高抗条叶锈病;以光15株高73-75cm,对白粉病免疫、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以光20株高74-76cm,对白粉病、条锈病高抗、中抗叶锈病。叁个材料的农艺性状较好,籽粒外观品质较好,是很好的抗病种质资源。创制的漯抗1号株高76-78cm,株型紧凑,高抗白粉病、条锈病、中抗叶锈病,落色佷好、籽粒商品性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5-08-19)

朱传杰[5](2015)在《利用CIMMYT小麦材料结合MAS技术创制抗病及农艺新种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种质材料是品种改良的基础,也是应对各类胁迫性灾害(生物胁迫与非生物胁迫)的重要储备资源。累加多抗基因,改良农作物抗性的育种思路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传统的育种技术常以表型选择为主,很难做到同时对多个抗性基因进行鉴定,无法快速达到多个抗性基因聚合的育种目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的发展,利用分子标记,使快速选育累加多种抗性基因品种变得可能。本实验利用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培育的极具应用潜力的创新型品系RL6077(春性,具有小麦杆锈菌强毒性小种Ug99抗性及含有Lr68、Sr2/Yr30等多种抗慢锈病基因和抗白粉病基因)和Wheatear(7DL?7Ag新型易位系,春性,高产抗病)为材料,与黄淮麦区主栽品种进行冬、春性组配。创制:①可应对未来Ug99杆锈菌强毒性小种可能入侵的储备性抗病新品系(冬性);②农艺优良的双易位(7DL?7Ag易位和1BL/1Rs易位)冬性、高产、抗病新材料。具体方案是:利用CIMMYT新培育RL6077与西农979、周麦27等骨干品种进行冬春杂交和(或)回交,构建F2:3群体和回交群体;利用Wheatear与豫农982(1BL/1Rs易位系,冬性,高产)进行冬春性杂交,构建RIL群体。应用特异性分子标记csGS、WMS533和BF145935、Glu-B3、Sec-P1、P2分别进行抗病基因和易位类型检测,同时进行抗病性鉴定和田间农艺性状选择。结果如下:1.RL6077遗传群体中,前期筛选出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抗病株系503个。其中,在F2:3群体和回交群体中分别选出338和165个。对上述株系进行抗病基因鉴定,结果显示:F2:3群体含有Lr68和Sr2/Yr30基因的株系分别有278和305个,其中同时含有3个基因的株系有245个;回交群体中含有Lr68和Sr2/Yr30基因的株系分别有103和159个,其中同时含有3个基因的株系有97个。2.Wheatear材料RIL群体中,前期筛选出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株系738个。利用特异性分子标记对其进行易位系类型检测,结果显示:纯合1BL/1Rs易位、非1BL/1Rs易位的株系分别有324和403;纯合7DL?7Ag易位的株系353个,非7DL?7Ag易位的株系382个,其中1BL/1Rs&7DL?7Ag双易位类型的株系115个,占检测株系的15.37%。3.RL6077的F2:3群体和回交群体的诸多性状都介于两个亲本之间,很好地遗传了亲本的农艺特征;同时含有两组抗病基因的株系千粒重高于不含有抗病基因的株系。F2:3群体更易检测到抗病基因,回交群体后代更易选出农艺优良的品系,可根据育种目标选用合适的群体;本研究分别在F2:3群体和有限回交群体中选育出偏冬性、农艺优良且具有组合抗病基因(抗Ug99)的储备性新品系72和48份。4.Wheatear/豫农982的RIL群体中,1BL/1Rs易位系千粒重和叶宽显着高于非易位系;7DL?7Ag易位系在穗下节和穗粒数性状上呈正向作用;双易位系则综合了上述特性;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显示易位系具有良好的综合抗病性;本研究选育出偏冬性、双易位且农艺优良的新品系54份。(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5-01)

