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乙型肝炎,血清免疫球蛋白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黄瑜璇[1](2019)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的意义。方法:检测对比观察组、健康体检者IgG、IgA、IgM水平,治疗后改善者、未改善者IgG、IgA、IgM水平。结果:观察组甲组IgG、IgA、IgM水平>观察组乙组>对照组,经治疗,改善者IgG、IgA、IgM小于未改善者,且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可作为诊断乙型肝炎的重要指标。(本文来源于《数理医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常建国[2](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120例)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80例),另选取本院接受健康体检且无任何心肝肾脏疾病的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叁组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对比慢性乙型肝炎不同治疗效果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水平及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患者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患者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系统化治疗后有效143例(有效组),无效57例(无效组)。有效组患者的IgG、IgA、IgM、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分别为(15.58±3.41)g/L、(3.21±0.56)g/L、(2.78±0.56)g/L、(13.25±1.54)μmol/L、(83.44±15.25)%,均优于无效组的(18.05±2.79)g/L、(4.55±0.46)g/L、(4.40±0.69)g/L、(24.55±1.56)μmol/L、(53.20±13.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显着,能够直接体现患者的肝细胞损伤表现情况,对于患者的疾病诊断、疗效预后判断有着显着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普及。(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9年33期)
拉提帕·阿勒太,王晓冰[3](2019)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在乙型肝炎患者行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价值。方法此次研究一共选择100例乙型肝炎患者,患者入院时段均是2017年1月份至2018年12月份,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100名作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Ig G、血清Ig A、血清Ig 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存在显着的差异,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经过免疫球蛋白检测,观察组患者的TBIL水平为(20.24±2.6)umol/L、PT水平(4.2±1.5)s,而对照组为(15.24±2.10)umol/L、(8.5±3.2)s,两组TBIL水平与PT水平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t=19.2871、11.7639,P <0.05)。结论在乙型肝炎患者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够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实施动态性监测,值得应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8期)
季通军[4](2019)在《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中的意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免疫球蛋白指标的变化及其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价值。方法方便选择2015年1月—2019年2月该院收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2例,参照患者病情分为A、B两组,A组56例患者为慢性乙型肝炎疾病,B组56例患者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疾病,另外选择同期于该院门诊接受体检的健康者60名为C组,对比各组人员免疫球蛋白指标差异。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划分为好转组及非好转组,对各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指标、总胆红素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B组患者IgG指标(16.84±1.26)g/L、Ig A指标(2.96±0.24)g/L、IgM指标(2.87±0.16)g/L均明显高于A组与C组(F=11.270、21.890、23.470,P<0.05),且A组患者相应指标明显高于C组(P<0.05),另外好转组患者IgG指标(13.14±1.21)g/L、IgA指标(2.31±0.02)g/L、Ig M指标(2.59±0.22)g/L、TBIL指标(169.46±12.11)μmol/L、均明显低于非好转组(t=7.260、8.140、10.580、8.260,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病情均可通过免疫球蛋白指标、总胆红素指标显示,能够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外医疗》期刊2019年31期)
马燕,黄庆华[5](2019)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应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价值探究。方法院内肝胆外科2016年1月~12月收乙型肝炎41例,乙肝肝硬化40例,健康体检者32例。所有参选人员常规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并行疾病纠正,对比叁组差异。结果 Ig A、Ig M、Ig G比较可见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Ig A高于代偿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患者治疗后Ig A、Ig M、Ig G均可见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确诊、分型判定及预后评估具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陈存仁[6](2019)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研究2019年1—6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0例为研究组,按照乙肝病情分成两组,其中重型肝炎75例为研究A组,轻中度肝炎75例为研究B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健康人员12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抽取外周静脉血检验免疫球蛋白,比较叁组指标。结果研究A组、研究B组免疫球蛋白IgM、IgG、IgA指标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A组患者免疫球蛋白指标高于研究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患者慢性乙型肝炎诊断,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均有提示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9年20期)
