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性诱变论文-王诗玮,纪琪,朱天辉

耐药性诱变论文-王诗玮,纪琪,朱天辉

导读:本文包含了耐药性诱变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紫外线诱变,莱氏绿僵菌,敌敌畏,药剂理化诱变

耐药性诱变论文文献综述

王诗玮,纪琪,朱天辉[1](2019)在《紫外线诱变莱氏绿僵菌对敌敌畏的耐药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对常用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具有较强耐药性的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突变菌株,本文通过紫外线照射诱变莱氏绿僵菌,并利用敌敌畏对紫外突变菌株进行4次药剂理化诱变,并对突变株进行了抗性水平、遗传稳定性测定,得出敌敌畏对莱氏绿僵菌孢子的致死浓度为1 291 mg/L,适合莱氏绿僵菌紫外线诱变的最佳照射时间为2 min和2.5 min,得到6株能耐1 291 mg/L敌敌畏的突变菌株,其中突变株Nr-UVY6的抗性水平是出发菌株的2.57倍,抗药性遗传稳定性也最佳。(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6期)

何海燕,方晓欣,梁榕,钟采灵,彭文丽[2](2019)在《水中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耐药性的诱变育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平板常规梯度稀释法涂布于添加有重铬酸钾的高氏一号培养基进行农用抗生素菌种筛选,分离出9种菌,采用致病菌作为指示菌,1号、3号、4号和7号抑菌作用明显,其中3号抑菌作用较强,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培养特征鉴定该菌为链霉菌属放线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以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利福平为供试药品对3号菌株进行耐药性诱变,采用划线分离出耐药性菌株S3、G3、R3,Gg3耐药性诱变后正突变菌株Gg3,抑菌活性显着提高,遗传稳定性好。(本文来源于《饲料研究》期刊2019年08期)

成丹,朱天辉[3](2015)在《化学诱变绛红褐链霉菌对农药的耐药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具有耐药性的绛红褐链霉菌菌株,选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迭氮化钠(Na N3)、5-溴尿嘧啶(5-BU)3种化学诱变剂对生防菌绛红褐链霉YSSPG3进行化学诱变,再用多菌灵、百菌清对突变菌株进行药剂驯化,筛选出了4种能耐3 500 mg/L多菌灵的突变菌株,EC50值在3 202.58~3 722.20 mg/L。其中耐药性最好的是经迭氮化钠诱变剂浓度为8 mmol/L诱变后的突变菌株,其EC50值高达3 722.20 mg/L,遗传稳定性良好,经转接10代,每代的EC50值没有较大的波动,基本趋于平稳。5种能耐1 500 mg/L百菌清的突变菌株,EC50值在1 301.97~1 960.20 mg/L。其中耐药性最好的是经迭氮化钠诱变剂浓度为8 mmol/L诱变后的突变菌株,其EC50值高达1 960.20 mg/L,且遗传稳定性较好。(本文来源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05期)

