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药材中药饮片文号管理将稳步推行(论文文献综述)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十四五”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指出吉政办发[2021]37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吉林省"十四五"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孙婉萍[2](2021)在《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收集、整理、统计现执行版的各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并做描述统计,分析我国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现状,利用统计学方法理论筛选出地方标准中的重点差异项,针对重点差异项进行内容分析方法研究,找到规范制定重点差异项标准的方法,为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提出参考依据及建议。方法1.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及各省级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方网站、线上线下书店、出版社、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渠道,收集《中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以及各地区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纸质标准或电子影印版材料,查询国内外关于质量标准、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历代本草古籍和中医方书典籍等历史文献资料的查阅、整理,追本溯源地梳理中药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等临床应用项目的历史应用脉络,客观科学的判断中药本身的准确内涵。2.运用描述统计对中药饮片国家标准、地方标准的相关数据信息资料进行分布状态、总体差异、标准特征等情况,通过图、表等形式描述中药饮片标准的基本情况。利用“赋值法”将文字内容拆分归类并量化为数值,再计算离散系数,进行差异分析来比较中药饮片在不同地方标准中的各个标准项目的差异情况,找到重点差异项。3.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的结果,从定性和定量两个层次、双维度的来比较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有次序性的判断在众多标准内容项中更具明显差异的内容。结果1.截止到2020年1月,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收载品种3500余种,各地区的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修订的时间、原则、方法等各有不同,没有统一要求;各个地方标准之间的收载情况相比较,重复率在40%以上,中药饮片标准处于“管理多级,地标多杂,重复收载,标准各异”的现实情况。2.通过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重复收载率较高的三个品种芜荑、银耳、甜瓜蒂的各个体例项目的离散系数进行差异性分析,确定[归经]、[性味]是地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存在的重点差异项。3.对医学标准项[归经]、[性味]的规范制定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中药药性理论、方剂学、以及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治则、脏腑经络中医理论的综合论证,以确定中药的[主治]为关键,再对[功能]、[性味]进行推导,最后确定[归经],即确定规范制定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的医学标准项的技术路径。结论1.“性味归经”属于中药饮片医学标准项的主要内容,是中药药性理论主要内容,是对中药功效、性能及其运用规律的高度概括,是中药最为重要的学术特征和核心性能。性味归经差异大,就意味着各地方对中药饮片的本质存在较大争议。2.确定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的医学标准项的规范方法步骤为:(1)通过历代主流本草、代表方剂,确定“主治”,经统计分析结果来看,应主要参考《中华本草》和《普济方》,将本草内容与方剂应用结果相结合进行考究,确定[主治]。(2)运用“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的中医理论结合已确定的[主治],进行高度概括并提炼出中药[功能]项。(3)通过中药已确定的功能主治与中药药性理论之间的“效—性”关系,推导出中药的[性味]项。(4)根据已确定的[主治]和脏腑经络理论,进行“实践+理论”的综合归纳,确定中药的[归经]项。
袁慧莉[3](2021)在《陇西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药饮片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日益提升,人们对身体的健康问题关注度加深,而且我国中药系列产品的加工制作技术不断改进,人们对中药治疗信任度加深。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医药人奋起战“疫”,彰显中医药力量,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重视。生产中药饮片企业如何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背景下,制定营销策略使得中药饮片产品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是需要解决并值得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以市场营销理论为基础,对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天药业)中药饮片的营销策略展开研究。首先,本文整理了中药饮片行业现状,总结分类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理论,以便在后面对中天药业营销策略制定时有理论参考;其次运用PEST分析了宏观环境,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内部环境,归纳整理出企业的优势与劣势,将机会和威胁两个外部环境方面结合分析,同时通过对企业高管的访谈,了解企业营销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最后通过STP分析,选择了以甘肃省市场为核心,有针对性的发展外省市场,以中成药制药企业、医院、批发商和连锁药店等终端为主要目标市场,以便提升市场份额。通过以上的分析,提出了基于客户需求的产品策略、基于成本数据的价格策略、基于传递便利的渠道策略和基于动态沟通的促销策略。为了保障营销策略顺利实施,提出了相关的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为中天药业量身设定了适合其发展的营销策略,来更好应对市场考验,让中天药业在竞争环境中稳步发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整合运用4P、4C、4D理论,改变了传统的以企业为发展中心的思路,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找准市场定位,选择合适的差异化市场,制定适合的营销策略,帮助中天药业快速发展。