朱传杰,安旭尧,连俊芳,周丽敏,宋晓朋[6](2015)在《利用CIMMYT资源创制小麦抗病及农艺新种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利用CIMMYT资源创制小麦抗病、农艺性状优良的新材料,以CIMMYT新培育的RL6077与西农979、周麦27等骨干品种进行冬春性杂交和(或)回交,构建RIL群体和有限回交群体;以CIMMYT材料Wheatear与豫农982进行冬春性杂交构建F2:7RIL群体。应用特异性分子标记对这些群体材料进行分子检测,同时进行田间抗病性鉴定和农艺性状选择。结果表明,RL6077后代群体的众多性状都介于两个亲本之间,很好地遗传了双亲的农艺特征;其RIL群体中更易检测到抗病基因,回交群体后代更易选出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系,可根据育种目标选用合适的群体;本研究选育出冬性、农艺性状优良且具有抗病基因(抗Ug99)的储备性新品系6份。Wheatear/豫农982的F2:7RIL群体中,1BL/1RS易位系的千粒重和叶宽显着高于非易位系;7DL·7Ag易位对穗下节长和穗粒数具有正向作用;双易位系则综合了上述特性;经田间抗病性鉴定,易位系具有良好的综合抗病性;从此群体中选育出冬性、双易位且农艺性状优良的新品系4份。(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左示敏,陈天晓,邹杰,康厚祥,李前前[7](2014)在《水稻不同类群品种间的纹枯病抗性评价和抗病新种质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种质资源筛选是抗病育种的前提和基础。以已知抗病水平的5份鉴别品种为对照,对水稻5个类群和1个混合类群的299份品种进行了温室苗期纹枯病抗性鉴定,筛选抗纹枯病水稻新种质。在"雾室/mist-chamber"环境下以改进的带菌木质短棒为接种物、以基于"叶枕高"的"0~9"级病级指标为标准,可有效区分对照品种间的抗病水平。299份品种中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中抗以上品种比例仅为36.5%,多数品种为中感至高感水平。就水稻不同类群而言,AUS类群中中抗以上品种的分布频率最高,超过60%;其次为ARO类群,为54.6%;分布频率最低的为TRJ类群,仅为22.7%。结合各品种苗高及与抗病对照YSBR1间的病级差异,从299份品种中筛选到7份抗病新种质,其中1份的抗性显着高于YSBR1,接近高抗水平。本研究为水稻抗纹枯病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抗源,同时为选择合适的类群间品种杂交以培育抗纹枯病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王子斌[8](2013)在《水稻纹枯病接种鉴定体系新探索及抗病新种质YSBR1抗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纹枯病是世界性的水稻3大病害之一,严重发生时可造成产量的巨大损失和品质的严重降低。水稻对纹枯病的抗性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不存在主基因抗性,现有种质资源中也未发现表现免疫或高抗的品种。水稻纹枯病接种鉴定体系涉及到接种方法、接种时间、调查时间、调查标准等多种因素,其合适与否关系到水稻抗纹枯病遗传育种研究的进展。合适的接种鉴定体系不仅可减轻相关研究工作的工作强度,而且能提高试验的可靠性、重复性及结果的精确性。鉴此,本试验以抗感反应不同的5个水稻品种[Lemont、武育粳3号(Wuyujing3)、YSBR1、特青(Teqing)和Jasmine85(J-85)]为试验材料,在人工气候箱、控温室中进行水稻苗期抗纹枯病接种试验,并与田间相应的成株期抗性试验进行比较,初步建立了水稻苗期接种鉴定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牙签嵌入法在控温室、田间对各试验水稻材料进行成株期不同阶段(分蘖末期、小孕穗期)抗纹枯病接种试验,并于接种后3-11d、抽穗后30d测量病斑长度和采用3种不同调查标准调查病级,对水稻成株期纹枯病的接种鉴定方法进行了发展,并对田间水稻抽穗后30d适宜的纹枯病病级调查标准进行了新探索。YSBR1是本研究组选育并经过多年鉴定为较抗病的新种质,目前对其抗性研究报道较少。本试验以YSBR1及易感品种Lemont为试验材料,通过构建这2个品种的F2无性系群体,对其开展了多年份的纹枯病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调查,同时对YSBR1中相关纹枯病抗性QTL、农艺性状QTL进行初步定位,研究这2类QTL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又以这2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纹枯病病原菌接种,分别于接种后10、20h取样用于基因芯片表达谱分析,从中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尤其是YSBR1特异差异表达基因。最终对YSBR1特异差异表达基因进行pathway分析和GO (gene ontology)分析,并将其与已检测到YSBR1的QTL区间进行整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85%的相对湿度为纹枯病菌侵染危害水稻苗期植株的适宜湿度;苗期5个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差异极显着,可将其分为相对感病(Lemont、武育粳3号)和相对抗病(YSBR1、Jasmine85、特青)2大类;接种叶龄对发病程度有显着的影响,5个品种在4叶期接种时的平均病级显着高于5叶期接种的平均病级;苗期水稻品种间抗感差异小于田间鉴定试验结果,但两者间品种抗感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苗期快速鉴定技术可用于大规模水稻品种(组合)的抗性筛选或初步鉴定。2.以病斑长度为调查指标,控温室中分蘖末期接种的5个水稻品种间抗感差异极显着,Lemont和YSBR1表现为稳定的感病、抗病,且和另外3个品种(武育粳3号、特青、Jasmine85)差异极显着,各品种间的抗感趋势与田间抽穗后30d的验证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而田间分蘖末期接种的5个水稻品种间虽然抗感差异极显着,但品种间抗感趋势与同期温室及田间抽穗后30d的验证试验结果差异不一致。田间小孕穗期接种的5个水稻品种间抗感差异极显着,品种间抗感趋势与分蘖末期接种并于抽穗后30d调查病级的田间验证试验结果完全一致。表明,温室条件下分蘖末期或田间条件下小孕穗期以病斑长度作为衡量纹枯病抗性的调查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3.在分蘖末期接种的各参试品种,采用叶鞘位调查标准的结果与常用的Rush调查标准的结果相比较,两者在不同年份间、地点间差异均不显着,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种调查标准间相关性在不同年份、地点间分别为0.9455、0.9846,均达到极显着水平,表明叶鞘位标准作为1个新的调查标准在田间纹枯病病级调查时完全可替代Rush调查标准;对于小孕穗期接种的各品种,采用相对病级调查标准,各品种间不仅抗性差异极显着,而且品种间抗感差异大于分蘖末期接种采用叶鞘位调查标准的相应对照,并且这2种调查标准间各品种的抗、感趋势完全一致。在水稻抗纹枯病遗传研究中,小孕穗期接种以相对病级作为调查标准,其适用范围是有限制的。4.两年间(2009-2010年)共初步定位到12个抗性QTL,除qSB-1Le、qSB-5Le和qSB-8Le来自感病亲本Lemont外,其余均来自抗病亲本YSBR1,其中qSB-2Y、qSB-12Y被认为是主效QTL,两年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8%和17%。此外,两年间13个主要农艺性状中有4个农艺性状(株高、生育期、穗长、有效穗数)和纹枯病发病程度存在显着或极显着相关,且多为负相关。表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情况受到株高、生育期、穗长、有效穗数等性状的影响,尤其是株高的影响最大。5.接种后短期内(5d),YSBR1与Lemont间抗感差异明显,接种后10h均产生侵染垫,接种后20h均出现病斑;不同生物学重复芯片质量可靠,按自定筛选标准,在Lemont全基因组共筛选到2826个差异表达基因,在YSBR1全基因组筛选到74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YSBR1中特异表达的差异基因有247个;247个YSBR1中特异表达基因分布水稻12条染色体上,落入已检测到的QTL区间的为31个,占总数比例为12.55%;落入2个主效QTLqSB-2Y、qSB-12Y区间的YSBRl特异表达基因分别有9、3个,其中qSB-2Y区间9个特异差异表达基因中有4个上调表达,5个下调表达;qSB-12Y区间3个特异差异表达基因中有2个上调表达,1个下调表达。(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3-04-15)