成丹[4](2015)在《化学诱变绛红褐链霉菌YSSPG3对农药的耐药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筛选出具有较强耐药性的绛红褐链霉菌YSSPG3(Streptomyces purpeofuscus YSSPG3)优良突变菌株,本文选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迭氮化钠(NaN3),5-溴尿嘧啶(5-BU)、迭氮化钠(NaN3)3种化学诱变剂对绛红褐链霉菌YSSPG3进行化学诱变,再用多菌灵、百菌清对突变菌株进行药剂驯化,从中筛选出具有耐药性的菌株,并对耐药性菌株进行各种指标的测定,最后用筛选出的具有优良耐药性的突变菌株与几种病原菌进行拮抗试验,并将耐药性菌株与农药协同使用,观察对病原菌的防治效果。其结果如下:1经过化学诱变及药剂驯化处理之后,最终筛选出了 4种对3500 mg/L的多菌灵具有显着耐药性的突变菌株,即经迭氮化钠诱变剂浓度为8、10mmol/L诱变后的2种菌株,以及添加10、20μL甲基磺酸乙酯(EMS)原液诱变处理之后的2种菌株;5种对1500 mg/L的百菌清具有显着耐药性的突变菌株,即经迭氮化钠诱变剂浓度为8、10mmol/L诱变后的2种菌株,以及添加10、20、40μL甲基磺酸乙酯(EMS)原液诱变处理之后的3种菌株;2以出发菌株绛红褐链霉菌YSSPG3为敏感对照菌株,其抗性水平为1,在农药多菌灵的处理中,对照菌株的Ec50值为180.18 mg/L,致死浓度为700mg/L,4种突变菌株在含多菌灵3500 mg/L的培养基上均能长出菌落,Ec50值达3202.58~3722.20 mg/L,抗性水平为17.99~20.66,其中抗性水平最高的为经迭氮化钠诱变剂浓度为8mmol/L诱变后的突变菌株;在农药百菌清的处理中,对照菌株的Ec50值为164.66 mg/L,致死浓度为500mg/L,5种突变菌株在含百菌清1500 mg/L的培养基上均能长出菌落,Ec50值达1301.97~1960.20 mg/L,抗性水平为7.91~11.90,其中抗性水平最高的为经迭氮化钠诱变剂浓度为8mmol/L诱变后的突变菌株;3经测定观察几种耐药性菌株中稳定性最好的是经迭氮化钠诱变剂浓度为8mmol/L诱变后的突变菌株;所有耐药性菌株在添加百菌清、多菌灵的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明显减缓,而其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是经迭氮化钠诱变剂浓度为8mmol/L诱变后的突变菌株;9种耐药性菌株中孢子产生量最大的是经添加10μL甲基磺酸乙酯(EMS)原液诱变处理之后的突变菌株,为3.03×109cfu/mL,但是其孢子萌发率比较小,孢子萌发率最大的是经迭氮化钠诱变剂浓度为8mmol/L诱变后的突变菌株,为21.34%;5株对百菌清具耐药性的突变菌株中,孢子产生量最大的是经迭氮化钠诱变剂浓度为8mmol/L诱变后的突变菌株,为7.5O×1O9cfu/mL,其孢子萌发率也最大,为18.00%。但是相较未经诱变的出发菌株而言,9种耐药性突变菌株的孢子产生量和孢子萌发率都存在明显的降低。4经过平板对峙实验,发现2种优良耐药性菌株对9种病原菌都存在显着的抑制作用,添加百菌清、多菌灵的培养基也对9种病原菌有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是将耐药性突变菌株和多菌灵、百菌清协同使用时,对各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更强。经迭氮化钠诱变剂浓度为8mmol/L诱变后对多菌灵具有耐药性的突变菌株的Ec50值高达3722.20 mg/L,经迭氮化钠诱变剂浓度为8mmol/L诱变后对百菌清具有耐药性的突变菌株的Ec50值高达1960.20 mg/L,二者均可以在生产实践当中和多菌灵、百菌清协同使用防治植物病害,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5经过透明圈法测定酶活性,发现9种绛红褐链霉菌YSSPG3突变菌株均不具有几丁质酶活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5-06-01)

龙亚飞[5](2015)在《耐多菌清真菌杀虫剂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尽管有很多优点,但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后引发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因此可克服这些问题的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得到了更多研究者的关注。生物防治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并不是每一种都适用于害虫防治中,昆虫病原真菌杀虫剂有很多优点,比如,主动感染寄主并且具有致死作用;循环侵染是其他微生物杀虫剂所没有的一个特点;一般情况寄主不会产生抗性;因此国内外都集中研究昆虫病原真菌杀虫剂。莱氏野村菌(Nomuraea rileyi,简称Nr,又称为莱氏蛾霉),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是昆虫的重要病原真菌。该菌杀虫毒力强,寄主范围广,能寄生30多种鳞翅目害虫,特别是对鳞翅目夜蛾科类的昆虫有着非常强的致病力,能在多种农业系统中引发流行病,并且针对性非常强,对人体、其他非目标昆虫包括寄生虫还有捕食者无毒害作用。多抗霉素是一种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这种杀菌剂因其内吸传导特性和水溶特性,对作物的抗病效果良好,对环境影响却很小,因此被广泛使用。目前,国内外有关莱氏野村菌对抗生素类杀菌剂的敏感性还没有系统详细的报道,且很少有报道使用耐药性莱氏野村菌进行生物防治害虫。因此研究莱氏野村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并运用各种胁迫方法产生耐药性莱氏野村菌菌株,对于生物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对10株莱氏野村菌菌株的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对斜纹夜蛾具有高毒力的菌株,并对高毒力菌株进行紫外诱变和含多抗霉素平板的胁迫,筛选出耐多抗霉素的莱氏野村菌菌株。为莱氏野村菌和多抗霉素复配制剂研究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使用10株供试莱氏野村菌菌株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致病毒力进行测定,莱氏野村菌侵染后的僵虫先为白色,然后变为深绿色。感染致死初期,幼虫身体发僵、挺直或扭曲,发病后期幼虫出现吐水、下痢等症状。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致病力存在差异,综合比较僵虫率、校正死亡率以及致死中时间(LT50),其中以Nr19菌株的致病力最强,校正死亡率及僵虫率分别为100%和86.6%,致死中时间LT50为5.0501d;Nr16和Nr41紧跟其后,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93.2%,僵虫率分别为80.0%和85.7%,致死中时间LT50分别为3.9436d和4.2130d。以Nr16、Nr19、Nr41用于后续试验。2.以筛选到的Nr16、Nr19、Nr41菌株为研究对象,根据对菌株适合致死率75%-85%,确定紫外诱变条件为:在孢子浓度为1x107个/mL时,采用30W紫外灯,照射距离为30cm时,Nr16、Nr19、Nr41照射时间分别为2.5min、4.0min、3.5min。采用菌丝生长抑制率法测定了紫外诱变后的莱氏野村菌对多抗霉素的敏感性。发现不同诱变菌株莱氏野村菌对多抗霉素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诱变菌株Nr4101的EC50值最大,诱变株Nr1601的EC50值最小,分别为1.0540mg/mL和0.4377mg/mL。3.根据多抗霉素在田间的施用浓度是1.67-2.50mg/mL。结合紫外诱变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在含多抗霉素平板上,通过涂分生孢子法定向筛选莱氏野村菌耐多抗霉素菌株。获得了一株耐药性莱氏野村菌菌株Nr16-I。验证结果表明该菌株Nr16-I在含多抗霉素和不含多抗霉素的平板上均生长。本实验筛选到的莱氏野村菌Nr16-I菌落色泽为乳白色,菌落形态为绒毛状,孢子粉为浅绿色,在SMAY培养基上一般约3-5天就开始产孢。(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5-06-01)

