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细胞学论文-闫秀英

传统细胞学论文-闫秀英

导读:本文包含了传统细胞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宫颈细胞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宫颈涂片巴氏染色,制片效果对比

传统细胞学论文文献综述

闫秀英[1](2019)在《宫颈细胞学液基薄层制片与传统宫颈涂片巴氏染色制片效果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宫颈涂片巴氏染色和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制片效果。方法:分别对2013年至2015年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000例妇科传统宫颈涂片和2014年至2016年本院1000例液基薄层检测标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对比,比较了2种方法的制片效果和细胞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中,TCT细胞学的宫颈癌检出阳性率为9.90%(99/1000),传统巴氏染色法的检测阳性率为6.50%(65/1000),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TCT)制片效果优于传统宫颈涂片巴氏染色,明显提高检测准确率。(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纵横》期刊2019年05期)

张颖,温爽,王玲,李会政[2](2019)在《传统涂片联合液基细胞学在甲状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传统涂片联合液基细胞学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对152例甲状腺结节行细针穿刺传统细胞涂片及液基细胞学涂片,且15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细胞学与组织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与术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传统涂片联合液基细胞学涂片对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符合率为91%,对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达到93.2%,均高于单纯传统涂片。结论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传统涂片与液基细胞学联合使用,诊断准确性更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期刊2019年03期)

郑晓露[3](2019)在《宫颈细胞学传统制片与液基制片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宫颈病变筛查的过程中宫颈细胞学传统制片及液基制片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治疗的5000例宫颈病变筛查为研究对象。根据制片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宫颈细胞学液基制片,共2500例),对照组(宫颈细胞学传统制片,共计2500例)。对两组细胞学阳性率及微生物阳性率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非典型鳞状细胞无明确诊断意义(ASC-US)阳性率4.16%,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高度病变(ASC-H)阳性率0.76%,非典型宫颈管腺细胞无特殊指定(AGC-NOS)阳性率0.12%,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阳性率1.28%,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阳性率1.32%,鳞状细胞癌(SCC)阳性率0.12%;对照组非典型鳞状细胞无明确诊断意义(ASC-US)阳性率3.80%,非典型鳞状细胞不排除高度病变(ASC-H)阳性率1.48%,非典型宫颈管腺细胞无特殊指定(AGC-NOS)阳性率0.24%,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阳性率1.3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阳性率1.28%,鳞状细胞癌(SCC)阳性率0.20%。对照组阴道毛滴虫阳性率5.00%、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5.12%、细胞形态符合单纯疱疹病毒所致改变阳性率0.04%;观察组阴道毛滴虫阳性率4.80%、细菌性阴道病阳性率5.44%、细胞形态符合单纯疱疹病毒所致改变阳性率0.12%,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病变筛查的过程中,传统制片和液基制片虽然制片方法不同,但两种方法均可适用于临床上宫颈病变的筛查。(本文来源于《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7期)

张露丹,张建华,张瑾,白小英[4](2018)在《对比传统巴氏涂片法与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分析传统巴氏涂片法与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临床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宫颈癌临床筛查的女性2000例,按照就诊的顺序进行随机分组,每组100例,分别采集标本,接受传统巴氏涂片法筛查以及液基细胞学法筛查,并将检查结果与阴道镜活检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统计不同检测方法的制片满意度和阳性检出率,以及相应的筛查结果。结果:对不同检测方法下的制片情况进行评估,可得传统巴氏涂片法的制片满意度为78. 70%,显着低于液基细胞学法的99. 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统计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存在组间统计学差异,传统巴氏涂片法的阳性检出率为1. 10%,显着低于液基细胞学法的7. 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不同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可得传统巴氏涂片法的不同病理学筛查结果符合率均显着低于液基细胞学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传统巴氏涂片法进行比较,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液基细胞学法效果确切,可以提高制片满意度以及阳性检出率,并获得更好的病理学筛查效果,在宫颈癌的临床筛查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性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谭少辉[5](2018)在《宫颈细胞学传统制片与液基制片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应用宫颈细胞学传统制片与液基制片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宫颈病变筛查患者500例,均同时接受宫颈细胞学传统制片与液基制片,对比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宫颈病变筛查患者的液基制片与病理活检结果相比的符合率(92.42%)明显高于巴氏涂片的符合率(51.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病变筛查中应用液基制片,可以促进其筛查符合率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8年02期)

王艳[6](2018)在《宫颈癌筛查TCT细胞学检查与传统巴氏染色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细胞学)以及传统巴氏染色法这两种检测方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本市3个乡镇进行两癌筛查的35-64岁的4737名育龄妇女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TCT细胞学检查以及传统巴氏染色法两种方法检测,对比两种不同宫颈癌筛查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中,TCT细胞学的宫颈癌检出阳性率为9.37%(444/4737),传统巴氏染色法的检测阳性率为6.88%(326/4737),两种检测方法的宫颈癌检出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筛查中采用TCT细胞学检查方法可以提高检测准确率,从而有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其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8年08期)

