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表征论文-崔桂彬,鞠新华,王泽阳,尹立新,严春莲

组织表征论文-崔桂彬,鞠新华,王泽阳,尹立新,严春莲

导读:本文包含了组织表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贝氏体,马氏体,性能,EBSD

组织表征论文文献综述

崔桂彬,鞠新华,王泽阳,尹立新,严春莲[1](2019)在《钢中贝/马双相组织的EBSD表征及其对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扫描电镜与EBSD技术对低碳钢中贝/马双相组织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S值可以很好地对结构相近的贝氏体和马氏体进行定量,其贝氏体与马氏体相的平均体积分数分别为70.8%和29.2%。与BC值相比,BS值的定量结果更为准确。此外,与单相贝氏体组织相比,增加少量马氏体相可以有效改善屈强比和抗拉强度。(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10期)

姜巍,丛山,张怡冰,秦楠[2](2019)在《基于显微组织表征的压铸镁合金硬度及耐蚀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压铸Mg-Al-Mn系压铸镁合金硬度和耐腐蚀性能较差且测试结果分散度较大的问题,根据组织决定性能的原则,对显微组织与合金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压铸镁合金显微组织存在严重的成分偏析问题.β相富集导致了合金试样横截面上边缘区域硬度及耐蚀性较好,而试样横截面其他区域的硬度相对较差.而晶粒尺寸不同带来的β相连续性差别也导致了合金具有不同的耐腐蚀性能,β相富集连续的组织耐腐蚀性能较好,β相较少不连续的组织耐腐蚀性相对较差.(本文来源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照宏,高玉颖,刘楠,李晓涵,张小薄[3](2019)在《直肠癌组织VEGF-C表达与磁共振成像功能学表征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直肠癌组织中VEGF-C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及与磁共振成像功能学及表征的相关性,探讨其在直肠癌诊断及预后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35例,采集癌组织及配对的正常直肠组织和癌旁正常直肠组织,进行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观察VEGF-C mRNA及蛋白在直肠癌组织及配对正常直肠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VEGF-C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相关性分析、VEGF-C蛋白表达与磁共振成像ADC值及TIC分型的关系。结果:与正常组及癌旁组比较,癌组织组VEGF-C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高(P<0.000 1、P<0.000 1)。VEGF-C蛋白表达水平与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具有相关性(P<0.001),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血管或神经浸润及TNM分期无相关性(P>0.05)。VEGF-C表达水平与ADC值为负相关性(P<0.000 1)。VEGF-C表达水平与TIC分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VEGF-C与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及磁共振的ADC值具有相关性,可以与磁共振结合共同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进行预测。(本文来源于《现代肿瘤医学》期刊2019年19期)

王晓峰,邹金文,杨杰,刘光旭,许哲欣[4](2019)在《FGH96合金惯性摩擦焊焊区的微观组织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FGH96镍基粉末高温合金的惯性摩擦焊微观组织。惯性摩擦焊在焊缝(WL)区形成非常陡峭的温度梯度,整个焊接过程发生在几秒以内,是快速加热和快速冷却过程,焊区发生了完全再结晶,焊缝区组织与基体组织有显着差异。在焊缝上分布有尺寸均匀的高密度细小γ'相,快速冷却得到的细小γ'相呈球形,随着轴向与焊缝的距离变大,球形γ'相逐渐转变为立方体形貌。同时由于存在再结晶过程,在焊缝大变形区域未发现有明显的变形晶粒。相比于标准焊后热处理,高温焊后热处理工艺能显着减小焊缝细晶区域的宽度,并能将焊缝处的二次γ'相体积分数从标准热处理的0%提高到25%以上,这为高效调控惯性摩擦焊构件的微观组织提供了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材料进展》期刊2019年08期)