王春丽,高月红,黄瑶庆,李子艳,毛艳艳[4](2020)在《中国中药行业格局及未来展望》文中指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加剧、消费者消费意识的转变、制药公司技术的创新及医疗体系卫生预算的收紧,近年来全球中药市场稳步扩增,中医药正逐渐成为国际化产业。我国是中药消费大国,市场规模已超过日本汉方制剂,中药类贸易也在回暖。此外,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中医药发展,为中药创新、"走出去"提供支持。中药的发展迎来重大机遇。
赵文敏[5](2020)在《取消中药饮片加成可行性及实施路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在全面掌握中药饮片加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基础之上,探究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的可行性和实施路径。以药品加成政策自颁布、发展至取消的历史沿革和实施效果为背景,从中药饮片的特殊性、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出发,通过宏观层面的综合分析与微观层面的个案分析相结合,探究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的可行性与潜在问题,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研究取消中药饮片加成提供参考。方法:首先,通过政府网站和文献数据库全面查找搜集药品加成、中药饮片加成相关政策文件、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资料,系统分析并归纳前沿研究,梳理出中药饮片加成的历史背景、特殊性及发展现状。其次,运用历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摘编、国家统计局网站等相关数据,统计分析取消药品加成前后公立医院各项目收支变化情况,以及中药饮片在中医医院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和影响。再者,从宏观层面综合分析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的机遇、威胁、以及积极意义、潜在风险,并以T中医院为例进行个案分析,预测该院取消中药饮片加成可能产生的影响及相应所需的补偿措施,从而探究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的可行性。最后,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分别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对策建议,探索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的实施路径。结果:取消中药饮片加成具备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方面,在加成政策庇护下的中药饮片行业发展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大处方”引发资源浪费以及不合理用药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急需整改。另一方面,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从长远来看利大于弊,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仍需科学把握改革力度与节奏,同时完善相应的补偿机制。国家政策支持、社会群众期待以及可替代性新剂型的出现均为取消中药饮片加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厦门、深圳等不同试点地区的不同做法也提供了经验借鉴。并且,取消饮片加成有助于中医医院回归公益性,规范中药饮片用药,督促中医师提高诊疗技术,促进中药饮片行业健康发展。但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也依然存在财政压力过大、补偿机制不易确定等威胁,以及可能影响中医医院发展和患者用药需求等风险,从近期来看需谨慎决策。因此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不可“一刀切”,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措施。结论与建议:取消中药饮片加成需综合考虑、循序渐进,逐步降低饮片加成率直至取消,同时多方联动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宏观层面上:优化财政补偿方式,加大财政对中医医院倾斜补助;完善中药饮片价格形成机制,科学合理定价;健全中医药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药事服务收费;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工作,建立透明监管体系。微观层面上:协同推进中医医院综合改革,加强精细化管理;健全中医医院财政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费用不合理增长;改革中医医院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强中药饮片行业监管,强化合理使用中药饮片。
杨美玲[6](2020)在《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困境、原因与机遇》文中指出近年来,为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致富,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鼓励各地区挖掘特有优势资源进行特色产业发展,在此背景之下却发现曾经盛极一时,一度占据都江堰市农村经济支柱地位的特色道地药材川芎产业出现了危机,表现为农户种植意愿下降、主产区的转移、生产企业退出等,产业呈现“衰退”倾向。另外,产业研究中对于产业兴衰研究的较少,本文着眼于具体产业的兴衰,对都江堰市川芎产业由盛及衰这一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利于突破目前产业研究的局限性。因此一是响应政策号召;二是突破产业研究局限;三是从实际出发解决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都江堰市川芎产业研究。本文基于产业生命周期、产业转移、产业融合、产业竞争力、生产者行为等相关理论,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问题进行概述。通过对现状的了解,发现都江堰市川芎种植层面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对农户川芎种植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数据定量分析影响农户种植意愿的因素,加深对产业困境的认识,利于有针对性的解决农户种植意愿下降问题。为综合全面分析产业困境原因,本文利用钻石模型理论分析范式对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发展战略和竞争环境、政策五个方面对产业困境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导致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困境现状的原因中耕地面积稀缺、人力资源不足、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的影响比较突出。鉴于川芎价格波动对产业发展影响较大,因此研究川芎市场风险进一步补充对川芎产业困境的分析,发现市场信息不对称和游资炒作是造成价格波动大的主要原因。最终得出结论一是都江堰市川芎产业现状为产业转移型衰退;二是产业困境直接原因是种植端问题;三是都江堰市川芎产业“衰而未亡”,存在客观发展机遇,利用机遇进行创新将实现都江堰川芎产业转型升级。由此根据分析结果,本文在最后结合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实际提出了如何解决产业困境问题和抓住发展机遇的合理化建议。