陈红球,施晓,钱立勇[7](2016)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及传统宫颈细胞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TCT)与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82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接受TCT法的1742例患者纳入TCT组,接受传传统巴氏涂片的8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通过患者的组织病理活检结果,分析并比较两组检查的准确率。结果:TCT组阳性符合率为75.89%(1322/1742),对照组为53.57%(45/84),两组间阳性符合率差异有高度显着性意义(χ2=671.03,P<0.01);两组检查方法指标相比,特异度均为100%无差异(P>0.05),而TCT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均显着高于对照组(χ2=671.03、5.10,P<0.01或0.05)。结论:TCT应用于宫颈癌筛查中效果好,虽然费用略高,但其敏感度显着优于传统的巴氏涂片法,具有在临床上推广的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性科学》期刊2016年10期)

陈国艳,卢翔宇,黄新翼,陈莹莹[8](2016)在《利普液基细胞制片、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机制片及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探讨利普液基细胞制片(LPT)、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机制片(TCT)及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LPT进行妇科常规细胞学筛查者作为A组,应用TCT进行妇科常规细胞学筛查者作为B组,应用传统巴氏涂片进行妇科常规细胞学筛查者作为C组,各5000例。对比诊断结果。结果 B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12.5%高于A组6.9%和C组8.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细胞学诊断和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为66.67%,假阳性率为3.33%,假阴性率为6.67%。B组细胞学诊断和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为87.50%,假阳性率为0,假阴性率为3.13%。C组细胞学诊断和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为50.00%,假阳性率为5.71%,假阴性率为22.86%。结论相对于LPT及传统巴氏涂片,TCT对于宫颈细胞学诊断具有更高的价值,是筛查宫颈病变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药物应用》期刊2016年16期)

周浙青,杨绍文[9](2015)在《传统巴氏涂片法和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传统巴氏涂片法和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宫颈癌筛查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选择我中心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920例妇科门诊病人和两癌普查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60例,观察组采用液基细胞学法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传统巴氏涂片法,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检查结果,从而分析传统巴氏涂片法和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制片满意率为91.30%(420/460)、阳性检出率为5.43%(25/460),对照组的制片满意率为75.65%(348/460)、阳性检出率为2.83%(13/460),观察组的制片满意率与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筛查方面,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较高,能够有效地提高宫颈癌患者的检出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的借鉴与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5年97期)

田玉旺,张立英,许春伟,张博[10](2015)在《液基细胞学与传统巴氏制片技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液基细胞学(TCT)与传统巴氏制片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比较两种制片技术的制片质量情况。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北京军区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门诊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6114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TCT组),并随机抽取2011年11月~2012年11月于我院行传统巴氏涂片检查的6826例妇女作为对照(传统巴氏涂片组),观察阳性检出率、敏感度、特异度和制片质量。结果 TCT组检出异常细胞(ASC-US及以上病变)4601例,检出率为75.25%(4601/6114),传统巴氏涂片组检出异常细胞(巴氏ⅡB级以上病例)4232例,检出率为62.00%(4232/6826),TCT组与传统巴氏涂片组异常细胞检出者均行宫颈组织病理活检,TCT阳性者4215例,其敏感度为84.28%,特异度为65.32%;巴氏涂片阳性者4232例,敏感度为68.80%,特异度为47.87%。TCT组检查异常细胞的检出率、敏感度及特异度明显优于传统巴氏涂片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组标本满意度为95.31%,传统巴氏涂片组标本满意度为75.90%,TCT制片质量优于传统巴氏制片技术(P<0.05)。结论 TCT制片技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方面明显优于传统巴氏制片技术。TCT制片技术作为早期筛查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合适检查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性,并提高了检出率,减少假阴性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5年28期)

传统细胞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传统涂片联合液基细胞学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超声引导下对152例甲状腺结节行细针穿刺传统细胞涂片及液基细胞学涂片,且152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细胞学与组织病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针穿刺细胞学与术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传统涂片联合液基细胞学涂片对于甲状腺结节诊断的符合率为91%,对于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符合率达到93.2%,均高于单纯传统涂片。结论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传统涂片与液基细胞学联合使用,诊断准确性更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传统细胞学论文参考文献

[1].闫秀英.宫颈细胞学液基薄层制片与传统宫颈涂片巴氏染色制片效果对比分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9

[2].张颖,温爽,王玲,李会政.传统涂片联合液基细胞学在甲状腺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9

[3].郑晓露.宫颈细胞学传统制片与液基制片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9

[4].张露丹,张建华,张瑾,白小英.对比传统巴氏涂片法与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J].中国性科学.2018

[5].谭少辉.宫颈细胞学传统制片与液基制片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8

[6].王艳.宫颈癌筛查TCT细胞学检查与传统巴氏染色法的比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

[7].陈红球,施晓,钱立勇.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及传统宫颈细胞涂片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6

[8].陈国艳,卢翔宇,黄新翼,陈莹莹.利普液基细胞制片、液基超薄细胞制片机制片及传统巴氏涂片在宫颈细胞学检查中的比较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

[9].周浙青,杨绍文.传统巴氏涂片法和液基细胞学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

[10].田玉旺,张立英,许春伟,张博.液基细胞学与传统巴氏制片技术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

标签:;  ;  ;  

传统细胞学论文-闫秀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