王学林,李学达,尚成嘉[5](2019)在《高强度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组织精细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认清焊接过程显微组织的演变过程,对显微组织进行了精细化表征。结合多年来对高性能管线钢的研究实践,认为粗晶热影响区性能较易通过调整热输入量来改善,而对于临界粗晶热影响区,由于二次热循环峰值温度不可避免地会落在A_(c1)~A_(c3)的两相区,致使高C含量的脆性链状M-A形成,且其占比含量高,尺寸粗大,极易成为脆性裂纹的起裂源,进而恶化低温冲击韧性。为了改善临界粗晶区韧性,必须严格控制脆性M-A尺寸、分布及含量。有效方案是合理设计管线钢关键合金成分(Nb、 Ni等),控制粗晶区奥氏体尺寸,促进二次热循环过程奥氏体相变更完全,以此来抑制链状M-A的形成和改善低温韧性。(本文来源于《焊管》期刊2019年07期)

白海强[6](2019)在《钛基表面TiC-Fe梯度涂层的微观组织表征及力学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钛及钛合金因其低的密度,高的比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海洋,化学和生物医学领域。但是低的硬度,高的摩擦系数和低的耐磨损性能限制了它的应用,特别是对于需要特定表面性能的领域。碳化钛由于具有高硬度(28-35 GPa),高熔点(3067℃),低摩擦系数、优异的耐磨性以及与钛具有相似的密度(4.93 g/cm3),可作为涂层材料来延长钛合金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以灰口铸铁作为固体碳源,以商业纯钛作为基体,采用两步法热处理工艺(1150℃保温5 min+1000 ℃保温10 h)在钛基体表面原位制备TiC-Fe梯度涂层。借助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TiC-Fe梯度涂层的微观组织、物相分布以及TiC颗粒的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采用纳米压痕仪、单程划痕仪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硬度、弹性模量、断裂韧性、涂层/基体界面结合强度及耐磨损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分析了其强韧化机理和摩擦磨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TiC-Fe梯度涂层的微观组织呈梯度变化,即从涂层表面到钛基体,碳化钛颗粒的体积分数逐渐增加,而α-Fe相的体积分数逐渐降低。涂层厚度约为30.4 μm,涂层的物相组成主要为TiC相和沿TiC晶界分布的α-Fe相。而且,涂层致密、无裂纹和孔隙且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呈现良好的冶金结合。第一步热处理过程中,TiC颗粒的形成机理主要是TiC晶粒的形核-生长;第二步热处理过程中,TiC颗粒的形成机理主要是由碳原子扩散进入到钛晶格中而形成的扩散型固态相变。TiC-Fe梯度涂层的形成机理是由碳浓度梯度所导致的TiC形核密度的改变。(2)从涂层表面到基体,随着涂层厚度的增加,硬度从19.1 GPa增加到31.7 GPa,弹性模量从368.1 GPa增加到464.4 GPa。而且,TiC-Fe梯度涂层的柱状晶区、等轴晶区和大颗粒区的断裂韧性值分别为(3.5±0.15)MPa.m1/2、(1.9±0.14)MPa.m1/2和(3.1±0.21)MPa·m1/2。此外,涂层与基体之间呈现出良好的界面结合强度。由于TiC-Fe梯度涂层的原位内延生长以及涂层中高体积分数(>90%)、高硬度的TiC和少量的高韧性α-Fe相的梯度分布,涂层呈现出高的硬度、高的弹性模量、高的韧性和优异的界面结合强度。(3)在磨损载荷10 N和20 N下,TiC-Fe梯度涂层的富铁区和贫铁区的磨损率随TiC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磨损载荷为20 N时,富铁区的磨损率约是纯钛基体的14.3%,贫铁区的磨损率约是纯钛基体的5.6%。对于富铁区,由于少量的高韧性α-Fe相沿TiC颗粒晶界分布显着的改善了涂层的韧性,在高载荷磨损过程中只有少量的TiC颗粒破碎和剥落,所以富铁区的磨损机制主要是磨粒磨损及轻微的塑性变形;对于贫铁区,在高载荷磨损过程中致密的大块状TiC颗粒在正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发生了部分开裂,且对磨件所产生的磨屑被粘附在磨损表面,所以贫铁区主要是以微裂纹、显微犁削和粘着磨损为主导的机制。(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汤忖江,尚成嘉,夏佃秀,周云,陈蕴博[7](2019)在《铁素体/贝氏体多相组织钢硬化行为表征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大变形管线钢应变硬化行为及其表征参数之间关联性,采用TMCP工艺调控制备了9种不同贝氏体体积分数的铁素体/贝氏体(F/B)多相组织钢。通过力学性能及应变硬化行为分析,对应变硬化指数、应力比、屈强比和伸长率等大变形管线钢应变硬化能力表征参数之间的关联性及其机制、内涵和适用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B多相钢中,应力比R_(t2.0)/R_(t1.0)和均匀伸长率与应变硬化指数呈线性正比关系,屈强比与应变硬化指数呈非线性反比关系,应力比R_(t5.0)/R_(t1.0)在一定条件下与应变硬化指数存在线性关系,应力比R_(t1.5)/R_(t0.5)、总伸长率、应变硬化指数之间不具备明显的关系。