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友工论文-孙琪

高友工论文-孙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友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抒情传统,功利,美善,表现说

高友工论文文献综述

孙琪[1](2019)在《抒情的功利和自足问题——反思高友工《中国文化史中的抒情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友工在《中国文化史中的抒情传统》一文中构建了一种抒情传统。这种传统的构建受康德美学和浪漫主义表现说的影响,认同美的无功利性和创作者的主体地位。抒情美典的关键就在于"自指"和"自足"。从抒情的功利与否、抒情的自足与否两个方面可以对高友工的抒情传统提出质疑。从中国的美善合一的审美观念来看,"抒情"不限于非功利范围内。抒情对象和目的可以是多元的,而不仅是自指的。高友工的抒情传统能否成立还须存疑。(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9年12期)

石了英[2](2017)在《论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对西方中国文字论的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语言高于文字是西方学界的主流认识。西方存在一条讨论中国文字的潜流,或将中国文字看成非我族类的"异端",或将中国文字看成疗救病痛的"解药",叙述立场从来就不是客观的。费诺罗萨、庞德对中国象形文字作为诗歌媒介优势表达性能的论述,高度推阐了中国文字的诗性价值,却仍逃不脱"以西释中"的观照视野。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在西学传统中讨论中国文字,一方面对西方传统认识提出修正,一方面以中西比较、二元比较为论述框架,从中国语言(文字)角度,重新思考了中国美学何以走上抒情的主流道路这一问题。(本文来源于《文化与诗学》期刊2017年02期)

王婉婉[3](2018)在《“强制”之后的阐释机制与现代文论建构的中国选择——兼及高友工“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建构的现代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江的"强制阐释论"是对西方理论过度侵入当下本体文论建构的一种反驳,是对西方文论体系根本缺陷及其逻辑支点的有效指斥。而"强制"之后西方理论在当下文论建设的合理定位,特别是西方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本土文论建构的主体意识、理论的越界叙事及其与指导文艺实践的关系乃至文艺阐释过程中人文精神与审美意蕴的坚守,都是建立有效阐释机制不容回避的问题,而高友工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路径对"强制"之后的文论建设不无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乔晓鹏[4](2018)在《高友工“抒情传统”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外华人学者、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高友工立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美学语境,从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研究主导的分析哲学“知识论”和“分析语言”的批判入手,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抒情美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理论阐释,在“美感经验”和“抒情美典”的基础上建构了“抒情传统”的美学理论。在美学理论层面,高友工以“美感经验”和“抒情美典”为基础,借助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论,深入阐释了“抒情传统”的理论内核。在美学史层面,他从先秦乐论、汉魏文论、隋唐诗论和书法理论、五代及宋的绘画理论历时性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所蕴含的“抒情精神”入手,对各自的“抒情美典”作了透彻的剖析。在文学批评层面,高友工重点考察律诗的抒情美学。这一历时性的、成体系的“抒情传统”理论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批评和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本文绪论部分简要论述了整个“抒情传统”理论的海内外研究状况及高友工“抒情传统”论的国内研究概况。正文部分以高友工的“抒情传统”论为核心,从高友工“抒情传统”的美学理论架构、中国古典文学中“抒情美典”的历时性演变以及律诗抒情美学的批评叁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高友工在分析哲学背景下对文学研究的基础和美学问题的探索,阐明高友工对“经验之知”和文学批评合法性的辩护,深入挖掘“美感”、“美感经验”等概念的内涵。第二部分,着重论述高友工“抒情美典”的内涵并分析中国古典艺术具有“抒情传统”取向的原因,重点梳理从先秦乐论、汉魏文论、隋唐诗论和书法理论、五代及宋的绘画理论中展现的“抒情美典”,勾勒出中国古典文学所彰显的“抒情传统”历时性的流变。第叁部分,从中国语言文字和诗歌的关系及律诗的抒情美学批评入手,阐述高友工“抒情传统”论的律诗批评及理论价值,深入挖掘“抒情传统”论的美学意义。本文以高友工“抒情传统”的美学理论建构、理论的内涵和理论的批评实践为论述框架,宏观视野与微观阐释相结合,期望对高友工“抒情传统”论展开全面深入的剖析。高友工的“抒情传统”论继承并发展了“抒情传统”美学论题的初创者陈世骧的理论,在美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上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我认为研究高友工的“抒情传统”论对当下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现代化转型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古典文学理论的研究方向,为古典文学批评提供更多的可能。(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8-05-01)