尹婷,徐秉良,梁巧兰,古丽君,李荣峰[6](2013)在《耐药性木霉T2菌株的筛选、紫外诱变与药剂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对杀菌剂有抗药性的菌株,首先测定了深绿木霉T2菌株对6种常用杀菌剂的抗性,选择出了最敏感的杀菌剂-速克灵。同时通过紫外光照射挑选出突变菌株,并在不同浓度的速可灵(50~800μg/mL)培养基上驯化,最后得到了4株对速克灵抗药性较强的菌株:T2-1,T2-2,T2-5和T2-6。10次转化、菌落生长速度测定、产孢数量的测定和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作用测定结果表明,此4个菌株生物学特性稳定,其中T2-6菌株显着优于其他3株。(本文来源于《草业学报》期刊2013年02期)

李剑峰,张淑卿,师尚礼[7](2009)在《微波诱变选育高产生长素及耐药性根瘤菌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高效分泌IAA(吲哚乙酸Indoleacetic acid),同时具有卡那霉素(Kanamycin)和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双抗药性的根瘤菌突变株,以红豆草根瘤菌(Rhizobium Onobrychis vicilfolia)RS-1为原始菌株进行微波诱变处理,对微波诱变参数进行了优化,并以含抗生素平板筛选出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双抗药突变菌株,以多次传代的方式考察了突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和生长素产量。结果显示,最优微波诱变参数为800W、6s,该参数下诱变获得5株高产生长素及双耐药突变株RSW-14、RSW-55、RSW-62、RSW-96和RSW-107。传代试验表明RSW-96是稳定的高产生长素、耐药突变株,表现在RSW-96传代6次后对80 mg/L卡那霉素和300 mg/L青霉素具有抗性,培养4 d和24 d的IAA产量比原始菌株提高了66.93%和50.15%,单株生物量增加效果高于原始菌株25.58%,具有良好的促生效应。(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方丽萍[8](2008)在《海洋放线菌的分离、耐药性诱变及抗菌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放线菌由于可能代谢多种结构新颖的活性化合物,在药物开发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发现具有农用活性的新抗生素,本论文从农药学角度对96株海洋放线菌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工作包括:放线菌的分离、筛选、菌株诱变选育、菌株鉴定、发酵条件优化、活性成分分离及代谢产物抑菌活性评价,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从海水和海泥样品中分离得到96株放线菌,通过抑菌活性筛选到一株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编号为B3。活性测定表明,菌株B3发酵液对苹果轮纹病菌(Macrophoma kawatsukai)、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longipes)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显着,EC50值均小于10mL·L-1 ;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67mm、23.33mm和19.00mm。盆栽试验表明,菌株B3发酵原液对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的保护和治疗效果分别为98.67%和76.93%。通过捷克八溶剂系统纸色谱测定菌株B3发酵液中主要活性成分为碱性水溶性抗生素。采用ESI-MS/MS对发酵液的活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的活性成分为链丝菌素类化合物,通过MS/MS谱图和母离子碎片峰信息,以及与标准化合物质谱图进行对比,鉴定其中4个化合物为N-乙酰化链丝菌素D、链丝菌素F、N-乙酰化链丝菌素C和链丝菌素D。(2)以12株不表现或微弱表现生物活性的野生海洋放线菌菌株为出发菌株,引入链霉素、庆大霉素、利福平对其分别进行单独耐药性诱变和复合抗生素耐药性诱变,获得858株耐药突变菌株。以6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为供试菌,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和管碟法测定耐药突变菌株发酵产物的抑菌活性,筛选到3株具有抑菌活性的耐药突变菌株,编号为J22-G6、E6-S6、E7-G1。传代试验结果表明:耐药突变菌株J22-G6具有强烈的抗细菌活性和较好的传代稳定性。菌株J22-G6对5种供试病原细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在22mm以上,而且抑菌圈透明。(3)对野生菌株J22和耐药突变菌株J22-G6进行了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壁化学成分及16SrDNA序列的研究。培养特征表明:野生菌株J22与突变菌株J22-G6在不同的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和形态特征基本相同,但在菌丝颜色、生长速率上有明显差异。野生菌株J22和突变菌株J22-G6生理生化特征上存在差异不大,只有在碳源利用上,菌株J22不可以利用肌醇做碳源,而菌株J22-G6能有效的利用肌醇做碳源。野生菌株J22与突变菌株J22-G6的细胞壁类型均为I型,糖型C型;从16SrDNA序列上看,野生菌株与突变菌株的基因序列上均未发现任何碱基变异。对菌株16SrDNA序列分析,结合形态特征与生理生化特征的分析,初步鉴定菌株J22属于Streptomyces anulatus,暂命名为Streptomyces anulatus J22。(4)对菌株J22-G6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确定了其最佳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通过单因子试验、P-B试验和中心复合试验确定菌株J22-G6的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配方为:小米10 g/L、乳糖20g/L、牛肉膏3g/L、NaCl 2.5 g/L、CaCO3 2 g/L,最佳发酵条件pH值7.0,装液量为50mL,接种量为6×07cfu/mL,发酵时间为145h。(5)研究了菌株J22-G6的代谢产物。通过捷克八溶剂系统纸色谱测定菌株J22-G6发酵液中主要活性成分为水溶性抗生素。采用大孔吸附树脂、CM-Sephadex- C25离子交换凝胶层析、高效液相色谱制备等技术对活性组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得到一个活性化合物F4,采用高分辨质谱及超导核磁共振谱等初步推断该化合物为聚醚类化合物。生测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对部分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08-11-01)