徐芳芫[7](2019)在《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进入我院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及50例正常体检者为研究主体对象,50例正常体检者为A组、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B组、50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为C组,再结合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划分为改善组及非改善组,一组53例及另一组47例,对比3组受检验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标,观察改善组及非改善组IgG、IgA、IgM、PTA及TBIL的指标变化幅度。结果经统计,A组及B组IgG、IgA及IgM各项指标与C组相比差异较为明显,3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经统计,改善组IgG、IgA、IgM、PTA及TBIL各项指标与非改善组相比差异较为明显,2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实行免疫球蛋白检验能帮助其疾病诊断及预后治疗,具有其他诊断不可替代的显着作用,值得在临床诊断领域中使用及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9年29期)
石文[8](2019)在《乙型肝炎诊治中采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血液中免疫球蛋白变化对于乙型肝炎诊治的作用,根据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探究乙型肝炎诊治的有效途径,为乙型肝炎患者提高更加科学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109例乙型肝炎患者,并根据患者病情划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以及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组,选取同一时期的50例经体检确保身体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并对叁组人员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对比免疫球蛋白A、M、G的水平;此外,还应对乙型肝炎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做出进一步分析,确定为改善组与非改善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M、G水平、总胆红素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分析两组病情发展情况对免疫系统的影响,进一步确定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结果:健康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以及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组相比,免疫球蛋白A、M、G的水平明显偏低,且P<0.05;改善组患者的免疫球蛋白A、M、G水平低于非改善组,总胆红素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非改善组。讨论与建议:通过统计数据,以及相关研究综述,对血液中免疫球蛋白水平与乙型肝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一步确定免疫球蛋白水平与乙型肝炎诊治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现代养生》期刊2019年20期)
吴娟,胡昌东[9](2019)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验意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在本院进行乙型肝炎检测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乙型肝炎患者213例,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另187例为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400例对象均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结果叁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对比:对照组<轻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低与乙型肝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其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诊疗中应用能反应肝组织的受损程度,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80期)
贾成业[10](2019)在《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8月期间接收的乙型肝炎患者39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IgA、IgG和IgM)进行检测,分析其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1.76±0.38)g/L,(11.51±2.14)g/L,(1.49±0.21)g/L]相比,观察组IgA(2.35±0.64)g/L、IgG(15.29±2.86)g/L和IgM(2.27±0.46)g/L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在诊断中该指标检查结果具有很大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首都食品与医药》期刊2019年19期)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120例)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80例),另选取本院接受健康体检且无任何心肝肾脏疾病的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叁组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对比慢性乙型肝炎不同治疗效果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IgG、IgA、IgM)水平及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患者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重度)组患者的IgG、IgA、IgM水平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通过系统化治疗后有效143例(有效组),无效57例(无效组)。有效组患者的IgG、IgA、IgM、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水平分别为(15.58±3.41)g/L、(3.21±0.56)g/L、(2.78±0.56)g/L、(13.25±1.54)μmol/L、(83.44±15.25)%,均优于无效组的(18.05±2.79)g/L、(4.55±0.46)g/L、(4.40±0.69)g/L、(24.55±1.56)μmol/L、(53.20±13.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显着,能够直接体现患者的肝细胞损伤表现情况,对于患者的疾病诊断、疗效预后判断有着显着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普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黄瑜璇.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的意义[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
[2].常建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9
[3].拉提帕·阿勒太,王晓冰.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临床检验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季通军.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验中的意义分析[J].中外医疗.2019
[5].马燕,黄庆华.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慢性乙型肝炎和乙肝肝硬化的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
[6].陈存仁.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9
[7].徐芳芫.乙型肝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9
[8].石文.乙型肝炎诊治中采用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的临床价值探析[J].现代养生.2019
[9].吴娟,胡昌东.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检验意义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10].贾成业.乙型肝炎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临床检验结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