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巢地论文-尹学建

营巢地论文-尹学建

导读:本文包含了营巢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栗喉蜂虎,怒江河谷,对策,繁衍生息

营巢地论文文献综述

尹学建[1](2015)在《怒江河谷栗喉蜂虎营巢地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营巢地作为栗喉蜂虎繁殖后代的重要场所,其现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该种鸟类的繁衍生息。近年来,由于人为干扰、断崖老化、道路施工等诸多原因导致栗喉蜂虎营巢地逐年减少,建议从加强社区管理、改造旧营巢地断崖、加快新营巢地断崖形成等3方面采取有力对策措施,保证该物种在怒江河谷的长期繁衍生息。(本文来源于《农家顾问》期刊2015年02期)

程闯,韩联宪[2](2011)在《云南怒江河谷栗喉蜂虎营巢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10年4~5月,对云南省保山市怒江河谷栗喉蜂虎营巢地进行了调查。共调查营巢地18个。对巢洞深度、断崖面积、巢区面积、坡度、裸露度、断崖与水域及公路的直线距离、巢区最上巢与崖顶距离、最下巢与地面距离、海拔、坡向等11个生态因子进行了测量。通过访谈法对营巢地所在断崖的形成年限进行了调查。此外还收集巢区和非巢区土壤18份,在实验室用沉淀法测量巢区和非巢区土质含沙量。结果表明,影响栗喉蜂虎营巢地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巢区沙土含沙量、断崖新旧、巢区面积、裸露度、最下巢与地面距离、坡度。在营巢地选择时,栗喉蜂虎主要考虑掘巢难易程度和防御天敌等方面的因素。(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1年06期)

邓天鹏,曾国仕,郑合勋[3](2011)在《次生落叶阔叶林鹭类营巢地生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4月至6月对河南省确山县石磙河乡小王沟村的鹭类营巢地的生境特征进行了研究。在所设置的4条样线上共测定55个样方,其中利用样方32个,测定其15个生态因子;对照样方23个,测定其9个生态因子。该营巢地为池鹭Ardeola bacchus、白鹭Egretta garzetta、牛背鹭Bubulcus ibis的混群营巢地,以池鹭占绝对优势,营巢以本地的优势树种栓皮栎为主。鹭巢的乔木冠层空间位置,垂直空间上主要选择乔冠上位和中位,水平空间上主要选择乔冠内部和中部。分析表明,小王沟鹭类营巢地的生境特征是:①乔木形态因子:乔木密度较低,乔木高大;②林相因子:灌木盖度较低的纯栓皮栎林分;③地理因子:阳坡和半阳坡的下坡位。(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1年05期)

方文珍,陈小麟,林清贤,周晓平[4](2010)在《黄嘴白鹭集群繁殖对营巢地土壤重金属积累的效应(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方法,测定福建漳浦菜屿岛黄嘴白鹭(Egrettaeulophotes)排泄物的重金属元素(V、Cr、Mn、Ni、Cu、Zn、Cd、Se、Pb)及半金属元素(As)的含量,分析比较黄嘴白鹭繁殖之前和繁殖之后的集群营巢地、非营巢地的表层土壤的重金属元素及半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本次测定的所有排泄物和土壤样本中均未检出元素Se和Cd;非营巢地土壤中各元素的含量在繁殖前后都没有显着差异(p>0.05),营巢地土壤中的Zn和Pb元素的含量在繁殖前后有极显着差异(p<0.01)。营巢地和非营巢地土壤之间的元素含量比较结果发现,繁殖之前两地土壤之间的Zn含量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繁殖之后两地土壤之间的Cu、Zn、As、Pb存在极显着差异(p<0.01),V、Ni存在显着差异(p<0.05)。上述数据说明黄嘴白鹭的集群繁殖活动对湿地和海岛生态系统之间的重金属转移起着重要作用,长时间则可能造成海岛营巢地土壤的重金属污染。(本文来源于《Chinese Birds》期刊2010年02期)

张娟茹,倪丽[5](2010)在《百鸟园小型鸟类营巢地的选择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上海野生动物百鸟园内各种小型鸟类在2003~2004年度营巢数量和所选营巢地的比较分析,发现通过增挂人工巢箱,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园内空间资源的利用率,科学地引导鸟类充分利用百鸟园内的有效繁殖空间,提高鸟类的繁殖率。(本文来源于《野生动物》期刊2010年03期)