朱玉洁[7](2019)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中药资源产业的显着特征是依赖于中药资源作为供应链源头和价值链的输入源头,通过供应链不同环节的价值增值和价值创造环节,输出终产品到供应链末端的消费者手中。中药行业因其资源利用效率低下,自身绿色价值低和外部环境损害价值高,因此供应链具有较高的绿色生产力发展潜力。然而,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企业偏重于技术型的供应链模式构建,立足于商业角度探求整合式中药供应链模式的解决方案和措施,从供应链整体视角解决中药产业的绿色发展问题没有得到有效解答,大量有价值的会计和经济数据难以充分挖掘利用,价值核算和控制无法有效实施。本研究在分析中药供应链物质流的基础上,融合价值流分析,根据价值流图构建中药供应链的绿色生产力分析理论基础和核算框架体系,实现供应链和价值链融合分析,提出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的有效路径和相应的政策建议。首先,文章对价值链管理、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从中药资源价值链的拓展、特征和影响因素阐述了中药资源价值链的内涵和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内涵,同时阐明了价值链视角融合中药供应链分析的理论框架。其次,文章从中药在医药产业中的构成及比较优势、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方法现存问题和困境阐述了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并阐述了中药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的融合分析的融合基础和融合过程。第三,基于绿色价值流图构建分析框架,分析了中药供应链中各链条组成部分,识别“浪费”来源,设计供应链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通过计算供应链的经济指数和环境指数,创新设计了供应链绿色生产力量化测算框架,并运用民营企业数据实证其可行性。为中药资源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水平提供了评价手段。第四,本章在分析了绿色供应链管理五个策略①原料药减少使用量②原材料替换③废弃物循环利用④产品替换⑤产品循环利用的基础上,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进行分析,提出废弃物资源化是提升绿色生产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还给出了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还需从政府规制保障(环境保护税法细化)、企业责任意识提升(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和公众消费引导(公众环境知情权保护,参与权推广和绿色消费引导)等多维度进行调控的相关政策建议。第五,文章分析了中药废弃物资源化是中药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的最优策略,也是中药资源价值链实现价值延伸和价值增值的重要环节。并以黄芪为实例,探讨了黄芪口服液供应链中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若干策略,并利用绿色生产力指数GPI计算公式黄芪绘制口服液供应链改进后的价值流图,比较前后GPI在不同供应链阶段的变化。论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希望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立足价值链视角聚焦绿色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价值流动,融合分析物质流和价值流的运行规律,在国内首次较系统地探索了中药供应链价值流和物质流融合分析框架,对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理论分析进行拓展,阐明提升供应链绿色生产力与价值链价值延伸与创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评估方法:内部资源流动的经济效益--外部环境损害价值评估的融合分析形成价值图模型,建立绿色生产力绩效评估指数。该指数在概念结构、价值流转呈现形式,计量基础和数据收集处理均有一定突破和创新。根据中药供应链的特征,利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了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提升策略和实现机制,对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进行实证研究,实现应用创新。
郭士晨[8](2019)在《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供给侧改革实现吉林省从中医药大省到中医药强省的转变,将中医药产业打造成吉林省经济支柱产业,将吉林省中医药事业更加完善。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www.cnki.com)、维普数据库以及相关外文文献数据库进行资料查阅,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归纳、整理和分析研究,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结构,针对吉林省中医药行业和事业现状,从创新、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供给分析研究,为本论文提供理论支撑与数据支撑。(2)深入访谈法。与致力于吉林省中医药发展部分专业人员进行探讨,主要围绕近年来吉林省中医药的发展,对所取得的成绩与所存在问题进行意见交流,通过咨询部分专家学者,分析吉林省中医药的发展规划,对吉林省中医药的发展做更深一层次的理解。通过咨询经济学领域的同仁,了解供给侧改革对于中医药整体行业的影响,探讨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改革中全要素改革的可行性与创新性。(3)统计分析法。本研究主要使用Excel2017,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吉林省医疗卫生服务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和《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运行简报》的数据整理以及分析,得出吉林省中医药行业与事业的相应问题,并参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理论,提出针对吉林省中医药发展的供给侧改革策略。结果:吉林省在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事业发展过程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中医药产品、服务供给不足与优质中医药资源加速流失、中医药发展支撑要素质量和水平滞后于时代要求、中医药“事业、行业、产业”治理落后于西医、中医医疗资源与需求存在差距等问题。结论:基于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中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理念,本文诠释中医药供给侧的特征、行为主体及均衡机制,反思中医药供给能力对其可持续发展影响的因素。