通过应变硬化行为分析合理阐释了以上参数之间的关联机制,并阐释了其内涵和适用范围。硬化指数、均匀伸长率和应力比R_(t2.0)/R_(t1.0)应作为描述F/B多相钢塑性形变阶段应变硬化能力的主要参数,屈强比和应力比R_(t5.0)/R_(t1.0)则应作为次要参数。采用工业化生产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验证,与所得结论吻合良好。(本文来源于《钢铁研究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夏天东,郭龙帮,张涵,乔及森[8](2019)在《电沉积微/纳米晶镍板微观表征与冷轧变形微观组织的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公司生产的电沉积镍板为对象,研究了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为了深入探讨该金属的力学行为特别是塑性变形机制,对其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冷轧变形,观察了其微观组织的演化。结果表明,该电沉积镍存在宽晶,尺寸为0.5~1.5μm,并有大量生长孪晶;抗拉强度在385~461 MPa之间,在垂直无始极片方向达到了最低值(385 MPa);在水平有始极片方向达到了最高值(461MPa),且断口具有典型的塑性韧窝状形貌,说明试样塑韧性良好。电沉积镍冷轧变形达到90%时,晶粒尺寸明显减小;随着变形程度增加,硬度逐渐增大,出现了加工硬化。轧制过程导致本来取向随机的晶粒在某些晶面和晶向出现择优取向,当轧制变形达到98%时,晶面织构系数TC_((220))=76.4%,出现了(220)面的变形织构。(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李瑶[9](2019)在《新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组织结构定量表征及性能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以其优异的高温性能以及组织稳定性,被广泛用做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首选材料,其研发与制造水平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的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国长期依靠经验积累和循环试错的研发模式,往往导致周期较长且成本较高,近年来提出的“材料基因组计划”,基于对大量材料样品进行不同尺度下多种参数的高通量表征,建立材料数据库,不仅能够为材料性能与结构数据库提供数字化数据,而且还能够验证所用理论与模型的正确性,缩短新材料研发周期。因此,研究新型单晶高温合金的组织结构定量表征方法以及成分、组织结构、性能相关关系,不仅能够为工艺和应用研究奠定基础,还可以为建立丰富的材料数据库提供数据支撑。本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纳米压痕仪以及持久试验机等设备,通过定量金相表征技术表征γ′相、γ基体、碳化物以及(γ+γ′)共晶的组织参数,结合材料成分分布以及宏、微观力学性能,研究了热处理、W元素对单晶高温合金成分、组织及性能演变规律的影响,并初步建立了单晶高温合金枝晶的叁维重构方法,结果表明:1)热处理有效降低了合金的枝晶偏析,对Hf、Ta、W元素影响最大,偏析程度分别降低了167%、28.1%、、12.9%。在γ和γ′相中,Al、Cr、Co、W元素的平均偏析比分别降低了26.12%、16.18%、9.08%、20.91%。而Ta和Re元素的平均偏析比分别增大了21.18%、45.98%。热处理之后,葵花状和光板状的(γ+γ′)共晶组织基本消失;棒状和块状的碳化物分解为小块状或颗粒状,碳化物的含量由0.2%降到0.1%以下;γ′相粒子形貌因子接近√2,平均尺寸约为0.4μm,粒子立方度以及均匀性增加,体积分数接近60%;合金的弹性模量值接近230 GPa,硬度值约为4.5 GPa,热处理对纳米压痕性能没有影响。2)W含量的增加导致铸态合金枝晶干与枝晶间元素偏析程度加剧,以W元素最明显,偏析程度增大了41.2%,热处理后合金元素扩散更加均匀,其中对Re、W影响最大,分别降低10.7%和11.1%;铸态组织中Re和Al向γ相偏析程度分别增加了25%、60%,而Co、Cr元素向γ′相偏析程度增加了约20%,W元素分配比基本保持不变;经过热处理后,Re、Al和Co向γ相偏析状况基本保持不变,W元素在γ相中的偏析增大了85%。随着W含量的增加,合金的一次枝晶间距减少17.68μm,(γ+γ′)共晶组织含量增大1.5倍,热处理后仍有少量光板状(γ+γ′)共晶,W含量的增加对碳化物的形貌以及含量影响较小,对γ通道宽度几乎没有影响;γ′相体积分数提高10%,γ′相粒子的尺寸(0.44μm)、均匀性以及立方度均有所增加,W元素对微区纳米压痕性能影响较小。3)持久实验后,两种合金的组织均发生筏化,W含量高的合金筏形化完整程度更接近1,且拓扑反转系数大于1,γ′相取代γ相成为连续相,W元素促进了合金筏排化进程。析出的TCP相含量约1%,且以颗粒状居多,对合金性能影响较小,位错攀移机制导致的蠕变速率降低以及W元素的引起的固溶强化,使W含量高的合金在1037°C、173 MPa/200 MPa/220 MPa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持久性能,在220MPa条件下仍具有63.33h的持久寿命,但合金的延伸率与断面收缩率均有所减小。4)利用连续切片技术重构出两种W含量不同的合金枝晶的叁维形貌,阐述了连续切片的详细步骤以及实验参数,同时对后期图像处理及叁维重构进行了说明。(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6-03)

