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的人文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历史研究,科学化,人文性,《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历史的人文性论文文献综述
魏俊杰[1](2019)在《历史研究的科学化倾向与人文性失却——以《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及其争议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是中国史学走向科学化的标志。作为史料学派宣言的《旨趣》,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探求事实的真相以"求真"。史观学派致力探索历史规律或法则以"求用",对《旨趣》加以批评。近代以来的中国史学多注重"求真"和"求用",而忽视"求善"和"求美",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得以强化,却致使人文性失却。因此,历史研究在注重科学性的基础上应加强人文性的研究。(本文来源于《学理论》期刊2019年09期)
屈钊昕[2](2018)在《引入故事教学法,发挥历史人文性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故事教学法生动有趣,符合历史科目的人文性特质。它不仅能让学生对听课内容产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进而更深层次的应用课堂所学。本文将结合教学经验,从故事导入、故事穿插讲解、故事总结和引导学生搜集历史故事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期刊2018年11期)
章福志[3](2018)在《提高认识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强调要在"历史"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非仅仅是因为历史课标的要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亦是因为历史教育本身就具有着人类文明及人文精神传扬的内涵、任务和功能,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等。因此,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认知这一优势,并采取恰当的策略与方法等来强化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是可行的。1历史教育体现在人文素养渗透方面的独特优势从人的发展角度看,人文素养的内涵基本涵盖了青少年(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8年07期)
李广臣[4](2018)在《历史教学要兼顾人文性与趣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任务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与人文精神的培育。在现实的教学中,历史教学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对于教学成绩的过分关注,都会影响到历史教育的人文属性,也终会失却历史学本身的趣味性,进而影响到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教学目标的落实。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在强调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一定要兼顾历史学的趣味性和人文性。(本文来源于《试题与研究》期刊2018年10期)
肖燕[5](2018)在《人文性特征在历史教学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文性是历史教学的本质特征,其在历史教学中的体现是多方面的。改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是前提条件;优化教学内容,充分展示人类文明成果和人文光辉是基本载体;改进教学方式,实现认知过程和情意过程的统一是基本途径;改变历史教学评价,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体系是根本保证。(本文来源于《学苑教育》期刊2018年06期)
陈忠好[6](2017)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之人文性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是将人类发展的历史和当今社会发展状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课程。初中生能在历史与社会的学习中感知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以及社会发展的规律,树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内容、性质和目的决定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重视人文性。导学案能很好地满足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期刊2017年08期)
白银菊[7](2017)在《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人文性呈现统计分析及改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高中阶段是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时期,所以,高中历史教学承担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高考对高中历史教学具有评价作用,高考历史试卷人文性的呈现情况,影响其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查。新课标全国卷是目前影响力最大的高考试卷,其中,历史学科的试题题型分为选择题和材料题,材料题比选择题更具有人文色彩。本文以人文性为切入点,对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依据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2016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2017年的《历史考试说明》和皮亚杰的“内外化”理论,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人文性呈现的基本要求为:知识考点的分布要合理;考试方式要有利于知识的“内外化”;试题的价值取向要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培养。基于这叁个方面的要求,文章从知识考点、考试方式和人文精神内容叁方面,对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进行统计分析。整体而言,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的人文色彩比较浓厚,但对少数民族史和亚非拉地区史的考查力度不大,考试方式的“趣味性”不足,试题的人文精神内容不够丰富。改进上述问题的主要策略有:一是促进知识考点体系的合理构建;二是促进知识“内外化”过程的有效进行;叁是进一步完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历史考试说明》。(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7-06-01)
杨德志[8](2016)在《基础性、学术性、时代性、人文性——简评2016年江苏高考历史卷》一文中研究指出2016年江苏高考历史卷从宏观上看图文并茂,文字阅读障碍少,阅读量适中,风格朴实、平淡,缺点是创新不足。从微观上看,在试题考查内容、学科能力与素养要求方面具有基础性、学术性、时代性、人文性等特点,具体评析如下。1.基础性基础性是指2016年江苏高考历史卷注重对历史学科基本素养的考查,主要体现为考查内容的基础性和学科能力要求的基础性。(本文来源于《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期刊2016年10期)
殷雷[9](2016)在《让美术课堂徜徉历史之河——用历史提升美术课的人文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应试教育这一大环境下,初高中的美术课沦为"最底层"的"副课",导致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美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如今美术教育不应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利用美术与历史这两大科目的关联性,适当进行学科融合,引导学生跨学科学习,以有效提升美术课的人文性。(本文来源于《亚太教育》期刊2016年24期)
罗锦有[10](2016)在《树立人文意识,让历史更富有人文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决定了其在加强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必须举起人文素养的旗帜,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素材,引导学生去探究、感悟,获得丰富的人文认知,学会去认识、传承人类文明,弘扬人文精神。(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外教育》期刊2016年13期)
历史的人文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对学生学习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故事教学法生动有趣,符合历史科目的人文性特质。它不仅能让学生对听课内容产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进而更深层次的应用课堂所学。本文将结合教学经验,从故事导入、故事穿插讲解、故事总结和引导学生搜集历史故事四个方面分析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的人文性论文参考文献
[1].魏俊杰.历史研究的科学化倾向与人文性失却——以《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及其争议为中心[J].学理论.2019
[2].屈钊昕.引入故事教学法,发挥历史人文性特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
[3].章福志.提高认识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融入人文性[J].知识文库.2018
[4].李广臣.历史教学要兼顾人文性与趣味性[J].试题与研究.2018
[5].肖燕.人文性特征在历史教学中的体现[J].学苑教育.2018
[6].陈忠好.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之人文性探析[J].新课程(中).2017
[7].白银菊.新课标全国卷历史材料题人文性呈现统计分析及改进研究[D].河南大学.2017
[8].杨德志.基础性、学术性、时代性、人文性——简评2016年江苏高考历史卷[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6
[9].殷雷.让美术课堂徜徉历史之河——用历史提升美术课的人文性[J].亚太教育.2016
[10].罗锦有.树立人文意识,让历史更富有人文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6
标签:历史研究; 科学化; 人文性; 《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