主要研究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和外延。研究以大健康为背景的中医药第一、二、三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医药供给侧的经济结构、动力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为把吉林省建设成为中医药强省,研究吉林省如何提高中医药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加强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研究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的内容与举措,即研究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与大健康背景下,运用“互联网+”技术,如何调整吉林省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结构,完善吉林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研究智库建设。结合吉林省中医药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当前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医药服务体系、服务能力和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为深化吉林省医疗体制改革提供借鉴。
张红苗[9](2018)在《SN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科技的进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以及健康养生的概念逐渐兴起,带动了整个中医药行业繁荣发展。六家企业被国家批准成为“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中药配方颗粒只能在国家规定的试点临床医院使用。随着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在国家监管下爆发式增长,医药各界,特别是各大中药饮片企业,还有地方各省对放开中药配方颗粒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于是在2016年国家尝试逐步有序地放开对生产企业和试点医院的监管。原有的六家中药配方颗粒企业既面临市场扩容的大好发展机会,同样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SN公司作为最早的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在中药材GAP种植基地、中药配方颗粒品种、市场领域以及生产能力等方面已取得飞速的发展。但由于受国家监管政策变化以及行业竞争的影响,对SN公司而言,必须要紧抓住开拓市场的机会,更是要合理利用优势资源减少激烈市场竞争带来的威胁。本文将以SN公司的发展战略作为实证分析,通过对企业战略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归纳;利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SN公司的价值链的中药材的种植与采购、生产制造、科研能力、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文化以及信息化建设等活动环节进行内部环境分析,总结出SN公司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并运用PEST模型、波特五力模型分别对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总结出SN公司发展面临的机会和威胁;通过使用SWOT分析矩阵对公司战略进行匹配,并确立了公司的战略定位及目标,构建了成本领先发展战略。对“产品成本的优化、区域市场的巩固和开拓、提升服务水平与创新服务方式”三个发展战略核心目标进行具体阐述。并且制定了系列保障措施,保障SN公司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除了帮助SN公司的决策者在制定公司发展战略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外,也对我国其他中药配方颗粒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并促进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张震[10](2013)在《中药现代化与药品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药品监管和评价的角度,就中药现代化研究中所需要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及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论述:(1)从药品的基本属性出发,对目前中药使用疗效不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主要在于药不对症、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用量不准或用法不当,而这些也正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所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2)从药品监管的角度对中药现代化进行重新审视和定位:明确中药现代化的目的,并对其进行重新定位,解决好中药现代化中的几个关系,并统筹安排好中药现代化所需要完成的任务;(3)对中药现代化与中医现代化的关系进行论述:中药在其现代化改造过程中,为避免变成中药的西药化,必须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而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又必须实现中医在其自身范围内的现代化;(4)中药现代化所要解决的几个核心问题是:第一方面要解决药本身的问题:包括现代化改造后中药外在属性的改变,以及内在质量控制方面的改进;第二方面要解决如何用药的问题:包括中药的正确使用的问题,以及中药用药剂量的准确性问题;第三方面要解决创新性中药的评价问题:由于疾病谱的变化,必须从经方以外寻找创新性中药来治疗新的疾病,但由于中西药的巨大差异,中药新药的药品评价不同沿用西药的标准,而必须寻找新的评价方法;(5)中药的现代化、传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为了解决中药中存在的问题,中药应该进行现代化的改造,但在某些方面还要保持其传统化,避免走样:同时,应谨慎推行中药的国际化。在上述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从药品评价角度提出中药现代化的总体思路:中药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同时要与中医现代化进行有效结合,在此基础上,着重解决药本身的问题、如何用药的问题、创新性中药的评价问题等中药现代化的核心问题。
二、中药材中药饮片文号管理将稳步推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药材中药饮片文号管理将稳步推行(论文提纲范文)
(1)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十四五”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吉林省“十四五”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 |
第一章现状与趋势 |
一、发展现状 |
二、发展趋势 |
(一)产业需求空间巨大. |
(二)产业发展趋向多元. |
(三)竞争形势日趋激烈. |