樊小莉,王静,张玮,纪军,张相岐[9](2011)在《小麦高产抗病新种质9204R的分子细胞学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高产区小麦抗病性遗传改良提供新的育种材料,以高产小麦品种科农9204(Kn9204)为母本,以黑麦品种德国白粒(German White)和小偃6号杂交后代BC2F4选系BC01-7-1为父本杂交,并以科农9204为轮回亲本回交两次,最终选育出抗条锈病的育种新材料9204R。本研究考察了9204R的主要农艺性状、苗期和成株期对条锈病的抗性。结果表明,9204R田间农艺性状优良,穗粒数表现为超亲,小区产量比对照品种石4185高1.7%。苗期对CYR29、CYR30、CYR31、CYR33、SU11-4和SU11-11等条锈病生理小种表现为免疫,对CYR32表现为感病;成株期对混合小种(CYR29、CYR31、CYR32和CYR33)表现为高抗。应用连续C-分带-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对9204R进行染色体组成分析,发现9204R含有1对1RS/1BL易位染色体。应用微卫星(SSR)分子标记对科农9204和9204R进行分析,共有1对位于1RS和4对位于1BS上的引物扩增出差异条带,推测2个基因型的1RS染色体来源不一致,9204R的1RS可能来源于黑麦品种德国白粒。(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1年04期)