徐书显,陈崇智[9](1990)在《DM423菌株诱变前后对吡哌酸的耐药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制一种对腹泻病人疗效快,又不造成菌群失调的药物。我们确定吡哌酸与DM423菌联合应用。首先把DM423菌株诱变成耐药菌株,经多次诱变筛选结果是,耐药量比原菌株提高了2000倍,耐药性相对稳定,耐药株生物学特性与原菌株相同。定名为DM423-1菌株。(本文来源于《中国微生态学杂志》期刊1990年02期)

耐药性诱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平板常规梯度稀释法涂布于添加有重铬酸钾的高氏一号培养基进行农用抗生素菌种筛选,分离出9种菌,采用致病菌作为指示菌,1号、3号、4号和7号抑菌作用明显,其中3号抑菌作用较强,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培养特征鉴定该菌为链霉菌属放线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为供试菌,以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利福平为供试药品对3号菌株进行耐药性诱变,采用划线分离出耐药性菌株S3、G3、R3,Gg3耐药性诱变后正突变菌株Gg3,抑菌活性显着提高,遗传稳定性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药性诱变论文参考文献

[1].王诗玮,纪琪,朱天辉.紫外线诱变莱氏绿僵菌对敌敌畏的耐药性[J].植物保护.2019

[2].何海燕,方晓欣,梁榕,钟采灵,彭文丽.水中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耐药性的诱变育种[J].饲料研究.2019

[3].成丹,朱天辉.化学诱变绛红褐链霉菌对农药的耐药性[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成丹.化学诱变绛红褐链霉菌YSSPG3对农药的耐药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

[5].龙亚飞.耐多菌清真菌杀虫剂的研制[D].贵州大学.2015

[6].尹婷,徐秉良,梁巧兰,古丽君,李荣峰.耐药性木霉T2菌株的筛选、紫外诱变与药剂驯化[J].草业学报.2013

[7].李剑峰,张淑卿,师尚礼.微波诱变选育高产生长素及耐药性根瘤菌株研究[J].核农学报.2009

[8].方丽萍.海洋放线菌的分离、耐药性诱变及抗菌活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9].徐书显,陈崇智.DM423菌株诱变前后对吡哌酸的耐药性测定[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0

标签:;  ;  ;  ;  

耐药性诱变论文-王诗玮,纪琪,朱天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