(四)发展环境愈发有利. |
(五)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
三、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总体要求 |
一、指导思想 |
二、基本原则 |
三、发展目标 |
第三章产业空间布局 |
一、“一廊”带动 |
二、“双核”引领 |
三、“多区”联动 |
第四章重点任务 |
一、做强中药产业 |
二、做精生物药产业 |
三、做优化学药产业 |
四、做大保健食品与特医食品产业 |
五、做亮绿色日化品及化妆品新原料产业 |
六、做深医疗器械与医用健康材料产业 |
七、做新制药设备与检测仪器产业 |
八、做活医药商业与流通业 |
九、做细医疗与健康服务业 |
第五章推进措施 |
一、科技创新引领工程 |
二、产业链协同发展工程 |
三、企业壮大提质工程 |
四、项目带动招引工程 |
五、大品种培育开发工程 |
六、创新平台建设工程 |
七、品牌塑造推广工程 |
八、业态融合拓展工程 |
九、金融服务振兴工程 |
十、人才支撑培育工程 |
第六章组织保障 |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统筹协调 |
二、深化解放思想,推动责任落实 |
三、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舆论氛围 |
四、加强督导检查,确保工作实效 |
(2)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相关概念 |
1.4.1 中药饮片 |
1.4.2 药品标准 |
1.4.3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
1.4.4 国家药品标准 |
1.4.5 地方药品标准 |
2 相关理论及法律法规 |
2.1 相关理论 |
2.1.1 中药学理论 |
2.1.2 中医学理论 |
2.1.3 中药炮制理论 |
2.1.4 药品监管科学理论 |
2.1.5 统计学理论 |
2.2 相关法律法规 |
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2019 年主席令 13 届第 31 号) |
2.2.2 《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修订的技术指导原则》(国药监 2018 年第 16 号) |
2.2.3 《国家药监局关于省级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备案程序及要求的通知》(国药监药注[2020]2 号) |
2.2.4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国中医药办发[2019]15号) |
2.2.5 《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管理办法》(1987 年原卫生部) |
2.3 本草学概述 |
2.3.1 本草、本草学、本草考证的内涵 |
2.3.2 本草学的研究内容 |
3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现状研究 |
3.1 国家中药饮片标准概述 |
3.1.1 《中国药典》的历史沿革 |
3.1.2 《中国药典》(2020 版)中药饮片标准的收载及内容情况 |
3.1.3 《全国中药炮制规范》的标准内容及收载情况 |
3.2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现状 |
3.2.1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颁布时间及修订情况 |
3.2.2 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执行情况 |
3.2.3 地方中药饮片地方标准收载情况 |
3.3 小结 |
4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的差异化分析 |
4.1 地方标准体例情况 |
4.1.1 地方标准之间比较体例项目的情况 |
4.1.2 地方标准与《中国药典》(2020 版)比较体例项目的情况 |
4.2 以三种中药饮片标准为例的差异化分析 |
4.2.1 离散度分析法 |
4.2.2 定性资料量化方法与赋分规则 |
4.2.3 芜荑的差异化分析 |
4.2.4 银耳的差异化分析 |
4.2.5 甜瓜蒂的差异化分析 |
4.2.6 分析结果 |
4.3 小结 |
5 中药饮片地方标准中医学标准的规范制定方法研究 |
5.1 医学标准项确定的方法研究 |
5.1.1 确定[主治]项与[功能]项 |
5.1.2 依据中医药理论确定[性味与归经]项 |
5.2 以“芜荑”为例,确定医学标准项 |
5.2.1 芜荑地方标准中医学标准项的比较 |
5.2.2 芜荑“主治”的确定 |
5.2.3 芜荑“功能”的确定 |
5.2.4 芜荑“性味”的确定 |
5.2.5 芜荑“归经”的确定 |
5.2.6 芜荑的医学标准项的制定结果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我国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陇西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药饮片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3 研究工具与方法 |
1.3.1 研究工具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药饮片的概念 |
2.1.2 市场营销的概念 |
2.2 营销相关理论 |
2.2.1 4P营销理论 |
2.2.2 4C营销理论 |
2.2.3 4D营销理论 |
2.2.4 组合营销理论 |
2.3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中天药业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中天药业概况 |
3.2 中天药业中药饮片营销现状 |
3.2.1 产品现状 |
3.2.2 价格现状 |
3.2.3 渠道现状 |
3.2.4 促销现状 |
3.3 中天药业营销问题分析 |
3.3.1 访谈内容和结果分析 |
3.3.2 调查问卷内容和结果 |
3.3.3 主要存在的问题 |
3.4 中天药业营销问题成因分析 |
3.4.1 营销观念落后 |
3.4.2 产品研发力度不大 |
3.4.3 市场调研不深入,定位模糊 |
3.4.4 管理人才少,机制不健全 |
第四章 中天药业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技术环境分析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4.2.1 中药饮片市场发展现状 |
4.2.2 同业者的竞争程度 |
4.2.3 替代品的威胁 |
4.2.4 新进入者的威胁 |
4.2.5 购买者议价能力 |
4.2.6 供应商议价能力 |
4.3 内部环境分析 |
4.3.1 中天药业资源现状 |
4.3.2 中天药业能力现状分析 |
4.4 SWOT分析 |
4.4.1 优势分析 |
4.4.2 劣势分析 |
4.4.3 机会分析 |
4.4.4 威胁分析 |
第五章 中天药业STP分析及营销策略优化 |
5.1 中天药业STP分析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市场定位 |
5.2 中天药业中药饮片营销策略优化 |
5.2.1 基于顾客需求的产品营销策略 |
5.2.2 基于成本数据的价格营销策略 |
5.2.3 基于传递便利的渠道营销策略 |
5.2.4 基于动态沟通的促销策略 |
第六章 中天药业中药饮片营销策略的实施保障 |
6.1 组织结构保障 |
6.1.1 优化组织结构 |
6.1.2 构建信息化协同平台 |
6.2 资源投入保障 |
6.2.1 人才资源投入 |
6.2.2 品牌宣传投入 |
6.2.3 质量检测投入 |
6.3 技术研发保障 |
6.4 团队建设保障 |
6.4.1 培训 |
6.4.2 多部门合作机制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中天药业中药饮片营销策略调研访谈提纲 |