刘成[10](2010)在《多年生簇毛麦基因组新重复序列的分离及其在小麦抗病新种质鉴定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簇毛麦属(Dasypyrum原作Haynaldia)包括二倍体一年生簇毛麦(D. villosum,染色体组为VV),二倍体多年生簇毛麦(D. breviaristatum,染色体组为VbVb)和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D. breviaristatum,染色体组为VbVbVbVb)。一年生簇毛麦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而多年生簇毛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非的山区,希腊和摩洛哥。在植物分类上属禾本科(Gramineae)小麦族(Triticeae)的小麦亚族(Triticinae),是小麦的野生近缘种,具有抗白粉病、抗叶锈病和秆锈、抗全蚀病、分蘖力强、小穗数多、耐旱耐寒、耐盐和蛋白质含量高等许多栽培小麦所需要的优良性状,是小麦高产、抗病、优质育种的重要遗传资源。迄今为止,对簇毛麦属物种研究仍有如下不足:(1)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在该属中的遗传进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对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与二倍体多年生簇毛麦的染色体组关系研究上,缺乏分子和细胞学证据。(2)可在育种中利用的簇毛麦染色体组(臂)特异分子标记不能满足小麦-簇毛麦新种质鉴定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挖掘和开发。(3)我们在开展将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抗白粉和抗条锈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工作中,育成了一批小麦-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抗病渐渗系,但是这些抗病渐渗系中外源染色质的同源群关系尚未明确。(4)涉及二倍体一年生簇毛麦1V、4V和6V染色体的抗病(或高产)易位系已经育成,但是涉及2V、3V、5V和7V染色体的易位系还未见报道。本文着重解决上述4个问题。本文对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在簇毛麦属的遗传进化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创制并用建立的多个EST-STS标记和PLUG标记鉴定了小麦-四倍体簇毛麦附加系;诱导和鉴定了小麦-二倍体一年生簇毛麦2V、3V、5V和7V补偿性罗伯逊易位系。研究结果如下:1.簇毛麦属物种的遗传进化关系:(1)利用RAPD技术对二倍体一年生簇毛麦、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和小麦族黑麦、中间偃麦草、拟鹅观草和黑麦等物种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二倍体一年生簇毛麦和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不能聚在一起,表明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不是由二倍体一年生簇毛麦加倍而来。(2)吉姆萨C分带结果显示,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与二倍体多年生簇毛麦具有较多的中间带,这些带纹多属弱带型,并且二者的带型还有所差异;而二倍体一年生簇毛麦具有较多的端带,这些带纹多属强带型。因此,C分带的证据只能粗略证明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与二倍体多年生簇毛麦遗传关系较近,而与二倍体一年生簇毛麦相对较远。(3)克隆了簇毛麦属叁物种的叶绿体infA基因和线粒体trnfM及rrn18基因,并以此对这些基因序列分别进行了bootstrap分析。分析结果支持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是由二倍体多年生簇毛麦加倍而来的观点。(4)基因组原位杂交和利用核糖体基因pTa71为探针的原位杂交清楚的表明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是由二倍体多年生簇毛麦加倍产生的。(5)以黑麦基因组重复序列pSc74为探针的原位杂交表明,从二倍体多年生簇毛麦加倍到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的过程中,不仅发生了染色体的重排,还发生了基因组DNA水平上的重组现象。2.簇毛麦基因组或单染色体分子标记:(1)分离得到簇毛麦基因组1个新的重复序列pDb12H(或称为OPH12),该重复序列和大麦基因组Sabrina反转录重复序列具有95%的同源性。根据pDb12H设计引物,对含簇毛麦染色质的材料和大量对照材料进行扩增,建立了簇毛麦基因组SCAR标记,该标记被用来筛选小麦-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抗病渐渗系和小麦-二倍体一年生簇毛麦易位系。以pDb12H为探针对小麦族大量物种进行原位杂交,结果表明,pDb12H仅分布在小麦族二倍体一年生簇毛麦V基因组、多年生簇毛麦Vb基因组、大麦H基因组和中间偃麦草Js基因组上,即pDb12H高拷贝存在于V基因组,Vb基因组,H基因组和Js基因组上,而寡拷贝存在于小麦族其他基因组上,Southern blot也证实了上述结果。根据FISH和Southern blot结果推测pDb12H在小麦族各基因组(V、Vb、H和JS基因组除外)分化前期可能就失去了转座活性。Kishii等曾用原位杂交和分子标记手段证实百萨偃麦草J基因组和黑麦R基因组参与了中间偃麦草Js基因组的形成,认为中间偃麦草基因组应为StJs(V-J-R)s。本文发现大麦H基因组也参与了中间偃麦草基因组进化,因此我们建议将中间偃麦草基因组暂时补充修订为StJs(V-J-R-H)s。(2)利用小麦第1到第7同源群的943对EST-STS引物对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和中国春进行筛选,PCR产物利用HaeIII、MspI、RsaI和AluI四种酶进行酶切,获得了474个STS标记。同时还筛选了小麦第1到第7同源群的56对PLUG引物,利用TaqI和HaeIII两种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筛选到6个PLUG标记。3.小麦-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附加系的鉴定:利用建立的SCAR分子标记对小麦-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抗病渐渗系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利用C分带对筛选出的渐渗系进行普查,结果显示这批抗病渐渗系中只有2种不同类型的附加系Y93-1-6-1和Y93-1-A6-4。利用上述筛选到的STS标记和PLUG标记对Y93-1-6-1和Y93-1-A6-4进行鉴定。首次发现Y93-1-6-1和Y93-1-A6-4中四倍体簇毛麦染色体均发生了重组。附加系Y93-1-6-1中四倍体簇毛麦染色体长臂为6VbL,其短臂发生了6VbS和7VbS染色体片段的重组;而附加系Y93-1-A6-4中四倍体簇毛麦染色体发生了更为复杂的染色体重组,其短臂为6VbS和7VbS的重组,长臂为1VbL、2VbL和7VbL的重组。4.小麦-二倍体一年生簇毛麦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利用中国春-二倍体一年生簇毛麦附加系与相应的中国春单体进行杂交获得双单体,然后双单体进行自交,对所获得的自交种子进行筛选获得相关易位系。(1)筛选来自双单体40+2V+2D的自交后代660个单株,获得4个杂合T2VL.2DS易位系,3个杂合T2VS.2DL易位系。(2)筛选来自双单体40+3V+3D的自交后代496个单株,获得5个T3DS.3VL易位系,3个杂合T3DL.3VS易位系。(3)筛选来自双单体40+5V+5D的自交后代342个单株,获得12个杂合的T5DL.5VS易位系,未发现T5DS.5VL易位系。(4)筛选来自双单体40+7V+7D的自交后代384个单株,获得6个杂合T7DS.7VL易位系,2个杂合T7DL.7VS易位系。对上述杂合易位系的自交种子进行筛选,目前都已获得了纯合的易位系,这些优异的种质资源可用于小麦育种。综上,本论文对簇毛麦属种间的进化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簇毛麦特异分子标记进行了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并利用开发的分子标记对新创制的种质进行了鉴定。(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0-09-01)

