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苜蓿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麦,苜蓿素,含量,紫外分光光度计
苜蓿素论文文献综述
丁莉莉,王玉琪,钱玉梅,王文婷,李秀丽[1](2019)在《不同品种小麦籽粒中苜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了解苜蓿素在不同品种小麦中的含量特征,采用溶液浸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量来自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江苏省和河北省5个省份的26个品种小麦的苜蓿素。结果表明,在26个小麦品种中苜蓿素含量最高的是山农20,为32.793μg/g,淮麦32中苜蓿素的含量最低,为6.290μg/g。有10个品种小麦苜蓿素的含量分布在6~10μg/g,14个品种小麦苜蓿素的含量在10~20μg/g,仅有山农20和良星77中苜蓿素的含量在20μg/g以上。不同品种小麦苜蓿素的含量变化较大,且存在显着性的差异。(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09期)
褚朝森,王晓丽,胡玉涛,李天雪,王政[2](2019)在《超声波相转移催化合成苜蓿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合成苜蓿素的新方法。间苯叁酚(2)与氯乙腈在氯化锌存在下在盐酸/乙酸乙酯中缩合得2-(2-氯-1-亚胺基乙基)苯-1,3,5-叁酚(3),不经纯化直接在稀盐酸中水解得2-氯-1-(2,4,6-叁羟基苯基)乙酮(4)。4在超声波作用和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存在下,与丁香醛环合制得目标化合物。本工艺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便捷、绿色高效,总收率74.1%(以2计)。由4制备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刘利艳,邱宇安,武乐,刘丽娟,徐彭[3](2018)在《苜蓿素抗变态反应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苜蓿素抗过敏作用。方法实验分为阳性对照组、NS组、溶媒组和苜蓿素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通过致敏豚鼠和正常豚鼠离体回肠实验、大鼠颅骨骨膜肥大细胞脱颗粒实验和致敏大鼠整体动物气道炎症反应实验来研究苜蓿素在抗过敏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苜蓿素在浴槽终末浓度1×10~(-5)g/mL、2×10~(-5)g/mL和4×10~(-5)g/mL的情况下,较对照组可以明显抑制Schultz-Dale反应引起的致敏豚鼠回肠张力的增加程度(P<0.01);在浴槽终末浓度2×10~(-5)g/mL能显着抑制组胺所致正常豚鼠回肠张力的增加(P<0.05)。苜蓿素5 mg/kg组和10 mg/kg组均能显着抑制大鼠肥大细胞脱颗粒(P<0.05)。在致敏大鼠整体动物气道炎症反应实验中,苜蓿素5 mg/kg组和10 mg/kg组均能显着降低大鼠血中白细胞(WBC)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降低EOS%的百分量(P<0.05)。结论苜蓿素具有抗致敏动物变态反应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8年06期)
占今舜,谷德平,胡利珍,钟小军,霍俊宏[4](2018)在《苜蓿素对脂多糖刺激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素对脂多糖(LPS)刺激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将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6组,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基,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μg/m L LPS(L组)、1μg/m L LPS和2.5μg/m L苜蓿素(L+2.5组)、1μg/m L LPS和5.0μg/m L苜蓿素(L+5组)、1μg/m L LPS和10.0μg/m L苜蓿素(L+10组)以及1μg/m L LPS和15.0μg/m L苜蓿素(L+15组),培养24 h。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L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相对增殖率极显着降低(P<0.01),而L+2.5组和L+10组则极显着升高(P<0.01);2)与L组相比,L+10组和L+15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着升高(P<0.05),而乳酸脱氢酶活性和一氧化氮浓度显着降低(P<0.05);3)与L组相比,L+5组和L+10组细胞的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Toll样受体2和Toll样受体4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着降低(P<0.01),L+5组细胞的髓样分化因子88相对表达量均显着降低(P<0.05)。结果提示,在LPS刺激下,添加苜蓿素能够提高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抗氧化性能,抑制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发挥抗炎作用。