附录B 市场调查问卷——客户需求调查问卷表(企业客户) |
附录C 市场调查问卷——客户需求调查问卷表(消费者客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中国中药行业格局及未来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行业市场格局 |
1.1 我国中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但增速放缓,中药制造利润偏低 |
1.2 中药类贸易回暖,提取物是进出口主要产品,“一带一路”国家中药材出口量大增 |
2 中药行业研发现状 |
2.1 中药公司研发投入不足,中药新药审批收紧 |
2.2 中药现代化成果显现 |
3 中医药行业政策支持 |
4 未来展望 |
(5)取消中药饮片加成可行性及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3.1 国外研究综述 |
3.2 国内研究综述 |
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4.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药品加成政策的历史演变及实施效果 |
1. 药品加成政策的发展历程 |
2. 药品加成政策的实施效果 |
2.1 历史贡献 |
2.2 负面效果 |
3.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实施及影响 |
3.1 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贯彻落实 |
3.2 取消药品加成后的影响 |
3.3 取消药品加成后的补偿机制 |
第三章 中药饮片的特殊性及发展现状分析 |
1. 中药饮片的特殊性 |
1.1 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的特色和品牌 |
1.2 中药饮片使用情况是评价中医医院的重要标准 |
1.3 中药饮片耗损率高 |
1.4 中药饮片人力成本高 |
1.5 中药饮片运营成本高 |
2. 中药饮片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发展现状 |
2.2 存在问题 |
第四章 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的可行性分析 |
1. 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的机遇与威胁分析 |
1.1 机遇分析 |
1.2 威胁分析 |
2. 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的积极意义与潜在风险分析 |
2.1 积极意义分析 |
2.2 潜在风险分析 |
3. 小结 |
第五章 取消中药饮片加成预测分析——以T中医院为例 |
1. 医疗服务量与人力资源分析 |
1.1 医疗服务量 |
1.2 人力资源 |
2. 收入构成分析 |
2.1 总收入构成 |
2.2 医疗收入构成 |
2.3 药品收入构成 |
3. 支出构成与收支结余分析 |
3.1 支出构成 |
3.2 收支结余 |
4. 患者医药负担分析 |
5. 中药饮片处方量分析 |
6. 取消中药饮片加成预测分析 |
7. 小结 |
第六章 取消中药饮片加成的实施建议 |
1. 逐步降低中药饮片加成率至取消 |
2. 多方联动完善配套措施 |
2.1 宏观层面 |
2.2 微观层面 |
第七章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研究创新 |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困境、原因与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产业变迁 |
1.3.2 产业竞争力 |
1.3.3 中药产业 |
1.3.4 生产者行为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创新与不足 |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川芎 |
2.1.2 川芎产业 |
2.1.3 川芎产业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发展理论 |
2.2.2 钻石模型理论 |
2.2.3 蛛网模型理论 |
2.2.4 农户生产行为理论 |
3.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与现状 |
3.1 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历程 |
3.1.1 都江堰市川芎溯源 |
3.1.2 新中国成立后的川芎种植与生产 |
3.1.3 改革开放后的川芎产业发展 |
3.2 都江堰市川芎产业衰退现状 |
3.2.1 农户种植意愿下降、种植面积大幅减少 |
3.2.2 生产加工企业纷纷退出 |
3.2.3 市场竞争加剧、政府重视程度下降 |
3.3 本章小结 |
4.都江堰市农户川芎种植意愿调查 |
4.1 调查方案与问卷设计 |
4.2 样本选择 |
4.3 样本特征描述 |
4.3.1 家庭特征分析 |
4.3.2 农户个体特征与种植川芎意愿的相关性分析 |
4.3.3 种植情况分析 |
4.3.4 种植原因及担忧因素 |
4.3.5 对政策的认知 |
4.3.6 种植意愿 |
4.4 农户种植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4.1 研究假设 |
4.4.2 模型选取与建立 |
4.4.3 模型回归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基于“钻石模型”的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困境原因分析 |
5.1 生产要素 |
5.1.1 土地资源 |
5.1.2 资本资源 |
5.1.3 人力资源 |
5.2 需求条件 |
5.2.1 国内市场需求 |
5.2.2 国际市场需求 |
5.3 相关产业 |
5.3.1 制药机械业 |
5.3.2 包装材料业 |
5.3.3 电商、物流运输业 |
5.4 发展战略和竞争环境 |
5.4.1 发展战略 |
5.4.2 竞争环境 |
5.5 政策 |
5.5.1 川芎产业发展政策 |
5.5.2 政策有效性及执行情况 |
5.6 市场风险 |
5.7 本章小结 |
6.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机遇 |
6.1 具有自然优势、污染少、药效高 |
6.1.1 自然环境优势 |
6.1.2 污染少、药效高 |
6.2 市场需求稳步上升 |
6.2.1 治疗用药需求 |
6.2.2 饮食、保健康养、日化领域需求 |
6.3 《中医药法》颁布与国际标准体系建立 |
6.4 中医药旅游自贸试验区和健康旅游示范区 |
6.5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 |
6.6 本章小结 |
7.研究结论与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1.1 川芎种植端问题是导致产业转移型衰退的直接原因 |
7.1.2 都江堰市川芎产业“衰而未亡”,存在发展机遇 |
7.2 政策建议 |
7.2.1 加强产业融合,实现产业创新 |
7.2.2 解决种植端问题,夯实产业基础 |
7.2.3 继承和改进传统生产方式,增加附加值 |
7.2.4 打造川芎产业发展健康环境,加强监管让政策执行落地 |
参考文献 |
附录: 调研问卷 |
致谢 |
(7)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中药资源发展现状与环境压力 |
1.1.2 传统资源价值理论与绿色发展的矛盾 |
1.1.3 传统绿色核算方法不能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和述评 |
2.1 供应链管理与绿色供应链 |
2.1.1 供应链管理与循环经济研究 |
2.1.2 绿色供应链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