抗病新种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索小麦新种质P13对条锈病的抗病性及其抗性机制,为P13种质的进一步推广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铭贤169为感病对照,用6个条锈菌生理小种(CYR23、CYR29、CYR31、CYR32、CYR33和Hybrid46-8)对P13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鉴定;采用自然诱发法鉴定P13的田间抗条锈性;以P13和铭贤169为材料,采用常规的夏孢子悬浮液涂抹法接种条锈菌CYR29,以不接种为对照,然后测定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等抗病相关酶活性。【结果】苗期P13对CYR32表现为免疫,对CYR29、CYR33和Hybrid46-8表现为近免疫,对CYR23表现为高抗,对CYR31表现为感病。P13在拔节期、孕穗期和乳熟期均表现为免疫或近免疫。P13接种条锈病菌CYR29后,其叶片内POD、PAL、PPO、β-1,3-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均高于未接种植株和感病对照铭贤169。【结论】P13对贵州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其在贵州小麦生产及抗病育种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病新种质论文参考文献

[1].李立会.小麦与冰草属间远缘杂交技术及其高产抗病抗逆新种质创制[C].第八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7

[2].熊仕俊,黄芳,孙翠英,梁传静,蒋选利.小麦新种质P13的抗条锈性鉴定及抗病机制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6

[3].陈天晓,朱亚军,密雪飞,陈凯,孟丽君.利用水稻MAGIC群体关联定位白叶枯病抗性QTL和创制抗病新种质[J].作物学报.2016

[4].葛昌斌,廖平安,曹燕燕,郭春强,黄全民.几个小麦抗病新种质的初步研究[C].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5

[5].朱传杰.利用CIMMYT小麦材料结合MAS技术创制抗病及农艺新种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6].朱传杰,安旭尧,连俊芳,周丽敏,宋晓朋.利用CIMMYT资源创制小麦抗病及农艺新种质的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15

[7].左示敏,陈天晓,邹杰,康厚祥,李前前.水稻不同类群品种间的纹枯病抗性评价和抗病新种质筛选[J].植物病理学报.2014

[8].王子斌.水稻纹枯病接种鉴定体系新探索及抗病新种质YSBR1抗性分析[D].扬州大学.2013

[9].樊小莉,王静,张玮,纪军,张相岐.小麦高产抗病新种质9204R的分子细胞学鉴定[J].麦类作物学报.2011

[10].刘成.多年生簇毛麦基因组新重复序列的分离及其在小麦抗病新种质鉴定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0

标签:;  ;  ;  ;  

抗病新种质论文-李立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