方梦圆[5](2018)在《论美国学者高友工、梅袓麟的唐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高友工、梅祖麟合着的《唐诗叁论:诗歌的结构主义批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本细读,在梳理与评述其主要观点的基础之上,展示二人唐诗语言研究之全貌;通过对比研究,揭示二人所引进的西方语言学批评理论之于唐诗语言研究的适用性及局限性。论文的正文有四部分。在绪论部分,笔者对研究对象作了整体介绍,并对国内《唐诗叁论》的研究现状作了宏观概述,在此基础之上提出本文的研究重点及思路,进而落实到论文的第一、二、叁章——基于意象的唐诗句法研究、基于对等原则的唐诗语义研究以及唐近体诗的语言类型分析,其中前两章侧重对高、梅主要观点的梳理与评述,第叁章则是对前两章高、梅观点的提炼,也是高、梅唐诗语言学批评的核心理论所在。第一章唐诗的句法研究,以“意象”为切入点,通过考察以名词(词组)为核心的“简单意象”和以动词为特征的“动态意象”,引出高、梅唐诗句法研究的叁个核心句法理论——“独立性句法”、“动作性句法”以及“推论性句法”。第二章唐诗的语义研究,立足于雅各布森所提出的“对等原则”,着重考察高、梅将“对等原则”引入唐诗的隐喻与用典研究,进而指出二人对“对等原则”的发展与延伸。第叁章立足于前两章的理论基础之上,重点分析高、梅的唐诗语言二分法——“意象语言”和“推论语言”、“隐喻语言”和“分析语言”,这种分类模式体现了其唐诗语言研究的核心思维方式。(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石了英[6](2017)在《高友工与“中国抒情美学”的海外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的"中国抒情美学"论述是"中国美学现代阐释"议题下的一个典范个案。高友工对西方学术传统的深入思考和拒绝同化,对"中国抒情美学"的有意阐发和自觉建构,构成其传统文化认同的一个见证。通过聚焦语言-形式批评、相对主义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中西差异视域下的阐发研究、从中国文化的大历史脉络整体考察中国美学特质等代表性的论述策略,高友工的"中国抒情美学"论述不仅为中国"抒情学"研究奠定了基本范式,阐扬了中国美学的"感性"传统,还肇始了海外华语学界持续四十多年的"中国抒情传统"研寻热潮,并深化了学界对"中国艺术精神"这一现代美学命题的认识。(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戴灿[7](2017)在《诗学研究的语言学祈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友工是美国着名的汉学家,他在唐代律诗研究的方法上有着首创性的一面,即从语言学角度,运用结构主义批评方法来研究唐诗。本文就是以高友工的这一研究方法为例,来对诗学研究进行语言学祈向上的探讨,以图回答“为什么会这样”、“效果如何”、“怎样来解决或完善”这叁个主要问题,继而探讨诗学研究之未来的可能性发展前景。本文在立足于台湾学者陈满铭辞章学之“多”、“二”、“一(0)”螺旋结构以及刚柔成分之量化原则的基础上,对唐代律诗进行了“意象系统”与“章法结构”上的讨论,想要借以实现唐代律诗研究的系统化探讨;同时,结合大陆学者江弱水对古典诗现代性的解读来对唐代律诗进行现代性的探讨,以期实现唐代律诗研究里,中西文学理论中的某种融合;最后,则把西方学者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叁部曲”里面的叙事理论以及元批评方法,放入到唐代律诗文本的内在探讨之中,欲以回答杜甫《秋兴》为何会这样以及如何运作等问题。(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石了英[8](2017)在《论高友工的中国抒情传统建构——中国抒情诗史的文体学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友工中国文学"抒情传统"建构思路之一是以律诗为中心,考察其"前史"与"后传",为中国抒情诗的文体演变秩序勾勒一个史之简纲。如果说从五言诗到律诗的文体演变,表现在"描写"与"抒情"这两种表现手法的逐渐融合上,词体,尤其是南宋词对律体表现性能的拓展,主要表现在节律(时间)与图式(空间)的争衡与融合中。从文体学考察中国抒情诗史,高友工既注重辨析各类抒情文体的形式规则,并从文体考察风格,又注重追溯文体各要素的崇替规律,所遵循的实际上是一种新批评派的"内部文学史"建构模式。(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杨钰华[9](2016)在《高友工运用对等原则的唐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唐诗中,存在较为重要的结构形式——对句,不仅要求音韵的对等,而且要求语义、类别范畴的对等。于是唐诗成为对等原则最重要的分析案例和批评实践的场所。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借用与修正了由罗曼·雅各布森提出的"对等原则",对唐诗进行结构主义分析,开创性地运用了西方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方法,从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的角度对中国传统文学进行阐发研究,重新发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特质,也扩宽了中国传统文学的研究视野。(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6年32期)

