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串并转换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光网络,全光串并转换器,半导体光放大器,半导体光放大器环路镜
光串并转换论文文献综述
廖丽丹[1](2015)在《基于SLALOM的高速光串并转换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光网络中传输能力和交换能力的不匹配已经严重影响其进一步应用。而利用全光串并转换器(All-Optical Serial-to-Parallel Converter,AOSPC)将高速串行的光信号转换为多路低速并行的光信号,然后再进行处理和交换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由于具有响应速度快、易集成、稳定度高等优点,半导体光放大器环路镜(Semiconductor Laser Amplifier in a Loop Mirror,SLALOM)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以SLALOM为研究基础,开展了全光域内的串并转换相关技术研究,并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首先,在分析半导体光放大器(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SOA)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SLALOM的级联型AOSPC。该方案采用级联SLALOM的结构,以上一级SLALOM的输出作为下一级SLALOM的输入,将各级SLALOM之间的传播延迟设置为输入信号的比特周期,通过设置控制光与信号光之间的时序,实现光开关的窗口的周期性打开,以此完成各级SLALOM光脉冲的并行输出。在仿真软件Optiwave中实现了利用1?10光串并转换器将80Gb/s高速串行光信号转换为10路8Gb/s并行输出信号。Optiwave仿真结果表明输出信号眼图张开度好,且1×10 AOSPC的端口接收灵敏度差异小于10dB。其次,针对级联型AOSPC中噪声累积导致输出信号质量恶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LALOM的混合型AOSPC,该方案采用由M行、N列SLALOM搭建的串并混合结构,可以实现1路信号到M?N路信号的串并转换。仿真实现了利用4?4的混合型AOSPC将80Gb/s高速串行光信号得到16路5Gb/s并行输出信号。该方案的优点在于在保证输出信号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串并转换结构输出端口的可扩展性。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Add-Drop型微环谐振腔的级联型AOSPC,它通过串联N个Add-Drop型微环谐振腔组成级联型AOSPC,并在微环谐振腔之间加入与输入信号传输速率相关的传播延时,并设置泵浦光脉冲信号的周期为串行输入信号脉冲间隔的N倍,通过控制泵浦光脉冲的到来,实现N路并行信号的输出。在仿真软件VPI中实现了利用1?4光串并转换器将10Gb/s串行光信号转换为4路2.5Gb/s并行输出信号,且输出信号消光比为10dB。最后进行了Add-Drop型微环谐振腔的光开关实验,为其AOSPC方案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5-05-11)
王菊,于晋龙,罗俊,王文睿,吴波[2](2011)在《40Gb/s至8路5Gb/s全光串并转换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新型的40 Gb/s全光串并转换(AOSPC)的实现方案,该系统主要由波分/时分脉冲光源的产生与顺序多波长变换两个部分构成。实现了信道波长数目和重复频率可调的波时分脉冲光源;分析了基于单个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的交叉相位调制效应(XPM)实现顺序多波长变换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顺序多波长变换技术实现了将40 Gb/s的串行输入光信号转换为8路5 Gb/s的并行输出信号。该技术可将高速率的光信号转换成为多路低速率信号,进而可以使用现有的电子器件对信号进行处理,为下一步的光分组交换中的报头处理技术和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光学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郭精忠[3](2009)在《应用于电光RAM的全光串并转换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高速信号传输的发展来看,光分组交换是光交换的发展方向。但就目前的技术而言,还远远不能够解决高速率的光分组数据的存储和协议处理的问题。而高速率的串并转换技术可将高速率的信号变成低速率的信号,从而解决分组交换的随机存储和协议处理的问题。本文实现了一种新型的40Gbps全光串并转换装置,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一、从理论上分析了主动锁模激光器产生窄脉冲的机理。二、对窄脉冲通过高非线性光纤进行谱展宽进行了研究。叁、对应用不同特性滤波器进行谱切片产生波时分脉冲的质量优劣进行了理论、仿真和实验研究。四、对通过OTDM和色散走离方式产生波时分源进行了研究。五、在波时分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OA中XPM效应的多波长变换技术的高速率全光串并转换方案,完成了40Gbps至10Gbps×4及5Gbps×8全光串并转换实验样机,变换后的并行信号的信噪比对应变换前的恶化串行信号有十几dB的提高。该全光串并转换系统为下一步的光分组交换中的报头处理技术和光RAM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为光分组交换的最终实现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高速率的串并转换技术在其它的高速率信号的处理领域上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9-06-01)
光串并转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40 Gb/s全光串并转换(AOSPC)的实现方案,该系统主要由波分/时分脉冲光源的产生与顺序多波长变换两个部分构成。实现了信道波长数目和重复频率可调的波时分脉冲光源;分析了基于单个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的交叉相位调制效应(XPM)实现顺序多波长变换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顺序多波长变换技术实现了将40 Gb/s的串行输入光信号转换为8路5 Gb/s的并行输出信号。该技术可将高速率的光信号转换成为多路低速率信号,进而可以使用现有的电子器件对信号进行处理,为下一步的光分组交换中的报头处理技术和光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串并转换论文参考文献
[1].廖丽丹.基于SLALOM的高速光串并转换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5
[2].王菊,于晋龙,罗俊,王文睿,吴波.40Gb/s至8路5Gb/s全光串并转换实验研究[J].光学学报.2011
[3].郭精忠.应用于电光RAM的全光串并转换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
标签:光网络; 全光串并转换器; 半导体光放大器; 半导体光放大器环路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