2.1.3 中药产业供应链研究现状 |
2.2 价值链视角的供应链研究 |
2.2.1 价值链 |
2.2.2 价值链视角分析供应链的相关研究学术史梳理和研究动态 |
2.3 绿色生产力创新研究 |
2.4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内涵界定 |
3.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1.2 绿色发展理念 |
3.1.3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
3.1.4 现代环境会计理论 |
3.2 中药资源价值链的内涵分析 |
3.2.1 价值链的拓展 |
3.2.2 中药资源价值的分类 |
3.2.3 中药价值链的特征 |
3.2.4 中药价值链的影响因素 |
3.3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内涵分析 |
3.3.1 绿色生产力的内涵与拓展 |
3.3.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内涵 |
3.4 价值链视角融合中药供应链分析的理论框架 |
3.4.1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的可行性 |
3.4.2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问题的原则 |
3.4.3 价值链视角分析中药供应链的主要内容 |
第四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发展现状研究 |
4.1 中药绿色供应链发展的现实基础 |
4.1.1 中药在医药产业中的构成及比较优势 |
4.1.2 粗放型经济模式对环境的影响 |
4.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方法现存问题及困境 |
4.2.1 中药供应链运行模式 |
4.2.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调控的手段:物质流分析 |
4.2.3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分析的困境 |
4.3 中药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的融合分析 |
4.3.1 融合基础:中药资源的“二项”属性 |
4.3.2 融合过程:中药供应链物质流动过程中的价值循环 |
第五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框架与实证研究 |
5.1 相关概念 |
5.1.1 价值流图(VALUE STREAM MAPPING,VSM) |
5.1.2 绿色价值流图析技术 |
5.2 研究方法和框架设计 |
5.2.1 中药供应链绿色价值流图 |
5.2.2 绿色生产力指数 |
5.3 实证研究: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测算研究 |
5.3.1 黄芪 |
5.3.2 黄芪口服液 |
5.3.3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环境指数计算 |
5.3.4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经济指数计算 |
5.3.5 黄芪口服液CPI计算 |
5.4 绿色生产力绩效指数的应用 |
第六章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管理策略与实现机制研究 |
6.1 绿色供应链管理策略 |
6.1.1 三个基本前提 |
6.1.2 供应链管理策略 |
6.2 中药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分析 |
6.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6.2.2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
6.2.3 提升策略权重计算 |
6.2.4 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提升策略 |
6.3 中药产业供应链绿色生产力实现机制 |
6.3.1 政策保障 |
6.3.2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 |
6.3.3 公众参与机制保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药价值链的价值延伸与创造 |
7.1 废弃物资源化——中药资源产业价值创造过程 |
7.1.1 中药价值链的价值延伸 |
7.1.2 中药价值链上的价值创造 |
7.2 废弃物资源化在黄芪口服液供应链中的应用探索 |
7.2.1 废弃物产生及其可利用物质 |
7.2.2 固体废弃物利用途径及其产业化方式 |
7.3 不同改进策略下黄芪口服液绿色生产力提升实践 |
7.3.1 黄芪口服液供应链提升绿色生产力策略 |
7.3.2 改进策略下绿色生产力绩效CPI计算 |
7.3.3 以中药饮片企业为中心提升绿色生产力水平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
8.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8.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参考文献 |
(8)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中医药供给侧改革是“十三五”时期供给侧改革的内在要求 |
1.3.2 中医药供给侧改革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主要抓手 |
1.3.3 中医药供给侧改革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手段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的概念 |
2.1.2 中医药供给侧改革与中医药综合改革、中医药医疗改革的区别 |
2.2 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
2.2.1 中医药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
2.2.2 中医药发展不平衡 |
2.2.3 研发创新水平滞后 |
2.2.4 中医药政策待完善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方法 |
3.1.1 文献分析法 |
3.1.2 深入访谈法 |
3.1.3 统计分析法 |
3.2 技术路线图 |
第四部分 研究内容 |
4.1 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的优势 |
4.1.1 吉林省中医药材供给丰富,资源供给有支撑 |
4.1.2 吉林省中医药产业壮大,工业供给有效益 |
4.1.3 吉林省中医药培养有传承,人才供给有队伍 |
4.1.4 吉林省中医药政策扶持,政策供给有保障 |
4.1.5 吉林省中医药辐射广,服务供给有质量 |
4.2 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中医药产品、服务供给不足与优质中医药资源加速流失并存 |
4.2.2 中医药发展支撑要素质量和水平滞后于时代要求 |
4.2.3 中医药“事业、行业、产业”治理落后于西医 |
4.2.4 中医医疗资源与需求存在差距 |
4.3 促进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的建议 |
4.3.1 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的发展目标 |
4.3.2 促进要素升级,加强源头创新,增强中医药服务新能力 |
4.3.3 优化行业结构,更新中医服务,建立中医药服务新体系 |
4.3.4 提升机构作用,完善法规标准,增加中医药治理新手段 |
