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景观论文-徐慧博

石桥景观论文-徐慧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石桥景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污水处理湿地,景观改造,风景园林,汉石桥

石桥景观论文文献综述

徐慧博[1](2018)在《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景观提升改造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位于北京东部汉石桥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由于设计之初主要考虑其污水净化能力,对景观及综合生态效益考虑较少,造成汉石桥湿地整体景观较差。介绍了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现状,指出污水处理湿地植物种类少、蚊虫较多及空气异味、植物景观效果差和管理粗放等问题,并采用生态学规划方法,从营造鸟类的栖息地、增加湿地生物的多样性、综合防控蚊虫及空气异味、提高湿地管理水平和改进驳岸线系统等方面提出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生态景观提升改造的对策及污水处理湿地规划设计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刘洋[2](2014)在《上石桥宜居乡村社区街道景观空间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乡村景观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构成乡村景观的要素,街道景观空间不但是对乡村景观变化的直观反映,更参与到了乡村景观的形成和组织中。在乡村景观环境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大拆大建、形象工程、照搬照抄、求新求洋等欠妥当的做法,乡村自身的资源条件和文化特色没有得到重视。另外,乡村景观的变化也带来了人们对于乡村人居环境宜居性的探讨。乡村街道景观空间规划是改造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升乡村整体景观形象和提高乡村社区的宜居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上石桥村坐落在辽宁省鞍山市千山风景区南侧,是典型的依托自然风景区的特殊地理环境而发展的旅游型乡村,村域范围较大,街道种类多样。从前对于这类乡村的街道景观空间规划研究总是围绕着旅游规划和产业发展等方向,对于街道美化的关注高于宜居性设计。随着乡村的不断发展,上石桥村有条件也有需求进行宜居乡村建设。本文以上石桥宜居乡村社区街道景观空间为对象进行研究,顺应了上石桥村的发展形势和居民的需求。本文首先根据宜居理念和乡村社区的特点总结了宜居乡村社区的景观空间特点,并归纳出其对街道景观空间的六点要求,这也是本文的第一个结论。然后列举了相关理论和宜居乡村典型案例中街道景观空间的做法,为上石桥的街道景观空间规划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宜居乡村街道景观空间的基本属性,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叁个层面和各项规划要点。在对上石桥村的现状调查中从这叁个层面分析其街道景观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利的规划条件,并且分析了影响上石桥村街道景观空间宜居性的因素,在此得出本文的第二项结论。最后在文章的核心章节从区域层面、线性层面和节点层面提出上石桥宜居乡村社区街道景观空间规划的策略,并对一些比较具体的规划方法进行了举例说明,得到本文最重要的结论。(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期刊2014-12-01)

祖建,李翅[3](2014)在《景观都市主义引导下的城市设计策略探讨——以简阳市石桥片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进度的加快,与之相对的各项改革也纷纷提上了日程。城市设计这一学科也面临着不断改革发展以适应新型城镇化需求的状况。在传统的城市设计中,往往是建筑形态设计先行,建筑的围合对城市的形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不仅导致了千城一面,城市毫无节制的扩张等弊病,同时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很大的伤害。在过去的20年间,景观都市主义在欧美设计领域风行,这种生态导向的设计手法广受好评,本文将景观都市主义的设计手法运用到城市设计当中去,以四川省简阳市石桥片区城市设计为例,试图探讨在新城规划设计中,如何以景观都市主义为指导,以建设生态基础设施为依托,将城市与自然山水相融合,打造美丽舒适的人居环境。(本文来源于《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 城市生态规划)》期刊2014-09-13)

韦清章,焦丽,吴义兰,吴道菊[4](2014)在《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地区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石桥小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把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和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结合起来,通过对毕节试验区石桥小流域石漠化及其治理工程的景观规划设计,使其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发展乡村特色生态旅游,以供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24期)

朱利[5](2011)在《汉石桥湿地生态景观建设——以藕塘区域改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目前已是世界上受威胁最严重的生态系统之一。对汉石桥湿地藕塘区域景观改造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地形改造和植被配置两部分。通过调整水域底高程、堆筑岛屿、配置不同种类植被带,改变藕塘景观类型单一的现状,提高物种多样性和景观环境,将该区域建设为风景优美,别具特色,适宜动植物栖息、生存的环境,丰富湿地景观,提高环境质量,促进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期刊2011-10-14)