郑依晴[10](2016)在《高友工“抒情传统”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外学者高友工立足于中国古典美学语境,在借鉴、改造结构主义语言学基础上,吸收康德美学、胡塞尔现象学、弗莱人类学、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和格式塔心理学等西方理论,并以儒家心性论为传统文化旨归,建构了一个庞大的“抒情传统”理论体系。第一章主要介绍高友工“抒情传统”论的理论架构,指出高友工在分析哲学背景下,以“现实之知”和“经验之知”的区分入手,肯定了“经验之知”在知识论中的合法性,从而确立了借“象征语言”进行艺术欣赏的可能,奠定了其理论的哲学基础;同时高友工在确定以美感经验为审美活动核心对象的前提下,借语言学架构为传统诗学关于“心境”、“经验”的含混叙述提供了明晰的理论表述,并将传统批评对直觉的重视和新批评对形式的分析相结合,提出了作为纯粹美感活动的“抒情式批评”理论,显示了其“抒情传统”论的古典诗学立场与人文主义理想。第二章着重梳理高友工“抒情传统”论的历时态“抒情美典”建构,勾勒了高友工前期以美感经验为对象、以“内化”和“象意”为基点,挖掘先秦乐论、六朝文论、唐朝诗书美典和宋元画论中关于美典的论述,以及后期以戏曲美典和“叙述传统中的抒情境界”加以补正的理论进程。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高友工“抒情美典”的理论架构和历史叙述均带有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色彩;同时在其美典理论下,古典艺术创作无不以抒情为旨归,呈现出“千人一面”的单调景象,显示了“抒情传统”论的本质主义倾向。第叁章从“抒情传统”论下的创作论和鉴赏论出发,论述高友工“抒情传统”论的中国古典诗学渊源及其创造。创作层面,通过创作起源(“抒情言志”:经验化了的“诗言志”)、创作核心(“象意”理论:形式结构下的“立象以尽意”)和创作目的(“抒情境界”:尽善尽美的“象外之象”)叁方面探求高友工在经验论和现代新儒家影响下对传统诗学的继承与改造,并认为其以经验之“情”统摄传统之“志”,抹杀了情、志、意、识的区别,也使抒情理论某种程度上泛化为一大而无用的理论“虚构”;鉴赏层面,通过将高友工的“再经验”理论、“抒情式批评”理论与传统批评理论对照,指出其“抒情式批评”实为在“抒情传统”论下、结合了中国传统印象式批评与新批评分析方法、带有文化决定论色彩和阐释循环陷阱的理论架构。(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高友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语言高于文字是西方学界的主流认识。西方存在一条讨论中国文字的潜流,或将中国文字看成非我族类的"异端",或将中国文字看成疗救病痛的"解药",叙述立场从来就不是客观的。费诺罗萨、庞德对中国象形文字作为诗歌媒介优势表达性能的论述,高度推阐了中国文字的诗性价值,却仍逃不脱"以西释中"的观照视野。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在西学传统中讨论中国文字,一方面对西方传统认识提出修正,一方面以中西比较、二元比较为论述框架,从中国语言(文字)角度,重新思考了中国美学何以走上抒情的主流道路这一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友工论文参考文献

[1].孙琪.抒情的功利和自足问题——反思高友工《中国文化史中的抒情传统》[J].名作欣赏.2019

[2].石了英.论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对西方中国文字论的修正[J].文化与诗学.2017

[3].王婉婉.“强制”之后的阐释机制与现代文论建构的中国选择——兼及高友工“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建构的现代启示[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8

[4].乔晓鹏.高友工“抒情传统”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8

[5].方梦圆.论美国学者高友工、梅袓麟的唐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6].石了英.高友工与“中国抒情美学”的海外建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7].戴灿.诗学研究的语言学祈向[D].湖南师范大学.2017

[8].石了英.论高友工的中国抒情传统建构——中国抒情诗史的文体学考察[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7

[9].杨钰华.高友工运用对等原则的唐诗分析[J].名作欣赏.2016

[10].郑依晴.高友工“抒情传统”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

标签:;  ;  ;  ;  

高友工论文-孙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