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结构性植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生软骨瘤,髂骨,结构植骨
结构性植骨论文文献综述
方汉军,方斌,易春智,蓝鋆,何敏聪[1](2019)在《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治疗手足部内生软骨瘤》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治疗手足部内生软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0年10月至2018年10月,应用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治疗手足部内生软骨瘤共27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33±14.37 (11~71)岁,手部内生软骨瘤25例,足部2例,均行肿瘤刮除,将自体髂骨制备成"火柴棍"样髂骨条对肿瘤切除后的空腔进行结构性植骨。术后1、3、6、12个月行X线片检查,观察植骨愈合情况及患指(趾)功能情况,以后每年至少随访1次。手部内生软骨瘤病例参照Kazwcki术后功能评价标准评定疗效,足部内生软骨瘤病例参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定疗效。结果 27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内生软骨瘤,术后随访10~70个月,植骨处愈合良好,患指(趾)功能恢复良好,27例均无肿瘤复发。其中手部内生软骨瘤病例Kazwcki术后功能评定优19例,良4例,中2例。足部内生软骨瘤病例Maryland足部评分良2例。结论手足部内生软骨瘤采用自体髂骨植骨可有效避免异体骨移植引起的排异和伤口愈合问题,将自体髂骨制备成"火柴棍"样髂骨条对肿瘤切除后的空腔进行结构性植骨,不仅可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同时也避免了内固定材料的置入,是临床上治疗手足部内生软骨瘤的一种可靠临床方法。(本文来源于《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10)
杨鉴,梁灿,张会忠[2](2019)在《严重髋臼缺损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全髋置换中采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的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对于髋臼缺损的患者,全髋置换中可能会因假体覆盖率不足导致安放困难,而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可使假体获得覆盖率和稳定性,但如何获得较好的植骨覆盖率是影响疗效的关键。目的:观察严重髋臼缺损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在全髋置换中采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的有效性,评估植骨覆盖率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高州市中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80例(100髋)伴有严重髋臼缺损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髋置换,术中以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术后随访期间行骨盆正位X射线检查,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2年的Harris评分变化。按入选患者的宿主骨覆盖率进行分组(Ⅰ、Ⅱ和Ⅲ组分别为≥70%、65%-69%、<65%)。结果与结论:(1)术后X射线评估髋臼假体的位置理想,髋臼植骨愈合良好,其中8例植骨块在髋臼假体外缘出现轻度的骨吸收,但在后续随访中未发现假体松动;(2)Harris评分术后1,2年均较术前的评分明显增高(P=0.000);(3)第Ⅰ组宿主骨覆盖率为(73.25±1.40)%,植骨覆盖率为(26.75±0.94)%;宿主骨覆盖率65%-69%者共32例38髋,为第Ⅱ组,宿主骨覆盖率为(67.15±0.57)%,植骨覆盖率为(32.75±0.46)%;<65%者共20例27髋,为第Ⅲ组,宿主骨覆盖率为(55.22±1.10)%,植骨覆盖率为(44.78±0.85)%。术后1,2年,第Ⅰ,Ⅱ组Harris评分无显着差异,第Ⅲ组Harris评分低于第Ⅰ,Ⅱ组(P=0.000);(4)结果证实,对于严重髋臼缺损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在全髋置换中采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试验已于2019-01-12经高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通过(批准号:GZSZYY83741002)。(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32期)
李安安[3](2019)在《一期单侧经椎间孔清创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纳入的胸、腰椎结核病例进行分型,探讨一期后路经椎间孔入路清创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适应症、手术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并获得有效随访的8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RI对胸、腰椎结核病例分型分为3型,从而将病例分为3组:A组9例,病灶只累及椎间盘;B组19例,病灶只累及椎体;C组61例,病灶累及椎体和椎间盘。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椎间孔手术入路(TLIF)治疗胸、腰椎结核,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C反应蛋白(CRP)以及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的差异。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年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Cobb角、ESR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各组间进行比较分析,P<0.05表示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取得较好的效果,A组患者住院时间低于B、C组,以及A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都比B、C两组的都要低,且A组术前Cobb后凸角度小于B、C组,以及A组术前VAS评分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末次随访A、B、C叁组VAS评分无明显差别;B、C两组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和末次随访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年龄、术后Cobb角和术前、术后以及末次随访ESR和CR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恢复,仅有一例患者术前无神经功能障碍,术后出现截瘫,其余无明显并发症,末次随访所有患者植骨均融合。结论:一期单侧经椎间孔入路(TLIF)清创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可靠,其中A组手术病人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最好。(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01)
