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性对立论文-罗琼鹏

极性对立论文-罗琼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极性对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程度,量级,汉语形容词,极性对立

极性对立论文文献综述

罗琼鹏[1](2018)在《量级结构与汉语形容词的极性对立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意义上属于同一类,但极性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分布和语义蕴含上存在一系列的对立。文章提出这一对立的根本原因在于正负极形容词分别对应于量级上不同但是互补的区间:正极形容词对应于从零点到某一正数值的封闭的、有限的区间([0,n]),而负极形容词对应于从某一正数值到无穷大的开放的、无限的区间([n,∝]);前者有最小值或者客观意义上的零点,而后者没有最小值,也缺乏客观意义上的零点。文章详细阐述了这一基于量级结构的分析如何对极性不同的形容词在句法和语义上一系列的差异做出更准确的预测和合理的解释。(本文来源于《语言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刘霞[2](2008)在《极性对立形容词肯定否定配置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表示数量、色彩、年纪和价值意义的形容词及其所表示的基本语义范畴是人类认知的共性。汉语里“大”、“小”、“轻”、“重”、“快”、“慢”、“新”、“旧”、“好”、“坏”等极性对立形容词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任何一个时代里都是表述人们评价、态度的基本词汇。本文选取形容词中这类最具有代表性的单音节极性对立形容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辅助方式,以大多数人的语感为基础,系统性地分析极性对立形容词肯定否定形式与程度副词的搭配问题。全文由以下七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阐述了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从叁个方面的联系和区别中确立出文章的研究对象,厘清本文研究对象与多方面的关系,有助于更加详细、清楚地了解极性对立形容词以及本文的研究范围。第二部分是关于调查问卷的设计说明,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的分析统计,分列出形式方面和意义方面两类A表~Ⅰ表共九个表格:从形式方面来看,A表是有关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码化为“X”)的否定形式(“不X”)加程度副词“很”在调查中受支持的情况,即“很不X”能不能说;B表是有关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的否定形式加程度副词“最”在调查中受支持的情况,即“最不X”能不能说:从意义方面来看,C、D、E、F、G表是有关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的否定形式即“不X”意义倾向的统计结果;H、I表是有关能说的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的否定形式受程度副词修饰即“很/最不X”意义倾向的统计结果。第叁部分主要分析了统计表格中所体现出来的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肯定否定形式方面的配置情况,从两个方面阐释了肯定与否定的不平衡性。第四部分主要研究从统计表格中体现出的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肯定否定的意义的配置情况,分叁个方面论述: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的关系;一方的否定形式与另一方肯定形式的关系;否定形式程度表达的意义倾向。第五部分对统计表格表现出的形式与意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认知方面的解释,试图寻找深层次的原因。论述主要从四方面展开:形式方面,“很不X”中“X”的选择性及其认知原因,“最不X”中“X”的选择性及其存在的价值与潜力;意义方面,“不X”意义倾向的认知解释;“很/最不X”意义倾向的认知解释。第六部分针对以上的研究分析构建了一个更详细的以形容词对立双方肯定否定形式为元素的连续统,试图能对更全面地认识形容词做出贡献。结语部分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总结了全文。(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8-05-01)

刘霞[3](2007)在《极性对立形容词的肯定否定配置及典型连续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有限、确定的单音节极性对立形容词为研究对象,阐述极性对立形容词的肯定与否定形式和程度副词"很、最"组合的程度表达及其对应性和不平行性。提出极性对立形容词中间态的存在,从而尝试建立更为细节化的极性对立形容词的典型连续统。(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廖峻[4](2004)在《分裂与统一 对立与融合——浅析赫尔曼·黑塞作品中双极性主题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赫尔曼·黑塞在其毕生的创作中不断发展和完善他的关于世界与人的双极性思想,这一思想在他不同时期的作品中或多或少都有所体现。通过对黑塞中晚期几部重要作品的文本分析,研究在这些作品中尤为明显并具有代表性的数对矛盾的演变及其意义,指出黑塞的双极性思想的基本点在于始终把世界和人看作一个由诸多矛盾构成的整体,而这个整体是不断发展的。(本文来源于《四川外语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极性对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表示数量、色彩、年纪和价值意义的形容词及其所表示的基本语义范畴是人类认知的共性。汉语里“大”、“小”、“轻”、“重”、“快”、“慢”、“新”、“旧”、“好”、“坏”等极性对立形容词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在任何一个时代里都是表述人们评价、态度的基本词汇。本文选取形容词中这类最具有代表性的单音节极性对立形容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辅助方式,以大多数人的语感为基础,系统性地分析极性对立形容词肯定否定形式与程度副词的搭配问题。全文由以下七个部分构成:“导论”部分阐述了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部分从叁个方面的联系和区别中确立出文章的研究对象,厘清本文研究对象与多方面的关系,有助于更加详细、清楚地了解极性对立形容词以及本文的研究范围。第二部分是关于调查问卷的设计说明,以及对调查结果进行的分析统计,分列出形式方面和意义方面两类A表~Ⅰ表共九个表格:从形式方面来看,A表是有关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码化为“X”)的否定形式(“不X”)加程度副词“很”在调查中受支持的情况,即“很不X”能不能说;B表是有关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的否定形式加程度副词“最”在调查中受支持的情况,即“最不X”能不能说:从意义方面来看,C、D、E、F、G表是有关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的否定形式即“不X”意义倾向的统计结果;H、I表是有关能说的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的否定形式受程度副词修饰即“很/最不X”意义倾向的统计结果。第叁部分主要分析了统计表格中所体现出来的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肯定否定形式方面的配置情况,从两个方面阐释了肯定与否定的不平衡性。第四部分主要研究从统计表格中体现出的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肯定否定的意义的配置情况,分叁个方面论述:极性对立形容词双方的关系;一方的否定形式与另一方肯定形式的关系;否定形式程度表达的意义倾向。第五部分对统计表格表现出的形式与意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认知方面的解释,试图寻找深层次的原因。论述主要从四方面展开:形式方面,“很不X”中“X”的选择性及其认知原因,“最不X”中“X”的选择性及其存在的价值与潜力;意义方面,“不X”意义倾向的认知解释;“很/最不X”意义倾向的认知解释。第六部分针对以上的研究分析构建了一个更详细的以形容词对立双方肯定否定形式为元素的连续统,试图能对更全面地认识形容词做出贡献。结语部分指出了本文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总结了全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极性对立论文参考文献

[1].罗琼鹏.量级结构与汉语形容词的极性对立问题[J].语言研究.2018

[2].刘霞.极性对立形容词肯定否定配置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

[3].刘霞.极性对立形容词的肯定否定配置及典型连续统[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

[4].廖峻.分裂与统一对立与融合——浅析赫尔曼·黑塞作品中双极性主题的发展[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

标签:;  ;  ;  ;  

极性对立论文-罗琼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