王捷[10](2019)在《机织物组织结构对字典学习纹理表征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纬纱线按照一定规律相互交织在机织物表面形成清晰的纹理,其中的纱线在织物中几何形态称为组织结构,不同的组织结构呈现出不一样的纹理。织物纹理包含了机织物经纬密度、组织结构、织物瑕疵等信息,机织物纹理的表征是近年来相关研究领域热点之一。本文采用字典学习算法表征机织物纹理,该算法学习获取的字典包含了机织物主要纹理信息,允许字典对原图像近似表达。使用KSVD字典学习算法重构机织物原图像,比较重构图像与原图像的相似度,从而分析机织物组织结构对字典学习及纹理表征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织造了平纹、斜纹1、缎纹、加强斜纹、复合斜纹、芦席斜纹、加强缎纹、花式方平组织、方格组织、绉组织1、透孔组织、蜂巢组织、浮松组织、横凸条组织、灯芯条组织等机织物作为样本,其经纬纱线密度大约为350根/10cm,采集其表面纹理图像并对其预处理。(2)选用K-SVD字典学习算法构造出最优的字典和稀疏系数,使用字典和稀疏系数对原图像进行重构,得到重构图像。优选出实验样本尺寸大小,结合样本的组织循环数、样本经(纬)纱线密度以及重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SSIM值和MSE值,综合选定实验样本尺寸为128×128像素。(3)使用K-SVD算法表征机织物纹理,研究其算法参数子窗口大小、稀疏度和字典原子个数影响重构图像与原图像的相似度。首先是参数的优选:通过改变子窗口大小、稀疏度、字典原子个数这叁个参数选值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子窗口尺寸越大,重构误差大,而子窗口越小,则容易将纹理差异的随机性体现出来;稀疏度越大,用于表达子样本的字典原子个数越多,重构差异小,但是耗费时间长,而且对于机织物纹理来说,较少的字典原子就能重构图像;字典原子个数多,包含的纹理信息量越多,重构图像近似度好,但是字典中可能包含重复的纹理信息。综合考虑样本组织循环和重构图像质量,最终选择子窗口尺寸8×8像素,稀疏度4,字典原子个数500。(4)确定实验参数后,研究机织物组织结构对字典学习纹理表征的影响。根据评价指标SSIM值和MSE值的结果分析,组织结构差异造成机织物图像纹理信息不一样,字典学习重构得到的图像与原图像误差不一致。实验结果分析可得,织物组织循环小,浮长线多而且长,织纹越明显,规则性好,图像纹理信息简单,重构图像近似于原图像。而组织循环大,浮长线长短交织,织物表面形成凹凸效应,图像纹理信息复杂,重构图像质量差。(5)机织物纹理信息越复杂,就需要更多的字典原子来表征,由此依据纹理信息复杂度,以字典原子个数作为划分指标,将样本分为叁类。第一类为花式方平组织、芦席斜纹、绉组织1、透孔组织、浮松组织、蜂巢组织,这类组织字典原子个数多。第二类为加强斜纹、复合斜纹、加强缎纹2、加强缎纹4、灯芯条组织,这类字典原子个数居中。第叁类为平纹、斜纹1、缎纹、方格组织、横凸条组织,这类可用较少的字典原子表征纹理。选用斜纹2、菱形斜纹和绉组织2对上述分类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字典原子个数分类结果与组织结构特点分类是紧密联系的,分类结果准确。综上所述,本文基于字典学习算法重构机织物纹理图像,重点研究机织物组织结构对纹理表征的影响,为字典学习表征机织物纹理和机织物分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9-05-30)

