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骨形态发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骨折,骨形态发生蛋白,骨代谢
骨形态发生论文文献综述
倪昱,范东伟,王占长[1](2019)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成血管因子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成血管因子含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8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双盲随机对照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后凸成形术(PVP/PKP)骨水泥技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BMP-2治疗。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采用骨密度(BMD)仪测定两组BMD,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主观疼痛感受,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骨折椎体恢复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骨代谢指标含量;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成血管因子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BMD、VAS、ODI值、骨代谢、成血管因子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BMD明显高于对照组,VAS、OD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ⅠN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骨钙素(OST)、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BMP-2治疗可提高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BMD,改善骨代谢,促进成血管因子分泌,对促进患者的骨折椎体恢复有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张艳,李莹,张雪松[2](2019)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糖尿病病人骨组织内表达水平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BMP-2)在糖尿病病人胫骨组织内的表达水平。方法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分别获取糖尿病病人(8例)和非糖尿病病人(8例)术部骨组织,从骨组织中提取总蛋白及RNA,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骨组织中VEGF、BMP-2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病人骨组织中VEGF、BMP-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病人。结论糖尿病病人骨组织中VEGF、BMP-2因子表达低于正常水平,VEGF、BMP-2因子可能是影响糖尿病病人骨质及骨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来源于《骨科》期刊2019年06期)
邱寒峰,徐雅萍,吴婷,钟辉,沈惠根[3](2019)在《骨形态发生蛋白15和生长分化因子9对家畜繁殖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1 前言BMP-15和GDF-9是两个已经被广为认知的生长因子,均由卵母细胞分泌,在卵丘细胞与卵母细胞的正常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卵母细胞分泌的可溶性旁分泌因子被称为卵母细胞分泌因子(OSFs),OSFs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就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对细胞生长发育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众多TGF-β配体、受体和细胞内信号蛋白在卵巢中表达,对正常卵泡发育至关重要。这些成员先被合成为前原肽,再通过蛋白酶加(本文来源于《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5期)
张文静,王佳,田梦婷,韩祥祯,周琦琪[4](2020)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现阶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构建细胞膜片,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单独及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CCK-8法结合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确定2种因子促进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有效质量浓度;然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进行成骨诱导,通过大体及显微镜观察、Von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相关成骨标志物来评估诱导效果。结果与结论: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佳质量浓度为100μg/L(P <0.001),单独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能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增殖,最佳质量浓度为20μg/L(P <0.001),而联合应用既可以促进膜片增殖又能提高其碱性磷酸酶活性(P <0.001);经成骨诱导后,4组膜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成骨分化,其中联合组钙结节最明显(P <0.001),可显着促进膜片晚期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早期成骨分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P <0.001)。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既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又能显着增强其成骨诱导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1期)
杨九杰,赵伟,王楠,陈晓春,李治[5](2020)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泌各种骨重塑需要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被认为是骨再生的优良候选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骨再生有协同作用,并能显着增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作用。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应用对大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8-10月龄雌性SD大鼠75只,随机取60只采用卵巢切除方法建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余15只进行假手术,未切除卵巢。