4.3.5 增强文化自信,顺应一带一路,推动中医药传播新方案 |
结语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9)SN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战略的基本概念 |
2.1.1 战略的定义 |
2.1.2 企业战略的特征 |
2.1.3 企业战略制定原则 |
2.2 竞争战略 |
2.3 企业战略的分析工具 |
2.3.1 宏观环境分析工具:PEST方法 |
2.3.2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五力模型 |
2.3.3 价值链 |
2.3.4 SWOT分析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SN公司发展战略内部环境分析 |
3.1 SN公司简介 |
3.1.1 SN公司基本情况 |
3.1.2 SN公司发展历程 |
3.1.3 SN公司的成长与发展 |
3.2 SN公司经营管理现状 |
3.2.1 中药材种植与采购 |
3.2.2 生产制造 |
3.2.3 科研能力 |
3.2.4 市场营销 |
3.2.5 人力资源管理 |
3.2.6 企业文化 |
3.2.7 信息化建设 |
3.3 SN公司的优势和劣势 |
3.3.1 SN公司的优势 |
3.3.2 SN公司的劣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SN公司发展战略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PEST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行业竞争环境波特五力分析 |
4.2.1 潜在进入者竞争力分析 |
4.2.2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
4.2.3 购买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
4.2.4 替代品竞争力分析 |
4.2.5 行业内部竞争特点分析 |
4.3 SN公司面临的机会和威胁 |
4.3.1 SN公司面临的机会 |
4.3.2 SN公司面临的威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SN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1 SWOT分析 |
5.2 SN公司总体发展战略 |
5.2.1 SN公司战略定位 |
5.2.2 SN公司战略选择 |
5.2.3 SN公司发展战略总体目标 |
5.3 SN公司发展战略核心目标 |
5.3.1 产品成本目标 |
5.3.2 市场目标 |
5.3.3 服务目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SN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6.1 优化组织架构 |
6.2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
6.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6.4 加强财务保障 |
6.5 优化信息化建设 |
6.6 寻求战略合作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中药现代化与药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背景 |
1.2 中药现代化的目标 |
1.3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见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从药品的属性探索中药疗效不佳的原因 |
2.1 药不对症 |
2.2 药品质量问题 |
2.3 用量不准 |
2.4 用法不当 |
第三章 从药品评价的角度看中药现代化的目的和统筹安排 |
3.1 中药现代化的目的 |
3.2 中药现代化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3.3 对中药现代化统筹安排方面的思考 |
第四章 中药现代化与中医现代化的关系 |
4.1 中药现代化与中医理论 |
4.1.1 中药现代化是否需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 |
4.1.2 目前存在的问题 |
4.1.3 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在实际操作层面的解决方法 |
4.2 中医现代化 |
4.2.1 中医现代化的必要性 |
4.2.2 中医现代化的途径 |
4.2.3 中医现代化的目标 |
第五章 从药品评价的角度看中药现代化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
5.1 中药现代化所要解决的药本身的问题 |
5.1.1 中药自身存在的缺点 |
5.1.2 现代化改造后中药将以何种形式面世 |
5.1.3 如何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实现中药质量的有效控制 |
5.2 中药现代化所要解决的如何用药的问题 |
5.2.1 中医之“证”辨析 |
5.2.2 中药如何正确使用 |
5.2.3 中药用药剂量的准确性研究 |
5.3 中药现代化与中药新药的药品评价 |
5.3.1 中药新药的药品评价标准能否沿用目前的西药标准 |
5.3.2 中药新药研究和评价的重点内容 |
第六章 中药的现代化、传统化与国际化 |
6.1 中药的现代化 |
6.2 中药的传统化 |
6.3 中药的国际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点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情况 |
附件 |
四、中药材中药饮片文号管理将稳步推行(论文参考文献)
- [1]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十四五”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J].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吉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23)
- [2]全国地方中药饮片标准现状分析及标准中制定医学项的方法研究[D]. 孙婉萍.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陇西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药饮片营销策略研究[D]. 袁慧莉. 兰州大学, 2021(02)
- [4]中国中药行业格局及未来展望[J]. 王春丽,高月红,黄瑶庆,李子艳,毛艳艳. 中国新药杂志, 2020(16)
- [5]取消中药饮片加成可行性及实施路径研究[D]. 赵文敏.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1)
- [6]都江堰市川芎产业发展:困境、原因与机遇[D]. 杨美玲.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7]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药资源产业价值链与供应链融合创新研究[D]. 朱玉洁.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2)
- [8]吉林省中医药供给侧改革研究[D]. 郭士晨.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SN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张红苗. 电子科技大学, 2018(11)
- [10]中药现代化与药品评价研究[D]. 张震. 沈阳药科大学,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