邓天鹏[6](2008)在《鹭科鸟类营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4月~6月,在豫南低山丘陵山地区(河南省确山县),对四种鹭科鸟类(池鹭Ardeola bacchu、白鹭Egretta garzetta、牛背鹭Bubulcs ibis和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的营巢地进行了野外调查,并对四种鹭类的巢位结构进行了研究。针对鹭鸟的营巢地的一般特征,选取了乔木数量、乔木高度、乔木胸径、树冠高、树冠半径、灌木数量、灌木盖度、坡向、坡度和坡位等10类生态因子,在比较不同鹭类利用生境内各因子平均值的基础上,利用两个样本同质性的t~检验的方法,分别研究四种鹭类对各个环境因子选择性,得出了以下结论:1.在次生阔叶林中,池鹭(Ardeola bacchu)对乔木高度、乔木冠高、树冠半径、乔木胸径和坡位的选择性强,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倾向于选择具有高大、冠幅和径级较大的乔木和下坡位的生境;而对乔木数量、灌木数量、灌木盖度、坡向和坡度的选择性较弱,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在人工针叶林中,池鹭对乔木高度、乔木冠高、乔木胸径、灌木数量、灌木盖度、坡向、坡度和坡位的选择性较强,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倾向于选择高大和径级较大的乔木、灌木数量较少、阳坡和下坡位的生境;而对乔木数量和树冠半径的选择性较弱,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2.在次生阔叶林中,白鹭(Egretta garzetta)在营巢时对乔木高度、乔木冠高、树冠半径、乔木胸径和坡位等生境因子的选择性较强,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倾向于选择乔木高大且冠幅较大和中下坡位的生境,而对乔木数量、灌木数量和盖度、坡向和坡度等因子没有明显的选择性,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在人工针叶林中,白鹭对乔木的数量、高度、冠高和胸径,灌木盖度,和地理性因子(坡向、坡度和坡位)等生境因子的选择性较强,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倾向于选择乔木数量相对较少而单个乔木比较高大、灌木盖度较大、阳坡、坡度较小和下坡位的生境。3.在次生阔叶林中,牛背鹭(Bubulcs ibis)在营巢时对坡位有很强的选择性,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全部选择下坡位的生境,对其它生境因子(乔木数量、乔木高度、乔木冠高、树冠半径、乔木胸径、灌木数量、灌木盖度、坡向和坡度)的选择性较弱;在人工针叶林中,对树冠半径这一因子无明显的选择性,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对坡向有一定的选择性(0.01<P<0.05),而对其它生境因子(乔木数量、乔木高度、乔木冠高、乔木胸径、灌木盖度、坡度和坡位)有较强的选择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4.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在营巢时对乔木数量、乔木高度、乔木冠高、乔木胸径、坡向、坡度和坡位等因子有很强的选择性,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而对树冠半径灌木数量和灌木盖度叁项因子的选择性较弱,没有达到显着水平(P>0.05)。在了解了鹭类营巢地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四种鹭类的巢位空间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鹭类的巢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并与筑巢树木的冠层对比,研究鹭鸟巢位的空间分布与冠层的相对关系,得出以下结论:1.在天然次生阔叶林中池鹭(Ardeola bacchu)的巢位一般比在人工针叶林中更倾向于较高大的乔木,而且其巢一般距筑巢树木的主干的距离也比针叶林远;同时,池鹭对营巢树木的分支状况也有一定的选择;次生阔叶林中主要选择在4级分支筑巢,而在人工针叶林中则选择在2~3级分支筑巢。在天然次生阔叶林中,池鹭的巢主要位于栓皮栎上,相对于乔木冠层来说,在水平方向上池鹭的巢主要位于灌层的内部和中部;在垂直方向上,其巢主要位于树冠的上部。在人工针叶林中,则主要营巢树种为油松,水平相对位置的内部,垂直相对位置的中上部。2.白鹭(Egretta garzetta)在次生阔叶林林中的筑巢高度在10~13m,在人工针叶林中的筑巢高度为5~10m;巢位所在树木具体分支状况在两种森林群落中也不相同,次生阔叶林中为5~8级分支,而在人工针叶林中则主要位于靠近主干的部分。在次生阔叶林中,白鹭主要在栓皮栎上筑巢,其具体的筑巢位置主要在乔木冠层水平方向的中部及竖直方向的上部;在人工针叶林中,主要在油松上筑巢,具体位置主要是冠层水平位置的内部及竖直方向的中上部。3.牛背鹭(Bubulcs ibis)在天然次生阔叶林中,巢度主要为8~12m,巢位主要在距离乔木主干越80cm处,即3~7级分支;在人工针叶林中,其筑巢高度主要为8~11m,巢主要筑在紧靠乔木的地方,即一级分支部分。在天然次生阔叶林中,牛背鹭在筑巢时对树种没有明显的要求,水平方向上其巢主要位于乔木冠层的内部,完全没有位于外部的巢,在竖直方向上则主要位于树冠的上部,完全没有位于下部的巢;在人工针叶林中,所有的巢均筑于油松上,主要筑巢位置为树冠的内上部。4.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巢多位于高度在9~11m的高大乔木上,巢的平均高度为8.7±1.1m,其巢距离树木主干的平均距离为0.5±0.5m。夜鹭的筑巢树种主要为油松,其巢位在乔木冠层相对位置为水平方向上的内部和竖直相对位置的上部。(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08-05-01)