将60只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4组:骨质疏松症组、条件培养基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联合治疗组,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DMEM培养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骨形态发生蛋白2、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12周,取各组大鼠股骨和血清,组织学观察骨小梁数量和结构以及骨小梁间距,ELISA检测血清P1NP、ALP、TRAP、OPG、RANKL水平,Western blot、Realtime PCR检测RANKL、OPG蛋白和m RNA水平,细胞因子芯片分析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假手术组相比,骨质疏松症组大鼠的骨小梁间距扩大,骨小梁数量明显减少,骨小梁失去正常结构并且不连续。与骨质疏松症组、条件培养基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大鼠骨小梁间距扩大较少,骨小梁结构更完整、更连续;(2)与骨质疏松症组、条件培养基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大鼠血清P1NP和ALP水平显着升高(P <0.05),血清TRAP水平显着降低(P <0.05);(3)与骨质疏松症组、条件培养基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组比较,联合治疗组RANKL/OPG比值显着降低(P <0.01),从而促进更多的骨形成;(4)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含有多种与骨形成密不可分的细胞因子,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4和7、白血病抑制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骨保护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等;(5)结果表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联合应用可减轻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可能成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新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20年01期)
李谦,于海泉,杨艳,王欣[6](2019)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退变性颈腰椎疾病手术融合中骨诱导影响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 BMP-2)在退变性颈腰椎疾病手术融合中对骨诱导的影响,同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34例退变性颈腰椎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脊柱植骨融合术治疗,根据植骨融合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A组患者(n=44)应用自体骨,B组患者(n=45)应用同种异体骨,C组患者(n=45)应用rh BMP-2,比较叁组患者在不同时间节点(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椎间隙高度、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植骨融合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A组、C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椎间隙高度、腰腿部VAS评分、JOA评分均要优于B组[(1. 22±0. 33)分vs.(1. 24±0. 35)分vs.(1. 01±0. 28)分、(1. 57±0. 36)分vs.(1. 59±0. 37)分vs.(2. 59±0. 49)分、(27. 59±3. 65)分vs.(27. 59±3. 59)分vs.(25. 35±3. 6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C组患者术后6、12个月的植骨融合率均要高于B组[(86. 4%vs. 82. 2%vs. 42. 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A组、C组患者随访12个月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B组[97. 7%vs. 93. 3%vs. 64. 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rh BMP-2在退变性颈腰椎疾病手术融合中对骨诱导的影响基本与自体骨等同,较同种异体骨表现出较大的优势;应用rh BMP-2骨诱导效果好、融合快、成功率高,且可以避免有创取材,体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8期)
袁佳滨,缪雄,栗景峰,石志才[7](2019)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是一种能够诱导骨形成的活性蛋白质,参与并调控诱导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于2002年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单节段腰椎前路椎体融合术。然而在临床使用BMP2过程中,逐渐发现其可导致异位骨化、骨溶解及移植物下沉、骨囊肿形成、炎症反应相关并发症、神经根炎、逆行性射精和肿瘤形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与BMP2的超适应证使用、超生理剂量使用存在一定相关性。本文主要对BMP2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以为临床更加安全、有效地应用BMP2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第二军医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瑞萍,邱相君,苏兵,郑路路[8](2019)在《头蛋白shRNA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协同作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头蛋白shRNA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BMP-2)的协同作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兔BMSCs,分为头蛋白shRNA基因干扰组、BMP-2过表达组、双基因转染组。构建慢病毒头蛋白shRNA干扰载体和BMP-2过表达载体。头蛋白shRNA基因干扰组、BMP-2过表达组分别加入头蛋白shRNA基因干扰载体和BMP-2过表达载体,双基因转染组同时加入头蛋白shRNA基因干扰载体和BMP-2过表达载体,进行基因转染。基因转染成功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3组BMSCs中头蛋白和BMP-2的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染色检测3组BMSCs的诱导成骨能力。结果:①细胞培养和基因转染鉴定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第2代培养细胞,CD44和CD29表达分别为61.3%和57.2%,CD34和CD45表达分别为3.6%和2.4%,符合BMSCs表型特征。基因转染72 h后,3组BMSCs的转染率为(92.5±2.5)%,基因转染成功。②头蛋白和BMP-2 mRNA表达检测结果。基因转染成功后,3组细胞中头蛋白mRNA相对表达量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343±0.124,1.040±0.269,0.123±0.057;F=22.390,P=0.002);BMP-2过表达组较头蛋白shRNA基因干扰组和双基因转染组高(P=0.016,P=0.005),头蛋白shRNA基因干扰组和双基因转染组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组细胞中BMP-2 mRNA相对表达量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0±0.363,3.667±0.431,4.833±0.475;F=59.680,P=0.000)。双基因转染组较头蛋白shRNA基因干扰组和BMP-2过表达组高(P=0.000,P=0.035),BMP-2过表达组高于头蛋白shRNA基因干扰组(P=0.001)。③茜素红和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茜素红染色可见胞浆边缘呈现不透光的矿化结节。3组细胞茜素红染色阳性率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317±3.969)%,(39.267±2.170)%,(72.320±4.133)%,F=68.870,P=0.000];双基因转染组高于头蛋白shRNA基因干扰组和BMP-2过表达组(P=0.039,P=0.000),头蛋白shRNA基因干扰组高于BMP-2过表达组(P=0.001)。碱性磷酸酶染色细胞内呈现灰黑色颗粒或块状沉淀。3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率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157±9.959)%,(35.353±6.494)%,(82.337±10.594)%,F=19.750,P=0.002];双基因转染组高于头蛋白shRNA基因干扰组和BMP-2过表达组(P=0.032,P=0.003),头蛋白shRNA基因干扰组高于BMP-2过表达组(P=0.045)。结论:头蛋白shRNA和BMP-2的协同作用可以强化BMSCs的成骨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医正骨》期刊2019年09期)