组织表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压铸Mg-Al-Mn系压铸镁合金硬度和耐腐蚀性能较差且测试结果分散度较大的问题,根据组织决定性能的原则,对显微组织与合金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压铸镁合金显微组织存在严重的成分偏析问题.β相富集导致了合金试样横截面上边缘区域硬度及耐蚀性较好,而试样横截面其他区域的硬度相对较差.而晶粒尺寸不同带来的β相连续性差别也导致了合金具有不同的耐腐蚀性能,β相富集连续的组织耐腐蚀性能较好,β相较少不连续的组织耐腐蚀性相对较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组织表征论文参考文献

[1].崔桂彬,鞠新华,王泽阳,尹立新,严春莲.钢中贝/马双相组织的EBSD表征及其对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9

[2].姜巍,丛山,张怡冰,秦楠.基于显微组织表征的压铸镁合金硬度及耐蚀性能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9

[3].陈照宏,高玉颖,刘楠,李晓涵,张小薄.直肠癌组织VEGF-C表达与磁共振成像功能学表征的相关性[J].现代肿瘤医学.2019

[4].王晓峰,邹金文,杨杰,刘光旭,许哲欣.FGH96合金惯性摩擦焊焊区的微观组织表征[J].中国材料进展.2019

[5].王学林,李学达,尚成嘉.高强度管线钢焊接热影响区显微组织精细表征[J].焊管.2019

[6].白海强.钛基表面TiC-Fe梯度涂层的微观组织表征及力学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7].汤忖江,尚成嘉,夏佃秀,周云,陈蕴博.铁素体/贝氏体多相组织钢硬化行为表征参数[J].钢铁研究学报.2019

[8].夏天东,郭龙帮,张涵,乔及森.电沉积微/纳米晶镍板微观表征与冷轧变形微观组织的演化[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9].李瑶.新型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组织结构定量表征及性能演变研究[D].中北大学.2019

[10].王捷.机织物组织结构对字典学习纹理表征影响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9

标签:;  ;  ;  ;  

组织表征论文-崔桂彬,鞠新华,王泽阳,尹立新,严春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