(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占今舜,詹康,陈小连,霍俊宏,赵国琦[5](2018)在《苜蓿素对脂多糖诱导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分析苜蓿素对脂多糖诱导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抗炎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将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成4组,即基础培养基(对照)和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μg·m L-1LPS(L)、1μg·m L-1LPS+10μg·m L-1苜蓿素(L+T)和10μg·m L-1苜蓿素(T)。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L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活性显着下降(P<0.05),而T组则显着升高(P<0.01)。2)L+T组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着高于L组(P<0.01),而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则显着低于L组(P<0.01)。3)LPS能够显着升高细胞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2(TLR2)、TLR4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表达水平(P<0.01),而添加苜蓿素能够显着降低IL-1β、TNF-α、TLR2和TLR4的表达水平(P<0.01)。4)与对照组相比,T组细胞的酪氨酸激酶2(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5(STAT5)、雷帕霉素靶蛋白(m TOR)、真核细胞始动因子4E结合蛋白1(4EBP1)和核糖体S6蛋白激酶1(S6K1)表达量显着升高(P<0.01),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1(CAT1)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LPS能够显着降低细胞的CAT1、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STAT5、m TOR和4EBP1表达水平(P<0.01或P<0.05),而添加苜蓿素能够显着升高STAT5表达水平(P<0.01)。结果表明,乳腺细胞在LPS刺激下,导致细胞内炎症因子基因表达升高和抑制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而添加苜蓿素能够抑制乳腺细胞内炎症因子基因表达,但对乳蛋白合成的相关基因表达作用不明显;无LPS刺激下,添加苜蓿素能够提高乳腺细胞活性和促进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李秀丽,王玉琪,丁莉莉,钱玉梅,王文婷[6](2017)在《小麦籽粒中苜蓿素提取的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小麦苜蓿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小麦苜蓿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醇提时间1.5 h、超声处理时间30 min.(本文来源于《济宁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黄健,刘宏伟,付雪梅,赖安强,陈洁[7](2017)在《苜蓿素和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旨在研究苜蓿素和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90头母猪,头胎、二胎和叁胎各30头,每个胎次分为2个处理,分别饲喂试验日粮(添加500 g/t苜蓿素)和基础日粮,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饲养试验时间为配种至产仔。结果表明,日粮添加苜蓿素能显着降低弱仔数(P<0.05),在延长母猪妊娠期的同时提高产仔均重(P<0.01),但有增加死胎的趋势;胎次能显着提高健仔数(P<0.05)和死胎数(P<0.01),影响产仔均重(P<0.05),有增加产仔数和降低弱仔数的趋势;苜蓿素和胎次在弱仔数上有交互作用(P<0.05)。结果提示,随母猪胎次的增加会同时提高健仔数和死胎数,日粮添加苜蓿素可以延长妊娠期,提高健仔重,降低弱仔数,提高繁殖性能。(本文来源于《饲料工业》期刊2017年13期)
殷玉婷,刘丽丽,刘利艳[8](2017)在《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苜蓿素对低剂量脂多糖(LPS)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低剂量LPS+卵白蛋白(OVA)建立BALB/c小鼠哮喘气道炎症反应模型,随机分为哮喘模型组、苜蓿素组、地塞米松(阳性药)组,另设空白对照组。ELISA法对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介质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进行检测;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情况;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的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 D88)、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mRNA及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苜蓿素可显着降低哮喘小鼠BALF液中NO、TNF-α、IL-1β水平,有效改善哮喘小鼠肺部炎症,显着下调肺泡巨噬细胞的TLR4、My D88、NF-κB p65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结论苜蓿素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干预TLR4/My D88/NF-κB通路有关。(本文来源于《中成药》期刊2017年03期)