罗特丹,姜昕,周冲冲,黄宝丰,李鹏[9](2019)在《白芍总苷干预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大鼠Foxp3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影响治疗效果。研究表明,白芍总苷能通过多种途径调节自身免疫反应,能够抑制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和分泌炎性细胞因子,清除氧自由基、影响细胞增殖以及具有抗炎、止痛、抗应激等作用。目的:观察大鼠颈动脉损伤后Foxp3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变化及应用白芍总苷干预后表达的变化。方法:实验方案经深圳市人民医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球囊损伤组、白芍总苷灌胃组、白芍总苷浸泡球囊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4 d后假手术,术后生理盐水灌胃13 d;球囊损伤组生理盐水灌胃4 d后左侧颈总动脉进行球囊损伤,术后生理盐水灌胃13 d;白芍总苷灌胃组用白芍总苷灌胃4 d后行球囊损伤,术后白芍总苷灌胃13 d;白芍总苷浸泡球囊组用生理盐水灌胃4 d后行球囊损伤,术前将球囊浸泡于白芍总苷稀释液4h,术后生理盐水灌胃13d。术后14d取左侧颈总动脉损伤血管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内膜变化,应用Real time RT-PCR检测损伤血管组织中Foxp3、骨形态发生蛋白7 mRNA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白芍总苷浸泡球囊组内膜面积及内膜面积/中膜面积,较白芍总苷灌胃组及球囊损伤组减小(P <0.05),但显着高于对照组(P <0.05);②Foxp3、骨形态发生蛋白7 mRNA表达:对照组<球囊损伤组<白芍总苷灌胃组<白芍总苷浸泡球囊组,差异均有显着性意义(P<0.05);③结果说明,白芍总苷通过调节Foxp3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 mRNA表达,调节炎症因子的平衡,抑制损伤血管的炎症反应,减轻损伤血管的狭窄。使用白芍总苷浸泡球囊法较白芍总苷灌胃法对抑制炎症导致血管狭窄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35期)
胡莹,廖云鹏,李福书,周娅,李沁[10](2019)在《Wnt10b与骨形态发生蛋白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Wnt10b与骨形态发生蛋白9(BMP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MSCs)骨向分化的关系,以及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PCR、Western blot、组织化学染色等方法,检测BMP9对Wnt10b表达的影响,以及Wnt10b对BMP9诱导的成骨分化的影响。同时,通过定量PCR、Western blot、油红O染色、流式细胞术等,分析Wnt10b影响BMP9成骨分化诱导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 Wnt10b在C3H10T1/2、C2C12、MEFs和MC3T3-E1细胞中均有表达,BMP9在C3H10T1/2细胞中上调Wnt10b的表达水平。Wnt10b增强BMP9在C3H10T1/2细胞中增加OCN蛋白水平和促进钙盐沉积的能力,沉默Wnt10b减弱BMP9的作用。Wnt10b并不改变BMP9对细胞周期的影响,但能增强BMP9诱导的Smad1/5/8磷酸化,沉默Wnt10b减弱BMP9对Smad1/5/8磷酸化的促进作用。此外,Wnt10b抑制BMP9在C3H10T1/2细胞中诱导的成脂分化,沉默Wnt10b则促进BMP9的成脂分化诱导作用。结论 Wnt10b可以促进BMP9诱导的MSCs骨向分化,这种作用可能与增强BMP/Smad信号转导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骨形态发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 BMP-2)在糖尿病病人胫骨组织内的表达水平。方法在胫骨高位截骨术中,分别获取糖尿病病人(8例)和非糖尿病病人(8例)术部骨组织,从骨组织中提取总蛋白及RNA,用Western blot、RT-PCR检测骨组织中VEGF、BMP-2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病人骨组织中VEGF、BMP-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非糖尿病病人。结论糖尿病病人骨组织中VEGF、BMP-2因子表达低于正常水平,VEGF、BMP-2因子可能是影响糖尿病病人骨质及骨愈合的重要因素之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骨形态发生论文参考文献
[1].倪昱,范东伟,王占长.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对骨代谢、成血管因子含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
[2].张艳,李莹,张雪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糖尿病病人骨组织内表达水平的研究[J].骨科.2019
[3].邱寒峰,徐雅萍,吴婷,钟辉,沈惠根.骨形态发生蛋白15和生长分化因子9对家畜繁殖功能的影响[J].浙江畜牧兽医.2019
[4].张文静,王佳,田梦婷,韩祥祯,周琦琪.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5].杨九杰,赵伟,王楠,陈晓春,李治.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条件培养基联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治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症[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20
[6].李谦,于海泉,杨艳,王欣.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退变性颈腰椎疾病手术融合中骨诱导影响的临床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
[7].袁佳滨,缪雄,栗景峰,石志才.骨形态发生蛋白2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9
[8].张瑞萍,邱相君,苏兵,郑路路.头蛋白shRNA和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协同作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能力的影响[J].中医正骨.2019
[9].罗特丹,姜昕,周冲冲,黄宝丰,李鹏.白芍总苷干预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大鼠Foxp3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表达[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10].胡莹,廖云鹏,李福书,周娅,李沁.Wnt10b与骨形态发生蛋白9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关系[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