刘娜[6](2008)在《湖南农村石桥文化与乡村景观》一文中研究指出乡土建筑近年来在中国得到高度重视和蓬勃的发展,已成为建筑界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之一,其中民居建筑始终是国内学者探讨的重要内容。然而,乡土建筑除了单纯的住宅以外,还有寺庙、祠堂、楼阁、牌坊、小桥等,它们在数量和规模上相对较少,但是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的特殊内涵。在湖南的农村地区散布着很多石桥建筑,它们浓郁的乡土气息给人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作为具有强烈原生性的湖南乡土建筑,它们所具有的研究价值是多方面的。笔者通过考察与体验取得石桥建筑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再从建筑学、景观学、民俗学、社会学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提出本地区石桥文化与乡村景观关系的相关观点。文章首先从追溯中国石桥的发展历史背景出发,通过分析湖南石桥的现状,在石桥的建筑形式、装饰艺术和社会功能上分类详细论述了本地区石桥的建筑文化特色,并结合地域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等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出传统思想、民族生活方式及习俗对本地区石桥建筑文化的影响。其次,在总结出当地石桥建筑文化特征的基础上,根据石桥景观的特性,寻找出湖南农村石桥文化和乡村景观的相关联因素。在这里,石桥不单单是作为一种建筑类型而存在,反映当地建筑特征,更是一种特殊的乡村景观文化现象,在村落形成和村落的景观格局等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具有强烈视觉效应和人文效应的景观载体。注重对石桥建筑景观效应的分析,重视石桥景观与人的联系是本文的研究特色。文章的最后,就石桥景观文化提出建立石桥景观价值评价体系,为具有地域代表性、有特殊文化价值的资源进行重点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再结合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当地石桥景观保护与发展的策略建议。期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湖南乡土建筑的发展与乡村景观建设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期刊2008-05-20)

张显杰,杨江国,杨冬云,李会东[7](2008)在《新叁条石桥桥型景观及结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叁条石桥是天津市南运河上一座造型优美的新桥,该桥结构形式为小跨径的空间多塔斜拉桥。本文对桥梁造型景观进行了整体介绍。综述了该桥的结构设计的特点,并对桥梁的各部位结构设计、施工工艺以及总体计算作了分述。(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08-05-01)

余压芳[8](2006)在《保持原生态聚居方式的活力——黔东南石桥造纸村景观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对黔东南石桥造纸村景观的田野考察,从生态适应的角度剖析了石桥村的自然村寨景观构成,并以村寨中的几个焦点事件为基础,剖析了村民的行为心理,结果表明:石桥村具有显着的自然村寨景观特征以及相应的遗产保护价值。同时,提出了保持原生态聚居方式活力的几点建议;拓展特色造纸作为村寨文化产业引导脱贫的核心;科学控制旅游经济的介入时机与方式;结合生态博物馆的建设落实各项保护工作。(本文来源于《新建筑》期刊2006年04期)

石桥景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乡村景观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作为构成乡村景观的要素,街道景观空间不但是对乡村景观变化的直观反映,更参与到了乡村景观的形成和组织中。在乡村景观环境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大拆大建、形象工程、照搬照抄、求新求洋等欠妥当的做法,乡村自身的资源条件和文化特色没有得到重视。另外,乡村景观的变化也带来了人们对于乡村人居环境宜居性的探讨。乡村街道景观空间规划是改造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提升乡村整体景观形象和提高乡村社区的宜居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上石桥村坐落在辽宁省鞍山市千山风景区南侧,是典型的依托自然风景区的特殊地理环境而发展的旅游型乡村,村域范围较大,街道种类多样。从前对于这类乡村的街道景观空间规划研究总是围绕着旅游规划和产业发展等方向,对于街道美化的关注高于宜居性设计。随着乡村的不断发展,上石桥村有条件也有需求进行宜居乡村建设。本文以上石桥宜居乡村社区街道景观空间为对象进行研究,顺应了上石桥村的发展形势和居民的需求。本文首先根据宜居理念和乡村社区的特点总结了宜居乡村社区的景观空间特点,并归纳出其对街道景观空间的六点要求,这也是本文的第一个结论。然后列举了相关理论和宜居乡村典型案例中街道景观空间的做法,为上石桥的街道景观空间规划提供参考。通过分析宜居乡村街道景观空间的基本属性,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叁个层面和各项规划要点。在对上石桥村的现状调查中从这叁个层面分析其街道景观空间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利的规划条件,并且分析了影响上石桥村街道景观空间宜居性的因素,在此得出本文的第二项结论。最后在文章的核心章节从区域层面、线性层面和节点层面提出上石桥宜居乡村社区街道景观空间规划的策略,并对一些比较具体的规划方法进行了举例说明,得到本文最重要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桥景观论文参考文献

[1].徐慧博.汉石桥污水处理湿地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景观提升改造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18

[2].刘洋.上石桥宜居乡村社区街道景观空间规划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4

[3].祖建,李翅.景观都市主义引导下的城市设计策略探讨——以简阳市石桥片区为例[C].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生态规划).2014

[4].韦清章,焦丽,吴义兰,吴道菊.中国南方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地区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石桥小流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4

[5].朱利.汉石桥湿地生态景观建设——以藕塘区域改造为例[C].2011北京园林绿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2011

[6].刘娜.湖南农村石桥文化与乡村景观[D].湖南大学.2008

[7].张显杰,杨江国,杨冬云,李会东.新叁条石桥桥型景观及结构设计[C].第十八届全国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2008

[8].余压芳.保持原生态聚居方式的活力——黔东南石桥造纸村景观考察[J].新建筑.2006

标签:;  ;  ;  ;  

石桥景观论文-徐慧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