Danny,Suya[4](2019)在《单纯后路非结构性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设计:回顾性研究。背景:脊柱畸形和由脊柱结核引起的瘫痪是与该病相关的最显着的并发症。文献中报道了几种脊柱重建技术,包括使用非结构性和结构性椎间融合技术。然而,很少有研究将这些方法与莫尔斯化自体/同种异体骨联合移植进行比较。目的:比较和评价非结构性与结构性椎体间融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用自体移植和同种异体骨联合治疗胸椎和腰椎结核。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117例胸椎和腰椎结核患者。然而,在符合入选标准后,只有37名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莫氏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的混合椎弓根螺钉固定。18例患者采用非结构式椎间融合(A组),19例患者采用钛网笼进行结构式椎间融合(B组)。我们对失血、手术时间、骨融合率和矫正角度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结果:A组和B组的平均随访期分别为20.33±4.73个月(范围12-26)和19.63±4.63个月(范围12-26)。所有患者神经功能损害评分(亚洲)均显着改善,分为1-2级。A组术前分为:B级1例,D级6例,E级11例,术后改善为C级1例,E级2例,E级15例,B组术前C级2例,D级7例,E级11例,术后明显改善。3名D级患者和16名E级患者。A组和B组的骨融合平均时间分别为6.17±1.38个月(范围4-9)和7.58±2.41个月(范围4-12),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分别为196.28±43.49 min(范围128-300)、223.26±46.34 min(范围150-300)、474.44±224.37 ml(范围200-900)、585.79±378.82 ml(范围200-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校正损失分别为3.52°和2.41°。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单节段仅后入路治疗脊柱结核时,莫氏同种异体骨和自体骨移植的非结构性椎体间融合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杜兴,欧云生,朱勇,赵增辉,罗伟[5](2019)在《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植骨融合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近期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一期后路病灶清除非结构性与结构性植骨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5年8月接受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的61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结构性植骨26例(A组)、非结构性植骨35例(B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病变节段、合并椎旁脓肿者以及术前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病变节段Cobb角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术前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明显低于A组(t=3.128,P=0.003)。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VAS评分、ESR、CRP、ASIA分级、并发症、病变节段Cobb角及其矫正率、丢失率以及植骨融合时间。结果 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着少于A组,但患者住院时间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随访时间为(36.3±10.0)个月,明显长于B组的(18.4±4.2)个月(t=10.722,P=0.000)。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VAS评分、ESR及CRP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B组CRP显着高于A组(t=–2.947,P=0.005),ESR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ASIA分级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04,P=0.270)。A、B组术后分别有9、10例发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4,P=0.614)。术后3 d时B组Cobb角明显大于A组(t=–2.861,P=0.006);末次随访时两组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2,P=0.230)。术后A组Cobb角矫正率及丢失率均大于B组,其中Cobb角丢失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61,P=0.031)。两组植骨均融合,B组植骨融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4,P=0.000)。结论非结构性植骨与结构性植骨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均能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但前者具有手术创伤小、植骨融合时间短等优势。(本文来源于《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王海辉,陈志龙[6](2018)在《双钢板固定联合开槽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治疗股骨远端难治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双钢板固定联合开槽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治疗股骨远端难治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定2015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股骨远端难治性骨不连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纳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纳双钢板固定联合开槽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治疗。比较Lysholm评分、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和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术后Lysholm评分以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钢板固定联合开槽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手术可有效改善股骨远端难治性骨不连患者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效果确切,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8年21期)
王翀,曹广如,蔡玉强,敖俊,廖文波[7](2018)在《前后路联合术式与后路病灶清除结合钛网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短期疗效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前后路联合术式与后路病灶清除结合钛网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术在胸腰椎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B组41例。A组行后路病灶清除结合钛网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术治疗,B组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ODI评分、Cobb's角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差异显着(P<0.05);A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显着(P<0.05)。术前,两组患者ODI评分及Cobb's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12周,两组患者ODI评分与Cobb's角均明显优于术前,差异显着(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B组的19.51%,差异显着(P<0.05)。结论前后路联合术式与后路病灶清除结合钛网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术对胸腰椎结核均有确切治疗效果,但后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较少,术后恢复快,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8年29期)