麻常昕,陈小麟,周晓平,林清贤,陈宗团[7](2005)在《鹭类招引及营巢地的恢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根据鹭类的集群繁殖行为习性,利用养殖鹭类招引野生鹭类重新集群于已经废弃的营巢地.2003年5月29日~2004年3月8日在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大屿岛养殖80只白鹭(自15日龄开始),300日龄存活率为91.25%,白鹭成鸟体重为491.3~504.5g,体长为57.05~58.18cm.2004年招引到大屿岛繁殖的鹭类亲鸟种群数量为6300只,主要由白鹭(占79.36%)、夜鹭(14.29%)、池鹭(4.76%)和牛背鹭(1.59%)组成.结果说明,在废弃营巢地植被等环境条件没有被破坏而且在避免其受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利用养殖鹭类能够招引外来的野生鹭类重新回到已经废弃的营巢地进行集群繁殖.本实验也获得基本的鹭类养殖技术、鹭类摄食量及生长发育等数据,可为今后珍稀濒危鹭类的异地养殖保护奠定工作基础.(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S1期)

李伟,陈小麟,方文珍[8](2005)在《鹭类集群繁殖对营巢地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厦门白鹭自然保护区鸡屿岛上的鹭类集群营巢地的表层土壤进行测定,比较繁殖前营巢地、繁殖后的营巢地及非营巢地土壤当中的全氮(N)、全磷(P)、全钾(K)的含量.实验测得,繁殖前营巢地土壤全氮百分含量为0.038±0.006;全磷百分含量为0.086±0.015;全钾百分含量为1.049±0.048;繁殖后营巢地土壤全氮百分含量为0.090±0.015;全磷百分含量为0.262±0.154;全钾百分含量为1.236±0.077.繁殖后营巢地的土壤含氮、磷、钾的水平均显着高于繁殖前(P<0.05),亦显着高于非繁殖地(P<0.05).说明鹭鸟的集群繁殖活动能够提高营巢地土壤的营养状况,提示这种影响经过长期积累以后可能导致营巢地植被结构和生境发生变化.(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S1期)

王博,陈小麟,林清贤,周晓平,朱开建[9](2005)在《厦门鹭类集群营巢地分布及其生境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03年厦门境内分布有10个鹭类集群营巢地,营巢地鹭类平均数量1 918±567只.其中,白鹭、夜鹭、池鹭和牛背鹭繁殖群的平均数量分别为1 721±518,99±25,87±31和11±9.9只.营巢地的鹭类营巢密度平均为0.98±0.14(巢/m2).鹭类营巢地形成的最早时间为2月,最迟为5月.厦门的鹭类营巢地数量存在着变化,近5年共丧失6个鹭类营巢地,其中,营巢地林区发生火灾和工程建设土地需要各占50%的诱因.关键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营巢地受保护程度、营巢地植被、人为干扰程度以及营巢地与湿地的距离是影响鹭类集群营巢地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因此,在鹭类营巢地管理工作中,应当重点保护营巢地的上述环境特征,同时重视防火工作.(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5年05期)

刘荣,樊龙锁,吉保海[10](2001)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周鸟营巢地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99— 2 0 0 0年对历山保护区金周鸟的营巢地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主要内容为 :营巢地环境 ;营巢及繁殖习性 ;食性(本文来源于《山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营巢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0年4~5月,对云南省保山市怒江河谷栗喉蜂虎营巢地进行了调查。共调查营巢地18个。对巢洞深度、断崖面积、巢区面积、坡度、裸露度、断崖与水域及公路的直线距离、巢区最上巢与崖顶距离、最下巢与地面距离、海拔、坡向等11个生态因子进行了测量。通过访谈法对营巢地所在断崖的形成年限进行了调查。此外还收集巢区和非巢区土壤18份,在实验室用沉淀法测量巢区和非巢区土质含沙量。结果表明,影响栗喉蜂虎营巢地选择的主要因子依次为巢区沙土含沙量、断崖新旧、巢区面积、裸露度、最下巢与地面距离、坡度。在营巢地选择时,栗喉蜂虎主要考虑掘巢难易程度和防御天敌等方面的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营巢地论文参考文献

[1].尹学建.怒江河谷栗喉蜂虎营巢地初探[J].农家顾问.2015

[2].程闯,韩联宪.云南怒江河谷栗喉蜂虎营巢地特征[J].四川动物.2011

[3].邓天鹏,曾国仕,郑合勋.次生落叶阔叶林鹭类营巢地生境特征[J].四川动物.2011

[4].方文珍,陈小麟,林清贤,周晓平.黄嘴白鹭集群繁殖对营巢地土壤重金属积累的效应(英文)[J].ChineseBirds.2010

[5].张娟茹,倪丽.百鸟园小型鸟类营巢地的选择初探[J].野生动物.2010

[6].邓天鹏.鹭科鸟类营巢地选择和生态位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8

[7].麻常昕,陈小麟,周晓平,林清贤,陈宗团.鹭类招引及营巢地的恢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8].李伟,陈小麟,方文珍.鹭类集群繁殖对营巢地土壤氮、磷、钾含量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9].王博,陈小麟,林清贤,周晓平,朱开建.厦门鹭类集群营巢地分布及其生境特性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10].刘荣,樊龙锁,吉保海.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周鸟营巢地调查研究[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

标签:;  ;  ;  ;  

营巢地论文-尹学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