刘利艳,殷玉婷,陈力,张洁,徐彭[9](2016)在《苜蓿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苜蓿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用DNFB制备KM种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模型,用打孔器取下直径8 mm的耳片,摘取脾脏和胸腺组织,称量上述组织,计算肿胀度抑制率和脾脏、胸腺指数;取正常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培养,分别用刀豆蛋白、脂多糖刺激分化成T、B淋巴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20、10、5、1、0.5和0.1μg/m L)苜蓿素,37℃,48 h后,测定吸收度并计算受试药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结果苜蓿素剂量5 mg/kg和10 mg/kg均能减轻小鼠耳肿胀程度且降低DTH小鼠的胸腺指数,10 mg/kg苜蓿素能降低其脾脏指数,但是5 mg/kg苜蓿素并没有降低DTH小鼠的脾脏指数;体外细胞实验发现:苜蓿素终浓度为20、10、5、1、0.5和0.1μg/m L时能抑制正常小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苜蓿素终浓度为20、10、5、1和0.5μg/m L时能抑制正常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结论苜蓿素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6年08期)
孙占武,苏禹刚[10](2015)在《苜蓿素对AA肉仔鸡免疫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剂量的苜蓿素对AA肉仔鸡免疫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AA肉仔鸡12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Ⅲ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50、300、450 mg/kg苜蓿素。分别于28、35和42 d从每组取10只鸡进行采血,测定血清球蛋白含量;取法氏囊和脾脏,称重并计算免疫器官指数;采用MTT比色法测定T、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基础日粮中添加300 mg/kg苜蓿素饲喂28 d,能够显着提高AA肉仔鸡法氏囊指数(P<0.05);添加450 mg/kg苜蓿素饲喂28 d,能够显着提高AA肉仔鸡血清球蛋白含量和免疫器官指数(P<0.05)。添加300 mg/kg苜蓿素饲喂35 d,能够显着提高AA肉仔鸡血清球蛋白含量、免疫器官指数(P<0.05),显着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P<0.05);添加450 mg/kg苜蓿素饲喂35 d,能够显着提高血清球蛋白含量、脾脏指数(P<0.05),显着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P<0.05),极显着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P<0.01)。添加300和450 mg/kg苜蓿素饲喂42 d,能够极显着提高AA肉仔鸡法氏囊指数(P<0.01);添加450 mg/kg苜蓿素饲喂42 d,能够显着促进B淋巴细胞增殖(P<0.05)。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苜蓿素能够提高多项AA肉仔鸡免疫指标,以添加450 mg/kg效果最优。(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5年03期)
苜蓿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报道了一种合成苜蓿素的新方法。间苯叁酚(2)与氯乙腈在氯化锌存在下在盐酸/乙酸乙酯中缩合得2-(2-氯-1-亚胺基乙基)苯-1,3,5-叁酚(3),不经纯化直接在稀盐酸中水解得2-氯-1-(2,4,6-叁羟基苯基)乙酮(4)。4在超声波作用和相转移催化剂四丁基溴化铵(TBAB)存在下,与丁香醛环合制得目标化合物。本工艺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便捷、绿色高效,总收率74.1%(以2计)。由4制备目标化合物的方法未见文献报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苜蓿素论文参考文献
[1].丁莉莉,王玉琪,钱玉梅,王文婷,李秀丽.不同品种小麦籽粒中苜蓿素含量的比较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9
[2].褚朝森,王晓丽,胡玉涛,李天雪,王政.超声波相转移催化合成苜蓿素[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
[3].刘利艳,邱宇安,武乐,刘丽娟,徐彭.苜蓿素抗变态反应作用[J].广东医学.2018
[4].占今舜,谷德平,胡利珍,钟小军,霍俊宏.苜蓿素对脂多糖刺激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
[5].占今舜,詹康,陈小连,霍俊宏,赵国琦.苜蓿素对脂多糖诱导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8
[6].李秀丽,王玉琪,丁莉莉,钱玉梅,王文婷.小麦籽粒中苜蓿素提取的工艺优化[J].济宁学院学报.2017
[7].黄健,刘宏伟,付雪梅,赖安强,陈洁.苜蓿素和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7
[8].殷玉婷,刘丽丽,刘利艳.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J].中成药.2017
[9].刘利艳,殷玉婷,陈力,张洁,徐彭.苜蓿素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6
[10].孙占武,苏禹刚.苜蓿素对AA肉仔鸡免疫指标的影响[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