徐飞,王体沛,陈安民,罗政强[8](2018)在《交锁髓内钉结合结构性加压植骨治疗股骨干骨不连》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结合结构性加压植骨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的疗效。方法采用一种新型的植骨方法结合交锁髓内钉治疗12例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患者(男性9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43.6岁),观察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18月(平均11.2月),所有患者最终获得影像学上的骨性愈合,愈合率100%,愈合时间16~40周(平均25.6周)。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这种新型的植骨方式结合交锁髓骨钉技术是治疗股骨干骨不连的一种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范洪伟,邓春荣,郭鑫,刘勇,宋善新[9](2018)在《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2-01—2016-01诊治的60例腰椎结核,均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2~4周,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行手术治疗。30例采用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椎体间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结果 6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3(1~6)个月。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植骨融合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外周血免疫细胞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能缩短手术时间及植骨融合时间,明显缓解疼痛,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本文来源于《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童杰,任国海[10](2018)在《非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支撑螺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脆性骨折》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非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支撑螺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6/2014-12月作者医院32例应用非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支撑螺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2~18个月,所有病例均得到骨性愈合,未发生内固定断裂,螺钉切出等严重并发症,参照Constant-Murley评分系统(Constant-Murley score,CMS)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良率78.2%。结论非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支撑螺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脆性骨折,固定可靠,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华南国防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结构性植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对于髋臼缺损的患者,全髋置换中可能会因假体覆盖率不足导致安放困难,而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可使假体获得覆盖率和稳定性,但如何获得较好的植骨覆盖率是影响疗效的关键。目的:观察严重髋臼缺损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在全髋置换中采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的有效性,评估植骨覆盖率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6年2月高州市中医院骨关节外科收治的80例(100髋)伴有严重髋臼缺损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髋置换,术中以自体股骨头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术后随访期间行骨盆正位X射线检查,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2年的Harris评分变化。按入选患者的宿主骨覆盖率进行分组(Ⅰ、Ⅱ和Ⅲ组分别为≥70%、65%-69%、<65%)。结果与结论:(1)术后X射线评估髋臼假体的位置理想,髋臼植骨愈合良好,其中8例植骨块在髋臼假体外缘出现轻度的骨吸收,但在后续随访中未发现假体松动;(2)Harris评分术后1,2年均较术前的评分明显增高(P=0.000);(3)第Ⅰ组宿主骨覆盖率为(73.25±1.40)%,植骨覆盖率为(26.75±0.94)%;宿主骨覆盖率65%-69%者共32例38髋,为第Ⅱ组,宿主骨覆盖率为(67.15±0.57)%,植骨覆盖率为(32.75±0.46)%;<65%者共20例27髋,为第Ⅲ组,宿主骨覆盖率为(55.22±1.10)%,植骨覆盖率为(44.78±0.85)%。术后1,2年,第Ⅰ,Ⅱ组Harris评分无显着差异,第Ⅲ组Harris评分低于第Ⅰ,Ⅱ组(P=0.000);(4)结果证实,对于严重髋臼缺损的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在全髋置换中采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试验已于2019-01-12经高州市中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通过(批准号:GZSZYY8374100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结构性植骨论文参考文献
[1].方汉军,方斌,易春智,蓝鋆,何敏聪.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治疗手足部内生软骨瘤[C].2019楚天骨科高峰论坛暨第二十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杨鉴,梁灿,张会忠.严重髋臼缺损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全髋置换中采用结构性植骨重建髋臼的有效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3].李安安.一期单侧经椎间孔清创非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D].南昌大学.2019
[4].Danny,Suya.单纯后路非结构性椎体间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结核[D].吉林大学.2019
[5].杜兴,欧云生,朱勇,赵增辉,罗伟.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植骨融合治疗单节段胸椎结核的近期疗效[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9
[6].王海辉,陈志龙.双钢板固定联合开槽自体髂骨结构性植骨治疗股骨远端难治性骨不连的临床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
[7].王翀,曹广如,蔡玉强,敖俊,廖文波.前后路联合术式与后路病灶清除结合钛网结构性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短期疗效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
[8].徐飞,王体沛,陈安民,罗政强.交锁髓内钉结合结构性加压植骨治疗股骨干骨不连[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8
[9].范洪伟,邓春荣,郭鑫,刘勇,宋善新.椎体间非结构性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
[10].童杰,任国海.非结构性植骨结合锁定钢板支撑螺钉治疗老年肱骨近端脆性骨折[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